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影响千万人一生的枕边书
22158000000061

第61章 活用一切有利条件(1)

俗话说得好:“好风凭借力。”一个人在事业上要想获得成功,除了靠自己的努力奋斗外,还要借助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才能事半功倍。利用外界有利条件是一种韬略,善于利用外界有利条件的人才是聪明之人。

大家都知道朋友多了路好走,可是很多人却在自己的生活周围筑起了界限。他们结交朋友只固定在一个圈子、一个范围内。其实广泛与人交往是机遇的源泉。交往越广泛,遇到机遇的概率就越高。

战国时期,许多达官贵人都有大量的门客,他们供养这些门客就是为了日后能得到他们的帮助。其中,齐国的孟尝君门客人数最多,号称有“门客三千”,而且其中什么样的人都有。孟尝君出使秦国时,遭人谗言陷害,秦昭王将他囚禁起来并想杀了他。正在这时,有个人对孟尝君说秦昭王的一个宠妃能救他,于是孟尝君便向那个宠妃求助。

可是那个宠妃要孟尝君把已经献给昭王的一件白狐裘衣作为交换条件,东西都已经送出去了,如何能拿回来呢?正在他无计可施之时,有一位曾是偷盗之徒的门客说,可以帮助孟尝君弄到白狐裘衣。于是,他施展绝活,很快将白狐裘衣盗了出来,献给那个宠妃。宠妃也如约帮助孟尝君逃出了城门。

孟尝君出了城门后,立马往回国的路上赶。走到函谷关时,正是夜半时分,需到鸡叫时方可开门。但孟尝君担心,等到那时秦昭王可能已经发现自己逃走,必将派兵来追。孟尝君急得心急火燎,害怕追兵到来,但又没有办法叫开城门。此时,又有一位门客挺身而出,他说自己善于学鸡叫,可以给守关士兵造成错觉,使他们打开城门。果然,这个人学了几声鸡叫后,函谷关的守门士兵听到鸡叫后,便把城门打开,完全没有觉察到那不是真的鸡叫,孟尝君就这样终于逃回了齐国。

“鸡鸣狗盗”之徒都是我们所厌恶的人,无论什么样的人,都有特定的价值和用途。和不喜欢的人打交道,有时也能帮上你的大忙。孟尝君靠这些鸡鸣狗盗之徒逃离牢笼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做人就要善于结缘,多交朋友,能使自己有更大、更自由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不要自己给自己筑起一座高墙,把一些人排除在外。与人交往要注意交友不拘泥,诤友不能缺。要知道一样米养百样人,人有很多种,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优点,所以,在构建人际关系网时,一定不能太单一,也不要完全局限于自己的同行或具有共同爱好与兴趣的人中间。最关键的是要能做到优势互补,既能使自己的优势为其他人提供必要的帮助,也能使其他人的优势对自己发生作用和影响。倘若我们能充分发现和发挥每个人的特殊价值,那么即使是自己不喜欢的人也能能给自己带来帮助。因此在交朋友的时候是不能挑剔的,但是自己心中要有数、有个尺度。

那么如何择友呢?鲁迅先生说过“要略小节而取其大”。略小节,取其大,就是不斤斤计较不足,而要从大处着眼。看人首先看大节,而不是盯住对方的缺点和错误不放,而要用发展的、变化的观点看人。如果不是略其小,取其大,就不能与人为善,就不能全面、客观地评价一个人,就可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就可能把朋友推开,而得不到良好的人缘。

有一个绅士,特别好交友,因此他的朋友特别多,而且是三教九流,什么样的都有,他也以这些朋友为傲,逢人就说自己的朋友多。后来有人问他,朋友这么多,你都同等对待吗?他沉思了一下说:“当然不可以同等对待,是要分等级的!”他说他交朋友都是诚心的,不会利用朋友,也不会欺骗朋友,但别人来和他做朋友却不一定是诚心的。在他对朋友中,人格清高的朋友固然很多,但想从他身上获取一点利益,心存二意的朋友也不少。“对方有坏意,不够诚恳的朋友,我总不能也对他推心置腹吧!”这位绅士说,“那只会害了我自己。”

所以广泛交友但又分等级,这才是聪明之举。

古人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谁都希望能结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但是我们也不能把志不同道不合的人排除了,现实生活中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我们不仅要和知己处好关系,也要和不喜欢的人打好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