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法宝:宁夏“继续解放思想推进跨越式发展”研讨文集
22156700000030

第30章 继续解放思想 推进中宁跨越式发展

马吉

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继续解放思想,按照中央、区、市有关政策和总体工作部署要求,立足县情,进一步理清思路,拿出新举措,推进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这是摆在各级干部面前的一项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近期,通过对党的十七大和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学习,认真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和深入基层调研分析,加快推进中宁跨越式发展,必须采取以下对策措施:

一、推进中宁跨越式发展,必须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引领全县经济社会大发展解放思想是推动理论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各方面创新的先导,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事实一再证明,解放思想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新业绩的一大法宝,也是中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法宝。实现中宁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坚持解放思想这个法宝,要把解放思想贯穿于中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全过程。在推进中宁跨越式发展中,一定要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打破束缚发展的精神枷锁,破除各种消极落后思想的影响,树立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奋斗精神,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观念更新中开拓创新,在开阔眼界中拓宽思路,在创新进取中破解难题,努力走出一条符合中央、区、市精神,符合中宁实际的发展路子。鼓励干部群众在解放思想中干事创业,在干事创业中解放思想,营造鼓励解放思想、敢于解放思想、能够解放思想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要坚决摒弃小农经济传统观念,克服封闭保守、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的意识,坚持在创新的实践中解放思想,真正把解放思想体现在具体工作中,落实到解决问题上,体现在又好又快发展上,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全县各项事业的大发展。

二、实现中宁跨越式发展,必须以调整经济结构为主线,加快经济发展方式大转变围绕经济结构调整这条主线,今后中宁要重点加大“三大调整力度”,首先是加大工业结构调整力度,构建多元化工业经济格局,推进新型能源基地建设。要做“精”资源产业,变“原字号、粗加工”为“高附加值、精深加工”;做“强”接续替代产业,变传统产业“一枝独秀”为多种产业“群龙共舞”;做“大”节能环保产业,变“高耗能、高污染”为“低排放、高效益”。其次是加大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优化种植业结构。在“特”字上做文章、下工夫、抓特色、抓规模、抓品牌、抓科技,大力发展避灾农业、节水农业、高效农业、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产、加、销一体化,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再次是加大新兴城镇建设思路调整力度,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第三产业提档升级。树立资本运作的新理念,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采取更加积极的扶持政策,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和有经济实力的能人志士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交通运输、信息产业等领域的投资、经营和管理,搞活商贸流通。

转变中宁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扩大经济总量和规模效益为重点,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在农业方面,要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高效生态农业,积极推动品牌化经营,建立和完善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标准体系、生产技术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在工业方面,要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推动建材、化工、电解铝、铁合金、金属锰、金属镁等传统优势产业的改造升级,以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为手段,对传统优势产业进行大量规模技术改造,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第三产业方面,坚持改造传统服务业和发展新兴服务业并举,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推动商贸、物流、金融、中介、信息软件产业等服务业的发展。努力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促进社会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力争到2012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800元,年均增长7.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000元,年均增长10.8%。

三、推进中宁跨越式发展,必须以加快“三化”进程为重点,促进中宁县域经济大提升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经济基础,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主要载体。必须以发展县域经济为支撑,始终坚持把大力推进“三化”进程放在重中之重,不断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

