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中华名医名方薪传:肿瘤(第二版)
22204300000009

第9章 食管癌

(一)概述

食管癌是指发生于食管粘膜的恶性肿瘤,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亦是世界上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食管癌发病率也较高,据卫生部统计资料,我国食管癌死亡率在男性仅次于胃癌而列第2位;在女性仅次于胃癌和宫颈癌而列第3位,本病发病率男高于女。男∶女为1.3∶1~2.7∶1。我国北方比南方发病率高。高发地区一般发病率年龄在40岁以下,而低发地区则多在50岁以上。食管癌部位以中段最为多见,下段次之,上段最少。根据食管镜及标本的肉眼观察,早期食管癌可表现为下列四种类型:隐伏型、糜烂型、斑块型、乳头型。中、晚期食管癌也分为四型:髓质型、蕈伞型、溃疡型、缩窄型。食管癌绝大多数为鳞状细胞癌,少数为腺癌。食管癌的扩散方式以淋巴管转移为主,多转移至左锁骨上窝淋巴结,也可转移至其他淋巴结。晚期则由血行播散至肝、肾、肾上腺、骨与脑等处。

食管癌的确切病因目前尚不清楚,根据病因学及流行病学调查,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饮食因素(经常进食粗糙、过硬、过热以及酸辣、辛香等食物和烈性酒刺激食管粘膜)、环境因素(亚硝胺类化合物含量高,微量元素失调),以及遗传因素等。食管癌最常见症状为吞咽困难,早期症状多不明显,有时仅感吞咽食物时不适,食物停滞感或有噎塞感,随病情发展而发生进行性吞咽困难,从进干饭到半流汁到流汁直到全部梗阻滴水不入。常吐泡沫粘液,呕吐量一般较多,前胸后背持续性疼痛,胸骨后有烧灼感。晚期癌肿溃烂可引起出血,侵犯喉返神经可引起声音嘶哑。后期由于进食受阻,逐渐出现失水,营养不良及恶病质。

食管癌的诊断依据可根据食管细胞学检查即通常所谓的“拉网”,检查癌细胞阳性率平均达90%,此法简便,对有可疑症状及防癌普查时甚为实用。食管镜检查可窥视病变,并可直接做涂片和取活体组织检查。在诊断时要注意与贲门痉挛、慢性食管炎,食管良性狭窄、严重的食管憩室、食管静脉曲张以及食管外在性压迫等症进行鉴别。值得提出的是食管癌若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后是较好的。

本病中医多属于“噎膈”、“膈中”等范畴。中医认为,七情所伤、饮食不节与本病有关。情志抑郁,肝失疏泄,乘脾犯胃,脾失健运,津液失布,聚而生痰。痰气交阻,气滞血瘀,阻于谷道。在饮食因素中,与饮酒过多和辛香燥热之品有关。燥伤津液,咽管干涩,日久瘀热停留,阻于食道而成噎膈之症。由此可见,食道癌的病理不外乎气、痰、瘀、热之变。

(二)名医妙方

1.史兰陵食管癌方

【方药】金银花15g,沙参15g,丹参12g,茯苓9g,生枇杷叶10g,石菖蒲10g,炒山药12g,石斛10g,郁金12g,竹茹6g,谷芽10g,麦芽10g,乌梅10g,生甘草3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活血润燥,清热渗湿,健脾养阴。

【案例】孟某某,男,57岁。病人胃痛20年,好饮酒,好生闷气,家庭中父亲因患“噎食病”死亡。患者于1960年10月咽食痛,服硬食噎,逐渐加重,消瘦明显,3个月后吐粘液多,胸背痛。大便干燥,食后胀满不适,食流质饭、稀饭均感勉强。1961年4月21日X线钡餐摄片示:中段食管相当于4~5胸椎,有10cm轻度狭窄,粘膜僵硬,充盈缺损。诊断:中1/3段食管癌,髓质型。要求中医治疗。就诊时病人面色萎黄,舌红无苔,脉象弦缓。证属肝郁血燥,脾不健运。用上方水煎服,同时服将军散5g,每日3次,神农丸8~10粒,每晚1次。服汤药6剂后,下咽阻挡减轻,仍吐粘液,大便稍干,脉弦,上方加玄明粉6g,半枝莲10g,经服药治疗9个月,症状基本消失,咽下普通食物顺利,胸背痛止,二便正常,可从事轻体力劳动。停药观察。1974年因肺部感染死亡。

生存12年。

【按语】本例病人没有接受西医治疗,全靠中医药治疗获得治愈,存活12年,后因其他病死亡。分析药方并无特别之处,全为辨证论治平常之药。方中金银花清热;石菖蒲、郁金、枇杷叶、竹茹理气降逆;丹参活血;谷芽、麦芽、山药、茯苓健脾开胃;沙参、石斛、乌梅养阴润燥;以后加芒硝通腑,半枝莲为常用抗癌中药。史医生所用之将军散由硇砂、朱砂、生水蛭、青黛各6g,硼砂、牵牛子各9g,人参、砂仁、大黄、芒硝、紫苑、柿饼霜各15g,蛤粉30g,蜈蚣10条,白糖60g所组成,共研细末,每日3次,每次3g。硇砂,硼砂,朱砂均为矿物药,史医师称其为抗癌3砂。其中青黛,蜈蚣,现代研究也都具有肯定的抗癌作用。神农丸的组成是制马钱子粉10份,甘草粉2份,糯米粉3份,共研匀水泛为丸如黄豆大(以4粒重1g为准),每晚6~12粒,白水吞服。马钱子有大毒,能消癌肿,通经络,止疼痛。但内服量每日为0.3~0.5g,若病人出现口唇

发麻是马钱子用到极量的先兆,应立即减量或停服。

2.贾堃食管癌方

【方药】旋复花12g,代赭石30g,清半夏15g,露蜂房10g,蜈蚣2条,瓦楞子30g,山豆根10g,胆南星10g,山慈菇30g,郁金15g,三七6g,生甘草3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行气化瘀,豁痰散结。

【案例】徐某某,男,48岁。患者于1973年3月感咽下食物有噎阻,进行性加剧。6月28日X光片示:食管中段约4cm不规则狭窄,粘膜破坏,扩张差,钡剂通过受阻,上段扩张。最后确诊为“食管中段癌”。患者拒绝手术治疗,要求出院用中药治疗。就诊时,咽下食物噎阻日益加剧,呕吐粘涎多,体重下降,胸背痛,大便干,可进半流质食物。舌质红,有瘀斑,苔白,脉弦细,证属痰瘀结聚,胃失和降。用上方水煎服,加服平消片,每次8片,每日3次。患者经过2年治疗,诸症缓解,停止治疗。1981年9月19日来诊,症状再度加重,呃逆,吃半流质食物亦感到噎阻,大便干秘。X光片示:食管中下段狭窄,管壁僵直,粘膜破坏。舌质绛,舌下有瘀斑,脉细缓。仍用上方,随症加减的药物有黄芪30g,党参30g,白术15g,香附15g,枳实6g,土贝母15g,玉竹15g,郁李仁30g,补骨脂30g。患者治疗4年,来诊130次,症状逐渐消失。1985年4月20日,经胃镜复查:食道中下段23cm处,食管后壁约见1cm长溃疡面,表面稍隆起,病灶处取活检,病理报告:见到少量坏死组织和个别核异质细胞。病人现体力恢复,退休后可做一般家务劳动,已存活十几年之久。

【按语】本病例的治疗旷日持久,病人服用中药2年,诸症缓解,便自认为病已治愈。事实上,治疗肿瘤至少要持续治疗5年,即使后几年完全缓解,也应间断服药。5年内完全没事,也只能叫临床治愈,因为医生并不能保证今后肿瘤永不复发。在临床上也报道过病人在临床治愈后十几年、二十几年后出现复发的病例。本例病人治疗2年后停服中药,在5年后出现复发,后来又治疗8年之久,但活检仍存在核异质间变细胞。贾老治疗食道癌喜用旋复代赭汤打底,以求祛痰降逆,瓦楞子软坚散结,又加强降逆之功。此外用蜈蚣、露蜂房、山豆根、山慈菇化瘀解毒,散结抗癌,胆南星、郁金、三七理气化瘀消痰,后来又增用了党参、黄芪、玉竹、补骨脂等扶正之品,并加用了料姜石增强重镇降逆作用,同时补充了抗癌的微量元素。

3.马吉福复方八角金盘汤

【方药】八角金盘10g,八月札30g,石见穿15g,急性子15g,半枝莲15g,丹参12g,青木香10g,生山楂12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理气解郁,化瘀解毒。

