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幻情女鬼情人狐仙妻
22197200000166

第166章 异性兄弟

******位于宜州城的最西部,西邻蒙古,南临凌河。大山下住着一百多户人家,屯东头水井的后面住了一户五口人家。

这五口人是谁呢?就是许家四口人加上杨思明,后来改了姓名,叫许小明。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许家二老抚孤育子,已有三年,小思明也已经长到六岁了。

这孩子不但天生聪明,而且极为懂事。在这三年里,没有一宗事情让两位老人操心过。当然爷爷、奶奶也是及其疼爱,有一种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觉。

许大胆一死,家宅被烧,杨家屯虽然是自己真正的家,可还有什么意思?素萍妈妈只能带着儿子许小亮来到******。

这许小亮比杨思明年长三岁,他性子桀骜狂野,勇猛顽强,总是喜欢打架,都叫他“大倔子”。

血脉相承,也许是受他父亲的影响,他天生胆大,而且身体特别强壮,比小牛牯还要结实。

力气越于常孩,跟同村的大孩子打架,百战百胜,往往把年纪他大的多的孩子,打得头破血流。

但是小亮这孩子有一宗好处,就是秉性纯孝,不问他怎样的顽皮,只要爷爷、奶奶、妈妈一声喝叱,他立即俯首帖耳,返回家里。

虽然许小亮说话办事总带着一种横劲,但他外冷内热,内心深处却是率直而为。而杨思明心思缜密,头脑聪明。说话风趣幽默,颇有领袖的风范。

两个孩子性格虽不同,却相得益彰。每次打起架来,都是许小亮充当先锋,而许小明却在暗中充当军师,谋划策略,这样一来,还真的免遭不少别人的揍,回家也少挨不少妈妈的打。由于他人小鬼大,鬼点子也特别特别的多,都叫他“小鬼头”。

两个孩子相处虽不久,却仿佛早已认识一般。许小亮这一到来,弟弟更有了仗势,兄弟俩一文一武,打架更是百战百胜,就连大人都让着他们几分。

可前街有户姓王的人家,家中土地较多,在这一带也算是富户,在屯子里可谓是说一不二。

王家老爷有三个孙子,老大叫小民子,今年十六岁;老二叫小刚子,今年十四岁;老三叫小财子,今年已经十岁。

俗话说:家趁人值,孩子也霸道,在这一带是有名的孩子头。小财子与比许小亮年长一岁,见新来的小子牛哄哄,总想教训他一番。

但两个哥哥没在身旁,他始终也没敢。这天许家哥俩在东沟口小河里抓鱼,小财子和他两个哥哥在东山坡砍柴,闲着没事也凑了过来,坐在河边的一块石头上,说点三七疙瘩话来刺激这哥俩。

河水湍急,游鱼迅速,常常一把抓空,这样就引来小财子的一阵大笑。接着就骂出一连串的脏话。什么大笨蛋、大蠢猪、大笨熊,替好人死了得了。

许小亮越听越生气,见他旁边落着一只大胡蜂,便抓起一把稀泥巴,照准那只胡蜂猛打过去,嘴里还叫道:“我削你娘的大胡峰!”

胡蜂没打着,却溅了小财子一身稀泥,这下子他可不干了,便开始骂了起来。

这小财子虽然没有他两个哥哥手狠,但他有一个大能耐,就是能骂人。要是骂起人来无人能比,骂一百句都不带重复一句的。

本来就想找茬,身上被溅了不少泥点,更是骂的起劲。许小亮几次要冲上去揍他,都被杨思明给拉了回来。低声对许小亮道:“你别过去了,他两个哥哥都在上边,你一打他,他一叫,不但打不着他,咱哥俩还得挨打。”

许小亮气呼呼地道:“那就甘心被人欺负?”

杨思明道:“不介,咱揍他一顿还叫他喊不出声来。”

许小亮不知这个小弟又要出什么鬼点子,也就镇静了下来。

只见杨思明乐颠颠地跑到小财子的身旁,挨着他坐下。笑呵呵地唠起嗑来。

小财子有个绰号,叫长舌头,他的舌头比一般的人要长,向外一吐,向上一卷,保证就能舔到鼻子尖上。

杨思明笑道:“三哥,都说你舌头长,咱俩比一比谁的舌头长啊?说要是输了就给对方一捆柴禾。”

小财子有名的长舌头,还能怕他,当即就把舌头吐了出来,向上一卷,就越过了鼻子尖。杨思明趁他不注意,一把将他舌头攥住,叫道:“许小亮哥,快动手!”

小财子挥手乱打就是叫不出声来,许小亮憋了一肚子的气,这回可找到机会了,左右开弓,一顿大嘴巴子,打得小财子口鼻穿血。

事也不巧,这当儿小财子的二叔从沟口那边走了过来,见两个孩子正欺负自己的侄子,便大喝一声:“小兔崽子,你们干什么?为什么打人?”

