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中华名医名方薪传:肿瘤(第二版)
22204300000016

第16章 皮肤癌

(一)概述

皮肤表皮癌有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及鳞状细胞原位癌等。基底细胞癌是由类似基底细胞的癌细胞形成高出皮肤片状小结节,好发于颜面及手背、阴囊处,老年人多见。鳞状细胞癌是鳞状上皮呈肿瘤性增生,有高出皮肤表面的坚硬小结或肿块。临床表现,初期为疣状突起,增长快,表面有浆性渗出液,大者呈外突结节状、菜花状等。鳞状细胞原位癌又称鲍文氏病。它是表皮内鳞状细胞发生肿瘤性增生。以老年人为多,好发躯干。临床表现,初起为单个或数个丘疹,渐渐增大,融合成片、上覆以棕色或灰色硬痂,不易剥离,痒甚。上述癌肿治疗,西医以手术广泛切除及放疗为主。本病属中医“石疽”、“恶疮”、“翻花疮”等范畴。

(二)名医妙方

1.王品三一效膏

【方药】朱砂50g,冰片50g,炉甘石150g,滑石粉500g,片粟粉100g(或淀粉100g)。

【用法】麻油适量,调成糊状外敷患处。

【功效】祛腐生肌。

【案例】李某某,男,87岁。患者左侧面部生肿物3个月,开始为1枚痣样损害,有痒感,搔后逐月增大,结痂,搔出血后增长迅速。1980年5月9日诊断为皮肤鳞状上皮癌。就诊时左面颊部耳前方有1/2鸡蛋大小之肿物,呈菜花状,色鲜红,有少许粘稠分泌物,有臭味。证属热毒湿浊内蕴,上攻头面肌肤。治以清热解毒,祛腐生肌。1980年6月17日开始外治,局部常规消毒后,于癌肿周围间隔0.5cm~1cm处刺入白砒条,深达肿瘤基底部,在肿物周围形成环形之后,外敷一效膏。第6天,肿物呈紫黑色坏死块,常规消毒,剪出坏死组织,露出新鲜创面,外敷一效膏。口服清热解毒方:生地15g,赤芍15g,连翘15g,茯苓15g,泽泻15g,马齿苋30g,蒲公英30g,忍冬藤30g,水煎服。上方连服6剂,一效膏每隔1日换药1次,经29天局部伤面长平,结瘢告愈

【按语】王老治疗皮肤癌以外治为主,所用白砒条,一效膏是王老祖传秘方,适用于皮肤癌初期无转移者。本疗法主要是白砒条对肿瘤的腐蚀作用,再配合一效膏祛腐生肌,内服清热解毒药,达到不使毒邪四散,护内攻外的效应。白砒条药物组成为白砒10g,淀粉50g,加水适量,揉成面团,捻成线条状,待自然干燥备用。白砒条的插入方法,是整个治疗过程的重要一环。如果不能一次使肿瘤组织彻底脱落,容易出现转移,因肿瘤组织较周围软组织坚韧,故一般应插入肿瘤基底部,有一种绵软感。局部坏死组织形成后,需及时剪除,再用摄子探查基底处,是否还有残留,若有残留,需要即刻补插药条。一般在插药条后12~24h出现腐蚀作用。2~6日肿物可脱落。白砒的每次用量为2~3mg,按《中国药典》规定口服极量为5mg,故不致引起中毒反应。

2.张雁庭(1)五烟丹

【方药】石胆、丹砂、雄黄、矾石、磁石各30g。

【用法】共研细末,置瓦罐内,然后用另一瓦罐,将口扣严,并用泥密封,罐下用炭火烧3天3夜后,去火冷却,隔日后打开瓦罐,见上罐附有灰白色之粉末,此即为五烟丹,取粉末,研细,封存备用。

