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牛撇捺文集·民族情怀(卷一)
22178800000130

第130章 石磙的碾压与小麦的分蘖

一般的植物均怕外力的冲撞与挤压。微贱如小草,践踏之后也会变黄、枯萎,失去生机与活力。但小麦却是个例外。在幼苗期,小麦不但不怕踏压,而且一定程度的踩踏碾压对其生长发育有一定程度的良性刺激,可使其分蘖发叉,一粒种子可长出数个头来。因此生长初期的小麦(特别是冬小麦),最好是多踩几脚,甚至用石磙来碾压。

我所出生的地方是不种冬小麦的,因此便无石磙碾压的景致。当我初次从科教书上看到用石磙碾压麦苗的场景后,便觉得新鲜新奇,且一向以记忆力坏著称的我居然对此常记不忘,而且随着年纪的增大与阅历的增长,感觉越来越强,印象越来越深。我常将其与社会现象联系起来,思索玩味一些现实问题。

在所有的植物中,人与小麦最为相像,尤其是人的思想。思想的禁锢与高压,常常抑制思想的发展。但从别的角度另外的意义上却又促进着思想的繁荣。董仲舒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却使儒家思想内部出现了许多的门派,使汉代以前业已存在的各种政治思想和学术流派得到充分的前所未有的兼容并包和融会贯通。清代大兴“文字狱”,但可以说正是这种政策孕育了晚清思想界的论战与“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中十亿人只准一个脑袋思维,别的脑袋只用作“吃饭”,可谁曾料到,“文革”之后出现了以真理标准讨论为标志的中国思想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尽管目前仍然道路坎坷,步履维艰,但却不能掩盖其辉煌本色。

捂不住压不住盖不住,这便是思想的本色;捂之愈明盖之愈彰压之愈繁,这更是思想的本色。对此规律和法则,有人清楚有人糊涂。最清楚的,莫过于政治家思想家;最糊涂的,亦莫过于政治家思想家。

小麦碾压之后头更多穗更多收获也便更多,思想呢,高压之后,除了“产量”的增加,更有质量的提高与升华。“碾压”功德无量!

一个没有婚恋失败感情创伤史的人写不出好的爱情诗爱情小说,一个没有经历过劫难与艰险的民族也不可能产生深邃伟大的思想。

我们不期望“碾压”,但也不惧怕“碾压”。那些企图以“碾压”方式禁锢思想界文化界的做法,其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当然,其“操作者”也不可能被视为功臣,就像蚊虫的叮咬有可能提高人的免疫力,但人类永远不会喜爱蚊虫。

(载《人才与科技》1993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