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幻情女鬼情人狐仙妻
22197200000208

第208章 密洞寻宝

子虚真人站在瓜秧前,双手合掌,口中念念有词。突然金光一闪,地面蓦地裂开一个大洞,探头一看,见里面存放着三个大南瓜,正是杨思明种出的那三个。

子虚真人对杨思明道:“徒儿,你把中间的那个南瓜打开,把藏宝图拿出来。”

杨思明蹲下身子,手指刚一触碰瓜身,自动裂开,杨思明将那张图纸拿了出来,那南瓜化作一蓬白光,瞬间就不见了。

地面合拢,三棵南瓜秧依旧还在。就在他转身要走之时,一阵山风吹来,其中的一棵南瓜秧慢慢地倒了下去,灵光一闪,便不见了。

杨思明悲从心起,泪水夺眶而出,对着南瓜秧生长的地方,深深地拘了三个躬,把眼泪一抹,转身向岛下走去。

周边灵怪太多,恐怕暴露,师徒二人又回到木房中。杨思明掏出了图纸,见上面画的不仅有山有水有洞穴,还有几行小小的文字。

杨思明看了半天,却不知道是什么文字,便递给了师傅。子虚真人接过图纸,一眼就认出是蒙文,对杨思明道:“我对蒙文也不大精通,待我仔细琢磨琢磨。”

字体很小,密密麻麻的,有点看不清楚。子虚真人把羊皮图纸拿到阳光照射的地方,看了半天,终于看出那些文字来。

念道:“飞龙在天,沉蛟在地,金银珠宝,就在蝙洞。有德者得,无德者失,慎哉慎哉,凶险凶险。”

子虚真人念出几句似诗非诗,似偈非偈的话来。

杨思明拿过藏宝图,看了看山乡地势,一点也不觉得陌生。问道:“师傅,方才你读的是什么洞?”

子虚真人道:“就在蝙洞,蝙蝠的‘蝙’。”

杨思明笑道:“图上画的就是蝙蝠洞。‘龙’和‘蛟’都属于水中之物,蝙蝠洞瀑布倾泻,宝物一定是藏在两处,一个在上面,一个在下面。”

子虚真人一听之下,不禁大喜若狂,赞道:“徒儿果然慧根夙具,却是聪明无比!”

杨思明被师傅一夸,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

子虚真人把藏宝图摆放在桌案上,再次细看了一番,突然想起一段当地人的传说。他寻思了一下,自语道:“莫非这些宝物和当地的一段传说有关?”

杨思明问道:“什么传说?师傅讲讲。”

子虚真人道:“我来清风山那年,山下常有村民到山上采药或采蘑菇。这里距离村庄太远,单程的路就要走上一天,贫道见他们很不容易,就常常把他们留在观里过夜,并给他们食物吃。”

说到此处,子虚真人寻思了一下,道:“记得一个姓乔的乡民说过,一百多年前,一伙蒙古叛军为了避难,流窜到清风山。从此他们啸聚山林,干起打家劫舍,风高放火夜黑杀人的勾当。

据说这活劫匪比马贼刀客还要凶狠,来不知其所以来,去不知所以去。被他们害死的人连尸体也无影无踪!

几年来他们打劫无数金银财宝,一次这伙山贼竟然把金国的五狼主女儿的嫁妆给抢了,五狼主一气之下,亲率大军围剿,把整个清风山围得水泄不通,有派大军强攻,虽然山匪能征善战,但终究是人数相差悬殊,据说一个不落,一举全歼!得胜后大军开始搜山寻宝,结果一无所获。这张藏宝图是用蒙文写的,估计那那些劫匪迷藏的宝藏。”

杨思明嘿嘿笑道:“这伙劫匪可真够意思,给我留下这些宝物。”

子虚真人拍了一下他的后脑,笑道:“看来你小子非同凡人,福分可不小啊!”

杨思明道:“五年前蝙蝠洞我每天都去,对那里的一切非常熟悉,咱们现在就去吧?”

子虚真人道:“不急不急,这笔宝物暂时还用不上,放在原处比较安全。咱们只是找到为止。现在去了,到达蝙蝠洞天已经黑了,我们还要找寻瀑布发源之地,还是等明天吧。寻宝也不是容易的事,百年来,说不定蝙蝠洞来过多少寻宝之人。你觉得他们都是笨鸟吗?这些人都找不到,说明藏宝的地方非常非常严密。再有就是他们没有这个福气啊!”

