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后期秦国军事舞台上,占有显赫地位的不仅有王翦、王贲父子,而且有蒙氏家族。蒙氏家族包括蒙骜、蒙武、蒙恬祖孙三代,其中蒙恬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和直道,对于巩固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作出了特别重大的贡献。
蒙恬(公元前?~前210年),出身于将帅世家,其先祖是齐国人。祖父蒙骜在秦昭王时到达秦国,官至上卿,其后多次担任秦军统帅,进攻韩、赵、魏国,攻取上百座城邑,使秦国增设了三川郡、太原郡和东郡。父亲蒙武,曾是王翦的副将,参加攻灭楚国的战争,攻克楚都,俘虏楚王,同样建立了功勋。蒙恬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里,深受祖父、父亲的影响,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成为一位将帅级的英雄人物。
事实上,蒙恬最早从事的职业是狱吏。他年轻时十分好学,精通刑法,并且写得一手好字。相传,中国的文房四宝之一毛笔,就是蒙恬发明的。这一发明,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播和书法艺术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家庭的熏陶,时势的需要,促使蒙恬改行从军,而且很快显露出了才华。他和李信等人一起,成了秦国军界少壮派的杰出代表。公元前224年,秦国攻楚,李信和蒙恬同为秦军的统帅。在这次战争中,李信骄傲轻敌,导致了秦军的失败。秦王嬴政不得不礼请老将王翦出马,这才最终攻灭了楚国。随后,蒙恬改在王贲部下效力,参与扫荡了燕国的残余势力。公元前221年,王贲和蒙恬挥师南下,进攻齐国。齐国政治黑暗,武备松弛。秦军如入无人之境,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一举攻克临淄。齐王建投降,齐国灭亡。
灭齐战争,是秦王嬴政攻灭六国的最后一仗。当年,嬴政统一中国,自称始皇帝。秦始皇迅速建立封建的国家体制,实行郡县制,将全国分为三十六个郡。但是,考虑到以国都咸阳为中心的京畿地区的战略地位,决定不设郡而设内史,任命亲信大臣予以管理。内史的行政首长也叫内史。秦朝首位内史不是文官,而是由武将蒙恬出任的。据此可知,蒙恬在秦始皇的心目中,忠诚可信,足以胜任任何最重要的职务。
中国统一了,中原地区战事平息,但北部边疆仍不安宁,主要是匈奴时时入侵,严重威胁着边境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匈奴是中国古代的少数民族,史籍中称“戎”、“狄”,亦称“胡”。早在商朝和周朝,匈奴人便与华夏人开始了密切的交往。春秋时期,匈奴人广泛分布于西起关中,东至伊洛一线以北的广大地区。他们以游牧为生,逐水草而居,粗犷豪放,剽悍善战。战国时,主要活动于秦、赵、燕国以北地区,势力逐渐强大起来。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方士进献迷信图书,其中有句话叫“亡秦者胡也”。秦始皇以为“胡”就是匈奴,所以命蒙恬统领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及早解决所谓的“胡患”问题。
蒙恬兵出上郡(今陕西榆林东南),对盘踞在这一地区的匈奴实施重击,收复了河南之地。这里的“河南”,指黄河河曲以南地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河套地区。蒙恬继续东进北上,扩大战果,进军至阴山(今内蒙古阴山),大大拓展了秦朝的版图。秦朝随即在新收复的地区设置九原郡(今内蒙古包头西),下辖四十四个县,实行行政管理。新建各县自然条件恶劣,人口稀少。中央政府通过发配罪犯和动员移民的措施,先后将三四万户人家迁徙至那里居住,屯田开垦,发展农牧业生产。蒙恬则在高阙(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东北)、阴山一带,设置城堡,建造工事,防止匈奴南侵。河套地区土地肥沃,水草丰美,内地迁徙的移民,带去了先进的农耕技术,使那里很快成为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因而被称为“新秦”。由此可以看出,蒙恬北击匈奴,对于秦朝巩固北部边防,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出于军事防御的考虑,命令蒙恬带领军队和移民修筑长城。其实,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开始,赵、燕、秦国就先后修筑过长城,用于防范北方游牧民族的骚扰。蒙恬奉命,将原先各国的长城连接起来,使之成为一道坚固的防御屏障。这是一项浩大而艰巨的工程,耗费的人力、财力和物力难以计算。蒙恬连接后的长城,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沿黄河,经蒙古草原,傍阴山山系,因地形而起伏,随山水而转折,扼险要,阻关隘,绵延万余里,巍峨雄壮,气象万千,号称万里长城。
