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被诅咒的“石头”
22233800000031

第31章 吃狗

国人吃狗肉的历史可追溯到远古时代,但犹以现代为甚。在工艺和手法上,又以鲜族料理最为讲究。他们用大锅徐徐把水烧滚,将狗整个扔进去,翻几下就取出,去毛,再下锅煮。那皮肉白嫩适口,再蘸上佐料,绝对的上好美食。尤其狗肉的大补功效,更增加了许多卖点。

这天哥几个小聚,把酒吃狗肉,那话题自然离不开狗。侯六最能侃,又历经坎坷,不时眉飞色舞。

他说那年,我年轻,就在离家很远的工地上给人家当小工。活累,伙食不好。每天还听着隔壁火葬场的哭声,叫人身心受损。

可时间一长啥都习惯了,还找到了改善伙食的门路。火葬场每天的祭品多得是,都是好吃的,水果、饼干、面包,还有烧鸡呢。我们哥几个,晚上就跟猫似的翻墙而过,大包小包地拿。

可吃一段时日,就有些腻了。这时,我们又有了哥伦布式的发现,每晚上不光我们来,狗更是胆大包天的光顾,三五成群跟进超市似的。

抓狗吃!一个大胆的创意兴奋了我们的神经。

扫祭场四周是围墙,只有两个小门可以进出。我们堵上一个门,在另一门下上套子。在里边用手电照、用石头打,这么一赶,丧家的狗哪也出不去,只好被套上。哥几个回去就弄个大锅,学起了鲜族人的吃法。一只狗能吃两三天,吃没了再套。小日子过得,那叫滋润。

后来,这的狗套得差不多了,我们又开辟了第二战场。

附近有些住户,几乎家家养狗,但就是不放出来。那时,还没完全禁枪械,我从家里偷偷拿来一只小口径步枪。有了它,外边的野狗常吃枪子。

这一天出现了意外。

大家沉默着。再吃肉喝酒时,味道全变了。

那是马上进入冬的一天,天上飘着小雪。我们有两天没吃到狗肉了,附近的狗也很少出来。我背着枪,外披军大衣,一般人是看不出破绽的。二胡子就跟在我身后,大狗似的。他身体壮,跑得快,抓狗是把好手,背个狗更跟玩似的。于是,成为铁杆狗友。

我们四只眼睛,猎人般寻觅狗的踪影。在我们的眼中,狗已不狗,是一堆冒着香气的美味!薄薄的雪,在我们的脚下不断发出“沙沙”的声响。转了大半圈,也没找到猎物,不是太小,就是有主人,无法下手。

已近黄昏,天渐渐暗了。来到一家大院门前,从不高的墙头上我看到里边有条大家伙,黄黄的,个头好也够肥。房主室内已亮起了灯,正是下手的好时机。我用胳膊顶了顶二胡子,眼珠向里一挑。他明白了用意,一下闪在我身后不动。我一边向墙头走,一边伸手打开枪保险。离墙还有一步远时,卧着的大黄狗站起,两步就纵起身向墙头扑来。就在这一瞬,我顺势抬枪在手,“砰”的一下,大黄狗声还未叫就“咚”地摔了个嘴啃泥。

我落枪还肩,军大衣仍在外,坦然地转身疾走。

二胡子向我伸出大拇指,见院内没有动静,就翻墙而入。

我刚拐了个弯,走出不远,一听后边好像不对劲儿。我转过身来一瞧,二胡子拼命在前边跑,后边不断有喊声传来:“抓住他,抓住他!”“偷狗贼,哪里跑!”

转眼,二胡子从我身边跑过去了,后边的四五个人也压上来。我跑还是不跑?跑,自己暴露,恐怕跑不过这帮人;不跑,怎么办?好在枪在大衣里背着,不注意是看不出来的。我也不知哪来的胆儿,竟迎着走了过去。

我看到了这帮人的愤怒。有个戴眼镜的小伙子突然停下,上气不接下气地问我:“看见有个人跑过去了么?”我略作思考状:“刚才,好像是有个人往那边去了。”这人也不说声谢谢,与一帮人就一齐向前追去。

现在大家猜猜,我该干什么呢?

这时,桌上有人说还不快跑,抓住就坏了!有人说快找些人,赶紧救二胡子……侯六说,都不对——呵呵,拿狗去喽!

那么肥的大黄狗,我舍得扔么?还别说,回去一看大黄狗还躺在地上,喉咙处的伤口有血流出,凝成雪地的殷红。雪地上有好大一片乱像,仿佛生命的挣扎。狗眼瞪得大大的,涌着泪,疑惑地瞧着这个世界……“噢——好家伙,我姑家的大黄是你给打死的啊!”这时,桌上的“眼镜刘”发话了。

“当年那个眼镜就是你吧?”侯六一拍大腿。

“眼镜刘”伤感起来:“二胡子那小子跑得兔子似的,没抓着。回家一看,大黄也没影了!我姑两口子一股火,大病了一场。也难怪,大黄不光能看家护院,还很通人性,在我上大学时曾救过我一命哪……”

他说完,桌上的人都沉默着。再吃肉喝酒时,味儿全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