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牛撇捺文集·意识荒草(卷三)
22178900000057

第57章 何阳给我的“耳光”

何阳给我的“耳光”,是我自找的,怨不得何阳,更怨不得别人。

记得是1995年吧,在北京的一家餐馆,我随两个同学听了何阳一通神聊,便同许许多多人一样,成了何阳的崇拜者。可悲复可笑的是,崇拜也就罢了,我却于崇拜之外又多了推崇,在赞美何阳方面,写了两篇小文。我曾说,“这样的人是不会被风吹倒的”。而事实上呢,何阳在国人心目中的“点子大王”形象已经倒掉,他已从一个国王般的“智者”沦落成了诈骗犯,成了囚徒。这就是何阳给我的耳光,一记重重的耳光。

何阳曾号称“点子大王”。公正地说,何阳曾经有过一些点子,在中国市场经济发轫之机,何阳在企业策划方面先声夺人,做了一些开风气之先的事情。但何阳的点子并没有国人期望的那么多,也没有何阳本人所标榜的那么好。不发达的市场经济,不规范的市场规则,不成熟的市场主体,使何阳得以“脱颖而出”,得以成为风云人物,得以毫不费力地以两片薄嘴加一条三寸不烂之舌捞钱捞物捞名捞利捞色。到了黔驴技穷,玩不出新花样,捞不到大好处时,便从“点子大王”向骗子大王演变。何阳骗了多少企业多少人,不太清楚,只知道有两个倒霉蛋,一个是安徽口子酒厂厂长,一个是宁夏“酸妞”果酒厂厂长夏虹钢。前者被骗走五十万元人民币,后者更惨,前后被骗一百多万,其中最大的一笔就是一百万。口子酒厂还活着,“酸妞”体弱,经不起劫难,已经夭折。夏虹钢如今负债七百万,远在西藏的某地开矿。何阳呢,已被银川警方正式逮捕,等待他的,当然是正义的审判,是市场经济游戏规则的惩处。

何阳由一个策划人蜕变为一个诈骗犯,是他自己的事情,他咎由自取,罪有应得。我呢,被何阳打一记响亮的“耳光”,也只能怨自己。还有哪些比我更崇拜何阳更推崇何阳的人,也是如此。中国的市场经济幼稚,中国人也同样浮躁、轻信、盲从、幼稚。一个没有太多本事的何阳或者说一个跳梁小丑,能让众人看走眼以致大跌眼镜,其中有太多的东西需要我们思索。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面对形形色色的人,面对各种各样的事,我们应多一分冷静,多一分判断,多一分审视,多一分理智。盲目崇拜的事要少一些,人云亦云的事要少一些,锦上添花的事要少一些,自欺欺人的事要少一些。

何阳是市场经济大潮中的一个渣滓,何阳现象也只是商海中的一串泡沫。中国经济的发展并不因何阳的“崛起“而加速,当然也不会因为他的沉沦而刹车或迟滞。但何阳给国人无疑提供了一本精彩的反面教材,如果国人能很好地予以借鉴,则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可能会更快更稳,中国人也会少一些如我般挨“耳光”的尴尬。

2000.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