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文苑撷英
22229600000063

第63章 简单地活着

——读《草房子》有感

党文慧文史学院14级汉语言文学

看惯了世态炎凉,看多了道貌岸然,总是喜欢用怀疑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事,身边的人,似乎早已忘记那原本毫无杂质的心灵。而《草房子》的出现,唤醒了我死寂的灵魂。

那是简、朴、真的世界,充满了灵气,充满了童真,充满了感动,充满了爱。

纯境

那一座座金黄的草房子,一片片纷红的枫树林,一条条涓涓流淌的小河,复杂各异的小胡同,还有荡漾的芦苇,自由的稻田场,神秘的浸月寺,包裹着小村庄,安静而温馨。

在这里有一群性格各异、拥有不同生活故事的人们。制造搞笑场面古灵精怪的桑桑;经历风起云涌高傲孤僻的杜小康;写得一手好字,会背好多古诗,与众不同却身世迷离的纸月;守着自己的草房子不放,扰乱课堂秩序却心地善良的秦大奶奶;亭亭玉立、温柔飘逸的白雀;为了尊严报复却自告奋勇演悲喜剧的秃鹤;从外地来性格倔强却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细马……

灵气

这里的各种人物或许不是完美的,但他们的点点滴滴都透露着自然的灵气。

桑桑总有一大堆的鬼主意。为了自己心爱的鸽子,不惜将自家的碗柜改造成鸽子的栖身地;为了捕鱼,母亲的蚊帐也惨遭“毒手”;夏天穿着厚厚的棉袄,只为能在众人面前一展风采;那些父亲引以为豪的笔记本,都被桑桑毫不留情地撕掉扉页,扔到河里,“随波逐流”了。

纸月是安静的。她那会说话的神情显示着属于自身的清秀与灵气。当桑桑在高墙上掏麻雀时,她“仰着脸,两手抱着拳放在下巴下,眼睛瞪得大大的,满是紧张与担忧”。当桑桑拔了胡萝卜,在衣服上蹭一下,就“咯吱咯吱”吃的时候,纸月“就会令人察觉不到的皱一下眉,嘴微微地张着看了一眼桑桑”。当桑桑抄作业时,纸月“就会把眼珠转到眼角上来看桑桑”。没有强装,也没有刻意,是她与生俱来的“本领”。

带着灵气活着,生活总会多一分生机、一分动力。

纯心

在这个简单的小村庄里的孩子们,不能像现在的孩子,住着高楼,穿着名牌,吃着山珍海味。可是他们拥有的东西,或许早已超出这些物质。孩子们捕鱼虾、捉迷藏、爬树、掏麻雀、养鸽子,过着和自然融为一体、纯净淡雅的生活。这样的生活方式何尝不是快乐的、令人享受的呢?

他们生活在这片净土上,拥有了超脱世俗的淡然。让我感受到,那里有的都是满满的童真,没有阿谀奉承,更没有无止境的欲望。

总是得不到满足,或许是现代人的通病。有多少官吏因为欲望,变成了贪官;有多少人因为欲望,人生从此万劫不复;有多少人为了自己那小小的利益,欺上瞒下。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不知草房子里的生活,是否能让现代人的心渐渐安静下来。

爱心

即使贫穷,如果有爱,心也是暖的。

在这个小村庄里,因为有爱,秦大奶奶可以为了一只南瓜而失去自己的生命;因为有爱,纸月把那个“能用很多年”结实的书包送给桑桑;因为有爱,桑乔才会不顾一切地去拯救得了重病的儿子;因为有爱,细马最终放弃了回老家的路来照顾邱二爷一家;因为有爱,才会有蒋一轮与白雀青纯而苦涩的爱情……

爱是这世间不可或缺的部分,很难想象,没有爱的世界是怎样的。痛苦,悲伤,无奈,失望,或许这些词都不足以形容。用爱心对待人、事、生活,总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不怕

爱中自然伴随着感动,无论友情、爱情,抑或是亲情。因为有了爱,一切也就无所畏惧。不怕,源自于爱。

秦大奶奶的一生是酸的,是苦的,但她一刻都没有停止前进。面对搬迁,她完全可以选择妥协,住进安排好的草房子,可是她没有。最终她还是留在了那片属于她的艾地,守着属于她和老伴的那份回忆。或许有人会认为她太固执,但在这个变迁太快的城市中她的这份执着与坚持难道不值得感动吗?

面对重病的桑桑,温幼菊用“不怕”使桑桑学会了平静勇敢地对待生活中的幸与不幸,消除了困扰桑桑的痛苦绝望。如果有了这样一份真诚的鼓励,前方道路上的荆棘又何以畏惧?

但世间总是有那么多的遗憾,感动不会让遗憾减少,但行动可以。让感动变成行动,就会让我们的生命中少哪怕一丝丝的遗憾。

“不怕”二字已经像烙印一样,刻在了温幼菊的心里,在桑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痕迹,也同样存放在我的记忆里。不怕不仅是奶奶对温幼菊的鼓励,也是温幼菊对桑桑的鼓励,更是文章对我的鼓励。是奶奶用不怕使幼菊学会了活着所必要的平静与坚韧,是温幼菊用不怕使桑桑走出了困境与迷茫,是文章用不怕让我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勇士。

不怕,因为世间有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