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牛撇捺文集·民族情怀(卷一)
22178800000087

第87章 谁来落实

民间有一副楹联:“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你也讲我也讲他也讲。”横批是“谁来落实”?这副不登大雅之堂的楹联,虽牢骚味十足,却意蕴深刻。首先,它揭示了中国的某种现状。其次,它表明了百姓的心态与要求。

我们这个民族本来就有在一定程度上注重纲领、口号而忽视行动的弊病。进入90年代,此风不但未消退,反而日见其涨。翻翻大大小小的报刊,看看不同层次的文件,听听形形色色会议上的发言,对于国家的前途、命运,对于发展方略,从高级领导到平民百姓,几乎都在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时时讲,而且大多是引经据典言之有据出口成章,慷慨激昂豪情万丈。如果把这些演讲词文件材料汇集起来,也算得上光辉的文献、熠熠生辉的典籍。可是,令人遗憾甚至痛惜的是,纲领不少方案不少计划不少豪言壮语不少,落到实处的却不多不深不妙不扎实。往往会上让人拍手称快击案叫绝的文件,会议一结束便进了文件柜,完成了“使命”。豪言壮语言犹在耳,可行动呢,销声匿迹,或者仅有淡淡的痕迹。

何以会出现只讲演不落实的情况,窃以为大抵有如下几点原因:其一,纲领本身大而空,缺乏可操作性和可行性;其二,体制不顺,哪项工作该由哪个部门哪些人落实,并不明确,因而推诿扯皮,无法落实;其三,民族浮华风的积淀与影响,只顾嘴巴豪迈痛快,缺乏求实扎实的品格,不以虚夸为憾,不以吹牛为耻,讲时压根儿就没想到过落实;其四,缺乏监督检查的社会机制,使“吹牛不上税”“大话可升官”成了现实的某个侧面。基于以上原因,虽然很多事情人人讲,时时讲,但落实者少,落到实处的更少。

“谁来落实?”老百姓问得好!我想民间撰此楹联,并不是只为宣泄沉郁愤懑忧患之情。这里面,蕴含着他们深沉的奋起意识和殷切的盼望与期待。

谁来落实?是纲领的起草人,是方案的制定者,是会议的演讲者,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当然,身居要职者应首先行动。

(载1991年11月12日《银川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