(一)要以工业化为主导,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提升工业发展水平,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在新型工业化方面,中宁要以发展特色工业为着眼点,以民营企业为着力点,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支柱产业,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一要完善提高工业园区功能,实施载体带动,扩大“洼地”聚合效应。按照“布局合理、产业聚集、循环发展、基础配套”的思路,规划建设“一园五区”,进一步完善园区水、电、路、绿化、通讯、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聚集产业要素,形成发展高地,全力打造三个百亿元产业发展基地,奋力推进工业经济突破性发展。二要立足资源产业优势,突出项目拉动,增强工业发展后进。整合县、乡镇、村三级资源,充分发挥资源产业优势,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充分发挥能人优势,增强对外资、民资的吸引力,努力引进大项目、大企业。力争新上、技改、扩建工业项目30个,完成投资5.5亿元。三要发展壮大骨干企业,培植规模企业集群,拉动农村经济发展。依托现有骨干企业、特色产业和名优产品,重点培育发展以农副产品加工、高新技术、冶金、化工、建材、电力能源六大产业集群。努力打造销售收入超5亿元、10亿元、30亿元以上的重点优势企业,形成3-6个在全国有一定特色优势的产业和5-8个知名品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力争2012年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60家,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187.5亿元,年均增长39.1%,工业增加值达55亿元,年均增长38.7%。四要大力发展民营企业,落实优惠政策,再造扩张新优势。认真落实各项强企惠企政策,扶持其快速成长,培植一批骨干企业和民营大户。引导电石、铁合金、碳化硅等生产企业进行联合重组,组建企业集团,尽快做大做强,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二)要以农业产业化为基础,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进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在基地建设上,要在“大”字上做文章,抓基地,扩规模。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巩固发展枸杞、红枣、苹果、草畜、硒砂瓜五大传统和特色产业,培育壮大枸杞、生猪、乳品、育肥牛羊、优质玉米、苹果、红枣、硒砂瓜八大农产品基础,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观光、安全农业。要切实抓好沿高速公路两侧特色经果林带建设工作。力争2012年,枸杞、红枣、苹果、硒砂瓜产业基地面积分别发展到15万亩、15万亩、10万亩、40万亩。在农副产品加工上,要在“加”字上求突破,抓龙头,促转化。坚定不移地把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作为新上项目、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的主攻方向,引导有实力的工业企业、社会资本参与农副产品深度开发,在巩固发展枸杞、苹果深加工产业的同时,力争在硒砂瓜、红枣、生猪等深加工上实现重大突破,不断提高附加值和加工转化能力。在农副产品流通上,要在“活”字上动脑筋,抓流通,拓市场。着力建设林果、硒砂瓜、畜牧等农副产品专业销售市场,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积极组建农副产品销售集团,着力培训一支东进西出、走南闯北、千户万人、覆盖全国的农副产品流通运销大军,不断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农民从业方式和增收方式的转变。力争2012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28.8亿元,年均增长13.3%,农业增加值达到15亿元,年均增长12.3%。

(三)要以城镇建设改造为突破,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提升城镇发展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紧抓自治区发展沿黄城市带的战略机遇,坚持城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相结合,加快构建“近水亲河、北接南连、东扩西展、提升内涵”的城市发展新格局,加快建设以“一城三区”为核心发展区,以四个中心集镇为辐射带动区、以五个一般集镇为卫星发展区的城镇群,奋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在城镇建设上,以新城区开发、老城区提升改造为突破点,带动全县经济发展。立足交通枢纽型和生态园林型城市定位,着力建设新城,改造提升老城区,做好做活黄河水域文章,打造黄河金岸,把中宁建成西北美丽的滨河城市。在新区开发上,要加快“三区”对接。坚持“先修路、拉框架,搞公益、促开发”的原则,以黄河南北防洪堤为基础,规划建设滨河大道,黄河以北建设西起胜金关经黄河大桥至张裕沟双向四车道工程,与胜金关至沙坡头景观大道相贯通;黄河以南规划建设黄河大桥至泉眼山滨河道路工程,为县城北扩奠定基础。全力做好太中银铁路至石中高速公路中宁出口改造拓宽、石中高速公路中宁出口至古城子接宁卫路道路工程。规划建设黄河大桥以东防洪堤经县林场和东华斜桥接高速公路出口的东二环路工程,使县城向109复线以东扩展2公里。规划建设原109国道黄桥岔路口向北取直接黄河以南滨河大道的西二环路工程,打通取直原109线黄滨村至黄河以南滨河大道,县城延伸至西二环路,使县城控制区面积扩大到45平方公里。在拉大城市框架的基础上,重点抓好滨河大道、西北二环路、黄河湿地生态园、柳青渠综合整治改造、招商服务中心、南河子公园扩建等公共设施建设项目,加快枸杞东苑三期、南河子花园三期、世纪花园三期等城市开发建设项目。大力改造城中村和城镇居民危旧平房,强化功能配套,完善水暖电路基础设施,加强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突出杞乡特色,提升城市内涵。坚持“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的方针,从群众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入手,积极探索依法管理、科学管理、长效管理机制,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质量。

