书城小说涌动的生命
22234100000006

第6章

1

我到了火车站,却不知道我应该何去何从。

我不想再去重庆,也找不到不去的理由。大概是我的父亲在那里吧。我不想见到他,更不想和他生活在同一座城市。

但是我不能就这样停止住前进的脚步。

我买了一张去山西的车票,并不是有计划地去这座城市发展,只是在售票窗口傻了半天,售票小姐开始怀疑我精神失常的时候我随便报的一个名字。

在我踏上开往山西火车的那一刻,我就特别清楚,自此以后我要面对的是完全陌生的城市,生活也许会更加艰难,我面对的现实或许会更加残酷。

未来是令人神往的,但同时也是令人恐惧的。

我的未来呢?

一切掌握在我之手。

2

两天后我来到了完全陌生的太原城。

一片灰蒙蒙的雾气笼罩在我周围,仿佛要下雨。灰蒙蒙——这是我对这座陌生城市的第一印象。后来才知道,这不是雾气,是污气,污染之气,是那蕴藏丰富的煤矿熊熊燃烧的结果。

困极了。走出站前广场的那一刻,我明白我应该先去找个住的地方。我很疲惫,很想好好地睡一觉,但没有温暖的家接待我,我只能自己找地方。

在我出神的时候,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叫住了我:“小兄弟,要住店吗?”她说的是蹩脚的普通话,想必已经看出了我非本地人。

我看着她:“多少钱一天。”

“不贵不贵,就40。”她满脸欣喜,似乎认定我这笔生意她就能做成了。

我皱起了眉。

“怎么?嫌贵啊?”她说,“那就35吧。”脸上依旧堆笑。

“再少点。”我有点得寸进尺。

“不能少了。”她的脸上没了笑容。

“不少那我就找别家去了。”说着,我就转身走了。

以前买衣服的时候也是如此,觉得店家的喊价太高,自己又想要但又不愿意出那么高的价钱,就说一句“不卖我就去别家了”然后转身装模作样地走开。一般的情况下店家都会叫你回去。

“算了算了,给你吧,我可便宜给你了,以后可要照顾我的生意啊。”

“好吧,好吧,你回来,多少钱你说。”那妇女真的叫住了我,不过能看出来,她一点也不情愿。想必,社会都不好混。

“25吧。”我说。

“你住几天?”那妇女的话头有了活动的余地。

“大概三天吧。”我给自己准备了一个期限,这三天之内我必须找到工作,并找到住的地方。

“行。”那妇女回答得很快,这让我有些担心。如此便宜的旅馆,条件和安保又会是什么样子?

那妇女带着我走了好长一段路,走得我脚都软了。

“还有多久到啊?”我问。

“快了快了。”

妇女将我带到一栋三层楼面前。斑驳的墙上写满了各式各样的牛皮癣广告,地上已经残缺不全,水泥地已经破了好几个不深不浅的坑,雨水或是一些无道德之心的人向地面乱倒的洗碗洗菜的水积在了里面,日子久了,已经生黑了,地上还有随处可见的垃圾,散发出一阵阵难闻的气味。

顿时有一种被欺骗了的感觉。

“这里是旧城区。”那位妇女说。

我下意识地朝四周望了望,这才发现四周的建筑完全没有别处的繁华,也不高,就四五层楼。而且所有的建筑大体都是一个色儿,灰色的,墙上的斑驳灰影和各式各样的小广告都看得清清楚楚。

那位妇女让我交一百块押金。“你先交一百块押金,等你走的那一天我再把押金退给你,不要见怪,所有房客都是这么做的。”

我给了她钱,她也给了我房门的钥匙。

房间很小,一张床和一台电视还有一个床头柜就占据了这间房子的所有空间。墙壁是石膏板,隔着它还能听到另一边房客说话和看电视的声音。

我去卫生间洗了把脸。卫生间很脏,也很小,而且还是公共的。蹲便上面已经有了好厚一层的黑色的污秽,整个卫生间都散发着一股难闻的气味。

我皱起了眉。唉,流浪在外,我还能有什么奢望呢?

3

醒来时已经是上午9点多了。我坐在床头发了一会儿呆,然后洗漱了一番,再跑到楼下买早点吃。

我在街上逛着。我必须找到一份工作。

我按照公交站的城区地图找到了闹市区——柳巷。柳巷的街边有许多餐馆,门前都贴着招聘员工的纸张。我不想找那样的工作,就继续逛着。虽然我也没有看到其他我能做得了的工作。

一天下来,我什么工作都没有找到。

不知怎么的,第二天我开始心灰意冷,也没有心思去找工作,就那样无助地躺在床上。

慢慢地,我感觉我整个人都被孤独和无助吞噬,眼泪不自觉地留了出来。

但我确定我没有哭,只是在流泪。

我想家了。

爷爷,我好想你。

奶奶,我好想你。

妈妈,我也好想你。

还有吴泓,林雅,妹妹,你们现在过得好吗?