【案例】汪某某,男,63岁。患者于1980年1月吞咽梗阻不适,食道X片;食管贲门癌。食管拉网检查:找到腺癌细胞。患者不愿接受化疗,要求中医治疗。症见精神抑郁,谷食难下,两胁胀痛,大便干燥,小便微黄,舌苔薄黄,脉弦细。证属肝郁气滞,损及脾胃。用上方加青、陈皮各10g、柴胡10g、白芍12g,连服30余剂,梗阻缓解,余症悉减。继服本方100余剂,摄食道X片由病变7cm缩小为5cm,4年后随访,病情一直稳定,目前尚能从事轻农活。

【按语】本方治疗178例食管(贲门)癌患者,3年以上存活率为51.6%。故本方延长食管癌患者生存期有明显效果。方中八角金盘、八月札、石见穿、急性子、半枝莲活血散瘀,解毒消肿;青木香、丹参行气活血祛瘀;山楂消食积,散瘀滞。本方具有较强的抗癌瘤消瘀肿作用。本方是治疗食管贲门癌的基本方,临床使用本方必须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辨证治疗,才能取得满意疗效。

4.孙秉严食管癌方

【方药】黄药子60g(单包,加白酒100g兑水煎0.5h,再与诸药同煎),三棱12g,莪术12g,续断15g,威灵仙15g,木香10g,荜拨10g,肉桂10g,干姜10g,附子10g,荷梗10g,紫蔻10g,丁香10g,郁金15g,党参15g,熟地30g,番泻叶1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温阳解毒,化瘀攻下。

【案例】田某某,女,61岁,患者1959年4月发现进食噎,食少便干,进行性消瘦,至5月下旬,食噎症加重,吐白粘沫,汤水有时咽下也困难。5月29日拍片检查;诊为食管中段癌,建议手术治疗,患者拒绝,遂求于中医。症见面色苍白无华,舌淡苔白,消瘦,脉沉细而弱,甲印属寒型,胃脘及脐左压痛。证属寒瘀毒结。用上方水煎服,加服消瘤丸,每日20丸,化坚液,每日口服50ml。服药1个月后即能吃一般食物,9月5日天津某医院拍片复查,食管癌病灶消失,治愈27年,现健在。

【按语】孙秉严医师在几十年的临床实践中,摸索了一套望甲印辨寒热的诊断方法。他认为,正常人的10个指甲中,除去2个小指之外,其余8指应有甲印。甲印大小从甲根白甲缘量起,应在2mm左右(大拇指可到2~3mm,其余依次减少)。甲印偏小或有甲印的指数减少,属寒型甲印;甲印变小在1~2mm之间,或个别手指甲印消失为偏寒型,仅有两拇指有甲印为寒型,10指均无甲印为大寒。甲印变大或有甲印的指数增多,属热型甲印。8个手指的甲印大小仍正常或略大,又见1个或2个小指有甲印为偏热型;9指以上有较大甲印,或除2个指印较小外,余8指甲印大于正常为热型;10指都有特大甲印(超过甲体1/2)为大热型,如甲印素来较大,但甲印的赤白边界发生模糊,好象由原来的实线变成了虚线,证属寒热错杂。边界越模糊,寒越大,根据孙秉严医师的统计,癌症病人中约80%属寒型,而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癌中草药大多为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寒凉药,这些药虽对癌细胞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势必造成病人体质越来越虚,越来越寒,这是目前中医治疗肿瘤所存在的弊病。因此在中医界出现了一些温热派,孙医生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本方中所用附子、肉桂、干姜均为温热药,但孙医生并不是单用温热药,所配其他药中,木香、郁金理气;丁香、威灵仙、荷梗降气;党参补气;三棱、莪术活血化瘀;番泻叶通腑;续断熟地补肾。此外孙氏还重用有毒性抗癌药物,如对肝脏有一定毒副作用的黄药子用到60g。所用消瘤丸,主要成份为铜绿、蜈蚣、黄药子、巴豆、雄黄也均有毒性。

5.宦红食管癌方

【方药】薏苡仁30g,陈皮12g,瓜壳15g,北沙参30g,苍术9g,厚朴12g,柴胡12g,牡蛎24g,杏仁12g,枳实12g,白花蛇舌草30g,桃仁12g。

【用法】水煎3次,取350ml,分3次缓缓浸吞。

【功效】理气降逆,燥湿化痰。

【案例】江某某,男,48岁。患者进食梗阻近1年。初以慢性咽炎治疗不效。复经某医院吞钡摄片示:食管下段有长约6cm食道充盈不良,粘膜破坏,管壁残缺不整。诊断:食管下段癌。微咳,脘腹隐痛,有时牵引后背痛。舌尖红苔白,脉弦。证为痰气交阻,湿浊淤滞。上方5剂后,胸胀痰稠,恶心,舌淡苔厚,脉弦,上方加磁石9g,荔枝12g,莪术12g,又进3剂,症减,仍进食梗塞。守方加黄药子12g,石见穿30g,射干9g。配服小金丹片每次6片,日3次,抗癌平150粒,每日2次。前后随证加减服药8个半月。食管摄片示:食管下段4cm一段粘膜破坏,边缘欠光滑,但钡剂通过尚好。服药后除感吞咽困难外,余症皆瘳。

【按语】对食道癌的治疗,可按本病初、中、末三个不同的病理阶段。根据其不同特点进行辨治。初治当燥湿化痰降逆,继治当滋阴养血,软坚散结,终治当扶正祛邪,顾护正气。总之,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从疾病的动态中进行整体关系来考虑。它的着眼点不是癌毒,而是时刻变化着的人体抵抗力本身。因而有制癌而不伤正,能收带病延命之效。这种“留人治病,与病周旋,随机应变,以求最后胜利”之法,实为稳治肿瘤之良策。

6.林芹璧食管癌方

【方药】乌贼骨150g,瓦楞子15g,三七24g,象贝30g,白及30g,半枝莲30g,吴茱萸3g,川黄连6g,枳壳6g,陈皮9g,木香9g,甘草9g。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制成蜜丸,每丸6g,每次1丸,每日4次,含化缓下。

【功效】理气降逆,化痰行瘀,解毒散结。

【案例】潘某,男,64岁,病人上腹烧心,脘闷胀痛1年,加重2月余。患者因丧子过度悲痛,后感胃脘烧心,胀满疼痛,嗳气反酸,嘈杂不安,继之上腹痛逐日加重,呈持续性刺痛,入夜尤甚。经食管X线钡透并照片示:食管下端局限性管腔较硬,扩张欠佳。诊断为食管下段癌。经食管拉网脱落细胞检查示:食管上皮细胞恶性变化。经化疗及口服蟾蜍粉半月后,症状加重,只能进流质饮食,遂就诊于中医,初诊时病人感胃部食物阻塞不下,食后经常呕吐,大便干结,纳差,疲乏无力,精神抑郁,面黄肌瘦,体重锐减15kg,舌质淡红,苔白厚,脉左沉弦,右濡。左锁骨上及颈左右侧有蚕豆大小淋巴结多个,质硬,不活动,压痛。剑突下及右上腹部明显压痛,证属肝胃失和,痰气交阻。吃上药1月后,烧心、呕吐、腹痛、腹胀明显减轻,已能进细面条,但大便仍干结。舌质嫩,边有齿痕,苔薄白,脉右濡左弦。上方去吴茱萸、川黄连、半枝莲,加三棱6g,莪术6g,鸡内金15g,太子参30g,炼蜜为丸。服法同上。服药3个月后,除偶有烧心、发胀外,其余症状消失。1年后食管钡透,未发现病变,食管拉网复查,未见癌细胞,1984年1月随访,患者身体健康,已存活13年。

【按语】本例主要运用乌楞散加减,获得了显效,分析其药均为温和性平之药。乌贼骨,白及,三七能止痛、止血,有很强的收敛作用。瓦楞子、象贝、鸡内金软坚散结,配以三棱、莪术活血,半枝莲清热解毒,共奏化痰行瘀,解毒散结,收敛消癌之功。本例治疗的最大特点,就是应用了中医的收敛之法,重用乌贼骨、白及、三七等收涩之药。但单纯的收敛法能否起到这样的作用?在评价本例的疗效时,不能排除是在对癌细胞攻伐之后,重用了收敛软坚之法而取效的。

7.汪寄岩食管癌三方

【方药】1.夏枯草30g,生薏苡仁30g,昆布15g,海藻15g,生代赭石15g,蒲公英15g,海浮石12g,旋覆花12g,金钱草12g,元胡12g,郁金6g,威灵仙9g,省头草9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化滞行瘀,软坚清热。

