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感动学生的品德故事
22221100000019

第19章 杜绝浪费的坏习惯

现在,很多人看到地上躺着一枚硬币,可能不会再弯腰捡起它了。孩提时代所唱的“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已经成了绝唱。虽然现代生活比以前富裕多了,但是仍然要养成节俭的好习惯,在不该浪费的地方不要浪费,把钱用在真正需要投入的地方,这样才能为我们积攒更多的财富。

王丽是一名在英国读书的留学生,有一次她参加了一个由6人组成的课题小组。课题由她的导师詹妮女士主持。詹妮是一位心直口快的女士。在王丽刚到时,她让王丽为课题的某一项内容写点儿材料。这是导师第一次布置给王丽的任务,王丽很重视,她下定决心一定要全力以赴将它完成。所以王丽认真查阅资料,冥思苦想,经过几天的努力,终于写完了。她用从系里领来的A4纸抄好,兴冲冲地到导师的办公室交差,满以为会得到导师的赞扬,可是没想到,导师的第一句话却好像给了她当头一棒:“你怎么能用这么好的纸来写呢?这是浪费。你应该用用过的纸的反面写,这种纸只有在打印、复印或抄正式的文稿时才用。”詹妮女士神情严肃,弄得王丽尴尬不已,无地自容。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每当王丽想用干净的白纸打草稿或随便写几个字时,她似乎都能感觉到导师那责备的目光在监视着她。

王丽发现,在英国,学生经常与导师面谈、讨论课题、检查布置学习情况。每次面谈时,导师边讲边做记录,面谈后再将记录拿去复印,然后导师、学生各存一份,待下次见面时要将上一次见面的记录拿来,以让导师检查学生是否完成上次面谈布置的任务,或继续上一次的话题。王丽发现,她的导师詹妮女士用来记录的纸全是已经用过一面的。后来她发现在系里詹妮女士并不是唯一“小气”的人。在系办公室里,总有一大堆“废纸”,这些所谓的废纸,或是因电脑出差错而使打印出现乱码的纸,或是多印的材料、课题表,或是从学生交上来的作业本中撕下未用完的部分。

这些“废纸”都是供老师平时随便写写画画用的。虽然老师可以随时不受限制地用没用过的好纸,但老师们都自觉地用办公室里用过一面的所谓的“废纸”。在王丽所在系的每个教师办公室里,都有一个垃圾桶和一个废纸回收箱。教师们从不会将废纸,哪怕是一片小纸屑扔进垃圾箱,而是扔进回收箱。

富贵时要不忘节俭,贫困时更不应当“穷大方”。然而常常有些人错把奢侈浪费看做是大款作风,大手大脚地挥霍。西晋石崇、王恺斗富,王恺用麦芽糖洗锅,石崇就用白糖当柴烧;王恺用紫色丝绸做成40里的步幛,石崇就用彩绵织出长达50里更华丽的步幛,与其抗衡。奢侈浪费,在我们青少年朋友中也不乏其人,说穿了也只不过是一种爱慕虚荣的愚昧之举罢了!

在校园中,浪费现象更是屡见不鲜,例如:水龙头中的长流水,教室、办公室中人去灯不熄,教室外的垃圾桶里可以见到的半新的书包、文具,还没有吃或者没有吃完的水果、点心、牛奶,食堂里每顿倒掉的剩菜剩饭。还有,每到暑假时候,毕业班的同学把还可以穿的衣服当做垃圾丢到垃圾房里……很多青少年之所以浪费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劳动的辛苦,不知道东西来之不易。

有一次,王强去一个朋友家做客。晚餐时,厨师为朋友的女儿特别做了一盘酸奶油木耳,可是,小女孩却一点也不吃,将这盘菜全都倒在了地上,只因为这道菜不合她的口味!王强从这点可以看出,这个小女孩平时一定是被宠惯了的。

看见朋友对这种行为居然视若无睹,王强忍不住说道:“真浪费呀!这么好的木耳不吃就倒掉。”

“有什么浪费,树林里多的是。要吃的话,明天叫佣人再去采就是了。”小女孩说。“可是去采也是很辛苦的呀!你这是不尊重别人的工作。”“不会啦!有什么辛苦呢?采木耳是一件很好玩的事呀!”

“真的吗?那我们两个人把这个星期采木耳的工作承包下来,怎么样?”“好啊!我正想去森林中玩呢!有你和我一起,爸爸一定会答应的。”

于是,每天早晨,王强和小女孩去几千米之外的森林采一篮木耳回家。开始的头两天,小女孩兴致很高。第三天她有些受不了了,开始叫苦叫累,第四天就完全不行了。她说,她腰酸背痛不能去了。不过这几天,不管木耳做得味道如何,她都能吃得干干净净,一片不剩。偶尔她的父亲要扔掉一片,她都阻止道:“哎!太浪费了,你不知道我采得多辛苦吗?”从此之后她明白了,节约是对劳动的最大尊重,因为一切东西都是来之不易的。

由此可见,只有懂得辛劳的人,才懂得一衣一食一物来之不易,也才懂得俭朴,在工作或事业中才能刻苦顽强。所以,我们就必须在生活中养成勤劳俭朴的习惯。那么如何改掉浪费的毛病,养成勤俭的习惯呢?

(1)正确认识金钱的含义。要懂得钱是什么,钱是怎么来的,怎样正确地对待钱财。

(2)学会花钱。要学会自己买东西,如何用钱,如何选择物有所值的物品。把钱保管好,防止丢失、被窃。养成先认真思考再花钱的习惯,避免盲目消费。可以要求父母让自己“一日当家”、记收支账,这是学会理财、培养节俭品质的好方法。

(3)学会积累。手里的零用钱、压岁钱应该计划使用,适当积累。在存钱、用钱的过程中养成节俭的好品质。

(4)懂得量入为出。必须明白,花钱必须有经济来源,花钱要看支付能力如何。即使家庭经济富裕,也要坚持前面提到的三条标准。

(5)珍惜物品,不浪费。要懂得所吃、所穿、所用来之不易,随意浪费是不珍惜劳动果实、不尊重劳动的表现。经常参加劳动,体会劳动的艰辛。

(6)去掉攀比和虚荣的心理。青少年之所以一踏入社会就花钱如流水,胡乱挥霍,是因为他们从不知道金钱对于事业的价值。他们胡乱花钱的目的只是想让别人觉得自己“阔气”,或是让别人感到他们很有钱。

浪费的原因不外乎三种:一是对任何物品都讲究时髦,比如服饰、日用品、饮食等都想要最好的且最流行的,任何方面都想越阔越好;二是不善于自我克制,不管有用没用,想到什么就买什么;三是有了各种各样的嗜好,又缺乏戒除这些嗜好的意志。总之,他们从来不去考虑加强自身的修养,克制自己的欲望。

如果你是一个挥金如土、毫不珍惜的人,那么你的一生就可能因此而断送。因此,为了自己的将来,我们应当去掉攀比和虚荣的心理,及早养成节俭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