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华将帅故事
22148800000045

第45章 徐达、常遇春——南征北战,所向披靡

公元1368年,当过农民、和尚的朱元璋当了皇帝,建立明朝,是为明太祖。明太祖统一全国后,建功臣庙,绘制数十名功臣画像,供人瞻仰和祭祀。其中,杰出将帅徐达、常遇春居第一位和第二位,表明他俩在明朝开国前后,建立了别人无法比拟的巨大功勋。

徐达(公元1332~1385年)字天德,濠州(今安徽凤阳)人。世代务农,家境贫寒。他与朱元璋是同乡,从小一起放过牛,结为好友。“少有大志,长身高颧,刚毅武勇”。元朝末年,朱元璋参加红巾军起义,在郭子兴部下当了亲兵头目,回家乡招募部队。二十二岁的徐达弃农从军,成了朱元璋的得力助手。不久,朱元璋奉命南下定远(今安徽定远),徐达率二十四人跟随。他们收编了几支地主武装,顺势攻取了滁州(今安徽滁县)、和州(今安徽和县)。徐达作战英勇,升任镇抚。期间,郭子兴与副帅孙德崖发生内讧,郭子兴抓了孙德崖,孙德崖的部下则抓了朱元璋,剑拔弩张,互不相让。经过交涉,双方同意交换被抓人员,但谁也不肯首先放人。在僵局无法打破的情况下,徐达主动要求代替朱元璋,去到孙德崖军中充当人质,事件平息后获归。经过这件事,朱元璋和徐达的亲密关系更进了一层。

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郭子兴病死,朱元璋出任元帅,成为这支红巾军的领袖。他决定率兵渡江,攻取集庆府(今江苏南京),作为根据地。进兵途中,一名大汉来投,他就是常遇春。

常遇春(公元1330~1369年)字伯仁,怀远(今安徽怀远)人。“貌奇伟,勇力绝人,猿臂,善射”。原先追随刘聚落草,后来发现刘聚无能,这才另择明主。他见朱元璋,自请为先锋。朱元璋说:“你怕是饿极了来混饭吃的吧?”不想收留,常遇春再三恳求。徐达见其勇猛豪壮,为之说情,朱元璋终于答应,同意收留常遇春在军中效力。

朱元璋挥师渡江,进取采石矶(今安徽马鞍山长江东岸)。元军据险设防,顽强抵抗。常遇春在战斗中表现出惊人的勇敢和高超的武艺,乘船离岸尚有三丈远,就奋戈刺向敌人。元军以戈还击,常遇春借其力,以戈点戈,乘势一跃,腾空跳上江岸,大喊一声,眨眼间击倒数名敌人。元军以为是天降神将,纷纷后退。朱元璋和徐达指挥士兵舍船登岸,抢占阵地,瞬间便夺取了采石矶,再扩大战果,攻取了太平(今安徽当涂)。常遇春一战而出名,被授为总管府先锋,进总管都督。从此,常遇春和徐达一起,成为朱元璋的得力大将,二人并称“军锋冠”,南征北战,所向披靡。

徐达和常遇春率兵沿江东下,一举攻克集庆府。朱元璋将其地改名为应天府,建立江南行省,再命徐、常东取镇江、金坛等地,使应天府的安全有了保障。徐达因此升任淮兴翼统军元帅,常遇春则升任统军大元帅。

当时,朱元璋的西面是徐寿辉建立的天完政权,长江中游的军事重镇安庆(今安徽安庆)仍被元军所控制。张士诚也已在太湖流域建立政权,国号为周,定都平江(今江苏苏州)。朱元璋审时度势,从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固守东、西,出击东南”的战略,先定皖南各县,然后从徽州路(今安徽歙县)进取建德路(今浙江建德),包围婺州(今浙江金华)。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他以徐达任佥枢密院事,镇守应天府,自统十万大军,以常遇春为行省都督马步水军大元帅,进攻婺州及其附近地区。元朝守将纷纷投降,那里成了朱元璋新建立的浙东行省。常遇春升任佥枢密院事。徐达留守,再建新功,升任奉国上将军、同知枢密院事。

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陈友谅杀死徐寿辉,自称汉王,勾结张士诚,从西、东两个方向,夹攻应天府。朱元璋采纳文人谋士刘基的意见,把军事重点放在西线,集中力量对付陈友谅。徐达和常遇春奉命,先夺得池州(今安徽贵池),然后在九华山(今安徽青阳境)一带设下伏兵,重创陈友谅,斩首一万人,俘虏三千人。战后,徐达升任中书右丞,常遇春升任行省参知政事。

