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牛撇捺文集·民族情怀(卷一)
22178800000098

第98章 要“一哄而起”

中国人在思维王国尚未走向领先地位。尽管历史上出过孔子、孟子、庄子、王阳明、康有为、章太炎等大思想家、哲学家,但不论其思想体系的宏伟庞大还是精到深邃,与西方相比,仍欠那么点火候。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康德、孟德斯鸠、黑格尔我们赶不上,更遑论马克思恩格斯了。

中国人学先进的思想和思维方式有时也容易走调。虽然口头上高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实际上却有时行的是唯心主义形而上学。一部“文革”史,就足以佐证一切。近来荒唐莫名的例子也为数不少。比如讲循序渐进吧,就不论大事小事,急事慢事,统统小心翼翼地迈步子,“试点”来“试点”去,一慢二看三通过。有些事情别人干过并且被证明行之有效,我们的一些地区或行业也已试行并成效卓著,但仍要架子端得平平的,步子迈得稳稳的,不紧不慢地爬行磨蹭,形如小脚女人,却得意于自己的稳健行事。非但如此,他们还在半躺半卧中大批什么“一刀切”,高声阻拦“不可一哄而起”,大有“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先哲味道。孰不知,统统不让“一刀切”,就是最大的“一刀切”。看准了的事不许一齐动手,不许“一哄而上”,便是感觉的麻木,思想的疲沓,行动的迟缓,就是放弃历史赋予自己的一次次机遇,自甘平庸,自甘落后,甚至是自我毁灭。

邓小平最近指出,发展缓慢就是停滞,甚至是倒退。要发展,就必须胆子更大一些,步子更快一些,就必须冒险,就必须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就是要破除一切不合逻辑不合时宜的条条框框。“不能一哄而上”,某种意义上便在可破之列。试想,在允许试验,允许犯错误但不允许不改革的今天,一切还放不开手脚,畏首畏尾,干什么都唱试点、总结、推广三部曲,岂不坐失良机!比如机构改革,从十三大正式提出,迄今已逾四年,于今已在不改革不能促发展之范围。改革的方针方法步骤已研究了多年,而且也进行了尝试,但今日重新提出后不是大刀阔斧地全面铺开,而仍要搞什么一个点一个点的试验,在苍穹之黑幕上拿香火戳窟窿,何时才能见到光明!此种思维和行为模式,真真急煞人愁煞人窝囊煞人。

我们为祖宗未留下优秀的思维传统遗憾,更为今人的冥顽不化悲哀。我们呼吁抓紧时机发展自己,提倡有条件时便“一哄而起”!

(载1992年5月6日《银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