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被诅咒的“石头”
22233800000068

第68章 黎明的枪声

这一夜海山几乎没有睡,早早地就醒了。听着窗外渐渐停歇的小雨,他一骨碌爬起来,推醒身边的都固尔,小声而坚定地说:“起来吧,天要亮了。”

“噢,我真睡着了,雨也该停了吧?”都固尔揉着眼。

“好,其他人也起来了吧,按照昨晚的分工,抓紧行动!”于是,七八个人都迅速穿好军装,打上行李,操起了长枪短枪,等待命令。

是昨天夜里秘密决定这次起义的。海山,是个大个子,长方脸,威武而干练,这次担任了起义的组织者。他们昨夜研究了秘密行动方案,在所有的四个梯队都安排了得力的干将,一致决定,起义就在这葛根庙进行,以枪声为号。

这是1945年的夏天,也是日本鬼子最后大口喘息的日子。这些伪兴安陆军学校的有识官兵、学生,面对法西斯的白色恐怖,生死与共,秘密起义。

眼下,海山的牙咬得直响,不杀他个狗日的我就不是中国人!作为伪校第十二期上尉连长的他,深知乌兰浩特王爷庙这个罪恶的地方,伪皇帝溥仪和日本天皇的御弟曾先后来学校视察。每天早上,学生必须跑到北山上,列队向日本东京、伪满洲国长春的方向遥拜,高声朗读《日本明治天皇敕语》、《伪满洲皇帝训民诏书》。军校的一切命令、口令、公文一律用日语,禁止使用汉语、蒙语。日本军官更是高人一等,飞扬跋扈,欺压师生,令人恨之入骨。

天渐渐亮了,尽管还很朦胧,但曙光和希望就在面前。几天前,苏联政府已对日宣战,法西斯是秋后的蚂蚱——没几天蹦头了。他为此而兴奋,为这崇高的事业而激动不已,他怎能睡得着呢?他也曾听说过,那年因不满黑暗统治试图暴动的白音等九人,砸开军库,带上武器,打算向境外逃跑,却惨遭杀害。也就在一周前,他与战友决定在校起义,打算拉起队伍上山打游击,等待苏联红军——却因被怀疑和时机不成熟而流产了。

这次全校大撤退是一次绝好的机会,再不能放过!葛根庙,8月11日,历史会记住这一天,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了。他焦急地等待着……突然,从葛根庙陶赖图山传来一阵枪声。海山的心一紧。

军士高生嘎飞马来报,第四梯队的阻击手已将吉川中校、连长安腾上尉等日本军官干掉!

这时,海山所在的第二梯队管原少校等人正在出外观望,尽管身边有人保卫,但已进入射杀范围。他立即命令阻击手开火,接着带头冲了过去。都固尔也是弹无虚发,将企图顽抗的日兵放倒。

与此同时,第一梯队在队长平安、敖荣祥的领导下,将正在反抗的宫本少校打死。

第三梯队战斗犹为激烈,日本酒保少校和另外的大谷少校等三名军官见事不好,试图仓皇逃跑。梯队长那达那率众人长追不舍,来到一条河边。将正欲过河的酒保少校抓住,用刺刀刺死。

其他三名日本军官已经逃到了河对岸,如果钻进柳林就不好办了。这时,海山和都固尔也赶到了。一阵正义的枪声骤响,结束了三条狗命,也结束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东方的太阳升起来了,用红色涂抹着这片沧桑的土地。海山命令起义的官兵、学生撕掉伪军帽微、领章、肩章。他站在高土堆上,昂着头,激动地说:今天,我们杀死了日本军官举行了武装起义,我们从此再不受压迫和歧视了。为了民族的解放和复兴,我们要团结起来干革命!

这支队伍之后回到了乌兰浩特王爷庙,负责维持社会治安。1946年5月改编为内蒙古人民自卫军骑兵第一师,起义官兵大部分编入其中。1948年1月列入东北野战军序列,奉命参加了伟大的辽沈战役。

值得关注的是,关于“8·11”事件一直没有定性,人员的待遇问题更没有落实,各方人士也积极工作。直到1999年2月13日,经党中央批准,中央组织部、统战部才正式做出《关于“8·11”事件确定起义性质及人员工龄计算问题的批复》。此时事件已过整整半个多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