【功效】化痰解毒。

(2)生肌象皮膏

【方药】象皮90g,头发、全当归各60g,生地、生龟板各120g,生石膏150g,煅炉甘石250g,黄蜡、白蜡各180g,芝麻油2500g。

【用法】用麻油先炸生地、龟板,象皮,后加入头发、当归,待各药炸枯后捞出,入黄蜡、白蜡,离火调匀,磁器封闭。可加入纱条制成油纱条备用。肿瘤呈溃疡型者,先以生肌象皮膏涂抹于肿瘤四周,以保护正常皮肤,然后用五烟丹均匀地撒在肿瘤表面(其用量视肿瘤大小而定),外敷生肌象皮膏纱条并包扎,隔日或3天换药1次。肿瘤呈菜花型者,先以75%酒精将五烟丹调成糊状,然后将其涂抹于肿瘤上,外敷生肌象皮膏纱条并包扎;3天后改用棉捻蘸药粉插入瘤体内,其深度为距肿瘤基底部0.5cm~1cm,然后外敷生肌象皮膏纱条,隔日或3天换药1次。一般换药3次后,停药观察1周左右,如瘤体尚未坏死脱落或全部分离,可按上法继续治疗。两型肿瘤患者均于瘤体脱落或蚀掉后,继续外敷生肌象皮膏纱条,直至创面愈合为止。

【功效】祛腐生肌。

【案例】安某某,女,89岁,1978年8月1日初诊。患者前额印堂穴上部生一肿块已1年余,近半年来生长迅速,逐渐增大,时流鲜血,在外诊断为“头部皮肤乳头状瘤癌变”症见肿块呈菜花状,体积为3cm×2.5cm×0.5cm,色淡红,质坚硬,表面不光滑,无压痛,无活动,舌红、苔黄,脉数。即用五烟丹外涂,外敷生肌象皮膏纱条,并内用清热解毒、健脾利湿之剂(野菊花、大青叶各15g,蒲公英30g,夏枯草12g,丹皮、赤芍、白芍、白术、桑白皮各10g,茯苓皮20g,砂仁3g,陈皮、甘草各6g),每日1剂。3天后瘤体呈紫黑色,体积较前缩小,舌红已退,有瘀斑,脉细数,纳少,时腹胀。改以棉捻法插入瘤体内,外敷生肌象皮膏纱条,并改服益气活血、化瘀解毒之剂(党参、野菊花各30g,赤芍、白芍、大腹皮、炒枳壳、白术、桃仁各10g,厚朴6g,茯苓15g,砂仁1.5g,冲服)。后一直以此方加减内服,并继续按上法换药4次,于同年8月21日,瘤体全部脱落,局部留有5cm×5cm创面,基底部可见颅骨外露,继用生肌象皮膏外敷。11月3日创面已全部愈合。1982年5月6日随访,患者仍健在,创面一直愈合良好。

【按语】五烟丹腐蚀力虽较强,但疼痛较轻,尚未发现有明显副作用,在用药药量上应据肿瘤大小定之。小者或已破溃者仅以五烟丹外涂即可,大者可配合棉捻插入瘤体,以加速瘤体坏死脱落。但插入不可过深,以免过度损伤骨皮质,影响愈合。一般2~3天换药1次,换药3次后,应停药观察1周,直到肿瘤全部坏死瘤体脱落为止。坏死后的瘤体缩小呈黑褐色。瘤体一般约15~20天即可全部坏死脱落,如瘤体已坏死或分离后仍不脱落者,可用剪刀剪掉。瘤体脱落后就不必再用五烟丹;如尚残留少量坏死瘤体未脱落,仅用生肌象皮膏外敷即可。一直用至坏死瘤体脱落。创面愈合时为止。另外,在用五烟丹时,肿瘤基底部四周须用生肌象皮膏围好,以免损伤正常皮肤。

肿瘤脱落后颅骨外露,肉芽一般仍可生长,如瘤体脱落2周肉芽不长者,应注意是否骨皮质已破坏,可用镊子轻轻敲击外露颅骨,如呈空洞声示骨皮质已分离,可用镊子在其四周轻轻撬起取下,肉芽即可生长。创面大者也可用点状植皮以加速创面愈合。4例中有1例骨皮质已破坏,但未取下而创面也愈合,其原因可能和用药量较少及棉捻深度较浅有关。

3.段桂卿恶性黑色素瘤方

【方药】1.牛黄6g,蚤休根60g,菊叶三七根60g,薏苡仁60g,赤药60g,当归60g,红花30g,昆布30g,海藻30g,制马钱子25g,珍珠粉20g,麝香3g,雄黄3g,蟾酥0.4g。

