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吐哈石油报优秀新闻作品集
22224800000019

第19章 机械厂当众销毁一批“能用”产品

砸“三百万”保吃饭碗

本报讯(记者尚书权)

7月7日上午,随着一阵“叮叮当当”的榔头声,一批价值300余万元的产品在机械厂加工车间宣告报废。

上午9点,加工车间往常紧张有序的生产场面被一种“严酷”的气氛取代。厂房中间堆放着他们刚刚加工出来的抽油杆防脱器及过去生产的10余套注采配件。厂党政领导、机关科室长、车间主任及加工车间全体职工整整齐齐站在这些产品面前,人人脸上挂着肃穆的神情。这时,车间主任魏乐平站了出来:“这批产品因为首检没跟上,焊接后变型,外径尺寸超差,导致批量报废。”抽油机车间、压力容器车间、建材分厂的负责人纷纷发言,表示要举一反三,吸取教训。随后,大家一拥而上,你一榔头他一锤子,将这些产品全部销毁。

加工车间敢于当众揭短,是机械厂长期严抓产品质量的结果。此前,压力容器车间生产的野营房也出了质量问题,厂里决定给予车间6万元的经济处罚,行政领导降级使用,厂长自罚1500元,成为这个厂历次质量事故中罚款数额最高的人。

对于这次销毁产品,厂长闫少魁说:“这些产品都能用,但从工艺上讲不合格。最近加工的不合格产品价值1000余元,我们之所以对产品质量小题大做,算旧账,就是要给全体职工再次敲响警钟,决不把一件不合格品放入市场。全厂上下都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市场上已经打开的局面。没有质量就没有企业,没有企业就没有饭碗,没有饭碗大家只能回去干个体,而干个体还得靠质量求生存。”

机械厂视质量为生命得到了市场的回报。千里之外的红其拉甫边防哨所前来订购野营房的官兵说:“我们舍近求远,图的就是质量。”过去这个厂从补贴数千万元到数百万元,年年吃“皇粮”。今年上半年完全进入市场后,他们第一次实现了盈亏持平,生产经营进入建厂以来的最好时期。

(原载2000年7月10日《吐哈石油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