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吐哈石油报优秀新闻作品集
22224800000038

第38章 千名党员进百家结对帮困受好评

本报讯(记者梁兴华)

3月21日早晨一上班,年逾70岁的李海森老人便来到新闻中心报纸编辑部。他满怀激动地向记者表达了他连日来难以抑制的心情,并请记者一定要对他进行采访,并通过报纸对帮助他的指挥部办公室、科技处党支部和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党支部表达深深的谢意。

李海森老人已经75岁了,一家四口人全靠他一人的退休金生活,经济上很拮据。守着90多岁的老母亲和多病的妻子,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自己在女儿上大学的四年间不要生病,不再给家中增添负担。如今,指挥部办公室、科技处党支部和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党支部与他家结了对子,在经济上给予了很大的帮助,还制定了让他回收变卖废旧报纸以补贴家用的办法,解除了他的实际困难。在说起这件事时,他深情地说:“党对我的恩情我们全家永远不会忘记。”

其实,像李海森这样受到党组织关怀的家庭还很多。这就是指挥部在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开展的“实践先进性,千名党员进百家”结对服务活动。活动的开展,不仅调动了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积极性和帮困解忧、解除实际困难的热情,也受到了群众的好评。

“实践先进性,千名党员进百家”结对服务活动开展后,指挥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紧紧围绕职工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需求,大力推进党员“一助一”“多助一”长期结对服务,帮助困难职工家属解决实际困难。

钻井公司党委结合生产区域分散等实际,组织党员与困难职工和家属进行“多助一”结对活动,组织党员代表对家住哈密、玉门、酒泉、兰州、广汉等地的137户困难户上门服务,并发放慰问金4.1万元。

录井公司职工朱靠乐因病不能正常工作,实际收入少,再加上治病花费多、时间长,家庭无法负重,他的妻子无工作,孩子仅两岁,家庭一度陷入困境。通过此次活动,由朱靠乐所在的党支部出面,结对党员负责,做好了他家属的思想工作,并多方为朱靠乐筹集医疗费用,由结对党员联系乌鲁木齐市医院,并负责将他送到医院治疗。党支部还牵头,发动群众献爱心,为他捐款6710元,还将他的妻儿从外租房搬到公司宿舍。面对党组织的关怀,他的妻子一次次热泪扑面:“是党组织解决了我的困难,也使我鼓起了生活的勇气。”

李振海、孙广东是哈密吐哈石油大厦党支部领导结对子的困难户。在李振海家,当大厦党总支书记李红伟得知他家两个孩子都即将面临中考,而李师傅因工作无法照顾家庭,他的妻子文化程度有限,不能辅导孩子功课的实际困难,当即表示派大厦的员工、毕业于新疆财经学院的凌萍定期给他的孩子进行辅导,免去他的后顾之忧,让他安心工作。孙广东是一名老党员,他身患疾病,每月仅药费就要花去1300多元,妻子又没工作,家里还有正在上大学的孩子,经济十分拮据。尽管孙广东没有向组织提出过任何要求,但大厦党支部悉知他的状况后,希望他安心养病,并表示将尽一切力量帮助他渡过难关,使他真正体会到了:实践先进性,组织关怀就在身边。

在“实践先进性,千名党员进百家”结对服务活动中,离退休管理中心、哈密物业公司、医院、特车公司、能源公司等单位也分别结合本单位实际,组织党员开展具有本单位行业特色的活动,他们深入社区、深入家庭,与残疾、困难职工、生病的离退休老干部、老职工结对,为他们提供日常生活护理、义务家教、卫生医疗保健、家庭设施维修和保养等多方面的服务,使他们感受到党的温暖。许多群众纷纷感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使党员受到了教育,提高了党员素质,体现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也使群众得到了实惠。

(原载2005年3月23日《吐哈石油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