【方药】2.天然牛黄3g,麦冬1.8g,制乳香、没药各6g,冰片0.6g,柿霜15g。

【用法】共研细末,每日2次,每次0.9g。

【方药】3.急性子30g,昆布15g,硼砂15g,玄明粉15g,黄连12g,三七4.5g,冰片0.15g,紫金锭4.5g。

【用法】共研细末,每日4次,每次0.6g。

【案例】童某,男,43岁,患者胸骨区疼痛4月余,经检查确诊为食管鳞状上皮癌。就诊于汪老时,症见病人吞咽困难,噫气频作,舌苔薄微黄,脉弦数有力。中医辨证,属情志不舒,肝失疏泄,气郁化火,气滞血瘀。治以化滞行瘀,软坚清热。用上方汤药与药粉同时服用,治疗年余,临床症状消失,肿块显著缩小。继之,间歇服药,治后已存活20余年健在。

【按语】本例食管癌病人长期存活20余年,全赖汪老的调治。汪老认为癌瘤的形成,往往为情志不舒,肝失疏泄,气郁化火,气滞血瘀。气滞、郁热、血瘀相互交杂,久则结成有形之块。故在治疗时主张理气化瘀,从肝论治,所用药物夏枯草、郁金、代赭石、海藻、昆布、金钱草等均为入肝经之药。基本治法也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用软坚散结,化滞行瘀和清热解毒药。另外,汪老十分重视饮食宜忌,主张患者素食,禁绝烟酒及其他刺激性饮食。对公鸡、鲤鱼、鹅之类应禁食。

8.钱伯文食道癌方

【方药】青皮10g,橘叶10g,广木香6g,制香附10g,苦桔梗10g,光杏仁10g,生熟地各15g,全栝楼15g,花槟榔10g,血余炭10g,象贝粉(吞)10g,象牙屑5g。

加减药物:脐带、赤白芍、茯苓、党参、白术、乳香、没药、炙露蜂房、玫瑰花、丹皮、地骨皮、银柴胡、五味子、乌梅等。

酌情加用的中成药:六味地黄丸、红参片、夏枯草膏、龙华丸(守宫、露蜂房、白僵蚕等量研末为丸),消瘤膏(夏枯草30g,昆布30g,牡蛎30g,橘叶9g,象贝6g,甘草6g水煎浓缩成膏)。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理气化痰,消肿软坚。

【案例】陆某某,男,58岁,患者因进行性吞咽困难,伴吞咽时有梗阻及疼痛感1月余。食管钡餐摄片示:食管末端充盈不足,粘膜紊乱。食管镜于距门齿41cm处,可见食管后壁有肿块突出,局部蠕动消失。诊断为食管贲门癌。病人不愿手术,遂就诊于中医。症见病人自觉吞咽困难,只能吃流质和半流质,胸前有烧灼和隐痛,舌苔薄腻,脉弦滑。治以理气化痰,消肿软坚,用上述汤药和成药,症状逐渐减轻,半年后症状消失,进食恢复正常,无复发现象,病人获治愈。

【按语】值得注意的是,钱老所用的龙华丸,为守宫、露蜂房、白僵蚕等虫药组成。人们注意到,许多低等动物不生肿瘤,而且具有抗肿瘤的作用。例如用守宫治疗食管癌在民间广为流传。有报道1例食管癌患者,坚持服用守宫2年,每日多至6条,梗阻症状逐渐减轻到最后消失,多次钡餐照片复查正常,病灶也完全消失。另外,钱老在抗癌阶段与巩固阶段都用六味地黄丸。这看起来极为普通的中成药,近年来研究证实,具有阻断食管上皮细胞重度增生发生恶变的作用。动物实验证实,六味地黄丸还可使小鼠前胃鳞癌、小鼠肺腺癌的发生率明显下降。所以六味地黄丸可作为预防肿瘤发生和防止肿瘤复发的常规药。

9.潘明继食管癌方

【方药】白参10g(包煎),党参15g,白术15g,茯苓15g,黄芪15g,枸杞子15g,黄精15g,桂枝9g,白毛藤30g,白花蛇舌草30g,甘草6g,生姜4片,大枣4枚。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健脾益气,清热解毒。

【案例】庄某,女,32岁。患者1964年因进行性吞咽困难,在医院确诊为食管鳞癌。1964年4月5日在省立医院行剖胸探查示:食管中段癌块长7cm,且侵犯肌层,穿透纤维膜与主动脉粘连,肺门及纵膈淋巴结均见转移,无法切除而关胸。剖胸探查后2周,施行钴60放射治疗,连续5次,出现头晕乏力,恶心呕吐,时冒虚汗,面色苍白,胸闷痛,白细胞下降至0.36×109/L,不能坚持放疗,遂就诊于中医。症见患者精神不振,四肢逆冷,口中多粘液,仅进少许流质饮食,舌苔白腻,质稍淡,脉软无力,证属脾弱气虚,阴阳两伤。用上方服药1周,全身情况转佳,从仅能吃流质进步到能吃半流质,继之改服云南白药,每日3次,每次1.5g,服白药1周后,胸部疼痛减轻,口吐粘液明显减少,饭量增加。连续服用云南白药半年,间歇服用汤药,X线摄片复查,原癌灶缩小2/3,精神、体力、进食等恢复正常。此后,单纯使用云南白药,每日4.5g,连续服用2年半,X线复查癌灶完全消失,病人获得痊愈,恢复劳动,1969年生育1女孩,治愈后到1984年4月报告病例时,病人已健康存活20年。

【按语】本例病人食管癌广泛转移,无法切除病灶而关胸。在元气未复之际又使用放疗,致阴阳两虚,病人几乎被打垮。这时转诊中医用扶正培本疗法,使病人身体状况很快转佳。中医的扶正疗法,可以明显减轻放疗与化疗的副作用,保护骨髓,提高造血功能,增强消化吸收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延长晚期癌症病人生存时间,甚至在预防癌症方面都具有临床意义。本例病人没用有一定毒性的抗癌中药来“以毒攻毒”,而是选用了几乎无毒性的云南白药抗癌。病人坚持服用云南白药2年半,广泛转移的癌灶完全消失。实验证明,云南白药对S180癌株抑瘤率达66.5%。潘主任曾以云南白药治疗食管癌40例,其中10例取得效果。本例是有效病例之最佳者,获治愈之效。

10.高光食管癌方

【方药】野百合30g,藤梨根30g,白毛藤30g,黄药子15g,半边莲15g,龙葵15g,潞党参18g,炙黄芪18g,昆布18g,穿山甲12g,鸡内金9g,象贝9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清热解毒,软坚散结。

【案例】孟某某,男,58岁,患者于1974年春进食梗阻,至4月间日趋严重,不能进食。经福州军区医院X线钡剂造影示:食管上端梨状窝下有5cm大小肿块。诊断:食管癌晚期。就诊中医时,症见卧床不起,骨瘦如柴,频频呕吐,汤水难进,便溏,舌苔腻,脉细弱。证属气血大衰,正气耗竭,热毒壅塞。用上方并加服蜒蚰精肉汤,每日用蜒蚰20条,加精猪肉数片,盐少许,煮汤,调以味精,徐徐饮服之。患者服上药月余,病情逐渐好转,可进食流质,也能起坐。后坚持用上方加减,共服中药180余剂,蜒蚰3600余条,病情显著好转。至10月份,每餐能食两碗干饭,可步行数里。11月23日X线钡剂造影示:钡餐顺利通过食管,未见明显器质性病变。至1978年已恢复工作3年余。病人获得痊愈。

【按语】本例病人没有接受任何西医治疗,那么清热解毒,软坚破结的中药就必须给足量,才足以控制癌的发展。但病人又属晚期癌症,不能进食,营养缺乏,正气已十分虚弱,纯用猛攻峻破之法,恐病人难以支持。所以高老应用参、芪、当归等益气补血之品,扶正祛邪,从而取得效果。另外,病人坚持饮用蜒蚰精肉汤达半年,共服蜒蚰3600余条。笔者认为,蜒蚰精肉汤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开膈,也有它的营养作用,更有它的抗癌作用。低等动物不易患癌,尚能抗癌的现象,已引起一些研究者的兴趣。也许这些低等动物身上存在可使肿瘤消退的内在环境或我们尚不知的抗癌活性物质。

11.魏良城补阴散结汤

【方药】人参6g,生地15g,白芍10g,当归10g,丹参10g,香附5g,全栝楼15g,白花蛇舌草20g,全蝎6g,生甘草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滋阴养血,活血散瘀。

