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18世纪20年代的时候,有一个年轻人去一家杂志社实习,这家杂志社是当时英国在美国殖民地上最大的一家杂志社,因此对编辑的要求非常的严格,而里面的编辑都非常的博学。
年轻人到杂志社实习开始的时候是负责校对一些稿件,而年轻人每次把稿件交上去的时候,主编都会说一句话:“如果你对某个字没有把握,那么就查查字典。”在主编的要求下,年轻人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地方,因此年轻人交上去的稿件很少有错误出现。
而主编对年轻人还有一个要求,就是每天要写一篇文章,年轻人也按照主编的要求写好文章,要是哪一天没交,主编也会过来敲着桌子问道:“今天的文章呢?”在主编的催促下,年轻人则一天写好几篇文章,然后从中挑选其中最满意的一篇交上去。可是让年轻人不明白的是,主编从来不对自己的文章发表任何意见和看法。
在主编的督促下,年轻人的学识有了很大的进步,而年轻人的文章更是一天一个样。终于他后来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就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家,民主主义革命者富兰克林,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者之一。
而当时指点富兰克林的主编就是费恩,也是美国著名的革命者,富兰克林一直以一种敬畏的心情看待老师,把老师当成自己写作的导师,同时富兰克林也把老师对自己的要求坚持了下来,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查查字典,而且每天坚持写一篇文章。
后来费恩去世了,在整理费恩的遗物的时候,富兰克林在费恩的记事本上看到了这样一句话:“我不是你心目中的那个人,我并不懂写作,我让你每个不懂的单词都查查字典,一篇文章要你看上几十次,我给自己创造了一个权威的形象,你让我教你,其实你自己才是你自己最好的老师。”富兰克林知道恩师这段话是写给自己的。
自己才是自己最好的老师,富兰克林不敢相信,一直以来自己奉为写作权威的老师竟然对写作一窍不通。富兰克林这时候才明白,为什么费恩对自己的文章从来不发表任何的看法和意见。
自己才是自己最好的老师,多么富有哲理的一句话,很多时候我们都很崇拜一些权威大师,却从来不相信自己的力量,所以我们做事情才会陷入太多权威的桎梏。
最好的老师永远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