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牛撇捺文集·意识荒草(卷三)
22178900000123

第123章 世纪断想

时光以不可逆的方式向前推移,于是有了旧世纪新世纪。其实,时间并不完全包含和代表进步与反动、落后与先进。时间本无所谓新旧,世纪也无所谓新世纪旧世纪,新旧世纪的感觉,是人硬赋予时间,且千百年流传下来、固定下来的,因此,这种感觉未必是真实科学的。

前一秒后一秒,分出了两个世纪,一个是已成为完成时的二十世纪,一个是刚刚开始的二十一世纪。这种世纪的划分者是谁?是自然科学家?是社会科学家?是人民大众?都不是,是耶稣的父母,是教徒,是教皇。划分世纪的根据,是耶稣的出生日,是宗教纪念日,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不是很搭界。世纪的划分十分偶然,所以世纪本身不包含什么实质性内容,说明不了什么问题。站在世纪交替线上,我感觉这一秒与上一秒没什么不同,这一天和上一天没什么异样,世纪钟声与巴黎圣母院几百年前的钟声也没有特殊的区别。

一觉醒来,窗口透进了新世纪的阳光,扭头看看,地上摆的还是旧世纪的床,床上躺着不知是旧世纪还是新世纪的我。新世纪有什么重大变化呢?仔细想想,可能我们中国为世界又贡献了上百万的“世纪婴儿”,中国的人口又在快速增长。要说世纪之交的变化,恐怕这是最大的变化。另外的呢,变化似乎就没有那么快,那么大。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大约一万亿美元,美国是四万多亿美元,中国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或者干脆一点说属于落后与贫穷的国家。我们国内的腐败问题还很严重,工人下岗失业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农业的工业化、农村的城镇化、农民的市民化问题还没有好的解决办法。中国是一个充满了希望、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的国度,同时又是一个矛盾重重、困难重重、危机重重的国度。我们的责任很大,任务很重。这一切,不是一个世纪转换就能自然解决得了的,要靠全体中国人脚踏实地的艰苦努力。

谁若有权力划分世纪,我建议将1978年作为世纪交替之年,甚至开元之年。我以为,我们今天仍与1978年在一个世纪,在改革开放的世纪。改革开放的任务远未完成,改革开放的路程还十分漫长。孙中山曾说过:“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句话可以借来一用。邓小平1992年初在视察南方时曾殷切希望,中国的改革能快一些,再快一些。先辈们的那份心情我们要理解,那份期望我们不能辜负。改革的任务不会因新世纪的来临而减轻,改革的难度不会因新世纪的到来而降低,改革的关卡不会因新世纪的到来而自然拆除。形势还是同样的形势,任务还是同样的任务,困难还是同样的困难,一切都要靠我们去冷静面对,认真解决,就像上世纪进行改革一样。

20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