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牛撇捺文集·历史碎片(卷五)
22179000000045

第45章 纳贿坏国

李元昊建国称帝后,宋夏关系立即跌入冰点,双方开始了长达两三年时间的大规模的交战。交战的结果是,双方均兵疲财困,死伤严重,人心厌战,难以为继。

对于经济势力相对较弱的西夏来说,困难更多。西夏通过三川口、好水川、麟府丰和定川寨四大战役,虽未能得城扩地,但达到了向宋朝显示军事实力的目的,捞到了与宋和谈的政治资本。

宋朝虽势力较强,但连年战争,到处征兵,百姓恐慌,有人为免上战场而自残自毁。战争加重了税赋,加重了百姓的负担,也使朝廷难以承受。宋朝大臣富弼说:“自来天下财货所入,十中八九赡军。军可谓多矣,财可谓耗矣。”蔡襄在上疏中说“内则帑藏空虚,外则民财殚竭”。

于是,开始议和。

宋夏议和的过程是艰苦漫长的。夏宋互派使臣请和,其间几经反复。作为第三国的辽国,从中也起了作用。1043年正月,辽兴宗派律敌烈与王惟吉到西夏,“谕夏国与宋议和”。元昊同意罢兵议和。辽国又派使臣赴宋劝和。辽国的斡旋,促进了夏宋议和。

议和的难题在于要价。宋朝要求西夏的,是称臣,是边疆的安宁,国家的安全,是自己的面子。而西夏所要的,自然是钱物,贸易,并且,“仍欲称男不为臣”。宁肯当儿子,不肯当臣属。而且元昊“不肯称臣,索物太多”(欧阳修语),要价太高。

对于西夏的贪得无厌与狮子大开口,宋朝大多数官员以为必须予以抑制。欧阳修提出:抑绝分外要求;只许沿边市易;不许青盐内销。

就在宋朝大臣们纷纷向皇帝进言献策之时,宋朝的使臣张子奭、王正伦却已经接受了西夏关于增币、市易与青盐弛禁的要求,即岁赐等达到二十万钱物,贸易不限于沿边,允许青盐内销。张、王二人为什么要答应这些要求?这里面有西夏的军事高压,辽国的压力,有宋朝皇帝及某些臣子的畏惧心理与急于求和的要求,但最为重要的,是二人接受了西夏的重贿。他们收受了西夏的金节头冠、胡蹀躞等等。这两个家伙回宋后说“羌人新附,不敢逆其意”。从表面上看,张、王所受的贿并不很重,但他们起码也是因贪蝇头小利,出卖了国家利益。当然,他们之所以答应西夏那么苛刻的条件,还有更为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但贪贿坏国,也是一大原因。古语说,拿了人家的手短,吃了人家的嘴软。因为受了西夏的贿,宋朝使臣的天平便偏向了西夏一方。

对于张子奭、王正伦二人的行为,谴责者多,但也有人为之辩护。范仲淹说,宋仁宗派人出使西夏时,“满朝缙绅,无一士请行,朝廷召张子奭驿而至,又选王正伦副之,皆敢行不惧……乃遣将命。暨还,得元昊书疏,颇顺于前,愿去号称臣,又有减数节事体。且沙漠穷绝,入不测之地,既能忘生,又不辱命,朝廷擢进两资,不可待以常调也。戎狄素贪,利于厌心,兵扰绝塞,此戎狄之常态,非子奭之过也”。范仲淹的意思是,张、王二人在无人敢去愿去的情况下,接受派遣,精神可嘉。答应了西夏的条件,那是党项人贪婪,不答应不行,与张、王二人基本无关。这些话,不能说没有道理,但也不能说全有道理。如今的史学界做翻案文章,为李鸿章等人辩护,用的大约也是范仲淹的方法与角度。但事实上,如果张、王二人不受贿,不为金钱所动,完全站在宋朝的立场上,为皇帝与百姓考虑,他们是可以在谈判桌上有所收获的,至少不会一败涂地,这个教训,今天的中国人也应当记取。

2006.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