【案例】赵某某,男,65岁,初诊:1985年2月7日。

主诉:咽下常噎2个月。病势日重,经我院和某校附院X线检查均诊断为“食管癌”。治疗3月症状减轻,自认为痊愈停治。1985年11月,胸痛甚,食入格拒不下,入而复出,甚者吐如酱汁。卧床9天汤水未进,体瘦如柴,舌紫脉细。证出临危,家人赶做棺材,并抱安慰和侥幸心理再次求医,病属噎膈。患者食水不下,进则呕吐,故因阴津亏耗,血瘀不行,瘀阻食管而行,势必津液更伤,络伤渗血,则吐如酱汁;且饮食难下,形体失养而卧床,为瘀血内结之证。(初实后虚)法以滋阴养血为主,兼活血散瘀。用上方连服10剂,可进全流食,以后随证加减继进。1986年4月15日随访:每日能进食350g米糊,消瘦改善,早已下床活动。

【按语】所治病例,整个发病过程为咽下困难呈进行性加重,以及由食欲减退呈现一派气阴虚弱的表现,基本是一致的。治以“补调化”,即:补气阴,奠定治疗基础;调节阴阳平衡;化瘀止痉,改善食运。标本兼治,以防顾此失彼,并参考其体质及兼症,谨守病机,加减变通,灵活用药。本方拒用沉香,半夏等止呕。从病理讲,瘤阻食管,进餐时食管代偿性蠕动运行食物,因梗阻食管痉挛产生呕吐。医者用抑癌药物,白花蛇舌草、丹参、全栝楼,那么肿瘤处于相对稳定或缩小状态,上逆症状就会减轻。再加全蝎化瘀解痉更获显效。实践证明了抑癌药物的可靠性和全蝎解除食管痉挛的作用。肿瘤发病与免疫监护功能紊乱有关。近代认为:“人参能调节免疫功能”。其和养阴药相伍,既提高免疫功能,又克服人参性温的特点,恰到好处。

12.方兰芬食管癌方

【方药】淡附片、干姜、桂枝、党参、橘白、半硫丸(分吞)、生大黄(后下)各10g,葛花15g,丁香、青皮各6g,砂仁3g,土茯苓3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温补脾肾,通阳逐寒,泄浊散结。

【案例】沈某某,男,56岁,1966年8月10日初诊。近2年干饭后作噎,进薄粥仍恶心或吐,纳呆厌酒,胸部压闷胀痛彻背,不时呃逆,泛吐痰涎,形体日削,2月内体重由65kg降至58.5kg,头昏神疲,口干不喜饮,大便秘或如栗,畏寒肢冷。左脉沉弦、右脉沉细而涩。舌质淡泛紫、积雪苔。患者素健,未婚,性格孤僻。嗜茶烟,饮酒40多年,每日饮白酒0.5kg余。肿瘤医院确诊为食管癌。检查:慢性病容。巩膜无黄染。左颈部可扪及黄豆大小淋巴结3枚。皮肤轻度甲错,以四肢明显,舟状腹。血压(140/80mmHg)18.7/10.7kPa。血常规:血红蛋白56g/L,白细胞10.7×109/L,中性0.70,淋巴0.30。钡餐检查:食管中段见6.2cm的病变段,局部管腔狭窄,边缘不规则,右后壁见不规则扁平龛影2cm。证属噎膈,阳气衰微,阴气内盛,湿浊瘀阻食管,用上方投药3剂,呃逆轻,痰涎减。服药3月,诸症去其半,舌苔转薄白,能进软饭,噎梗偶有。原方再进2月,钡餐检查:食管中段病变局部管腔增宽,边缘部分欠规则,右后壁扁平龛影1.3cm;左颈部淋巴隐约可及,如绿豆大小2枚,米粒1枚。血常规:血红蛋白75g/L,白细胞0.85×109/L,中性0.68,淋巴0.32。体重增加至64kg,生活自理如常。存活4年余,1971年初死亡。

【按语】患者长期积劳,淋雨着湿,又兼酗酒,形成阳虚寒湿之体;孤独之人,情怀抑郁,致肝郁气滞;脾胃运化不健,津液不能输布,内聚成痰湿,痰气交阻于食道,噎膈渐生。诊其右脉沉细而涩,乃脾肾阳虚致气滞寒湿痰瘀之象;左脉沉弦,乃肝气郁滞,水饮内结之象。舌质淡而泛紫,苔如积雪,颇罕见,乃气血虚衰,阳气式微,里寒内盛之象。此乃沉寒痼冷之证,非大温大热不能化,方中温脾汤之附、桂、姜、参温补脾阳,攻冷积顽痰;半硫丸之温肾逐寒,通阳泄浊;葛花,土茯苓解酒湿之毒;丁香,砂仁温中降逆,暖肾助阳,调和脾胃;青皮,橘白理肝气而化痰湿,共收噎膈长期缓解之良效。

13.叶子明旋覆代赭合大半夏汤加味方

【方药】旋覆花、半枝莲、海藻、昆布各20g,代赭石30g,西党参、姜半夏、陈胆南星、全栝楼各15g,陈枳壳、熟大黄各1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理气降逆,涤痰祛瘀,清热润燥。

【案例】王某,男,42岁。患者于1973年4月起感觉咽下不利,有时发噎,但没在意。后病情加重,吃半流汁尚可,吃干饭困难,嗳气,胸痛,吐粘涎,大便难解,左锁骨上窝扪及黄豆大小之肿大淋巴结,质软,能活动,苔薄腻,脉弦细。6月14日在安庆地区人民医院作食管钡剂X线摄片检查:食管相当于第5、6胸椎骨高度钡剂通过受阻,相应区食管粘膜中断,边缘毛糙,其上段稍有扩张。7月17日又在该院作食管涂片,发现鳞癌细胞(细胞学检查号:15521),确诊为食管癌。遂请中医诊治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辨证为气结生痰,痰聚成块,痰气交阻于食管。治以理气降逆,涤痰祛瘀,佐以清热润燥软坚。用上方同时配合含服“消癌101胶丸”(赤硇砂、玄明粉、黄连各6g,硼砂9g,生乳没、柿饼霜各15g,人工牛黄4g。研为极细末装入胶丸),日3次,每次6丸。药后20天吞咽已利,软稠厚的半流汁可顺利通过,但吃干饭仍有阻感,左锁骨上窝肿大之淋巴结仍然可及,且疼痛牵及腋部。气逆、泡沫性痰涎明显减少,形体稍见消瘦,舌淡红、少苔,脉细小。11月3日在本院作食管钡剂造影及摄片检查,见相当于主动脉弓处钡剂通过稍事缓慢,其后壁可见2cm×0.3cm,2.5cm×0.3cm大小之两个龛影,局部管腔僵直,扩张度稍受限,食管中下段显示正常。与治疗前比较,病灶有所缩小,症状有所改善,气瘀已见消散,痰毒之邪未解,阴液耗伤,治宜滋阴扶脾,软坚和络。药用细生地、栝楼皮、夏枯草、黑玄参各15g,太子参20g,生白术、丝瓜络、淮山药各12g,乳香、没药各10g。并继续配服“消癌101胶丸”。治疗期间曾根据不同见症,在上方基础上酌加党参、黄芪、半夏、茯苓、生姜、熟大黄、枳壳、当归、丹参、金银花、干蟾皮等药。治疗5月余。于1974年4月18日经本院食管钡剂X线摄片:钡剂通过顺利,食管粘膜整齐,管腔大小正常,未见明显狭窄和扩张;左锁骨上窝肿大之淋巴结亦消失。1980年5月30日X线摄片复查,食道均正常。经随访12年无复发,能从事体力劳动,情况良好。

【按语】中医学对食管癌,胃癌通称噎膈,一般认为是由于肌体阴阳失调,气滞血瘀,痰血互结,阻于食管而致,治疗以标本兼顾最为适宜。本例采用宣理气机、清热解毒、养阴益气之法。对锁骨上窝之肿大淋巴结,因限于当时条件,未能作到针吸细胞学检查,故不敢就此断言是否淋巴结转移,以其有形之块,故在处方中加用软坚散结之品;配服“消癌101胶丸”,主要用于解毒消肿,活血散瘀,本例患者从治疗之日起一直服用本药,这与获得疗效有关。

14.谢亮辰(1)开道散

【方药】醋紫硇砂1000g,紫金锭1000g,冰片10g,麝香1g。

【用法】紫硇砂加等量醋,再加适量水,至紫硇砂全部溶解后,取溶液熬枯即成。然后诸药共研细开,装瓶备用,每次1g,1日3次。

【功效】消症通窍,散火解毒。

(2)食管饮

【方药】半枝莲30g,白花蛇舌草30g,刘寄奴30g,金佛草10g,代赭石30g,柴胡10g,香附10g,郁金10g,炒枳壳10g,沙参10g,麦冬10g,玄参10g,清半夏10g,丹参1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清热解毒,理气降逆,活血消症。

