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枫叶红了的时候
22221300000058

第58章 雕像

学雕塑的文震生大学毕业回了趟老家,为了再看看当地的地震博物馆。待到参观出来,激情难抑的他顾不得许多了,在博物馆旁边挖了很多黏土带回来,他决心塑一座像。

回到城里,他把自己的宝贝盒子捧出来,摆在房间正中的桌子上,然后就忙碌上了。阳光从遮掩的窗纱旁边斜射进来,可以看见文震生的额上有一条阴影,那是大地震给他留下的疤痕。

他歇气的时候又在看那宝贝盒子了,这盒子快成为他希望、寄托或者力量的一个源泉了。此刻,其实是因为他的塑像遇到困难了,他要为他的作品寻找一个灵魂,一个主题,可又茫无头绪。

有的时候,他会停下手头的活计问自己:我怎么会塑不好呢?紧跟着他就给出了肯定的回答:我是最有资格塑好的呀。那天,当他这样想着的时候,顺手把那盒宝贝轻轻盖上了盖,到了窗边,刷地一下子拉开了纱帘,等待已久的阳光猛然就涌了进来,阳光的味道有点甜。

文震生咂了几下嘴,怪自己干嘛要搞封闭呢?拓宽思路才好嘛。本真一点不行吗,塑像的主题定为“妈妈的痉挛”好不好?痉挛,阵痛,颤抖……为了新生命的诞生。当年,温总理在灾区帐篷学校的黑板上写了四个粉笔字——“多难兴邦”。确实,那次灾难早已成为了一个拐点,政府、民间、国际社会和媒体形成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合力……“拐点”“合力”“契机”“新生”。

创作中,文震生时常感觉手指头凉丝丝的,还有些许的痛楚,这种感觉沿胳膊传达到大脑里,让他起了许多新的创意。

揉搓的,是从地震中心区弄来的黏土,它们承载了二十多年前大地震的信息,似乎有着无限的张力和意蕴空间。

夜晚,这位未来的雕塑家手抚着他的宝贝盒子,看月光从窗外泻到那座半成品的塑像身上,迷离而且恍惚,他就记起了二十多年前的那个没有月亮的夜晚——那是从没见过的黑色……没有闪电,可确凿起了雷声的,随后就是实实在在的雨,妈妈淌下来的雨,打湿了自己一生的雨。

那时的媒体和无数的见证人总是讲起这个故事。

很多军人奋战了几天几夜,从废墟里救出这个男婴的时候,发现他的母亲跪地硬生生地顶着巨大的水泥板,为儿子留出了一点空间。母亲身下的襁褓里还有一个手机,存储了一则短信:“儿子,解放军会来救你的,你要好好活下去。妈妈永远爱你!”

文震生睡不下去了,索性起身拧亮了灯继续他的工作。

他双手用力,要把一种汹涌而来的情绪和思念揉进作品中去。他知道,当年国民的生命危机成了国家的最高危机,国家以切实的行动向世界兑现了对于普世价值的承诺。那种对于生命的礼遇,在2008年的国家哀悼日达到了顶峰。文震生想起了“生命的礼遇”“大爱”这类的话,他的十指揉呵揉的,用足了力气。

记不清是哪一天的清晨了,塑像在窗前第一缕阳光的斜照下面栩栩如生。

阳光也照到文震生额头上来了,他跪在自己的作品面前,喃喃自语,并且泪光闪烁,他快要哭出来了。

他有充分的理由珍爱他的塑像。

长时间来的心血不用说了,主要是,他把宝贝盒子里面的土(好心人当年为他从废墟保留下的)——这可是二十多年前母亲鲜血染红的土呵。他捧出来了一些,掺到塑像里边去了。

塑像带有母亲的基因了。

静悄悄时,能感觉到塑像微妙的呼吸。

看哪:这是弓挂于穹苍之上的彩虹吗?还是飞翔的凤凰?大写意的妈妈的身驱?下面则肯定是浴火了,浴火样的襁褓裹着一个新生命,瞧婴儿稚气的大眼睛。旁边,石碑一样的手机屏幕上,隐约着妈妈当时写在手机上的文字,而凸显出来的则是四个大字“凤凰涅槃”。

文震生凝神半晌了,觉得塑像还是有些不太如意,心里有些想法没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