四、推进中宁跨越式发展,必须以优化经济环境为抓手,实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新突破要以营造宽松、健康的发展环境为目标,以规范治法、强化服务为根本,以行风建设为重点,以制度建设为保证,坚持不懈地抓好治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在硬环境上,按照城乡发展规划要求,强化精品建设,进一步完善交通、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优化人居环境。在软环境上,要继续完善政策,兑现承诺,以铁的手腕、铁的纪律、铁的措施,彻底铲除滋生“三乱”的土壤。对所有审批项目实行一门受理、联合审批、限时办结的“一站式”服务;要在服务环境、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方面进一步优化。在服务领域上,要从适应企业和民众的实际需求出发,由单一搞审批办手续向搞好产业指导、信息咨询和市场体系的健全完善等方面拓展;要不断健全政府部门行政效能评估监督制度,从源头治理,从机制入手,坚决清除一切不利环境发展的障碍。努力营造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

要以项目建设带动投资,增加财源,吸引人才,调整结构,构建开放的工作新格局。在招商引资上,政府要努力抓好以下几点:一是企业搭桥,以商招商。千方百计密切与外商的联系,通过外商宣传中宁的发展环境和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外商前来投资。二是找准载体,资源招商。立足县情,突出优势,充分利用枸杞、畜牧、红枣、硒砂瓜、煤炭、石膏、劳动力、文化等资源进行招商。三是广泛出击,宣传招商。坚持“请进来”,不断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招商引资新路子;坚持“走出去”,全民参与,主动出击,形成全民开放,全民招商的浓厚氛围;坚持正确把握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强抓机遇,扩大招商。在项目建设上,应着力在以下几方面强化引导:(1)引导现有企业通过联合等方式,尽最大能力增加投入、扩大生产规模,培育龙头企业;(2)引导企业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把强化科技创新,加快产品研发作为投入重点;(3)千方百计激活民间力量,聚集有限的资金,集中发展科技含量高、市场空间大的优势项目;(4)引导规模企业不断健全和完善经营管理制度,强化诚信意识,以良好的形象取得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更大支持。

五、推进中宁跨越式发展,必须以统筹城乡发展为途径,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推进中宁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推进:一是应着力推进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按照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的要求,把农村和城市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在统一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明确分区功能定位,加快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审,进一步完善县城主城区、新堡区、石空区以及重点地段的控制性详规,完成全县村庄布局和川区乡镇村庄建设规划、优化城乡布局结构。二是应着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坚持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着眼强化城乡设施衔接、互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的力度。要增加对农村道路、水、电、通信和垃圾处理设施等方面的建设投入,实现城乡共建、城乡联网、城乡共享。三是应着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按照有利于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加快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教育和公共卫生等方面的转移支付,尤其要加大政府的投入力度。四是应着力推进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要建立有利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政府管理体系,改变过去一些重城市、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重市民、轻农民的做法,充分发挥政府在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建立相关制度方面的作用。要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进一步放宽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要改革农村征地制度,引入市场机制,切实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生活保障问题。

六、推进中宁跨越式发展,必须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加快建设中宁社会主义新农村紧紧抓住国家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转向农村的机制,切实加强农业农村设施建设。一要加快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坚持不懈地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中低产田改造、农村道路、安全饮水、渠道节水改造、生态移民、抗旱防汛、小流域治理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二要加快农村道路建设。积极争取农村道路工程建设项目,进一步改善农民群众的出行条件。新建乡镇、村客运站,提高公交车通达能力。三要加快农村住宅建设。按照设计理念人文型、公共设施配套型、建设成本节约型、人居环境友好型的标准,稳步推进“塞上农民新居”示范点建设,加大农村旧庄点整治和危旧房改造力度。四要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程。要在实施农村大环境整治的基础上,整合项目资源,狠抓高速公路两侧农房“平改坡”建设工程,加快推进“塞上农民新居”、旧村庄整治和农村危旧房工程建设,启动建设红梧社会主义幸福村。加强巷道硬化、启用沼气、安全饮水、广播电视、通信等配套设施建设,努力建成一批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塞上农民新居”,实现全县乡村面貌大改观。

七、推进中宁跨越式发展,必须以切实改善民生为目的,加快建设文明富裕和谐新中宁要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加大对改善民生的投入力度。对各类民生问题,要区分轻重缓急,突出重点,扎实加以解决。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健全创业服务体系,健全完善职业培训制度。全面改善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设施条件,要在加快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着力改善办学条件。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不断探索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扩大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稳步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医药卫生服务。要逐步建立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着力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更好地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以政府公共财政为主导,建立多渠道社会保障资金投入机制,建立新型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让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建立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构建起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就业帮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等为补充的多元化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做到农村低保水平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步增长,使城乡居民同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完善社会管理,维护全县社会的安定团结,促进和谐中宁建设,加快推进中宁跨越式发展。

(作者系中宁县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