【案例】吕某某,男,33岁。1973年3月3日诊。4个月来自觉进食有阻塞感,逐渐加重,目前仅能进食细面条。经某医院X线钡透摄片见食管下段近贲门处有1.5cm局限性狭窄,钡通过困难,僵硬,粘膜中断,狭窄以上食管扩张,拟诊食管下段新生物。服开道散每次1g,日3次,食管饮每日1剂。治疗2个半月症状明显缓解。5月26日钡透见食管下段近贲门处,仍有1.5cm狭窄处,钡通过困难。按原方续服4个月,进食无任何感觉。9月17日再次钡透摄片见食管下段近贲门处仍有1.5cm偏心性狭窄,壁硬,但钡剂尚能通过,其上段有轻度扩张。与前两次片对比无明显改变。守方继服两个半月,先后共服食道饮310剂,开管散300g,患者吞咽不感困难。于1974年4月2日钡透摄片见食管下段粘膜较粗,但扩张可,未见明显狭窄。随访10年,患者健在,能参加劳动。

【按语】(1)食道饮合开道散治疗食管癌作用缓和,但需长期用药,坚持直至痊愈为止。切不可满足于症状缓解而过早停药,贻误病情。(2)食管癌溃疡型或伴有胃溃疡者,开道散减量或不用,加乌贼骨;食管气管瘘禁用开道散和食道饮。(3)在服药期间忌食虾酱、韭菜、牛肉。(4)临证时食道饮需随证加减。如大便干结加大黄;大便稀、倦怠乏力、脉虚细加党参、炒白术,酌减理气药;舌苔黄腻加薏苡仁、栝楼、减养阴药。

15.易桂林壁虎酒

【方药】活壁虎(守宫)30条,60度白酒500ml。

【用法】将活壁虎放入酒中,浸7天后去掉壁虎饮用。每次15ml,1日2次。

【功效】破血消症。

【案例】周某某,男,47岁。1976年5月初,患者渐起吞咽梗阻感,呈进行性加重,伴有胸骨后灼热感、疼痛。5个月后滴水难入,胸痛加重,吐泡沫样涎液甚多,饮食瞬即吐出,而于11月3日来我院门诊。患者形体消瘦,未扪及颈淋巴结肿大。经食管钡餐透视,诊断为“食管中段新生物”,建议到武汉诊治。1977年1月5日经武汉某医院进行食管左、右前斜位点片,诊断意见:“钡剂通过第6~7胸椎处明显受阻,管壁僵硬,有6~7cm之狭窄,边缘不规则,其上端呈轻度扩张,以上所见为食管中段癌变表现”。该院肿瘤科诊断为中晚期食管癌。自1月20日至3月5日,共行放射治疗45天,吞咽困难减轻出院。嘱其3个月后门诊复查。3个月后,患者病情复发,症状同前,吞咽困难加重。又于1977年6月前往武汉某医院复诊,经检查认为不宜再行钴放疗,而回当地医院试用壁虎酒进行治疗。第1次口服壁虎酒15ml,3分钟后患者嗳气,自觉食管较前舒畅,后渐能进水;继服壁虎酒后,渐能进流质饮食,病情略有好转出院,并嘱其出院后继服壁虎酒治疗,每日2次,每次10ml。经服壁虎酒1年零5个月用活壁虎1200余条,浸60度谷酒13kg左右,症状全然改善。武汉某医院肿瘤科信访3次,我们随访9年未复发,进食顺利,无不适感,现每餐可进食250g左右,仍从事手工业劳动,健如常人。1984年1月12日来我院复查,食管钡透报告:“食管边缘整齐光滑,钡餐通过顺利”。

【按语】(1)壁虎是中药动物药,《本草纲目》言其:“咸,寒,有小毒”。《四川中药志》曰:“能驱风、破血积包块,治肿瘤”。曾有人使用壁虎1条和米适量,炒至焦黄,研细粉,分2~3次,以少量黄酒调服,治食管癌有效。本案采用活壁虎浸酒。活壁虎入酒之后,立即吐出唾涎与酒混合成谷黄色,随即死亡,一般浸7天即可去掉壁虎饮用,据观察只要吐尽涎沫,浸泡不足7天疗效亦无两样。一般0.5kg酒加入壁虎30条左右,酒的浓度以60度为佳。(2)壁虎酒治疗食管癌,虽然早被世人所知,但存活9年者少见报道,原因是患者不能坚持服药,其中药源缺乏是一主要原因,捕捉是一关键。本案患者能坚持服药,主要是解决了药源问题,有一套捕捉壁虎的方法。(3)笔者认为,壁虎治疗食管癌的有效成分在其唾液中。(4)壁虎不易捕捉,冬春两季尤为困难,无法广泛应用临床,为了解决这一课题,一是需要发展对壁虎的人工养殖;二是对壁虎唾涎或其它有效成分进行分析、提取,进而人工合成壁虎抗癌有效成分,提供临床广泛使用。

16.宋洪恩复方壁虎酒

【方药】黄酒1000ml,泽漆100g,壁虎50g(夏季可用活壁虎10条,其作用迅速,效果于干品相同),蟾皮50g,锡块50g。

【用法】将泽漆,壁虎,锡块,蟾皮装入消毒的容器内(禁用铁铝制品),再将黄酒1次加入,每日搅动2次,注意密封,浸泡5~7天,滤出药渣、静置2天即可服用。口服,1日3次,1次25~50ml,饭前半小时,天冷时可温服,能进食后,每次再调服壁虎粉2g及蟾皮粉1g。

【功效】消肿化痰,活血化瘀,散结消瘤。

【案例】杨某某,男,55岁。1978年6月发病,自觉吞咽困难及呕吐泡沫粘液3个月,经县医院X线拍片检查(片号6688)及食管拉网涂片检查(片号78-819)发现磷癌细胞,确诊为食管中段癌,在进流汁困难的情况下,于本年9月26日患者接受复方壁虎酒治疗,服药1周由危转安,能进软食,继续用药2个余月,自觉症状完全消失。1981年7月28日拍片复查(片号4618),钡剂通过顺利,边缘规则,舒张度尚好,食管粘膜像正常。6年来健康如常人,一直能参加劳动。

【按语】方中泽漆消肿化痰,散结消瘤;壁虎活血化瘀,治瘰疬恶疮;蟾皮清热解毒,治疗瘰疠肿瘤;黄酒通血脉,行药势。经试验上药均有抗癌作用,锡块,异名白锡,为一种银白色金属,能治恶毒风疮,解砒霜毒及壁虎浸酒之毒。故全方合用抗癌功著。经治42例食管癌,疗效显著。

17.李修伍(1)虎七散

【方药】壁虎70条,三七粉50g。

【用法】取壁虎70条焙干研面,加三七粉50g拌匀,空腹每次服3~4g,日2次,黄酒或开水送下。

(2)旋复代赭汤加减方

【方药】旋复花12g,代赭石30g,党参15g,茯苓15g,黄芪15g,夏枯草20g,姜竹茹10g,姜半夏12g,白花蛇舌草30g,丹参30g,半边莲30g,露蜂房9g,炙甘草6g。

【用法】每日1剂,冷水先泡1小时,水开煎半小时后即可服用。

【功效】散结解毒,活血化瘀,和胃降逆。

【案例】王某,男,71岁,门诊号78-17163。患者于1983年11起吞咽困难,胸骨后痛,并呕血数次,色鲜或紫,量多,1次用50ml,均经止血、输液而缓解。1984年10月23日胃镜检查示食管下段浸润型癌(5cm范围),病理(食管活检)具小团瘤细胞。诊断为食管癌。患者拒绝手术,惧于放、化疗而于28日来我科求李老师诊治。苔薄润、脉弦滑。辨为气滞、血瘀、痰凝结于食管而成噎食。气火有余,克脾犯肺,血随气升则呕血。治拟理气平肝,润肺散结解毒,活血化瘀,和胃降逆为主。处方:虎七粉每次4g,日2次冲服。同时配服汤剂:党参10g,代赭石、夏枯草、白花蛇舌草、丹参、瓦楞子、仙鹤草、神曲各30g,川贝母、姜半夏、茯苓各18g,山慈菇、当归、牡蛎各15g。服药6剂,症状得减,胃纳好转,精神转佳。3月后能食软饭,胸骨后疼痛基本消失。又2月,能进干饭,无梗阻感。在上方中加三棱20g,蜀羊泉30g,黄芪25g以加强散结解毒之功效。连服7个月后,服药时有间断。在治疗的3年中先后有2次感冒,均在原方基础上加疏风清热药后得以缓解。目前患者饮食如常人,全身情况良好,治疗迄今已3年又7个月,胃镜复查,病灶缩小。

