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牛撇捺文集·意识荒草(卷三)
22178900000050

第50章 “青天戏”的民族悲剧情结

前一段时间中央电视台在黄金时段播出了一部电视连续剧《走过柳源》,剧中讲的是,某省省委书记、纪检委书记、副省长、省委办公厅主任一行在深入基层过程中,由于汽车抛锚,偶然地住进了柳源县。在这里,他们了解了一些百姓冤情,看清了一些基层干部欺上瞒下、钩心斗角、玩弄权术甚至横行乡里、鱼肉百姓的面目。剧中的故事引人感人。剧中还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其表现也令人或钦敬或感佩或赞赏或愤恨。看完此剧,我的感觉很好。我以为,省委书记大官员们确实应当多下下基层,多了解了解民情民意,多管束并惩治那些目无法纪目无群众的下级,多平反几起冤假错案。

事物大多有两面性,完美的不多。《走》剧似不例外。前两天有人在报上发表文章,指出《走》剧不过是千百年来各种各样“清官”、“青天”戏的翻版。剧中的省委书记在亲自听案审案甚至指示捕人,似乎于当代的法治意识法治程序多有不符。作者指出,如果从法治的角度看,《走》剧远远赶不上《秋菊打官司》。这位作者的意见,我认为不是偏激片面之词,绝对有他的道理。

问题在于,老掉牙的“青天”主题,老掉牙的“青天”模式,为什么在中国不仅仍有市场,而且大有市场?是因为中国人的思想顽固,永远不肯扔掉封建时代树起的“青天”旗帜?是因为中国人脑袋愚呆,三个五年普法,仍未灌进些许法律意识和法治常识?还是因为中国虽有法治的口号法治的条文,却难以依法治国,必须有“青天”的支持才能勉强做到依法治国?我以为答案应是最后一条。“依法治国”虽然好看好听,但在当前,还不太行得通,法律到了有些当权者手里就是橡皮泥。因此,现实当中法律确实比不上“青天”。在柳源,如果没有省委书记一行的介入和干预,夏莲姑娘一家的冤情就难以昭雪,柏家四虎就不可能被治罪,作恶多端的县委副书记邹平章就不可能落入法网,剽窃别人科研成果、削尖脑袋往上爬的县委书记就可能当上地委书记,而共产党的形象,在柳源就将进一步被败坏。法律在哪里?在书本上,在形象扭曲了的“公仆”的脑壳后面,在虚无缥缈间。

“青天戏”是好戏,还应当演下去。“青天戏”也是悲哀的戏,这是时代的悲哀、国家的悲哀、民族的悲哀。但是“青天”们加上百姓们应当努力,以早日让“青天戏”休息。

199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