子虚真人说完,拉过一个蒲团,盘足跌坐,闭目养起神来。

书说简短,第二天,天还没亮,师徒俩带上行囊,背着宝剑,向蝙蝠洞进发。

山路难行,师徒俩大约走了一个多时辰,便到了蝙蝠山的谷底。杨思明对此地颇为熟悉,刚想要进洞,子虚真人阻止道:“慢,待我察看一下地形再说。”

他环顾四周,见这山谷内深外斜,形如锅底,谷口一望平阳,有几座石头砌成的碉堡,想是当年古战场的遗物。

这山谷面积不大,大约有四五里方圆,南北的山崖上尽是黑黝黝的深洞,飞瀑倒挂,水声如潮。混合着风吹树木,萧萧瑟瑟之声,自成天籁。

子虚真人拿起图纸,核对了一下,指着瀑布叫道:“藏宝洞就在那里!”

杨思明挠了挠脑袋,问道:“那不是瀑布吗?哪里有山洞?”

子虚真人挥手拍了一下他的后脑,笑道:“你这回没有聪明劲儿了吧?你只看到表面,却没看到内在。”

把藏宝图放在杨思明的眼前,在上面点了点,道:“你看看,瀑布的后面是不是有个洞?你这是被蝙蝠屎给熏臭了脑袋!”

杨思明道:“哦,怪不得谁也找不到宝藏,谁想到瀑布的后面还有洞穴。”

师徒二人紧衣束带,攀着山崖绕到瀑布的左边,子虚真人看了看瀑布的水势,见左边有一尺多宽水帘遮不到的地方,扭头对杨思明道:“徒儿,咱就从这边进洞。”

说完将身子一偏,飞身窜了进去。杨思明也学着师傅的样子,向洞里一窜,但觉身上一凉,安安稳稳的到了山洞之内了。

子虚真人打开包裹,掏出火折子,将三昧真火点燃,摸着石壁一步一步的向前走。突然有上百只吸血蝙蝠悄无声息的地向他们袭来。

杨思明对付蝙蝠已有六个月之久,经验极为丰富,他一手握剑,一手握着玉佩,碧光爆闪,那群吸血蝙蝠见到碧光,如见魔鬼一般,吱吱的叫了几声,远远地躲到了别处。

山洞里绿苔肥厚,润滑如油,走着走着,忽然脚下出现一个石台,光秃秃的,正中间盘足跌坐着一个人,子虚真人喝道:“什么人?”

喊喝了三四声,也不见那人动弹。师徒俩警惕地走到台前,拿近火把一照,见此人干枯黑瘦,宛如蜡像,没有半点人形。

眼眶塌陷,好像被人挖掉眼镜的样子,皮包着骷髅头,就连武功高强的子虚真人也不敢冒然上前。

杨思明壮着胆子大喝道:“你是哪里的怪人?赶快答话,不然我就动手了!”

叫了两声,那个人仍然坐立不动。杨思明握着宝剑正要上前,子虚真人摆了摆手,随即捡起一个小石子,照着石台上的怪人掷了过去。

“噗通”一声,打个正着,怪人仍然没有反应。子虚真人觉悟过来,失声说道:“徒儿,这个人是个死人!”

杨思明一个键步越到近前,用剑尖轻轻的一捅,扑噔的一声,倒在了石台上,身子僵硬得如同化石,看情形此人至少死了几十年。

但不知尸首为何不腐烂,留下石雕似的一具遗骸。石台上还堆了一些干粮和炊具,干粮已经风化成粉末,稍稍一碰,就被风给刮走了。

洞中光亮很暗,杨思明又点燃一个火折子,立刻明亮了起来。子虚真人围着石台转了一圈,发现石台的上面盖着一块完整的大石板,三寸多厚,足有六七百斤。

子虚真人把火折子交给了杨思明,把上面的遗骸抱到旁边的洞中,为他祷告了几句,然后回到石台前。

气运丹田,双手抠住石板的两角,“呀”的一声暴吼,大叫一声“起!”六七百斤的青石板居然被子虚真人从泥土里抽了出来。

往旁边一翻,石板轰然落到了地上。探头看去。原来下面是一座半天然,半人工的石牢。底下黑沉沉的,放着不少方方正正的东西。

杨思明把火炬拿近,向洞里照了一下,见下面尽是箱子一样的东西,不禁大喜,叫道:“宝藏就在里面!”

他兴奋不已,把右手的火折子交到左手,由背后抽出碧光剑,把右臂伸出,刚要用宝剑去碰下面的东西。

忽听子虚真人喝道:“思明不要碰它!”

杨思明不禁愕然,问道:“师傅,我们不把宝藏拿出来看看嘛?”

子虚真人道:“这些宝藏在地下埋藏了上百年,焉知没有古怪?还是小心一点的好。”

杨思明恍然大悟,心里暗道:“到底还是姜是老的辣,还是师傅比我经验多呀!”

他收回了宝剑,把两个火折子分别插到洞口的两端,只见子虚真人探头向下看了看,转过身子,由地上捡起两块鸡蛋大小的石头,向地洞里掷去。

只听当当两声响亮,果然是铁造的箱子。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层层叠叠的箱子里,金光一闪,一道尺许长的金光直窜出来,向杨思明迎面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