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牛撇捺文集·意识荒草(卷三)
22178900000132

第132章 意识荒草

头颅是土地,意识是树,是花,是草。

我的头颅是贫瘠的土地、荒芜的土地、板结的土地、沙化的土地、盐碱的土地,故由此头颅中难以产生什么真知灼见、什么优秀思想,只能长出一些意识荒草。

意识荒草,是草,不是树,不成材;做不了家具,盖不成房子,甚至也烧不成木炭。但它可以为地球满目疮痍的表面添几分绿色,它可以产生氧气,枯死朽烂了,还可以化作肥料。它有生态价值、生态效益。没有了乔木灌木,没有了名花珍草是不可思议的,没有了荒草也是十分可惜的。在思想界,卓越的理论丛林固然重要,而意识的小草乃至荒草也不能没有。这是意识生态的需要,是其内在的规定性。

意识荒草无需成片的田野,山崖上、石缝中、沼泽里、沙滩上,到处可以生长。意识荒草无需肥沃的土壤,只要能勉强扎得下根,能吸收到一点养分,它就可以生存、生长。有些意识荒草在焦土上也能存活。地球存在着,宇宙存在着,它们就存在着。

意识荒草的生命是坚韧顽强的,它经得起风的摧折、沙的埋压、冰雪的封冻、山火的烧灼。所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也。俗语说,“天涯何处无芳草”,其实有些地方可能真的就无芳草,因为芳草娇嫩,被摧毁了。而真正可以成立的逻辑是,天涯何处无荒草!

意识荒草的生命是孱弱的,又是强大的;是低贱的,又是高贵的;是短暂的,又是永恒的。

每个人都有一颗头颅,那么就让它长点什么吧,长青松,长翠柏,长竹丛,长椰林,长名花,长美草。如果长不了这些,或者在长这些的同时还有些闲地荒地,不妨就让长一点荒草。

长荒草的土地比寸草不生的不毛之地要可爱得多。

20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