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为了心中的梦想
22225300000012

第12章 湘妹陈一方

长征剪发

快餐店。

她啜了一口浓浓的甜豆浆,兴奋地说起正在热播的《长征》,说起了她饰演的张闻天的夫人刘英。这是她觉得非常幸运的一个角色。她庆幸每年都能跟一个大片,同时也能沾点长寿的光。她采访过这位现年96岁的老人刘英,与老人聊天,体验生活。老人的经历感染了她。为了这个角色,她把过腰长的大辫子剪掉了。当“咔咔”的剪刀声在耳边响起,她的眼泪也掉下来了。

辫子与她有着多年的感情。拍《大转折》时就剪过一次,但剪得没有这么狠,只剪到了胸,触动也没这么深。尽管此时热播的还有《中国的保尔——吴运铎》,她饰演了何守莉;电影《开着火车上北京》中饰演主要角色姚玉珍;《还珠格格》二部等十几部影视中饰演过一批角色,都没有感觉到她这么兴奋。为了这部戏剪掉辫子值得。

可能是这部革命题材剧的力量;也可能是剧中有一批她敬佩的演员、导演,诸多的因素使她对此剧非常投入。长征路上的苦她吃了不少,尤其是在4000米的高原上拍戏时,她发了烧,此时偏赶上拍趟水过河的戏。河底坑洼不平,不小心,水就过了腰,再加上人工降下的“雨水”,冷得她骨头发凉……当导演一声满意的“好”字刚一出口,她也昏倒了。

长江寻短

她就是陈一方。方字没加草字头,是取自父母的姓氏,“一”是架在之间的桥,或是一道彩虹,连接了一个幸福家庭。她是个湘妹子,出生在洞庭湖畔的南楚古城。母亲朴实爱干净,总是在不停地为家里人洗衣服。中学时,同学们已是花枝招展了,而她却总是穿着打了补丁的绿军裤。旧,却干净整齐。家境的贫寒炼就了她自强、自立的性格。

在她四五年级时,家里搬进了剧场舞台旁的一个小房,面积不足9平米,仅能放下一个单人上下床和一张桌子,一家四口挤在一起。父亲是个文化人,晚上偶尔还要跟她们抢占那张桌子。生活艰苦,但精神生活却格外的丰富,每天都能从银幕的后面看电影,受了不少艺术熏陶。

她梦想过当老师、当演员、当解放军,哪怕到新疆、西藏。她相信第六感觉,相信自己一定能够走出洞庭湖。果真,她考上了省师专,学习音乐,将来当老师。但文化差了几分,学校让自费。她却很不服气,第二年又去报考了武汉师范学院声乐系。初试考了第一名,但复试时生了病,嗓子哑了,与大学失之交臂。

两次落榜,她的心灵受到很大打击。好强的性格,使她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她来到长江边,在岸上徘徊。漫漫人生,没有尽头。前途渺茫、心灰意冷,失落、绝望一齐涌上心头,准备投入到滚滚的长江中,洗去心头的阴霾……

就在此时,一只手拽住了她的衣服。她回头一看,原来是她的老乡。他说了许多劝慰的话,让她回家去。她说没脸回家。他便把她劝回到宿舍,然后立刻赶回老家,把此事告诉了她的父母。母亲心如火焚,连夜赶到武汉,一见到她,眼泪就流了下来,一个巴掌抽在了她的脸上:“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们怎么活!”

她一下扑在妈妈怀里,母女俩抱头痛哭。

独闯京城

偏有巧合。没过几天,她遇见了一个女同学。说她要到北京去找音乐家郭淑珍。

认识她?

不认识。

她很受启发,决心也像那个女孩一样,只身独闯北京。

临行前,父亲千叮咛万嘱咐:无论结局怎样,要想着家中还有你的父亲母亲等着你。

初到京城的陈一方,下了火车,就一路打听着,直奔中央音乐学院。在学院里,她碰到了一个穿着印有“中央音乐学院”背心的男生,头发还有点自来卷,看来应是这儿的学生,于是便问:

“音乐学院的招待所在哪儿?”

“住招待所,有亲戚吗?”

“没有。”

“那可不行。你来干什么?”

“找金铁林老师学习声乐。”

“你认识他?”

“不认识。”

“真佩服你这么有追求的学生。我要像你这样,早就成名了!这样吧,你就说是我的表妹,住下没问题。但金铁林老师可不在这儿。他是中国音乐学院的。”

她又来到中国音乐学院。这里正在搞基建,办公室的一个人拦住了她:

“找谁?”

“金铁林老师。”

“约好了吗?”

“没有。”但她把自己的经历和渴望成为金老师学生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终于感动了那个人。也是巧,后来才知,那人正是基建处处长。他感叹地说:真不容易,于是拿起电话,帮助联系,说是慕名而来,等等。

终于征得同意,可以一试,先交20元报名费。这在别人看来是很正常的事,她却承受不住了。一气之下,走出了学院。她在办公室又遇见了那个人。

问她为什么不考了?

她说:“他不是伯乐,还要钱!”

那人啼笑皆非,说现在像你这样的有志青年太少了,我一定帮助你。中午先在我这儿吃饭。歌剧系副主任郭祥义老师水平也很高。下午,让他听听你的嗓子,好就留下,不行就回家去。

她特别高兴。下午,她一下唱了《我爱你,中国》等五首歌。郭祥义觉得条件不错,把她留了下来进修。后来她考上了总参长城艺术团,开始了在北京的生涯。

报考军艺

她对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开设的音乐、戏剧、文学几个专业都非常感兴趣。她找到总参的领导,说自己想考文学系。领导说,你有什么特长。她说出过诗集,于是拿出了一本《芳草地》。封面是自己画的:大海上一轮红日喷薄欲出,放出道道光芒。领导一看就哈哈大笑起来:“这叫什么诗集!”不过,也为她的执著感动,还是同意了她的请求。

文学是三年大专,戏剧是四年本科。最终,她选择了戏剧专业。事后,她才知道,那年文学系空了一个名额,早知,应该都报上才好,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此是后话,悔之晚矣。

她并没学过表演,考试也有曲折。初试考了歌舞、故事、小品,还算顺利。考官的印象是朴实、泼辣型。复试的声乐、舞蹈、故事文学都还不错。只是最后一个小品让她不知所措。拿到的题目是:即兴表演《月夜》。她脑子里一片空白。虽然考前也做了《夜》、《雨夜》一类的表演,但一个“月”字,却让她一头雾水,不知如何表现。

她硬着头皮走上考场:夜晚,等人,半天不来,焦急地张望。蚊子叮咬,拍打。看表,看不清,借着路灯,还是看不清……总之自己觉得不理想。可能是群体的表演,给老师留下了较深的印象:6个考生在公园里玩气球,她个子小,总也抢不着。突然,一个男生把气球一脚踩破了。她一个人傻楞楞地站在那里,然后弯下腰,把气球皮捡起来……可能是细节上做得到位,得到了考官的认可。

开学时,有人告诉她,你前边的人全考上了,你后面的人全落榜了。言外之意,她是“孙山”。四年中,她是班里唯一坚持天天练晨功的学员。毕业时,她的论文为A级,专业成绩名列前茅,以优异成绩而结束。

她开始了演艺生涯。

她要做一个学者型的演员,当一名艺术家。她心中的偶像是费雯丽、达斯汀·霍夫曼……她要做天边的一颗星,一颗明亮的恒星。

她的宗旨是演好戏,做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