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牛撇捺文集·民族情怀(卷一)
22178800000137

第137章 路是脑袋“走”出来的

人是猴子变的,还是海豚变的,至今仍有争议。人之成为人后,肯定要走路,这一点无可争议。路是走出来的。如果将这个“走”字界定得宽泛一些,超出两脚前后换位之义的话,这个论断也无可辩驳。

路到底是什么“走”出来的?

我曾写过一篇小文,曰《路不是脑袋走出来的》,意在佐证一打纲领不如一个行动的名言之正确,对只说不练的现象发一点微辞。文章发出后,又遇到了许多事,又引发了许多思考,进而得出一个新的结论:路是脑袋“走”出来的。

这个结论似与前者相矛盾。而事实上只是角度不同而已,在于对“走”的理解的深化。

人的脚是受大脑支配的。走向何方,走哪条路线,动脚之前,大脑便有了一定的谱。在目前道路四通八达的地方如此,在荒漠草原如此,在原始社会落后地区无路混沌之时也是如此。即便随意散步,这个“随意”,也是大脑的指令。

路的修筑,离不开大脑。不论乡间小路,还是柏油路、水泥公路、铁路,它们的诞生,如果让身体的部件按功劳排座次,首席交椅不是手,更不是脚,而是脑袋。

因为有了脑袋,脚还可以少走路或不走路,也可以行万里路却很少“走”路。路绝大多数是“人路”,但古今中外的词典中却并无此词。倒是有个响亮的名词,叫“马路”。马路者,人骑马坐马车行走之路也。到了后来,有了公路、铁路、海路、空中之路,人们便以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代步,开始了广泛意义上的“走路”。

脑袋这东西神奇无比。一位伟人说过,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这话不假。需要补充或者说加以说明的是,这里的“人”,应该是有头脑的“人”。

人类社会从原始走向现代,从愚昧野蛮走向进步文明,主要是人类有不可思议神奇无比之大脑。有了这不同于其他物种的玩意,人才成为永远进步的人,动物才永远成为无所变化的或者说少有变化的动物。最为悲悯的,像熊猫、鳄鱼,成了“活化石”。

人类还将不断向前迈进。人类是分民族、国家的。有区分,便有竞争。竞争归根结底是大脑的竞争。

我们的国家相对于美英德法日等国,仍是个穷国。我们的路更坎坷更漫长也更曲折。要走好此路,要开拓更广阔更平坦的路,就要加倍珍惜和充分运用全体人民的智慧,要用脑袋“走”路。

要解决好脑袋“走”路的问题,就要首先解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问题。切盼这一方针不要只喊在嘴上,要紧的是落实在行动上。

(载1993年7月9日《杂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