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感动学生的品德故事
22221100000048

第48章 善于利用零碎时间

所谓零碎时间,是指不构成连续的时间或一个事务与另一事务衔接时的空余时间。这样的时间往往被人们毫不在乎地忽略过去。零碎时间虽短,但倘若一日、一月、一年地不断积累起来,其总和将是相当可观的。凡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几乎都是能有效地利用零碎时间的人。

本杰明·富兰克林曾说过:“世界上真不知有多少可以建功立业的人,只因为把难得的时间轻轻放过而默默无闻。”

滴水成河,用“分”来计算时间的人,比用“时”来计算时间的人,时间多59倍。

美国近代诗人、小说家和出色的钢琴家艾里斯顿善于利用零散时间的方法和体会颇值得我们借鉴。他写道:

其时我大约只有14岁,年幼疏忽,对于爱德华先生那天告诉我的一个真理,未加注意,但后来回想起来真是至理名言。从那以后我就得到了不可限量的益处。

爱德华是我的钢琴教师。有一天,他给我教课的时候,忽然问我:“每天要练习多少时间钢琴?”我说每天三四小时。

“你每次练习,时间都很长吗?是不是有个把钟头的时间?”

“我想这样才好。”

“不,不要这样!”他说,“你将来长大以后,每天不会有长时间的空闲的。你可以养成习惯,一有空闲就几分钟几分钟地练习。比如在你上学以前,或在午饭以后,或在工作的休息闲余,5分钟、5分钟地去练习,把小的练习时间分散在一天里面。如此则弹钢琴就成了你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当我在哥伦比亚大学教书的时候,我想兼职从事创作。可是上课、看卷子、开会等事情把我白天和晚上的时间完全占满了。差不多有两个年头我不曾动笔写一字,我的借口是没有时间。后来才想起了爱德华先生告诉我的话。到了下一个星期,我就把他的话实践起来。只要有5分钟左右的空闲时间,我就坐下来写作100字或短短的几行。

出乎意料,在那个星期的终了,我竟积有相当的稿子需要修改。

后来我用同样积少成多的方法,创作长篇小说。我的教授工作虽一天比一天繁重,但是每天仍有许多可资利用的短短余闲。我同时还练习钢琴,发现每天小小的间歇时间,足够我从事创作与弹琴两项工作。

零碎时间也可以为我们创造出很大的价值,世界上有很多有成就的人都十分重视利用零碎时间。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一天,生病的达尔文坐在藤椅上晒太阳,面容憔悴,精神不振。一个年轻人路过达尔文的面前。当他知道面前这位衰弱的老人就是写了著名的《物种起源》等作品的达尔文时,不禁惊异地问道:“达尔文先生,您身体这样衰弱,常常生病,怎么能做出那么多事情呢?”达尔文回答说:“我从来不认为半小时是微不足道的很小的一段时间。”

的确,达尔文非常珍惜时间,他曾在给苏珊·达尔文的信中说:“一个竟会白白浪费一小时的人,不懂得生命的价值。”

著名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房间,有一种独一无二的装饰品,那就是窗帘上、衣架上、柜橱上、床头上、镜子上、墙上……到处贴满了各色各样的小纸条。杰克·伦敦非常偏爱这些纸条,几乎和它们形影不离。这些小纸条上面写满各种各样的文字:有美妙的词汇,有生动的比喻,有五花八门的资料。

杰克·伦敦从来都不愿让时间白白地从他眼皮底下溜过去。睡觉前,他默念着贴在床头的小纸条。第二天早晨一觉醒来,他一边穿衣,一边读着墙上的小纸条;刮脸时,镜子上的小纸条为他提供了方便;在踱步、休息时,他可以到处找到启动创作灵感的语汇和资料。不仅在家里是这样,外出的时候,杰克·伦敦也不轻易放过闲暇的一分一秒。出门时,他早已把小纸条装在衣袋里,随时都可以掏出来看一看、想一想。

爱因斯坦曾组织过享有盛名的“奥林比亚科学院”,每晚例会,他总是愿意同与会者手捧茶杯,开怀畅饮,边喝茶,边谈话。爱因斯坦就是利用这种闲暇时间,交流自己的思想,把这些看似平常的时间利用起来。后来他的某些理想主张、科学创见,在很大程度上产生于这种饮茶之余的时间里。

爱因斯坦并没有因为这是闲暇时间而休息,而是在休闲时工作,在工作中休闲,这是很好的结合。现在,茶杯和茶壶已渐渐地成为英国剑桥大学的一项“独特设备”,以纪念爱因斯坦的利用闲暇时间的创举,鼓励科学家利用剩余时间,创造更大的成就,在饮茶时沟通学术思想,交流科学成果。这些“闲不住”的人们可以在闲暇时间里积极开创自己的“第二职业”。

零碎时间看起来十分短暂,但如果你善加利用,积少成多,时间长了也是一笔很好的财富。

有人算过这样一笔账:如果每天临睡前挤出15分钟看书,假如一个中等水平的读者读一本一般性的书,每分钟能读300字,15分钟就能读4500字,一个月是135000字,一年的阅读量可以达到1620000字。而书籍的篇幅从60000字到100000字不等,平均起来大约75000字。每天读15分钟,一年就可以读20本书,这个数目是可观的,远远超过了世界上人均年阅读量。算起来这却并不难实现。

如果你觉得自己缺乏思考问题的空闲时间,不妨试着坚持每天睡前挤出十几分钟的时间,一旦形成了习惯,就很容易长期坚持。

下面举出几个利用零碎时间的方法供你学习:

1提高执行速度

动作的快慢决定着需耗用的时间长短。

看过这样一件事,说的是一个闲着无事的老大爷,为了给远方的孙女寄张明信片,可以花上一天的时间。老大爷买明信片时用了两个小时,找老花镜用了两个小时,找地址用了一个小时,写明信片用了两个小时,投寄明信片用了一个小时。

换一个动作迅捷的人,那么几分钟的时间他便能办好这位老大爷所做的事。

2利用“边角料”时间

时间被鲁迅先生比作海绵里的水,挤,便会有。做事情只有快,却不懂得“挤”时间,也是不完美的。要利用好零碎时间,就要养成一种敢于挤、善于挤的精神。养成挤时间的良好习惯,对于学习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你如何在快速的生活节奏和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呢?

我们要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就要学会化零为整,善于把时间的“边角料”拼凑起来,加以利用。

3善于利用假日

按照中国的有关规定,每个人每年节假日的休息时间为10~11天,再加上周末的时间,一年就会有130天左右的假期。如果你把这些时间巧妙地加以利用,也会有一定的收获。

著名数学家科尔用3年内的全部星期天解开了“2的62次方减1”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数学难题。

这3年的星期天多么有意义!其实,时间就在我们手中,就看你怎样去利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