【按语】李老师认为,中医治癌,贵乎辨证施治,不可妄用清热解毒、破坚攻伐之品,只因癌症求诊于中医者,多属不适其他医术,病多至后期。临证所见,可概括为正虚、血瘀、毒聚三类,多为正虚邪实之证,要紧紧抓住扶正调理为主,化瘀抗癌为辅的治疗大法。故立旋覆代赭汤进退,组成基本方以扶正祛邪,降逆化痰,化瘀散结解毒。因于食管癌者,偏于降逆润燥;因于胃癌者,偏于消食导滞,并同时可根据患者的体质、年龄等原因,结合临床不同证型,分别选加软坚散结、清热解毒、活瘀止痛、化痰除湿之品;同时服虎七散,功在解毒抗癌。总之,李老师治疗消化道癌证,立足于扶正祛邪,着眼于调理脾胃,守方达变,能为癌证患者减轻症状和延长寿命。

18.余国飓南星参斛汤

【方药】生天南星、金银花各30g,白芥子、生麦芽、姜半夏、石斛、党参、枳实各10g,代赭石(先煎)12g,青黛、生甘草各3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缓慢呷饮,15剂为1疗程。

【功效】化痰解毒,益气养阴。

【案例】陈某某,女,59岁,农民。1987年7月28日诊,本院X线片号8373。病家在3个多月前吃饭时梗噎不畅,须用汤水方可咽下,赴某医院拍片诊为晚期中段食管癌,药后不效,遂转诊某肿瘤医院。病理细胞学检查为食道鳞癌(低分化型),服用大量中西药罔效,病势日笃。2天来汤水难下,吐大量白粘沫。诊见神萎体倦,大骨枯槁,大肉陷下,面色晦滞,舌淡红、苔白厚,脉弦滑无力。X线食管吞钡造影示:食管中下段管腔呈不规则线状充盈、僵硬、狭窄,粘膜中断破坏,病变长度15cm。证属痰阻气结,窒塞食管,胃气衰败,阴津亏乏。服上方3剂后可进汤水。后据证损益,调理旬日,进食较为顺利;月余吞咽梗阻基本消失。拍片查示:狭窄部位较前片扩张约2.5倍,粘膜有所修复,长度缩短4cm。

【按语】晚期食管癌属祖国医学“噎膈”之重症。对迅速缓解晚期食管癌吞咽梗阻症状,目前尚无较为满意的方法。笔者认为,晚期食管癌属癌毒鸱张,痰蕴气阻,窒塞食管,同时出现胃气衰败,阴津亏耗,临证往往大虚挟实,标本难以截然划分,治当标本同治,攻补兼施,扶正祛邪。方中生天南星、青黛、金银花荡涤癌毒,化痰散结;党参、生麦芽、石斛、生甘草益气养阴,生发胃气,振奋中土,扶正祛邪,且可制约生天南星之辛燥;枇杷叶、代赭石降胃气以止呕吐,澄浊气而廓中州;枳实行气止痛,调畅气机。诸药配合,共奏厥功。

19.刘嘉湘食管下段鳞癌方

【方药】南沙参、女贞子各30g,麦冬12g,八月札15g,生天南星、生半夏各30g,石见穿60g,降香9g,丹参15g,硇砂9g(另烊冲)。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养阴增液,理气化痰开结。

【案例】陈某某,女,56岁。1982年11月发现进行性吞咽困难。1983年2月经某医院X线钡剂检查发现,食管下段充盈缺损,钡剂通过较差,缺损长度为4.5cm,食管拉网找到鳞癌细胞,诊断为食道下段鳞癌。于1983年4月2日来我院门诊治疗。刻下吞咽十分困难,仅能饮食流质,嗳气频作,粘痰较多,梗阻时咳吐不断,口干,胃纳尚可,苔薄舌质红。脉细。证属痰气交阻,郁久化热,耗津伤阴。服上方并予天龙片,每次5片,日3次。上方连服1月余,吞咽困难有所缓解。粘痰亦减少。1983年5月4日,复查食管片,发现狭窄部位较前缩短,由原来4.5cm缩短至3cm。药已中的,乘胜前进,原方加地龙、青礞石各30g,连服至1984年2月底,吞咽困难大有改善,能饮半流质,经检查,发现病灶较前明显缩小,继续服前药,服药1年余,梗阻症状消失,以后失访。

【按语】食管癌属于祖国医学“噎膈”范畴,多于情志抑郁有关,因思则气结,怒则伤肝,郁而化火,灼津为痰,痰气交阻,胃津亏损,口咽干涩而不得下,故临床见证多为阴津亏损,痰气交阻。刘师擅用生天南星、生半夏以化痰散结,屡屡见功。南星、半夏为辛温之品,有伤阴耗液之弊,常与养阴生津之品伍用,则养阴而不碍邪,化痰而不伤阴。

20.张世雄(1)灭癌汤

【方药】水蛭2g,硇砂0.5g,夏枯草15g,党参15g,木香3g,白矾3g,硼砂3g,玄参10g,槟榔10g,紫贝齿10g,代赭石10g,大黄5g,丹参30g,陈皮6g。

【用法】水煎服,2日1剂,数次分服。

【功效】收敛抑制,化积软坚,扶正理气。

(2)灭癌散

【方药】生大黄12g,白矾20g,血竭10g,人中白3g(焙1半),红参20g,麝香1g。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分为20包,每天早晚各1包,以开水和成稀糊状,含口内慢慢咽下。

【功效】收敛抑制,清热解毒,攻积逐瘀。

【案例】黄某,男,61岁,干部,1978年4月9日初诊。因1年来胸腔有痛感,进干硬食物难以咽下,进行性体质消瘦而于1977年11月17日经西安医学院附属一院做食管钡透、造影、病检等检查诊断为食管贲门癌。因治疗效果不显而来院就诊。患者精神疲惫,步履艰难,进稀糊食物即有阻塞感,稀涎反流,舌淡,苔薄白,脉两寸滑实,两尺缓。辨证属七情所伤,气机不利,痰气血凝结于上,治宜收敛制邪,扶正理气,化瘀散结。方用灭癌汤加山豆根、仙鹤草、猪苓、海沉香。水煎服,隔日1剂。至7月23日进食已较通畅,但食管部仍有不适之感,舌红苔白,脉滑。用原方加败酱草、山豆根,取25剂,3日服1剂,并作灭癌散1料早晚各服1包。至1979年4月26日诊述,患者进食顺利,病情稳定,食欲增加。改为扶正活血治疗为主,方用灭癌散加红参、田三七1料,研末,分为50包。服完后,进各种食物时,食管已无不达之感,嘱继用原方1料。11月24日复诊时经食管钡餐拍片复查病变已控制,病情稳定已7年,1984年11月随访一切正常。

【按语】灭癌汤、灭癌散是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通过对26种癌症,730余例患者的治疗中逐步总结出来的两个方剂。在组方过程中本着传统理论与现代药理研究相结合的原则,综其性能,灭癌汤、散二方合用,收敛抑制,攻补兼施。具有化瘀散结,解毒于收敛抑制之中,开破不致太过,祛邪而不伤正之特点。我们接诊的癌症患者,均非早期,临床症状大多严重,体质变差。因此,在治疗时,如始终以破积化瘀为主,必大伤元气。故笔者反复探求,采取收敛制邪之法,用于患者达到强力收敛,控制扩散的作用,而收到较理想的疗效。

21.张泽生贲门癌方

【方药】全栝楼15g,薤白10g,法半夏9g,陈皮6g,厚朴5g,枳壳6g,佛手6g,莱菔子6g,生姜3片。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通阳泄浊。

【案例】范某某,男,50岁。噎膈,干物不能入。上消化道钡透诊断为胃贲门癌。脘胸梗痛,连及后背,呕恶痰涎,洒洒恶寒,大便不畅,舌苔浊腻。痰凝气滞,清阳失展。治拟通阳泄浊。药用干薤白10g,全栝楼15g,川桂枝3g,厚朴3g,木香3g,陈皮5g,法半夏6g,白芍10g,沉香曲10g,川郁金6g,生姜二片,佛手花3g,10剂。服后痛减呕止,进食较顺利,量亦增加,自觉有一般热气上冲至胸脘,舌苔微黄,原方去桂枝加左金片,再服5剂。药后吞咽无碍,能食干饭,继续治疗年余,因饮食不慎,病情加重而死亡。