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爆发了著名的鄱阳湖之战,朱元璋统领二十万兵马,决战陈友谅。陈友谅兵马号称六十万,势焰很盛。徐达、常遇春和另一位大将邵荣,各率一军,身先诸将,英勇奋战,初战即败其前锋,杀敌一千五百人,夺得一艘巨舰。朱元璋知道陈友谅灭亡在即,顾虑东线的张士诚偷袭后方,所以命徐达回守应天府。他满怀信心地说:“吾以徐达留守,缓急可百全也。”这样,阵前大将就剩常遇春和邵荣二人。关键时刻,邵荣“骄蹇有异志”,伙同参政赵继祖,谋伏兵马,另有他图。朱元璋及时发现这一情况,逮捕邵、赵,却又不忍处治。常遇春说:“人臣谋反,还可饶恕吗?臣义不与共生!”朱元璋因此将邵、赵杀死,格外器重常遇春。常遇春独自担负起指挥全军的重任,三战皆捷。陈友谅依仗兵多船多,纵横于湖上,专门围击朱元璋乘坐的战船。常遇春指挥诸将,左冲右杀,呼声震天,几次救援朱元璋脱离险境。双方在湖上大战三日,常遇春抓住战机,在上风纵火,焚烧敌船。汉军死伤无数,“湖水皆赤”。陈友谅于溃乱中逃跑,中了流箭,一命呜呼。鄱阳湖之战,以朱元璋大获全胜而告结束。

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朱元璋自称吴王,建立了一整套封建统治机构。徐达出任左相国,常遇春出任平章政事。徐、常统兵,转战湖广,彻底扫除了陈友谅的残余势力。

其时,张士诚早就归顺元朝,旋又自立为吴王。朱元璋决定趁热打铁,消灭张士诚。文人谋士李善长提出,消灭张士诚,宜缓不宜急。而徐达则坚定地说:“张士诚骄横苛薄,大将李伯升之辈暴殄奢侈,用事者黄敬天、蔡彦文、叶德新等,皆迂阔书生,不知大计。臣奉主上威德,率精锐之师,声罪致讨,三吴之地,计日可定。”朱元璋同意徐达的意见,拜他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舟师二十万进攻湖州(今浙江吴兴)。张士诚分兵三路迎战。徐达、常遇春亦分兵三路针锋相对。经过激烈交锋,张士诚屡战屡败,徐达、常遇春夺得湖州、吴江(今江苏吴江),乘胜包围平江,沿城外筑起长围,把吴军困在城内,水泄不通。城外架起木塔,木塔上置放火炮,居高临下,轰击城内守军。徐达遣使请示朱元璋作战事宜,朱元璋手书敕谕,说:“将军谋勇绝伦,故能遏乱略,削群雄。今事必禀命,此将军之忠,吾甚嘉之。然将在外,君不御。军中缓急,将军其便宜行之,吾不中制。”这等于把作战的全权交给了徐达。徐达于是下令,向平江发起总攻,一举攻陷,生擒张士诚,俘虏二十五万人。徐达进入平江,号令全军:“掠民财者死,毁居民者死,离营二十里者死。”军纪严明,人心安定。张士诚被押送应天府,自缢而死。徐达、常遇春班师,朱元璋亲自出城迎接,封徐达为信国公,常遇春为鄂国公。

朱元璋雄才大略,再拜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领二十五万大军北伐元朝。文人谋士宋濂起草北伐檄文,文中提出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口号。关于进兵方略,朱元璋明确指示说:“先取山东,撤彼屏障,移兵两河,破其藩篱,拔潼关而守之,扼其门槛,天下形势入我掌握,然后进兵。元都势孤援绝,不战自克,鼓行而西,云中、九原、关陇可席卷也。”朱元璋绝对相信两位统帅,评价徐达说:“御军持重,有纪律,战胜攻取,得为将之礼,莫如大将军。”针对常遇春性格比较鲁莽的特点,朱元璋告诫说:“当百万众,催锋陷坚,莫如副将军。不虑不能战,虑轻敌耳。身为大将,顾好与小校角(摔跤),其非所望也。”

徐达、常遇春完全按照朱元璋的战略部署,开展军事行动,先取山东,再移兵西向,克河南,陷潼关。每个战役中,他俩各有所长,优势互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史载:“是时称名将,必推达、遇春两人,才勇相类,皆太祖所倚重。遇春剽疾敢深入,而达尤长于谋略。遇春下城邑,不能无诛戮;达所至不扰,即获壮士,与谋,结以恩义,为己用。”徐达精于谋略,常遇春的勇猛更是无人可比。常遇春曾说:“吾能将十万众,横行天下。”因此,军中给他起了个绰号,叫做“常十万”。这位常十万也确实厉害,“冲锋陷阵,未尝败比,虽不习书吏,用兵则与古合”,称得上是天生的将才。

