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每天必读的心理学全书
22156100000066

第66章 爱情心理学(3)

缘分,可遇不可求的天使

缘分,可遇而不可求,就算词穷墨尽,也无法形容描写得酣畅尽致。有时,缘分擦肩匆匆而过,有时情深款款地向你走来,读懂的人,珍惜了;读不懂的人,自然错过了这奇妙的感觉了。

张爱玲曾轻声诉说:“于千万人中,遇到你所遇到的人,于千百年中在时间无垠的荒野中,有两个人,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就这样相逢了,也没有说什么,只是轻轻地道一声:哦,你也在这里吗?”相逢就是缘。诗人徐志摩也曾告诉世人,人们苦苦追寻的缘,切不可强求,“在茫茫人海中,我欲寻一知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得之,我幸,不得之,我命!”随遇而安也是缘!说出“得之,我幸,不得之,我命”的大诗人徐志摩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但是因为缘分未到,而成为终身的遗憾。

徐志摩的第一个夫人是张幼仪。这是一个典型的父母包办之下的婚姻。可它是徐志摩一生中真正意义上的婚姻。因为他跟张幼仪才真正具有家的概念:上有高堂,下有子女,中有世人的普遍的认可。从常人的眼光来看,他们俩的婚姻应该算是美满的。虽说是包办婚姻,可他们的关系却非同寻常。特别是他们离婚之后所保持的那种深厚的友谊,更是在当今开放的时代也是难能可贵的。

不过,有着美满婚姻的徐志摩和张幼仪最终还是离婚了。两个人虽然一起生活过几年,在别人眼中也算美满,但是无奈有缘无分,最后还是分开了。

徐志摩生命中就有了第二个女人:林徽音。据说《再别康桥》即是为她所做。徐志摩认为他有幸而找到了他的“唯一之灵魂伴侣”,于是,他离了婚,要找他的“灵魂伴侣”去了。可不幸的是,林徽音却并不是徐志摩那一类人,她是那种为婚姻而婚姻的那类。对她来说,婚姻比爱情重要。林徽音并不想为爱情做什么,她不想介入徐志摩的婚姻,所以她选择了离开徐志摩,并在父母的安排下,与徐志摩的恩师的儿子定下了婚约。也许他们的爱情如故,可林徽音却选择了婚姻,并没有选择爱情。这自然也在常理之中。选择爱情而放弃婚姻的,古往今来,都是稀有之物。

徐志摩的“唯一之灵魂伴侣”的梦想看来是还没有实现了。这令立志追寻爱情的徐志摩万分的痛苦。他还得继续寻找他的“唯一之灵魂伴侣”。于是出现了他生命中的第三个女人:陆小曼。但两人结合之后并不幸福。

可见,在爱情中,缘分是可遇不可求的天使。有时是你有情而他无意,有时是为现实所迫而以遗憾的结局收场。缘分的来或去,并不是你想念就会来,也不是你想扔就能弃的。缘分是可遇不可求,有时厮守终身,却没有一丝有缘的感觉;有时萍水相逢,却怦然心动;有时又是有缘无分,遗憾无奈。

陆游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他出生于越州山阳一个殷实的书香之家,幼年时期,正值金人南侵,常随家人四处逃难。这时,他母舅唐诚一家与陆家交往甚多。唐诚有一女儿,名唤唐婉,与年龄相仿的陆游情意十分相投,两人青梅竹马,耳鬓厮磨,虽在兵荒马乱之中,两个不谙世事的少年仍然相伴度过一段纯洁无瑕的美好时光。随着年龄的增长,一种萦绕心肠的情愫在两人心中渐渐滋生了。

两家父母和众亲朋好友,都认为他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于是陆家订下了唐家这门亲上加亲的姻事。成年后,唐婉便成了陆家的媳妇。从此,陆游、唐婉更是情爱弥深。陆游此时已经荫补登仕郎,紧接着还要赴临安参加“锁厅试”以及礼部会试。新婚燕尔的陆游流连于温柔乡里,根本无暇顾及应试功课。陆游的母亲唐氏是一位威严而专横的女性。她一心盼望儿子陆游金榜题名,以便光耀门庭。目睹眼下的状况,她大为不满,几次对唐婉大加训斥,责令她以丈夫的科举前途为重,淡薄儿女之情。但情况始终未见显著的改善。陆母因之对儿媳大起反感,认为唐婉实在是唐家的扫帚星,将把儿子的前程耽误殆尽。于是她来到郊外无量庵,请庵中尼姑妙因为儿、媳卜算命运。妙因煞有介事地说:“唐婉与陆游八字不合,先是予以误导,终必性命难保。”陆母闻言,急匆匆赶回家,叫来陆游,强令他将唐婉休弃。陆游心中悲如刀绞,素来孝顺的他,面对态度坚决的母亲,除了暗自饮泣,别无他法。

迫于母命难违,陆游只得答应把唐婉送归娘家。这种情形在今天看来似乎不合常理,两个人的感情岂容他人干涉。但在崇尚孝道的中国古代社会,母命就是圣旨,为人子的不得不从。就这样,一双情意深切的鸳鸯,被活活拆散。陆游悄悄另筑别院安置唐婉,有机会就前去探望,诉说相思之苦。精明的陆母很快就察觉了此事。严令二人断绝来往,并为陆游另娶一位温顺本分的王氏女为妻,彻底切断了陆、唐之间的悠悠情丝。

甚至到陆游七十五岁时,他上书告老还乡,唐婉的影子还萦绕在他的心头。虽然自己已经垂暮之年,然而对旧事、对跟唐婉相遇的地方——沈园依然怀着深切的眷恋。

缘分可遇不可求,所以,要学会在缘来时坦然地接受,缘去时也从不强留。学会淡然地看待一切,以平静的心态接受缘来缘去的自然,以平和心态接受生活公平或不公正的待遇,接受生活随心或不如意的安排。不必在意缘分的存留,也不要太在意缘分的长短。只要拥有过,那份过程的轰轰烈烈和恬淡如诗,都会成为一种温馨的美丽。

缘分如潮涨,也如潮落。带来时拥有珍惜,接受欣然;带走时不说遗憾,怀揣一份轻松和坦然。没有时不要冥思苦想的苦盼,失去后也不必对着曾经的印痕懊恼。更不必要为了忘却那份伤痛,而刻意的回避和躲闪曾经的水痕。人生需要一种洒脱,缘分也需要一份淡定。看淡了得失,没有了耿耿于怀,你就会拥有一种宽容博大的淡泊情怀,拥有了一份可贵的心灵平静。生命在手的日子,不必苛求,不必强留,一种淡然在胸,缘来缘去就成为一种生命的释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