【按语】食管贲门癌,病机以痰气郁结,痰热结聚,痰瘀互阻,阴津亏乏等为多。本案则以阳气不振、浊阴内结为主,说明本病的病机颇为复杂,应临证时多方辨识。张泽生治癌经验较丰,本案则以通阳泄浊为重点,据张氏经验认为,通阳泄浊法,用于痰浊凝聚,清阳不宜,中宫窒塞,以致谷食难容者。主要症状:胸脘满闷,甚至胀痛,连及后背,食入呕吐痰涎,口中粘腻,大便干结或不畅,舌苔浊腻,脉象细滑或细弦。常用药物:全栝楼、干薤白、法半夏、陈皮、厚朴、佛手、姜汁3滴(冲)、莱菔子1匙(冲)。加减:恶寒,苔白腻加桂枝;气虚加党参;痰涎上泛甚者加生半夏(先煎1h);呕吐清水加干姜;胸脘刺痛加五灵脂,九香虫;嗳气加旋复花、苏梗;便秘加皂角子。

22.邱佳信贲门癌复发转移方

【方药】党参15g,炒白术10g,茯苓15g,甘草6g,厚朴10g,枳壳10g,八月札10g,大腹皮10g,降香9g,夏枯草15g,生牡蛎15g,红藤15g,菝葜1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健脾理气,软坚散结,清热解毒。

【案例】丁某某,男,61岁。患者于1980年9月因进食明显梗阻伴恶心、呕吐、上腹隐痛而被诊断为贲门癌作手术治疗。病理报告:贲门部粘液腺癌、贲门旁淋巴结已有转移。术后即用5-Fu,M.M.C等治疗。但在术后3月又发现中上腹部实质性块物,且逐渐增大,至1981年3月病情日趋严重,腹块达7cm×4cm,质硬,伴上腹胀痛、恶心、呕吐、厌食、消瘦,脉细,苔薄根腻。经各医院诊断为贲门癌复发转移。患者虽经手术切除癌肿,又用化疗猛力攻破,但疗效不显,肿块又起,此系正伤而不能克邪之故。若再用中药一味攻伐邪实,则脾胃损伤更甚,预后恐难乐观,故改用扶正祛邪、攻补兼施之法,拟健脾理气,软坚散结,清热解毒之方治之。基本方:党参、炒白术、茯苓、甘草、厚朴、枳壳、八月札、大腹皮、降香、夏枯草、生牡蛎、红藤、菝葜。服用百余剂后,患者腹痛、腹胀、恶心、厌食等症状基本消失,肿块缩小至5.5cm×4cm。坚持服药1年半后,肿块缩小到2.5cm×3.5cm。目前患者肿块虽未全部消失,但无任何症状,生活完全可以自理。现继续随访观察中。

【按语】本文作者在报告3例晚期恶性肿瘤用健脾法异病同治时,还就“四君子汤中不同药物配伍对胃癌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四君子汤不同配伍方法对人体胃癌集落形成的影响”,作了实验研究。文章较早地探讨了补气药的抗癌作用。本案为癌症复发伴转移,以补气健脾加抗癌解毒而疗效卓著,足见依据病机以立方遣药的重要。

23.胡安邦食管癌广泛转移方

【方药】海蛤壳30g,瓦楞子30g,海藻12g,昆布12g,刺猬皮9g,炙鸡内金9g,陈皮6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理气和胃,化痰消积。

【案例】祝某某,男,50岁,1958年10月22日门诊。

因患者食管癌,曾在镇江某医院行剖胸术,发现肿瘤已广泛转移,未能切除。症见食入则梗塞不能下,泛出稠痰少许则宽;诊脉细、苔薄腻。处方:海蛤壳30g,瓦楞子30g,海藻、昆布各12g,刺猬皮9g,炙鸡内金9g,陈皮6g。7剂。另全蝎、露蜂房、蛇蜕等份,水泛为丸如梧桐子大,每吞9g。二诊,药后每餐已能进粥2碗。摄片复查食管中段边缘,较前片(10月22日片)光滑。上方共服47剂,嘱回乡长期吞服丸剂。

【按语】《临证指南医案》载徐灵胎评云:“噎膈之症,必有瘀血、顽痰、逆气阻膈胃气”,本例亦然。笔者认为瘀血在络者,宜用虫类药攻逐搜络。故方取全蝎搜剔,露蜂房削坚,蛇蜕解恶解毒为主。顽痰凝结者,宜用咸味药,故取海藻、昆布、海蛤壳、瓦楞子辈以化痰消积为辅。其逆气阻膈者,即以刺猬皮降胃中浊气,鸡内金消胃中滞气,陈皮和胃气。本案病机为瘀痰阻络,故以搜逐获功。胡氏治癌,多有新见。本例以蛇蜕,刺猬皮合方,甚有新义。

24.刘浩江食管癌术后呕吐方

【方药】以旋覆代赭汤(旋覆花、党参、法半夏、甘草各10g,代赭石、大枣各30g,生姜5g)为基本方。气虚加黄芪30g,黄精10g;血虚加当归、熟首乌各10g;阴虚加沙参、麦冬各15g;阳虚去法半夏,加熟附片10g,桂枝5g;胸痛加延胡索10g,丹参30g;腹胀加木香、厚朴各6g;纳差加神曲、山楂各10g,谷芽、麦芽各20g;大便溏泄去代赭石,加白术15g,茯苓、扁豆各30g。

【用法】水煎服,日1剂。病情好转后,改为隔日1剂。本组病例服药最少者为10剂,最多者为40剂,大多为20~30剂。

【功效】和胃降逆,兼以化痰。

【案例】患者,男,39岁,农民。住院号841981。因食管癌于1984年10月12日手术切除,术后月余进行化疗,2周后出现呕吐,经西医对症处理未效。诊见呕吐痰涎,胸脘痞满,食不欲进,大便秘结,苔厚腻,脉弦滑。证属痰饮内结,胃气上逆。拟和胃降逆,兼以化痰。方用旋复代赭汤加减:代赭石、茯苓、大枣各30g,旋复花、半夏、沙参、竹茹甘草各10g,大黄6g,生姜汁少许。服药3剂,呕吐减轻,大便畅行,前方去大黄,加陈皮10g,续进4剂,呕吐止,思纳食。

【按语】无论任何疾病,都应以病机中心论为治疗指导。癌症任何场合,也当以此遵循。本案术后,因有痰饮内结、胃气上逆病机,故以旋复代赭汤而收功,此即有是病机,选是主方之谓。

25.胡安邦食管癌泄泻方

【方药】诃子9g,补骨脂9g,紫石英9g,茯苓9g,桂枝9g,白术9g,半夏9g,陈皮9g,苦桔梗9g,炙甘草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固涩止泻,温化痰饮。

【案例】张某某,男,45岁。院号:44067。1978年11月14日诊:患食管下段癌,于本月6日行食管次全切除术。术后4天发热汗出,体温38℃,胸透示左侧液气胸,右下肺炎。用抗生素治疗。但腹泄日夜不止,有60~70次之多。无法解决,遂邀会诊。今神气疲乏,闭目懒言,胸闷发热汗多,口干心烦,咳呛阵作,头晕恶心,洞泄不止,四肢厥逆;舌苔黄厚腐腻,脉濡,拟固脱止泻,温化痰饮以治之。诃子、补骨脂、紫石英、茯苓、桂枝、白术、半夏、陈皮、苦桔梗各9g,炙甘草4.5g。3剂。11月17日诊,各症大见好转,守原方4剂。11月21日,自汗、腹泻止,能进食,精神好转。

【按语】汗多下利厥逆,为何不与四逆汤?亡阳之汗质粘性凉。今不然,症见舌苔黄腻,发热心烦而汗出,岂可以亡阳论治耶?又下利次数之频繁,已无法计数,是滑脱重证。故急与诃子,补骨脂,紫石英涩肠固脱,苓桂术甘汤合二陈温化痰饮。咳喘除,洞泄止,则上下交通,阴阳气相顺接,则四肢厥逆亦不治而愈矣。

26.刘浩江养阴清热汤

【方药】以生地,玄参,麦冬,南沙参各15g,石膏60~100g,连翘,桃仁,丹皮,甘草各10g,金银花30g为基本方,气虚加党参15g,黄芪30g;血虚加当归、何首乌各10g;胸疼加延胡索、川楝子各10g;恶心呕吐加代赭石30g,旋复花10g;纳差加神曲10g,谷芽、麦芽各30g。

