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走宁夏
22158300000021

第21章 六盘山凉殿峡

余光慧

你会想到吗?在干旱荒凉的西部山源上,有这么一块葱笼如翠玉般的峦嶂。这就是六盘山凉殿峡。

溪水

坐在凉殿峡一条山谷的溪边,宁静的绿色包笼了我们。

把手和脚轻轻地放进清冽的溪水中,兀的,一股清澈、清凉、清静之感,就浸染了你的全身。因奔走而裹身的暑气、风尘,顷刻间随流淌的溪水、山谷的清风消去了。真惬意啊,你恍若变作了溪底那块阴凉儿、静静的石头,只被透亮、涂涂的清泉轻轻抚摸着。

仰起脸,四周碧绿的山峰围上来,溪旁、山涧密密的青枝嫩叶又给你的发丝、面庞抚上了淡淡的绿意。近旁的枝头上,远处的幽谷里,传来鸟的啼鸣。俯下身去,那艾篙、松枝混合一起的清香忙不迭地向你袭来。

这就是凉殿峡,一个清静、清凉、清爽的好去处。传说当年横扫欧亚的蒙古大军曾在这里休养、整肃,凉殿峡的清凉、清静洗去了他们万里征战的风尘。成吉思汗为自己寻得了这么一方休栖之地,疗养西夏人给他的箭伤,也算是有福气。导游热情地指给我们看—树丛中,这是蒙古大军插旗的石窝,那是蒙古大军演兵的将台;艾篙铺地的山坡,这边是蒙古大军放马的围场,那边是将士驻扎的营盘。也果真有房基碎瓦在向你说明,千年的历史,就藏在这斑驳的树影、翠绿的山野、涂涂的溪水间,一不小心,你就会碰上它。说是传说也不尽然。史籍上说,公元1227年春,成吉思汗率军围攻西夏都城兴庆府(银川),久攻不下。闰五月,成吉思汗自隆德至六盘山避暑,七月,一代天骄箭创迸发,死于军中。返回的蒙古大军攻进弹尽粮绝的兴庆府,立国190年的西夏灭亡了。

我静静地坐在溪边的绿荫中。

历史的沉烟与心灵的疲惫都随溪水流走了。

白桦林

谁会想到在雄奇的大西北黄土高原上,会遇上秀美而充满诗意的白桦林呢?

从枝枉横生的山间小径中钻出来,突然,眼前一亮。在这里,高大的山岭似乎有意弯下了他坚实的背脊—一片独立于四边群峰的坡源,而让人神思遐想的白桦林就那么风姿绰约地挺立其上。

如果说松是树中的汉子,那么桦就算是林中的少女了。你看,此时亭亭玉立的棵棵白桦,像是羞涩的女儿家,斯斯文文,牵着手儿,给姜姜芳草让出源地的中央,自个儿沿着源边,由少而多,由下而上,最终才连荫成片静静地覆盖了整座山岗。

坐在林中松软的草地上,向上望去,挺拔的白桦给树林撑出了一片秀美的疏朗和阴凉。透过这片疏朗,五月的阳光在桦树林外,显得越加明亮。逆光看去,桦树银白的树干又增添了一些灰色的典雅,衬在一派青翠的绿色之中,明明暗暗,那油画的意境和韵味就浓浓的了。

虽说已是初夏,桦林中闪动的却满是春的气息。刚刚舒展开的桦树叶儿,是那么的干净、清新,虽是绿,却绿得青翠,翠中又透着几分嫩黄。林中的小草也是一副才钻出地皮不久的模样,傻傻地伸直着草尖儿,却努力要覆盖隔年的衰草和落叶的枯黄。我想这要是在南方,此时的丛林,一定早已绿得浓郁,绿得张狂了,哪会像这里,满眼是绿,却绿得轻柔,绿得透明,绿得鲜亮,绿中跳跃的尽是青春般的纯净和灵动的气韵。只有这种绿,才与少女般的桦树林般配得上。

在这青春的绿色中,人也显得年轻,显得干净,显得快活了。把脸贴在丝绸般感觉的桦树皮上,闻着树木的清香,心是那样的舒畅,阴谋、诽谤、缝凝、肮脏,都离你远去。

这片桦树林原在凉殿峡景点里是无名的。是径源县的几位青年知识分子从无际的山峦绿野中发现了她。真要感谢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