这年底,朱元璋正式即皇帝位。次年正月,定国号为明,以应天府为国都,改元洪武。徐达升为右丞相,再任太子少傅;常遇春加太子少保衔。

明朝的建立,极大地鼓舞了将士们的士气。明太祖又亲临汴梁,直接指挥战事。徐达说:“我大军平齐鲁,扫河洛……元朝声援已绝,今乘势直捣元都,可不战有也。”明太祖深以为然。于是,徐达、常遇春挥师北上,以卷席之势,迅速攻下德州(今山东德州)、长芦(今河北沧州)、直沽(今天津)、通州(今北京通县)。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八月,元惠宗妥懽帖睦尔见大势已去,带着后妃、太子仓皇逃离大都。徐达、常遇春大军入城,元将帖木儿不花、庆童、迭儿必失等人不降,被斩杀,其余不戮一人。徐达命封府库,保管图书和财宝,禁止士兵侵害百姓,使得吏民安居,市不易肆。捷报送达应天府,明太祖笑逐颜开,命改大都为北平府。这标志着元朝的灭亡。

接着,徐达、常遇春奉命进军山西。镇守太原的元将扩廓帖睦尔,仍有数万兵马,避开正面明军,绕道进攻北平。徐达面临着两种选择,一是继续进攻太原,一是回军守卫北平。他经过权衡,认为北平有军队守卫,万无一失,而太原空虚,正是攻取的最好机会,因此决定以攻制攻,以骑兵速进,直取太原。常遇春又提出个方案,说:“我骑兵虽集,步卒未至,骤与战,必多杀伤。不妨夜间劫营,必定得手。”恰在这时,扩廓帖睦尔部将豁鼻马,派人前来约降,愿为内应。徐、常大喜,迅速和豁鼻马取得联系,同时组织精骑,乘夜衔枚,偷袭元军大营。扩廓帖睦尔全无防备,全军溃败,仓皇中,只带着十八名亲随落荒而逃。豁鼻马四万多兵马投降。徐达、常遇春麾兵大进,顺利攻占了太原和大同。

其后,徐达、常遇春分兵,转战塞北和陕甘,扫荡元朝的残余势力。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常遇春追击逃亡的元惠宗,攻克开平(今内蒙古多伦北),俘获敌人万人,车万辆,马三千匹,牛五万头。回师途中,突然患病,不治身亡,年仅四十岁。明太祖接到丧报,悲痛欲绝,亲自到郊外祭奠,并以隆重的礼仪予以安葬。常遇春被追赠为翊运推诚宣德靖远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太保、中书右丞相,追封开平王,谥忠武。

次年,徐达在平定陕西、甘肃以后凯旋。明太祖亲至龙江迎劳,颁诏大封功臣,徐达名列首位,为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改封魏国公,岁禄五千石,赐予不死铁券。

徐达长女“幼贞静,好读书,称女诸生”。明太祖主动攀亲,结为儿女亲家。说:“朕与卿,布衣交也。古君臣相契者,率为婚姻。卿有令女,其以朕子棣配焉。”徐达长女嫁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另两个女儿又分别嫁明太祖第十三子代王朱桂、第二十二子安王朱楹,俱封王妃。君臣儿女,三重姻亲,这在历史上是很少见的,表现了他们之间非同寻常的特殊关系。

明太祖称誉徐达为“开国功臣第一”,这是千真万确的。徐达一生,“廓江汉,清淮楚,电扫西浙,席卷中原,声威所震,直连塞外,其间降王缚将,不可胜数”。他深通为将之道,具有良好的个人品德。言简虑精,令出不二;善抚士卒,赏罚分明;注重军纪,无忧百姓;忠直无私,痛恨奸佞。明太祖信用胡惟庸,任为宰相。此人心地诡诈,热衷于玩弄权术,有意结交徐达,遭到拒绝,转而贿赂徐达家的看门人福寿,要他谋害主子。福寿不为私利所动,揭发了胡惟庸的阴谋。徐达深疾其奸,多次向明太祖进言,指出胡惟庸不宜为相。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胡惟庸谋反罪行败露,被处死,证明徐达的预见是完全正确的。因此,明太祖更加敬重徐达,称他为“徐兄”,称赞说:“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不矜不伐,妇女无所受,财宝无所取,中正无疵,昭明乎日月,大将军一人而已。”

胡惟庸事件之后,明太祖改革官制和军制,把所有大权集于一身。同时猜忌功臣,杀了很多人。徐达镇守北平,诚惶诚恐。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徐达患了疽病,明太祖把他接回应天府治疗。徐达所患疽病,忌吃蒸鹅,可是,明太祖偏偏赐蒸鹅给他吃,徐达不敢不吃,于次年二月病逝,终年五十四岁。明太祖不知是真是假,又是悲痛欲绝,辍朝临丧祭奠,追封徐达为中山王,谥武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