我好想现在就看到你们。

我在当地的移动公司买了一张卡,换了一个新号码。

我给家里打了一个电话。

爷爷一接到电话就很焦急地问:“木楠,这么久才打电话回来是怎么回事?”

“对不起,爷爷,我才买了电话卡。”我很内疚地说。

“没事没事,只要打个电话回来我们就放心了。”爷爷说,“你在哪里?找到工作了吗?”

这些问题都问到我心坎上了,我想一吐为快。

“我在太原,现在工作好难找,找不到满意的工作,我都不知道我该怎么办了!”我表现出强大的无助和孤独,居然抽泣了起来。

电话那头爷爷沉默了一阵,然后说:“木楠,你不要怕,也不要担心,慢慢来。现在你没办法了,只有硬着头皮走下去,爷爷说能帮助你那都只是个安慰,没有实际的用处,你只有靠你自己。大城市的工作到处都有,你不要嫌累,更不要好面子,想去找那些体面的工作咱得有实力。不要怕吃苦,至少你得先让自己混个温饱,等手头有了钱你再去想其他的可以吗?”

爷爷的话虽然带着责怪,但句句真理,我听懂了他的话,也明白自己除了硬着头皮走下去之外没了别的办法。“放心吧,爷爷,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突然内心责备起自己来,怎么能让家里的爷爷奶奶为我担心呢?要赶紧找到工作将安定了的消息尽快告诉爷爷奶奶!爷爷说得对,不要嫌累,不要好面子,先解决温饱问题!挂掉电话的时候我信心满满,感觉天也变得蓝了,空气也异常清新,就如我想象中的未来一般美好。

4

我在太原迎泽大街旁边的一家酒店当上了服务员,由于以前做过类似的工作,我不用实习就直接转正了。

那段日子过得充实,工作生活都很愉快。由于能说会道,会揣摩客人的心思,我经常得到客人的小费。但我对这份工作依然没有任何兴趣,纯粹的是为了生存而挣钱。如果我做的事和我的理想没有关系,即使有再多的钱我也觉得没有意义。

不上班的时间我全用来自学补习高中课程了,也写写稿子,渐渐地我也学到了不少知识。用青的话说,语文不消说,数学还不错,就是英语和政治差一些,要加强记忆。也投过不少稿,在许多报刊杂志上都有露过面,在文界我也积攒下了一点小小的名气,拥有一批属于自己的忠实读者。

那时候的生活很美很充实,有挥霍不完的青春激情在支撑着我。

有时候会很想妈妈,想到哭,那时候我才觉得,我是无比脆弱的。或许每个人真实的自己都是脆弱的吧,无论他拥有如何刚强的外表。

我找过我的妈妈,通过网络,通过全国各地的写手朋友,但我依然没有妈妈的消息。仿佛她已经从这个世界消失了一般,甚至有一段时间我绝望地相信我的妈妈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上了。

我跟青打电话,除了讨论功课的某些知识点,也告诉她我身边的故事,一起畅谈我们四个以前的快乐时光。

青是我的妹妹,是我生命中永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想象不出,没有青的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至少,我现在的自学补习,没有青将会一塌糊涂。

青说她很想我,问我什么时候去重庆,我总是说会去会去,一定会去。但我从没有准备过去重庆。虽然潜意识里也明白某一天一定会去那座城市。

青也渐渐地变得成熟了,不再那么单纯,我看过她的照片,她已经长大了,变高了,长漂亮了,笑容里透出一个成熟女孩的感性和魅力。在跟青的功课交流中,我们彼此都更懂得学习方法了,不再那么死读书,彼此获益匪浅。她说她的父母都放开了她,也没再那么逼着占用她的空余时间。她总是嬉笑着说一起努力,一起高中甲榜进入一所美丽的大学。

我们总会相互询问对方有没有联系过吴泓和林雅,她从我这里我从她那里得到的答案都一样,没有联系过。当然,他们也没有联系过我们。

在我们还是不谙世事觉得生活就如我们想象般美好的学生时,我们相互发誓说,一辈子都在一起,不分开。可是,在我们渐渐成长时就已经埋下了分离的种子,毕竟每个人的生活都不一样。因为这,因为那,我们分散到天涯海角,彼此失去了音信。但我们友谊永恒,任何东西都无法摧毁。我们总会在某一个时候想起对方,然后,被那些快乐单纯的时光感动得流泪。无论我们分散到世界的哪一个角落,我们心中都会有着对方,想着对方。

林雅、吴泓、青和我,我们的心永远在一起。

5

日落月升,日复一日,冬去春来,四季更迭。

在我19岁那年我已经有了两万多元的存款,我真的成了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这两年来一直是我在照顾爷爷奶奶的生活,我给他们寄钱,我给他们买衣服——我的父亲对他们还是不闻不问。

