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寻求他人的帮助
听过一个故事,讲的是寒冷的冬天,一个卖包子的和一个卖被子的同到一座破庙中躲避风雪。天很晚了,卖包子的很冷,卖被子的很饿,但他们都相信对方会有求于自己,所以谁也不先开口。
过了一会,卖包子地说:“吃个包子。”卖被子地说:“盖上条被子。”
又过了一会,卖包子地又说:“再吃个包子。”卖被子地又说:“再盖上条被子。”
就这样,卖包子的一个一个吃包子,卖被子的一条一条盖被子,谁也不愿向对方救助。到最后,卖包子的冻死了,卖被子的饿死了。
人若敬我,我便敬人;人若爱我,我便爱人;人若求我,我便求人;人若予我,我便于人。两个人僵持到死,不是不肯付出包子和被子,而是不肯付出一点求人的尊严,最后,只能是一个冻死一个饿死。所以,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要主动寻求他人的支援,让别人索求帮助。一个人力量有多大,不在于他能举起多重的石头,而在于他能获得多少人的帮助。
一个小男孩在他的玩具沙箱里玩耍。沙箱里有他的一些玩具小汽车、敞篷货车、塑料水桶和一把亮闪闪的塑料铲子。在松软的沙堆上修筑公路和隧道时,他在沙箱的中部发现一块巨大的岩石。小家伙开始挖掘岩石周围的沙子,企图把它从泥沙中弄出去。他是个很小的小男孩,而对他来说岩石却相当巨大。手脚并用,似乎没有费太大的力气,岩石便被他连推带滚地弄到了沙箱的边缘。不过,这时他才发现,他无法把岩石向上滚动、翻过沙箱的边框。
小男孩下定决心,手推、肩挤、左摇右晃,一次又一次地向岩石发起冲击,可是,每当他刚刚觉得取得了一些进展的时候,岩石便滑脱了,重新掉进沙箱。小男孩只得拼出吃奶的力气猛推猛挤。但是,他得到的唯一回报便是岩石再次滚落回来,砸伤了他的手指。最后,他伤心地哭了起来。
这整个过程,男孩的父亲在起居室的窗户里看得一清二楚。当泪珠滚过孩子的脸庞时,父亲来到了跟前。
父亲的话温和而坚定:“儿子,你为什么不用上所有的力量呢?”
垂头丧气的小男孩抽泣道:“但是我已经用尽全力了,爸爸,我已经尽力了,我用尽了我所有的力量!”
“不对,儿子,”父亲亲切地纠正道,“你并没有用尽你所有的力量。你没有请求我的帮助。”父亲弯下腰,抱起岩石,将岩石搬出了沙箱。
我们要明白,主动寻求别人的支援不是丢脸的事情。人互有短长,我们解决不了的问题,对我们的朋友或亲人而言或许就是轻而易举的,记住,他们也是我们的资源和力量。我们所处的是个万物共存的和谐社会,单打独斗是行不通的。大多数人都是乐于助人的,因此只要我们认定他们能帮上忙,那就请开口求助吧。但是在开口时,应简单明了地陈述要求,而且不宜展现出一副咄咄逼人的姿态。
尽管如此,有些人一提到求人就皱眉头,甚至羞于告人,他们对求人怀有一定的偏见,认为那一定是卑躬屈膝,低三下四的。他们常常引以为自豪地向人说:“我平素不喜欢求人的。”他的话似乎带有一些“让人知道他是个性坚强的人”的意思。但这句话挂在嘴边,是毫无意义的。我们立身处世,虽然要自力更生,不要轻易靠人,但这个社会毕竟是集体的,有许多事情是独立难成的,一个人的能力是很有限的,当你处于顺境的时候,你自然不会想到陷于困苦中的滋味,便轻易妄言自己不求人。殊不知,人生变幻莫测,又怎知前路没有重重阻碍呢?
人生一世谁敢担保永世不求人?现实生活有太多无奈,使你不得不去寻求他人的支援。假如你是一位待业青年,希望能找到一份如意的工作;假如你是一个职员,希望能平步青云;假如你是采访记者,希望能紧握伟人的手;假如你有急用,希望能筹借到一笔款子……这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希望便构成了生活。生活则迫使你不得不去求助于别人,而是否能得到别人的“搀扶”,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你有没有求人的技巧和策略。
凡是自称为不愿求人的人,往往是人生的失败者。从心理方面分析,人的性格虽然不同,有宽容的,有吝啬的,有豪爽的,有狭隘的,但无论性格怎样,对给予别人一种小惠却是人人都乐意的。当你对一个人说“我不喜欢求人”,即使你的话不是向他而发,但听的人却认定你的话是针对着他的。他会感觉你将他拒于千里之外,产生疏远感,甚至还会产生你是鄙视他的能力的感觉。
交际学家甘顿教人“善意地向人求取一些小惠”,认为这是讨人好感的最高方法。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敬与重视,如果尽自己的所能给予别人一点恩惠,那么在心底会生出一种想法:我对别人有用,我可以造福于别人。这种想法会给一个人带来愉悦和幸福感。得到恩惠的一方也会因为感激而记着这个施惠者并尊重他。
要想成功地求得别人的帮助,必须遵循两个基本原则。第一,诚恳礼貌,即常言道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礼貌待人,铁心可化,这是求人成功的先决条件。第二,避开忌讳。每个人因个性和生活经历等,对某些言辞和举动有些顾忌,因此千万不要去冒犯。
总之,人生在世,既有风雨也有晴天,谁都需要别人的“搀扶”,不过,如果你希望自己在落魄时能有朋友为你伸出援手,最好的因应之道就是平时多做些投资。因为,你从来没有帮助过别人,别人又怎能心甘情愿地帮助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