【用法】上为末,蜜丸,制400粒,每次1粒,每日2次

【方药】2.生、炙黄芪各9g,太子参12g,薏苡仁30g,茯苓9g,丹参9g,山甲珠6g,蒲公英3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扶正固本。

【案例】淡某,男,32岁。胎生右腿髌骨上外侧有黄豆大黑痣,青春发育期逐渐长至碗口大。1973年8月劳动时不慎碰破出血,此后皮肤破溃,经久不愈,病理报告为“黑色素恶变”,手术后伤口一直未愈。1974年2月11日初诊,呈慢性病容,形体消瘦,乏力,右腿处术后未愈,舌苔腻微黄,质有紫气,脉细缓。治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扶正固本为法,用上二方治疗半年余,刀口愈合,诸症好转,患者认为病情稳定,停止治疗3月余,病复发,高热,全身不适,活检为:“黑色素瘤转移”。检查:体瘦,乏力。呈急性病容,右腹股沟淋巴结肿如鸡蛋大,右臀部外上方,可触及5cm×4cm×2cm之硬肿块,边缘不齐,推之不动,压之痛,谓下石疽也。舌苔黄腻,质有紫气,脉细缓,上丸药原方加乳香30g,没药30g,煅牡蛎30g,且加大药量,每次1粒,每日3次,继服汤剂。经3个月治疗,淋巴结及肿块消失,诸症消除,减药量,每次1粒,每日2次,直服至1978年,病情稳定,停药,迄今已随访12年,获得痊愈。

【按语】丸药方为紫元丹、六神丸、补阳还五汤加减而成,笔者以上方又治两例恶性黑色素瘤,随访3年,5年都病情稳定,说明本方的可重复性。观本案治疗、汤、丸并进,而组方不变,丸以攻毒抗癌为主,汤以扶正解毒为主,合而用之,相辅相成。就其用药而论,该二方似可施用于其它癌症。

4.湖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外用五虎丹

【方药】水银、白矾、青矾、牙硝各180g,食盐90g。

【用法】将上药放乳钵内共研至不见水银珠为度,再放入炼铜砂锅内加温,蒸发水分,制成“丹胎”,然后将砂锅倒置于瓷碗内,盐水石膏封口置放入荷叶水口,内盛水约10kg,罐上放炭火约2h,冷却瓷碗后取丹,以白色结晶为佳,用时,将上药研成粉末,撒点局部,或用浆糊调成糊状,或用米饭赋形,搓成钉剂(每根长2~3cm,直径2~3mm),视癌肿大小分次粘贴在上面或嵌入其中1~6根,待肿块坏死脱落后,创面改撒红升丹(市上有售),每2天换药1次,直至收口。用五虎丹、红升丹换药时,均应加贴普通膏药,密闭创口。

【功效】以毒攻毒,祛腐生肌。

【案例】聂某某,女,74岁,农民。患者头顶部串珠状肿块已10多年,在当地治疗,肿块日增,并发生凹陷性溃疡,边缘呈鼠咬状菜花样外翻,病变范围达8cm×7cm,渗出黑色水样物,腥臭难闻。1971年7月14日经湖南医学院活检,病理报告为“头顶部基底细胞癌”(2227/71)。同年8月14日收住我院治疗180天,经外用五虎丹糊剂和钉剂进行局部粘涂、嵌插,交替上药7次,癌性溃疡全部坏死脱落,创面愈合,毛发生长。出院后随访8个月无异常。

【按语】以毒攻毒,中医常为奇顽之疾所特用。五虎丹为汞制剂,临床当严密观察使用。但据本文作者言,如见头痛、头昏、失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便秘,牙齿浮动或脱落,甚至出现肾功能损害(如蛋白尿等),一般轻者嘱服生绿豆粉;重者需停药或予对症支持疗法。此外,本药用后剧痛,有时需吗啡类药方能止痛。

5.王纪民补中益气汤加味方

【方药】黄芪15g,白术10g,陈皮10g,党参15g,升麻3g,柴胡5g,当归15g,甘草3g,乌梢蛇10g,蜈蚣10g,土元1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另服祁蛇10g,每日1次。外敷葵花籽末。

