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被诅咒的“石头”
22233800000093

第93章 圣山

成吉思汗,即元太祖,蒙古开国大汗。史上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本名铁木真,孛儿只斤氏。生于1162年,卒于1227年。1206年,进位蒙古帝国大汗,统一蒙古各部落。曾多次发动侵略战争,征服地域西达黑海海滨,东括几乎整个东亚,为世界历史上著名的横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之一。

作为一代帝王成吉思汗采取扩张政策,自然有许多驰骋彊场、英勇无畏的动人故事,也有屠杀生灵、血肉百姓的史实。然而,一代天骄也有鲜为人知、兵败他乡、被人追杀的惨景。

大山——宝格德乌拉山,亘古就兀自屹立在茫茫的草原的中央,遥望着草原的生命之水:浩瀚的呼伦湖、贝尔湖和九曲回肠的克鲁伦河、乌尔逊河。当你看到它的时候,也许还有上百里之遥。遥望宝东山,像隐约在遥远天际云雾里的一顶帽子,无论你走多快,看起来似乎已经很近的山却总像和你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因为相对位置的改变,大山也在不断地改变着它的形态,时大时小,有时又消失在茫茫草原之中。当它扑入你的怀抱的时候,又让人敬仰、顶礼与祈祷。

相传,当年成吉思汗西征时,一日被敌军偷袭。一时雄兵四起,杀声振天,潮水般的兵马势不可当!猝不及防的成吉思汗大军被杀得惨烈,草原上到处是死伤的将士,殷红的鲜血流淌在绿草间,将蜿蜒的小河染成了粉红色。

成吉思汗率残兵左突右逃,最后退到大山下。他们回头一看,敌军旌旗飞舞,士气正旺,在一骑马将军的率领下浩浩荡荡涌上来,很快就追赶过来。

此时,惊魂未定的将士们又饿又累,不少人大口喘着气,有些人站都站不住了,几欲放倒。看到这情景,成吉思汗长眉紧锁,揺了揺头,只好命令部队登上宝格德乌拉山躲避。

山上,将士们躺倒一片,叹息之声笼罩在山间,一种不祥涌上了成吉思汗的心头。他仰望苍天,蓝净净而悠远,云浩浩而飘逝。太阳若隐若现,时而炙烈,时而迷离。他面对山顶,高举双臂,禁不住仰天长叹:“难道我命该如此吗?大山,请保佑我!”

话音刚落,不知从哪来一股云雾涌上山间。接着,白茫茫的大雾汹涌而来,波涛滚滚,如翻江倒海一般。很快,山雾缭绕,山上山下被云海所淹没。那个敌军头目发现成吉思汗上了山,忽见大雾封山,就顿生疑心。这个对手驰骋草原数年,势力越来越大,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不可小视。再说,这雾这么大,地形不熟,恐有埋伏。头目当即命令:“围困大山,下来者杀!”

这一围,就是三天三夜。成吉思汗的将士们以草根充饥,以尿为饮,坚持再坚持……突然,远处传来喊杀之声,由远而近——援兵到了!

此时,大雾也渐渐散去,看得见援军从四面围拢而来。疲惫的成吉思汗双眉舒展,站在高高的石头之上,将令旗挥动得呼呼作响:冲下山去,消灭敌人!

将士们精神大振,全体将士奋勇争先,呼喊着冲下山来。敌军被突如其来的“天兵”搞蒙了,一时乱了方寸。再看成吉思汗率兵从山上又冲下来,知道大势不妙,纷纷撤退,无心再战。结果,仅用了一个时辰就一举歼灭了敌军,斩杀了敌头目。

成吉思汗徒步下山后,抚胸告天:“我得以免灾,我之区区性命,被宝格德乌拉山所搭救,日后我必常常祭祀此山,我的子子孙孙当与我一般祭祀”。说完,他向着太阳把腰带挂在脖子上,将帽子放在右手上,屈身拜了九拜,洒马奶酒以祭。这一天正是农历七月初三。大汗得胜之后,当天就率大军在此敬拜,组织庆祝活动,封大山为“圣山”。

倥偬之间,多少年过去了,草原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人畜死亡无数。几位老人想起了有关圣山的传说,带领着大家千里迢迢来到大山脚下,祈祷大山保佑草原上的生灵兴旺平安。说也奇怪,从此,草原恢复了往日的安宁,人畜兴旺。祈祷的这天正好是农历五月十三。

从此,每当农历五月十三和农历七月初三,千里草原绿草如茵,鸿雁北归之时,草原上的牧民就进行祭山祭敖包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