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吐哈石油报优秀新闻作品集
22224800000074

第74章 勇缚蛟龙亮品牌

——参与西气东输工程建设启示之一

记者张剑

喧嚣的戈壁沉静下来了,而一个名字响亮起来了。

吐哈石油,一个我们为之自豪的名字再一次让同行折服。

在西气东输工程建设中,吐哈物资处发出成品管47695根,总长547公里,物资发放合格率100%,未发生一起质量安全事故;吐哈油建在9.58公里管线焊接的833道焊口中,一次检验合格率达到99.17%,未发生一次质量安全事故。这骄人的业绩受到了业主、监理的高度赞扬,更让一些知名的物资公司和管道建设的主力军刮目相看。

作为我国最大的对外合作项目,西气东输工程在管理、施工的全过程都严格执行国际标准。因此,它成为各参建企业展示实力、树立形象、提升水平的大舞台。

机遇!难得的机遇!吐哈人不但抓住了,还诠释得十分出色,极大地提升了吐哈的信誉。

西气东输工程各参战单位分别来自石油系统的22个局级、47个处级单位,吐哈承担了547公里的物资中转任务和9.58公里的长输管道建设任务。凭着背水一战、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豪气和勇气,吐哈物资和油建视参建西气东输工程为本单位的“名誉”“资质”和“效益”工程,把工程质量放在首位。

作为工程质量源头之一的物资中转站,发出的管材是否合格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物资处将自己真正视为西气东输工程的主人,郑重承诺:从我们手里发出的每一根管材都是合格的。

一诺千金!

项目组整章建制,建立了一套符合国际标准的规章制度,中转站的工作人员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为每一根管材建档。有一次,质检员陈军业在测量管体时,发现一根管子的标明尺寸为12.25米,但实际尺寸为11.25米,相差1米!他立刻向上级反映了情况,经与厂家核实,确实是管体标志错误。

今年6月份,中转站工作人员在验收管材过程中发现有不少不符合规定的椭圆管,按照工程要求,主体管道的管子抽检率是20%,可是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中转站的工作人员对这批10公里的管子进行了100%的全检,质检员根根精心测量,保管员根根仔细记录,工作量增加了,可最终检查出来的213根不合格管子修复合格了,这让工作人员格外自豪。

不仅出库要百分百合格,还要尽力减少拉运过程中的损伤,物资处处处为工程着想。中转站在发放防腐管时,对所有拉运防腐管的车辆逐辆进行系统检查登记,发现问题及时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控制了拉运过程的再次损伤。这种延伸服务受到业主和外方监理的高度赞赏。

就这样,物资处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吐哈石油争得了荣誉。在大大小小多达29次的检查,特别是“飞检”多的情况中,屡受好评。有7个厂家和施工单位向物资处赠送了锦旗。外方总监,70多岁的专家齐格勒在检查了中转站的各项工作后,连说了三个“OK”。近日,鄯善中转站又被国家西气东输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与中国石油西气东输管道公司表彰为优秀班组。

油建公司的成绩更来之不易。用项目部经理高琦的话来说,全凭的是一种精神,一种为油建争光、为吐哈石油争光的精神,一种不能辜负领导的期望,不能丢人的心态。

9.58公里西气东输管道建设工作量来之不易,它凝聚了指挥部上上下下的心血;9.58公里管道建设任务困难重重,是对吐哈油建职工极为严峻的挑战。

不在沉默中暴发,就在沉默中死亡!项目部的职工都憋足了一口气。

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管道建设史上第一个与国际接轨的管道建设工程,工程质量要求严格,质量监督体系严密,每一道工序都有科学的验收标准。对于体现西气东输工程质量最重要的焊接工序,业主的要求是一次焊接合格率要达到90%以上,低于这个标准将被处以警告、限期整改直至取消施工权的处罚。油建职工很清楚,取消施工权的处罚意味着什么。

“当时所有人都认为,我们一次焊接合格率能干到90%就不错了,可我们自己不能对自己没有高期望。”回忆过去,高琦的话语中苦涩里透着倔强。

作为一支从全公司范围抽调出来组成的年轻队伍,面对的是若干个第一次。学习、培训、观摩……7月1日,打火开焊。打击是意料中的,可是没想到这么残酷,短短5天,只焊接了10道口,就出现了3道不合格,合格率70%!

停工、分析、研究对策、重新开工,项目部最终以97%的优异成绩顺利通过百道焊口考核,到9月6日主体管线全部焊接完毕,一次检验合格率达到99.17%,比管道局一些队的成绩还好,令管道建设的主力军刮目相看。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谢志强在一次会议上专门提到了吐哈油建,他说,没想到吐哈油建不但把这项工程干下来了,而且还干得这么好。

“任何一项工作,任何一项工程,没有干不好的。只要精心筹划,严格管理,全身心投入进去,就必然有回报。”不管是在物资处还是在油建公司采访,记者多次听到了这样的感叹。是的,正是有了指挥部上上下下的支持,有了参战职工全身心投入,勇缚蛟龙,“吐哈石油”这个名字才越来越响亮。

(原载2003年12月1日《吐哈石油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