这些年,我从没有恨过我父亲,真的没有,一点恨意都没有。当然,我也没有打过一个电话给他,更没有想过去重庆看他。对于他对爷爷奶奶不闻不问,我也没有多少责怪,甚至都没有一点感觉。爷爷奶奶对于我来说,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父母,他们带大了我,我拥有的美好童年和记忆都是他们给的,我应该养他们。

工作我也早就换了,现在我是一个豪华小区的门卫。

比起别的工作来,我更喜欢这个工作。因为它有更多的时间去写写稿子看看功课,有时把岗亭门一关,可以在里面学习上半个小时。就这样,我一边上着班,一边补习着功课。

高考来临,青的成绩出来了,六百多分,也够高了,不过距离北京的那两所名校的录取分数线还是差了一点,青有些沮丧,她告诉我,她临考前恰巧有点感冒,心里显得有点紧张,致使有这样的结果。青说,哥,我再去补习一年吧,明年准能上清华北大!我告诉青,多听听家人的意见,这个成绩也不错了,可以选择一个比较好的学校就读呀。

我跟青说,大文豪苏轼当年被主考官欧阳修改判不得状元,对苏轼而言,也许是件好事,一个人的锋芒太露并且一路顺顺利利不遇挫折,迟早会因此付出高额代价的。退而求其次,往往更能成就一代名人。

青听了我的话,去了中国人民大学就读。

而我在随之而来的自学考试中,名落孙山。

我有些气馁,开始怀疑起自己的能力来,开始怀疑这样的自学途径究竟能否获得那张宝贵的录取通知书,着实消沉了一阵,势气随之变得低沉起来。

已赴京入学的青知道我的状况后,给我打来电话说:“哥,别灰心,毕竟你是半工半读,并且是全新的自学,这次的成绩不理想,也是可以理解的呢,不能放弃。”

“是我太笨了。”我有点自暴自弃。

“才不是呢。你看你数学和语文成绩都很好,就是英语太差了,政治和历史也不怎么好。”

“唉,英语……”我的语调变得很无助的样子。

“哥,英语成绩怎么会这样低呀,都没有及格。是不是考试英语的时候病了?”

“不是呢,是我分神了吧。”我叹了口气,“考英语听力的时候,考场外面的行道树上一只蝉知了知了地叫个不停,一开始不注意这个知了声还好,我却注意上了,放英语听力的时候,我总感觉那知了声惊扰着我的神经,在遮蔽我的视听。”

“一定是听力砸锅了。”青断定。

“是啊,我自己知道听力砸了,后面的单项选择和阅读理解做起来都慌乱得很。”

“难怪,肯定后面的政治历史也因英语这科的颓势而有所牵连。”

“是的。还是青了解我。”

青的语调变得激扬起来,“哥,没关系,这次是发挥失常,不应丧失信心,曾国藩当年考取进士博取功名前,也落第消沉过呢。没有谁是一帆风顺的。”

我不语,青继续说道:“我那阵打算补习从头再来的时候,你不跟我说‘一个人的锋芒太露并且一路顺顺利利不遇挫折,迟早会因此付出高额代价的’,现在遇到点挫折,是对哥的一种考验,是好事呢!”

我不禁轻笑一声,说:“知道教训你哥了啊。”

“嘻嘻。”

“教训得对,我要一切从头再来!”

“哥一定能行的!”青的语气激昂而满是信心。

挂断电话,我的心绪又开阔起来,渐渐复苏了那股为理想而战斗的气势。我不是一个没有主见的人,这么多年都是自己面临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早已有了一种经得起打击的胸襟。但是人都有累的时候,在我感觉累了的时候,青成了我振奋的催化剂,她的鼓舞让我重新燃起信心,再次将拳头紧紧地握捏了一把。

青,有你在,真好。

6

又是一年。秋又至,秋风再起。这个季节,果实累累。我上线了,并且收到了山西一所综合性大学的录取通知单。

这份厚重的通知单来之不易,我对着这份靠自己努力换来的录取通知单大哭了好久。我选择了这所普普通通的综合性大学——华北理工大学经济管理系。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选择太原,选填这个学校。是因为我曾经在太原打过工,那条平直的迎泽大街延伸着我欲飞的梦想。

而选择工商管理专业,是青的主意。

青知道我意在文学,却跟我说不要选择那些纯文学的专业,古今集文之大成者,并非专业从文。鲁迅巨匠,始为医生。而沈从文尚且初中不曾毕业,更不论文学专业。

我相信青,相信比我早一年涉迹大学校园的青的眼光,选择了工商管理这个专业。

爷爷奶奶格外高兴,逢人便喜滋滋地宣讲着我考上大学的事情,宣讲我不仅给他们寄钱还自食其力供自己上学。在乡邻的阵阵夸赞声中,爷爷奶奶脸上那经年的辛酸飘然消隐,仿佛回到了年轻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