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影响千万人一生的枕边书
22158000000098

第98章 当傻瓜高声大笑时,聪明人只会微微一笑(2)

人就应该能言善语

生活中,人是各种各样的,因此,他们的心理特点、脾气秉性、语言习惯也各不相同,由于这个缘故,也就决定了他们对语言信息的要求是不同的。所以,不能用统一的通用的标准语的说话方式来交流,一个能言善语的人往往会随机应变。

有一个人擅长奉承,一日请客,客人到齐后,他挨个问人家是怎么来的。第一位说是坐出租车来的,他大拇指一竖:“潇洒,潇洒!”第二位是个领导,说是亲自开车来的。他惊叹道:“时髦,时髦!”第三位显得不好意思,说是骑自行车来的。他拍着人家的肩头连声称赞:“廉洁,廉洁!”第四位没权也没势,自行车也丢了,说是走着来的。他也面露羡慕:“健康,健康!”第五位见他捧技高超,想难一难他,说是爬着来的。他击掌叫好:“稳当,稳当!”

你也许会捧腹大笑,但是我们可以从中悟出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奥妙所在。

有个青年想向一位老中医求教针灸技巧,为了博得老中医的欢心,他在登门求教之前做了认真细致的调查了解:他了解到老中医平时爱好书法,遂浏览了一些书法方面的书籍。起初,老中医对他态度冷淡,但当青年人发现老中医案几上放着书写好的字幅时,便拿起字幅边欣赏边说:“老先生这幅墨宝写得雄劲挺拔,真是好书法啊!”对老中医的书法予以赞赏,促使老中医升腾起愉悦感和自豪感。接着,青年人又说:“老先生,您这写的是唐代颜真卿所创的颜体吧?”这样,就进一步激发了老中医的谈话兴趣。果然,老中医的态度转化了,话也多了起来。接着,青年人对所谈话题着意挖掘、环环相扣,致使老中医精神大振,谈锋甚健。终于,老中医欣然收下了这个“懂书法”的弟子。

年轻人善于摸着老先生的脾气说话,这也告诉我们,交际中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是非常重要的。看到对方喜欢什么,你就要顺着他喜欢的话去说,顺着他喜欢的事去做;看到对方厌恶什么,忌讳什么,就要避开他忌讳的不说,避开他厌恶的事不去做。这样,对方就会觉得你是他的知心人,便会把你视为知己。

一般说来,办事严谨、诚实、老练的人,最喜欢听流利而稳重的话,这时,你说话时要注意态度尊敬,既不能高谈阔论,也不可婉转如簧,而应以忠实见长,朴实无华,直而不曲。话语虽简单,但言必中的,给人以老实敦厚的印象。

若对方性情豪放、粗犷,则他喜欢听耿直、爽快的话,那么你就应忠诚、坦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对美丑、善恶的爱憎要强烈分明。就要开门见山,有话直说,千万不要兜圈子。

若对方是学识渊博的高雅之士,他可能崇尚旁征博引而少芜杂的言辩,你不妨从理论问题谈起,引经据典,纵横交错,使谈话富有哲理色彩,但言辞应表现出含蓄和文雅,显得谦虚而又好学上进。

比如,某青年与一位名牌大学的老教授在火车上一路同行,青年人想借老教授的钢笔写字,便说:“喂,钢笔给我一下。”然而,老教授是位颇讲究礼仪修养的人,他见青年如此失礼,便把头扭向一边,没理青年人的茬儿。假若,青年人知道老教授的性格特点,把话换成:“请问老先生,把您的钢笔借我用一下行吗?”其结果可能就会截然相反。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并不是说为了讨好他人什么话都说。切记有的话是不能说的,比如大话不可以说,有些人为了让听的人高兴,通常会说一些大话,这些大话听起来似乎很有“魄力”,其实是信口开河。如果让对方察觉到,就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其次,闲话不可以说。有些人通常赞美对方,这个时候,就可能会对别人评头论足,也可能会搬弄是非。这样的行为会让对方觉得讨厌。

总之,与不同的对象谈话,就要采用不同的谈话方式。投其所好,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才能够成为最后的大赢家。能言善辩不是“墙头草,随风倒”,而是在交际中根据人的不同性格来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