【用法】水煎服,日1剂,病情好转后改为隔日1剂。本组服药最少者为5剂,最多者为20剂,大多为10~15剂。

【功效】清热解毒,养阴活血。

【案例】患者,男,57岁,干部,住院号861085。诊为食管上段癌(片号59237),入院进行放射治疗,2周后,因口渴、胸痛,吞咽困难而邀中医会诊。诊见咽干口渴,胸痛彻背,进食不利,胃纳欠佳,苔薄少。舌质红,脉滑数。证属热毒内蕴,血瘀阴伤。拟清热解毒,养阴活血。用基本方加延胡索、川楝子。5剂,口渴好转,余症依然。继进5剂,胸痛减轻,进食较畅。但食纳尚差,原方去延胡索、川楝子,加神曲、谷芽、麦芽,再服5剂,胃纳渐增,诸症悉平。用中药能减轻放疗反应,故在服药过程中未停放疗,病情日趋好转。食管摄片复查;与前片对比有明显好转而出院。

【按语】放射治疗对食管癌虽有一定的疗效,但放疗反应在所难免。反应严重者往往暂停放疗,影响效果。放疗是利用放射线摧毁组织杀灭癌细胞,属于中医“攻”的范畴,寓以毒攻毒之意,在祛邪的同时有所伤正,从而出现口干渴,胸痛,吞咽困难等症,其病机属于阴津不足,热毒内蕴,兼有瘀血。基本方中生地、玄参、麦冬、沙参养阴生津;石膏、金银花、连翘、甘草清热解毒;桃仁、丹皮凉血活血,对食管癌放疗后食管壁水肿、充血等炎症反应具有清热解毒,养阴活血之功。通过中药治疗后,改善了病人的一般情况,调节了阴阳气血、保证了放疗的顺利进行,取得了理想的疗效。

27.赵振兴化坚散结汤

【方药】海藻30g,海浮石15g,山慈菇10g,赤芍10g,王不留行10g,陈皮10g,皂角刺5g,炙山甲5g,丹参20g,太子参20g,连翘20g,甘草10g,射干10g,桔梗12g。

【用法】煎3汁,兑匀,分3次服。

【功效】活血散血,化坚祛痰。

【案例】王某某,女,37岁,1982年3月2日初诊。春节后发现咽物梗噎,并呈进行性加重,影响进食,经省某医院食管造影:食管上段有3cm×1cm圆形透亮区,边缘光滑整齐,钡剂呈分流通过,右前斜位尤甚,中下段可见一囊袋突出阴影,光滑整齐,长1cm。印象:食管上段光滑肌瘤,中下段可复性憩室。建议手术治疗,因畏惧手术而来我院治疗。症见精神抑郁,面色萎黄,胸闷,时欲叹息,进物则噎。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证属气滞血瘀,痰瘀互结,用上方加丁香6g、郁金12g。水煎服。20剂后,胸闷减轻,自觉咽物好转,纳增,精神亦好转。服药50剂,咽物通畅,体力增强。2月后食管镜检查:食管未见粘膜隆起,无憩室开口,贲门正常。2年后追访,身体健壮,饮食正常。

【按语】本方可广泛用于良性肿瘤,诸如上臂及颈部神经纤维瘤、食管良性瘤、阑尾炎术后肠粘连(包块)、腹部皮下肿块、颈部慢性淋巴结炎、上颚囊肿等,但须守方服药,渐渐消磨,切勿操之过急。同时做好患者思想工作,解除其顾虑,亦属十分必要。

(三)述评

食管癌中医学称为“噎膈”。其主要临床表现:吞咽困难,进食时胸骨后或心窝部不适,闷胀或刺痛,或烧灼感,逐渐形体消瘦,体重明显减轻,全身乏力等。既往对噎膈病的认识,多从痰浊、气滞、津伤、血燥、瘀血等病机论治。近年的治癌实践,又提出热毒结聚、痰瘀相关等观点。总之,食管癌的病因病机概括起来不外在气、痰、瘀、毒、虚五个字。由于拂郁伤肝则气滞;忧思伤脾则气结;气有余,便是火(毒);起病由于气,气滞血瘀;气结津液不得输布,聚而成痰;更为重要的是正虚,瘤邪乘虚侵入而成肿瘤。上述病机可单独出现,也可二者互见,例如:“气滞可引起血瘀”,“热毒可导致阴虚……”不同病理变化相互均有因果关系。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对食管癌可以分为以下五型:

肝郁气滞型:多见于疾病初期,症状单纯,仅在吞咽时不适或有异物感,胃脘胀闷气逆,或胸胁串痛,背部沉围不舒,舌苔薄白,脉弦细,治以舒肝理气。用如下主方:苏梗12g,青、陈皮各10g,厚朴10g,郁金10g,广木香10g,白芍15g,代赭石30g,急性子20g。

瘀毒壅结型:病至中期,表现为毒热气血瘀结,以疼痛较甚为特点,兼有烦热口渴,舌苔黄,舌质紫暗,脉弦细而涩等症状。治宜清热解毒,活血散结。主方:郁金10g,五灵脂15g,蒲黄12g,败酱草30g,急性子30g,黄药子30g,硇砂3g,半枝莲30g,水蛭10g。

痰湿凝滞型:主要有胸膈噎塞,痰涎壅盛,恶心呕吐,噫气频发,舌苔白腻,脉弦细而滑等症状,治以理气化痰。主方:陈皮12g,半夏10g,代赭石30g,化橘红15g,土茯苓30g,苏子12g,莱菔子15g,急性子30g,黄药子30g,硇砂3g。

胃阴虚型:病至后期,胃阴亏虚,表现为口干燥渴,不饮不纳,舌苔薄黄,舌质红或绛,脉细数,治以滋养胃阴。主方:沙参15g,麦冬15g,生地15g,石斛12g,山药15g,生石膏30g,硇砂3g,半枝莲30g,白花蛇舌草30g。

气血双亏型:病到晚期,症状加重,体力不支,有咽下困难或进食梗阻,身体消瘦,气短无力,脉细数或沉细无力等症状。治以补气养血为主。用八珍汤加减:太子参30g,当归15g,茯苓12g,山药12g,黄精15g,麦冬12g,党参15g。

食管癌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中医学历来重视整体观念,因此应当采用辨证论治,但在辨证论治时也要注意主要症状的治疗。如噎重时,可加急性子,威灵仙各30g。也可加用守宫酒(守宫20条,白酒0.5kg浸渍1周后,每次1匙,日服3次。)吐重时,加生半夏,茯苓各15g;寒证吐加藿香、白豆蔻各6g;热证吐加芦根30g,竹茹10~15g。痛重时,加丹参、郁金、延胡索各10~15g。寒证痛加细辛,荜拔,开嘴花椒各3~6g。同时外用癌痛酒(白酒100g,冰片10g浸渍)涂于痛部皮肤,1日数次。梗阻的患者加用开管散(主要成分生半夏,紫硇砂),每次2g慢慢含咽,每日4次,用后漱口。用药前先进少量饮食,以减轻药物对胃的刺激。或用鲜(生)半夏捣糊送入咽喉部含咽,可能起到缓解梗阻的作用。有时也用民间验方韭菜汁适量。男兑黄酒,女兑童便服。如在冬季可用其根煎服,也能缓解梗阻。虚重患者往往两种证型混合出现,气虚加人参10g,黄芪,白术各15~30g;血虚加当归、熟地、阿胶、桑椹子各10~15g,阴虚加天冬,麦冬,女贞子各10~15g;阳虚加仙茅、淫羊藿、补骨脂各10~15g。此外,对症加减:大便干结加栝楼30g,土大黄15~30g。有时加蜣螂虫10g,或焙焦研面每次冲服3g,日服2~3次。出血,对小量的吐血、便血或大便潜血者一般加仙鹤草30~60g,生地榆15~30g,并用三七片每次5~8片,研碎服用,1日3次。也可用三七粉10g,白及粉15g研匀,1日分数次冲服。气逆,加香附、枳壳或降香、苏梗各10g;口干舌燥加天花粉、麦冬各15g,五味子10g;胃纳不佳,加焦三仙各10g;木香、砂仁、白术、枳壳各6~10g;潮热加银柴胡、丹皮、知母各10g;咽梗作痛加牛蒡子、山豆根各10~15g;癌症患者多有心情抑郁,症见心情烦乱,焦躁难眠,临证时可加酸枣仁、远志、莲心等安神定志药,伴随着睡眠的改善,精神状态和临床症状亦见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