【功效】养血疏肝,化瘀祛风。

【案例】马某某,男,62岁,1985年10月10日诊。半月前左颞部突起一肿块,状如菜花,疼痛难忍,经某医院外科诊为“左颞部皮肤癌”,未经治疗,而来我院求诊,望其左颞部有一块4cm×4cm包块,颜色鲜红呈菜花状,面色青黄、舌质正红,脉大无力,用上方共服药12剂,外敷8日,痊愈。随访至今,未再复发。

【按语】本例杂合以治案,案简义深。此病即《诸病源侯论》所云之翻花疮,由肝火血燥生风所致。治宜养血疏肝,化瘀祛风。用补中益气汤治癌,在于扶正培本;加四虫搜剔活络,重在祛邪抗癌。本固邪去血行,局部癌肿易除。更以单服祁蛇,攻毒之力尤强,使恶疮尽快平复。葵花子为末,涂敷患处,报道不多,似感新奇。

6.魏生源化癌散

【方药】火硝500g,皂矾30g,黄丹60g,雄黄9g,朱砂3g。

【用法】将前2味药放入锅内,烈火煅成液体。再将后3味药均研成细末,放入此液中,不断搅拌均匀,立即将溶液倒于干净地平面上,冷却凝结成晶块,研成粉末备用。用时每60g粉末加冰片3g混合,研极细即成。直接撒布于瘤体表面,每日换药1次。

【功效】攻毒抗癌。

【案例】刘某某,女,75岁。1970年确诊为鳞状上皮癌,特求中医诊治。检查:左侧颞部呈菜花型肿块,高出皮肤1.5cm,表现溃疡,流脓性分泌物,面积约2cm×2.5cm。右侧颞部可扪及蚕豆大硬块,略突出皮肤,溃疡面积较小,无分泌物,表面为褐色结痂复盖。用上方治疗,同时使用防风通圣散汤剂7剂(防风9g,荆芥9g,麻黄6g,薄荷9g,连翘9g,川芎6g,当归9g,大黄3g,芒硝9g,石膏15g,黄芩9g,桔梗9g,甘草6g,滑石15g。体虚时大便不结减去麻黄、大黄、芒硝、石膏;消化功能差,大便溏泻时加用太子参15g),肌内注射100%半枝莲注射液,每日2次,每次2ml。间断服抗癌片(上海第七制药厂出品。初服1周有反应停药。再服5天)。4天后癌组织自上而下直至基底部相继坏死脱落,形成浅表溃疡。15天以后,局部组织修复,长出完整皮肤,平坦,光滑。继而用化癌散撒布于右病变部,15天后又获痊愈。2月后第2次活检复查(检查单位同前,标本编号:73800):未见癌细胞,追踪观察年余,局部未发现异常,达到临床痊愈。

【按语】疗效确凿,毋庸置疑。可惜未能详细阐述脉舌反应及前后治程进退诸情。然而外用攻毒,内服清散,两相夹攻,毒自难以容留。治疗实践,足以表明中医治病之可贵。患者年逾古稀,乃施以峻攻,此近年“祛病留人”之谓也,古称“邪去则正复”之法,原作者用本法,同时使钟某患者左侧面颊及鼻部损害之鳞癌得到控制,亦已报道,足证本法之可取。

7.黄永昌枯矾散加减方

【方药】枯矾30g,黄柏粉10g,煅石膏20g,黄升丹10g。

【用法】上药共研末备用,用熟菜油调成糊状外敷,每日2次,同时不用其他药物。

【功效】燥湿除毒。

【案例】周某某,男,56岁,农民。门诊号53416。初诊日期,1979年8月20日。患者初起腰部生一小肿块,疼痛,后肿块僵硬,逐渐增大,伴有溃疡。当时按皮肤溃疡处理,给服抗生素,维生素C,加局部换药后,溃疡缩小,但硬块如前,表面不平,时有出血。1980年5月16日又行电灼治疗,即时肿块灼除,但不久局部又长出高低不平之乳头状块物,上盖血痂,有痛痒感,流少量脂水。在近2年时间内,曾数次求治无效,来本院门诊3次后,亦未见疗效,故于1981年10月28日作病理检验,确诊为皮肤分化性鳞状上皮细胞癌(病理号811331)。于同年10月15日开始用枯矾散加减治疗。半月后复诊,疮面较前平坦,搔痒出血之状已明显好转,又嘱其间日外用2月,肿疮愈合,局部皮肤光整,硬块基本消除,患者照常参加劳动,前日专访获知,病情稳定。