修筑长城,目的在于军事。试想,当北方游牧民族以铁骑利刀,直接威胁和肆意践踏中原腹地时,作为封建王朝的统治者,除了奋起抵抗,将敌人拒之于国门之外,还有什么其他的办法呢?长城在当时是一道防御屏障,即使在后世也具有深远意义。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中原华夏民族与北方少数民族,除了不断战争外,更有许多互相扶助,通商通好,以及文明融合的时候。往小里说,由于长城的存在,中原文明得以很快成熟起来,并由此带动了周边少数民族文明的发展。往大里说,由于长城的存在,中国的古代文明才得以日臻完善,从而形成足以与外来文明交流和碰撞的力量,而且这一力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可惜限于种种原因,这一力量无法向外发展,而是在自身内部消耗掉了。
长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也是中国古代文明成长的保障。它,永远是中华民族团结、力量的伟大象征。修筑长城的决策者是秦始皇,实施者是蒙恬,他们的功绩,世人会永远铭记。
就在修筑长城的同时,秦始皇还命蒙恬主持修建一条道路,从甘泉宫直达九原郡。这条道路“堑山堙谷,千八百里”,平均宽二十米,当时称为“直道”。实际上,这是一条军事大道和战略大道,目的在于加强中央政府对于边地的统治,同时,北方匈奴一旦入侵,秦军便可通过它运送兵员和作战物资,直达前线。蒙恬主持修建了直道,无疑是为秦朝的集权统治又立了新功。
其后,蒙恬驻守上郡,威震匈奴。蒙恬弟弟蒙毅在朝中任职,官至上卿,深得秦始皇宠信,出则参乘,入则御前。史籍记载蒙氏兄弟说:“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名为忠信,故虽诸将相莫敢与之争焉。”
公元前213和212年,发生了著名的焚书坑儒事件。秦始皇长子扶苏反对父皇的残暴做法,秦始皇因而大怒,将扶苏发配到蒙恬军中任监军。这期间,蒙恬和扶苏的关系相当亲密,从而引起了宦官中车府令赵高的忌恨。接着而来的,便是蒙恬以及蒙氏家族遭受种种不幸。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最后一次巡行中病死于沙丘平台(今河北广宗西北大平台),死前召见丞相李斯和赵高,嘱为玺书,赐予扶苏,命其速回咸阳,主持葬礼。不言而喻,这等于是命扶苏继承皇位。可是,赵高用心险恶,唆使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软硬兼施说服李斯,组成一个谋逆集团,焚毁秦始皇的遗诏,另外伪造两份诏书:一份谎称秦始皇已立胡亥为太子;一份赐扶苏和蒙恬以死。他们严密封锁秦始皇的死讯,车载秦始皇尸体,故意绕道九原郡,驰回咸阳。朝廷专使携带伪造的诏书送达上郡,上面写道:
朕巡天下,祷祠名山、诸神,以延寿命。今扶苏与将军蒙恬将兵数十万以屯边,十有余年矣,不能进而前,士卒多耗,无尺寸之功,反而多次上书,诽谤朕之所为,以其不得罢归为太子,日夜怨望。扶苏为人子不孝,今赐剑以自裁!蒙恬与扶苏居外,不匡正,宜知其谋,为人臣不忠,今赐死!
扶苏接了伪诏,以为是真的,泣入内舍,就要自刎。蒙恬见多识广,阻拦说:“皇上在外,未立太子,令我将三十万大军驻边戍守,令公子为监军,这是天下第一重任。现在仅凭一纸诏书,公子便要自裁,怎知其中没有诈谋?我说,公子不妨派人驰赴行在(皇帝所在之处)问个明白。如果情况属实,再死不迟。”
扶苏听了,顿时起疑。可是,那个专使受了胡亥、赵高、李斯的密嘱,一再催促,逼令扶苏自杀。扶苏愚忠愚孝,失声痛哭地说:“君要臣亡,不得不亡;父要子死,不得不死。为臣为子,哪里容得我再行请命啊?”说罢,取剑自刎,倒地身亡。专使催促蒙恬自裁。蒙恬可不愿糊里糊涂地送命,愿意交出兵权,自入阳周(今陕西子长北)大狱,等候圣决。
扶苏自刎,蒙恬入狱,赵高、李斯立刻拥立胡亥即位,他就是秦二世皇帝。李斯仍为丞相,保住了荣华富贵;赵高升任郎中令,开始专权用事。
赵高当初犯法,曾被蒙毅判处死刑,若不是秦始皇的赦免,早就丢了性命。他升任郎中令后,所干的第一件事便是报复蒙毅。他无中生有,捏造罪名,声称秦始皇曾想立胡亥为太子,而蒙毅拒不同意,一味死谏,致使事情没有结果。胡亥听任赵高摆布,命将蒙毅下狱斩首。
赵高杀了蒙毅,再怂恿胡亥,派遣使者前往阳周,赐蒙恬以死。使者传达圣旨说:“君之过多矣!卿之弟蒙毅有大罪,法及内史。”蒙恬不服,说:“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功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身虽囚系,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指秦始皇)也。”他以西周周公受奸臣诬陷为例,说:“我蒙恬一家,世无二心,而事卒如此,是必孽臣逆乱,内陵之道也。”他特别指出:“凡臣之言,非以求免于咎也,将以谏而死,愿陛下为万民思从道也。”使者表示,自己只管执行命令,不能转达罪犯的话。蒙恬呼天不应,叫地不灵,喟然叹息说:“我何罪于天,无过而死乎?”许久又说:“我蒙恬罪固当死矣!我修筑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绵延万余里,此其中能无绝地脉哉?此乃蒙恬之罪也。”说罢,吞药自杀。
蒙恬的“绝地脉”之说,可以理解为在修筑长城的过程中,征发了上百万民工,辛苦劳作,以致无数的百姓,流离失所,惨死异乡。然而,这不仅仅是蒙恬的罪过,更是秦始皇的罪过。蒙恬的死因不在于此,而在于胡亥,在于赵高,在于封建制度。他至死不明白这个道理,甚至对胡亥还抱有某种幻想,也算可悲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