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海那边的风景
22222800000029

第29章 拳师

小镇依山傍水,风光旖旎,民风纯朴,百姓安居乐业。镇上有一个武馆,里面挂着大大小小的沙袋,奇形怪状的。规模虽不大,雕梁画栋,古朴威严。

据老人说,以前小镇没有武馆。那一年,发生了内战,天下大乱,打破了小镇的宁静,一群来路不明的土匪前来寻衅滋事,抢劫财物,奸淫妇女,无恶不作,闹得小镇鸡飞狗跳,民不聊生。一位侠士见此情景,出资造了武馆,带领乡亲习武,强身健体,以防不测。几十年沿袭下来,小镇习武蔚然成风,老老小小都会几下子抡拳耍棒的,土匪强盗不敢扰乱了。

执掌武馆的是一位鹤发童颜的长者,银须飘飘,仙风道骨,穿着长衫,慈眉善目,被称为一代拳师。他的拳术来无影,去无踪,变化多端,快如闪电,出神入化,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

前来武馆拜师学武的门庭若市,有本地的,有外地的;有年轻的,有年少的。拳师对前来学艺的人从不推辞,有求必应,呕心沥血指导。

拳师长袖一甩,胡子一捋,谆谆教导,学武先学做人。学习拳术是为了健身和自卫,切不可惹是生非,欺凌百姓。众学生一作揖,随声附和,师傅放心,学生铭记在心就是。拳师很满意,爽朗一笑,开始摆起拳术的龙门阵。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一个个学生在拳师的言传身教下,拳术日益精湛,身怀绝技,满载而归。

有一天,一位弱小的少年在父亲的陪同下前来学武。可是少年泪眼婆娑,怎么也不愿意。他说自己喜欢读书,学好知识长大做个有用的人。父亲勃然大怒,把少年拉到一角,冲着少年号叫,现在兵荒马乱,没有一点杀手锏,就要受人欺侮。说着就给少年一个狠狠的巴掌。迫于父亲的淫威,少年含着眼泪留下学武了。

拳师让少年每天起早对着沙袋拳击。少年对着沙袋发怵,迟迟不肯出手,即使伸出手去又马上缩回来。

拳师语重心长地说,学武就得吃苦,不吃苦怎能练好拳术?

少年不为所动,站在沙袋前发愣,要是师傅教我识字读书就好了。

拳师想,自己传授的学生不计其数,如果连一个少年都指导不好,不是贻笑大方吗?有辱一代拳师的名分。

拳师有了主见,不急不躁,循循善诱。尽管拳师说破了嘴皮,少年心不在焉,装模作样胡乱摆弄,嘴里咕哝个不停,学武只能强身健体,头脑空空,没有知识,有什么用?

拳师见少年学武很笨拙,摇着头说,孺子不可教也,人各有志。便让少年回家了。

每年的春节,小镇在一个大操场搭起舞台举行群英会,各方英雄好汉汇聚而来,切磋拳术,交流武艺,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喝彩声此起彼伏,小镇热热闹闹好几天,街上都是摩肩接踵的人群。

过了几年,日寇虎视眈眈地觊觎中国,战火纷飞。那一天,大雪纷飞,北风肆虐。一队鬼子耀武扬威进了小镇,看着人山人海,兽性大发,咿哩哇啦冲进来,拉起漂亮的姑娘在光天花日下调戏。操场上仿佛捅了马蜂窝,人人自危,四处逃散。几个拳术高手,看到鬼子的长枪,吓得魂飞魄散,从台上摔下来,仓皇而逃。谁也不敢吱声,眼巴巴地看着姑娘遭受凌辱。

这时,一个书生模样的青年挺身而出,义愤填膺指着鬼子的鼻子猛喝,住手,不得无礼。你们这群强盗,天理难容。鬼子见是弱不禁风的青年出来干涉,恼羞成怒,一声八格牙鲁端起机枪疯狂扫射。青年人倒在血泊中,圆目怒睁,拳头握得紧紧的。

鬼子带着狞笑,扬长而去。

拳师满怀悲痛,擦去青年的血迹,仔细一瞧,不由得目瞪口呆,这个青年人不就是那个不愿学武的少年吗?拳师扼腕叹息,泪如泉涌,武林高手不如一介书生。我还当什么一代拳师?

第二天,人们发现武馆黑沉沉的大门紧闭,门口的招牌摔个粉碎,拳师不见踪影。谁也不知道,拳师到哪里去了。

拳师的出走,街谈巷议,成了当地百姓心中的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