小哥俩见来了大人,撒手就跑。王家二叔一边骂着一边猫腰捡石头,小哥俩不敢从沟口跑,只能奔上南山坡,打算绕道回家。

手一撒开,这小财子就能开口说话了,边哭边骂边喊。他两个哥哥正在山坡上割柴禾,听到喊叫声撒腿就往这边跑。

“怎么啦!怎么啦!”哥俩边跑边问。

王家二叔道:“小财子被许家新来的那小哥俩给打了!”

王家哥三个那是这一带孩子王,一听这小弟被人打了,撒腿就追。追上山坡,早已不见了人影。

小刚子对大哥道:“他们要回家,一定要走南河套,咱不如在大上坡子那截他们。”

小民子觉得此话在理,便点头道:“马上就南村口跑!”

南山坡向西直走,整好就到南村口,哥俩就在两棵大柳树的后面隐藏了起来。

许小亮和杨思明打完人心里害怕,并没有直接回家,从南山坡绕到麻地沟,在沟里藏了好半天,见没有什么动静,这才往家中走。

刚一走近南村口,王家老大、老二箭一般的冲了出来,大喝一声:“谁让你俩打我弟弟,举着大棒子就追了过来。”

许家哥俩骇然一惊,莫头就跑。王家哥俩边追边扔石头。毕竟人家比自己大了一倍,几下子就要追上了。

杨思明一看这哥俩比他俩高一头,大一倍,哪里打得过人家,扭头一看,见南场院又个废弃的更棚子,拉着哥哥就往里面跑,“哐仓”的一声,把门关上,并上了门栓。

许小亮道:“这不叫关门打狗吗?”

杨思明看了看北墙,见墙上有个后窗户,便对哥哥道:“赶紧把布衫脱下来给我,你把后窗户推开,从窗户跑。”

许小亮不知他又要耍什么鬼花样,情况紧急,也不多问,急忙脱下衣服交给了他。自己开始推窗户,趴窗而去。

王家哥俩已经追到了房前,人手握着两块大石头,冲着里面喊道:“赶快出来!不然我就往里扔石头啦!”

喊了半天也不见里面有人说话,趴着窗户向里一看,见土炕的下面露出两件衣服,小刚子喊道:“在炕沿底下趴着呢,给我打!”

这更棚早已破烂不堪,窗户上只有窗棂没有窗纸,王家哥俩顺着窗户就往里扔石头,“砰砰砰”一连串往里扔了六七块大石头,眼看将衣服打落。

小刚子道:“别打了,可能被他们给削趴下啦!”

王家哥俩正在趴在窗户前,边喊边向里面看,忽然从身后窜出两个人来,一高一矮,人手都拿着一根棒子,定睛一看,来者正是许家兄弟。

原来他们哥俩早就从后窗户逃走。杨思明把衣服用树棍支撑在炕沿下,故意露出一点,给人一种蹲在炕沿下的错觉。

小哥俩见这王家兄弟俩心狠手辣,真敢往更棚里扔石头,不禁大怒,决心教训他们一下,便从房檐上抽出两根椽子,绕过东房墙,来到房前。

见王家哥俩把头探入屋子里,撅着屁股还在大吵大骂,许小亮猛虎一般冲到了近前,照准小刚子的后背“乓”的一棍子,当时打得“妈呀”的一声,登时就趴在窗户上。

小民子毕竟是个十六七岁的少年,要对付两个孩子还是占据上风,任凭许小亮的棍子多么凶猛,他仍是不退而进,用右臂将棍子拨开,向前一扑,就把许小亮的脖子搂住。斜身用腿一别,想将许小亮撂倒。

许小亮也不示弱,扔下手中的棍子,一把将他的头发揪住,两个人缠斗在一起,相互扭打,荡起烟尘多高。

杨思明举着棍子想打小民子的后背,可二人撕扭成一团,就是无法下手。

他举着棍子转悠了一圈,见小民子的两腿正对着自己,突然觉得打上不如打下,他抡起手中的大棍子照着小民子的脚踝骨连敲了几下。

棒打脚踝,疼痛难忍,小民子“嗷”的叫了一声,急忙往高抬腿,单脚着地,可就失去了重心,许小亮借机一绊,一下子将他撂倒在地上,小民子一翻身,又把许小亮摁在了下面。

杨思明这回可逮住了机会,抡起棒子一顿乱打,小民子忍受不住,把身子一偏,想要躲开打来棍子,许小亮借机猛一翻身,骑在他的身上,挥拳就是一顿胖揍,打得他哭爹叫娘,一个劲的求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