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文苑撷英
22229600000061

第61章 以风之名,为心放行

安语梵文史学院13级汉语言文学

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美丽的小人儿,她时而温柔,时而调皮,用欢欣的舞步调剂着我们单调乏味的生活。在象牙塔里待得太久会使我们惧怕阳光的温暖。这一次以采风之名,我们走出这塔,准备在下个路口起飞,放空浮躁之态,渴望沉淀出一具灿烂的灵魂。

小人儿适时地出现,各种对于自然生活的温柔于此刻浮现,一个个片段拼接成旅途中最美的风景。

南下途中,思绪最美

一路在欢欣中,间或的沉睡,每经一处,大脑便会自动释放出令人感到无比愉悦的快乐因子。那些令人眼前一亮的风景,随着不断穿行的山野转瞬即逝。越往南,绿意渐浓。那种出发时的不安与沉闷感一扫而光。偶然听到谁道一句“柳暗花明又一村”,思绪也随之轻舞,飞扬。

记忆中,家乡也有一处陡坡,打眼望去,尽是荒芜残破的光影。大巴就在这连续的陡坡间不断前行。可能令人大失所望,殊不知精彩却在后头。一个转弯,你可能要开口惊呼了。大片的绿意倏地出现在眼前,仿佛前面的陡坡是这绿色的忠诚卫士,沿途一切的视觉疲劳瞬时就一扫而光了。而今,同样一路向南,大片的绿映入眼帘,多种多样。树有树的绿,草有草的绿,春有春的绿,夏有夏的绿,一滴滴,一片片儿,来不及再多看一眼,隐藏其间的小山村便撞入眼,令你猝不及防。一路山香一路歌,值得慢慢回味。

确实,彭阳这小县城隐藏得太深。沿途的山路起起伏伏,颠颠簸簸,令人感到不适,还好路边笔直的白杨树给了我一丝安慰。或许,在宁静的夏天,独自走过这小道,更具一番风味。

行程——走马观花般

我心贪婪,两天的采风行已无法满足我饱览山间美景的愿望了。前往毛主席长征宿营地的途中,依旧是难行的山路。令人欣喜的是山道旁漫山的桃花,赞叹它们顽强生长力的同时,也在惋惜它们离我终究太过遥远。当我用相机贪婪地定格下无数瞬间时,劳累的心儿也欢欣了不少。以至于看到茹河瀑布时,心儿的惊喜也跟着起起伏伏了。从一开始,采风便坐实了“采风”的名头。风异样的张狂,似乎要把我们这群不速之客卷出它所在的一方乐土。于是,每一个镜头都“风头十足”,每一个夸张奇特的造型背后都燃烧着一具具渴望灿烂的灵魂。景色使人迷醉,但一天时间终究是太短了,转眼已入夜。带着对须弥山的渴望,我终于在旅途颠簸带来的不适中进入了梦乡。我仿佛听见小人儿在呼唤:须弥山,我们来了!

第二天的目的地简单明了——须弥山,我们来了。不知你如何,是否如我曾去过的天鹅湖一般有湖无鹅?是否如茹河瀑布那样令人惊喜?是否似长征宿营地那般意味深长?我在路上,如此这般疑问着。这一路颠簸,似醒非醒。睡意从眼中溜过,山花依旧烂漫,杏林桃雨蔓清痕。真个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左手那头粉色弥漫,右手边绿意盎然。互相聊着小天儿,听着小曲儿,偶尔拍拍美景,这一刻,自然与我同行。

须弥山实至名归,大气庄严,不似那种巍峨大山的壮美,但是依然深入我心。一路只是爬山,自是无言,内心却多了一份真实。这一路,第一次觉得有回归自然的感觉。心中更是想要爬上山的更高处,奈何,体力已不支,只好作罢。

北上:与欢欣同行

北归,莫名的喜悦之情萦绕于心。大家大都已熟睡,我迷糊着,许是睡着了的样子。耳机里李玉刚的《莲花歌》声声入耳,即将结束的这段旅程随着旋律倒带,所有的风景在脑海里一一浮现。照片太死不够灵活,文字太轻,终究显得苍白无力,都无法表达那奇妙的感觉。于是就在这劳累的欢欣中,我渐渐进入了梦乡,似乎我在漫山遍野的桃花杏林中,搭下一间茅屋,房前屋后花树淋漓,芳香四溢。有一个你,慢慢牵着我的手,一步一步,向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