【按语】皮肤鳞癌,属中医“恶疮”范畴,多由热毒痰瘀阻络,气血凝结而成,一般以老人为常见。方中枯矾消毒止痒;黄柏清热澡湿,《本经》谓其能治“阴蚀恶疮”;煅石膏生肌长皮,佐入黄丹1味,以毒攻毒,直捣病所。四药相合,燥湿除毒之力倍增。本例远期疗效虽尚难肯定,但上药及治法对消除临床症状,效果明显,故报道以供进一步研究。

8.龚泽忠皮肤癌验方

【方药】鸦胆子仁、龙眼肉、凡士林膏。

【用法】(1)内服鸦胆子仁:第1周每次9粒,第2周每次10粒,第3周每次11粒,第4周每次12粒,第5周每次15粒,均为日服3次,用龙眼肉包裹。于饭后吞服。(2)搽鸦胆子仁凡士林膏。将鸦胆子仁捣碎,与凡士林混合,拌匀,外敷患处,每日1次。

【功效】攻毒抗癌。

【案例】王某某,男,68岁,桂林市人。1966年3月15日入院。自诉左耳发现肿物已1年,初为黄豆大,不痛不痒,最近3个月肿物生长迅速,局部疼痛,皮肤科检查:左外耳及耳廓内侧被菜花状肿物占满,分泌物极臭,触之出血。经桂林医专作活体组织病理检查,报告为外耳道皮肤鳞状上皮癌。用上方治疗80天,癌组织全部脱落,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治愈且作活检3次,均未找到癌细胞。

【按语】据《中国医药报》载:“近年来国内外发现鸦胆子有抗癌作用”,“国内已将鸦胆子中的油制成静脉乳剂,经药理研究和体内试验表明,它对多种癌有较好的抗癌效果:且本品对肿瘤免疫反应可见体液免疫反应明显增高,细胞免疫也有增强,对维持人体正常代谢功能的骨髓有保护作用。与许多抗癌药不同,能升高白细胞”。“本品经16个临床单位试用于388例中晚期肿瘤患者,结果显效70例,有效270例,总有效率为71.6%”。

(三)述评

皮肤癌由于发病部位遍及全身,因而病因病机较为复杂,就病因言,六淫,七情,劳倦,外伤等,皆为重点;就病性言,寒热、虚实、阴阳、痰瘀,均可为患;就病位归属言,五脏与十二经均有不同影响,对皮肤癌的分析,仍以“正气”的盛衰,邪毒的强弱及二者相互关系的变化,为审识病机,确立治法,立方遣药的根本。

治疗皮肤癌的专方甚多。如一效膏、五虎丹、五烟丹、枯矾散、化癌散、皮癌净、阳和汤等,均为名家所重视。更多的学者从疡科出发,研究外科方剂的应用。如三品一条枪是疡科重要药物,高佑芬等用其治瘢痕癌,经治7例而均愈。顾松筠等用信枣散治疗颜面皮肤癌,经治22例,20例创面愈合良好,局部无复发。不少治皮肤癌的方剂中含有有毒药物,符合中医“以毒攻毒”的原则。如信枣散、三品一条枪、皮癌净、白砒条等方皆以信石(砒石)为主药。信石的主要成份是三氧化二砷,具有细胞原浆毒,局部敷药后对癌细胞中细胞酶蛋白巯基有很强的亲和力,可抑制癌细胞的氧化过程,干扰其正常代谢,导致癌细胞发生变性坏死而脱落。而对正常组织仅发生轻度或极少量的坏死,并保持了上皮组织的再生和修复功能。

上述有毒方药,只要严格掌握用法及用量,一般不引起大的毒副反应,但有个别患者为求愈心切而将每日涂1次外搽剂改为每日涂10次者,这样易致瘤体突然脱落而发生大出血的危险。此外,外搽剂涂肿瘤10天左右时,一般均有痒痛感,勿须处理,有的疼感在瘤体坏死后,可自行缓解。

总之,中医治疗皮肤癌,或外敷、或内服,或内服与外治相结合,都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值得挖掘整理,推广而应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