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道德经释义
22148500000063

第63章

道者万物之奥。

奥:深,且含有妙运的意思。

清静虚无的自然之道生出了天地万物,天地万物又深藏於此道之中。大在六合之外,小在粒米之间,可谓造化万物之本始,生成万物之根蒂,其妙用无穷无尽。

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宝:珍贵之意。

保:保全,保持。

能深究大道之奥理,行大道之妙用,体用悉备者,可谓善人;天资愚蠢,行事蛮横,背天理、逆人伦者,可谓不善人。凡善人,体道修之於身,行之於万事,无一时不本道以为用。所以能为善人者,是以道为宝。不善人因不体道之妙用,时行不善而遭罪咎,临罪咎而生悔悟,能戒除背道之行、离德之为,方可免去祸咎,保全身命,此为一义;又一义者,胡作非为的不善人,常赖宽宏大量的有道之人来保全他。

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

善人以道为宝,其言行必法於道。“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美者,人人以有道德之言悦服,有道德的善言最为公平,人人悦服,故曰:(美言可以市。善人之宝在道,善人必遵道而行。为善,故称美。有道德的善言,不只图善於己,当能公诸於众。市者,聚众以公平交易之场所。有道之行,人人必尊。故曰:“尊行可以加人。”《周易·辞上传》说:“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善人之所以为善人者,是因清静虚无之妙道充实於内心,自然好生之德发行於外身,其言行必善美而尊贵。如人人皆如此,善人由何而说起呢?就因有不善者,才显出善人。既如此,人之不善,何可弃之?故曰:“人之不善,何弃之有。”

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

常言道:“贵为夫子,富有四海。”然天子所贵者。乃贵之以道。如离道,贵不可长保。三公,太师、太傅、太保都是朝廷最大的卿臣,但仍以道佐人主。修振朝纲,治国理民,三公之爵才可久立。如失道离德,祸国殃民,扰害生灵,必削其职、仍加其刑。拱璧是以双手捧起的玉璧,可谓珍贵之宝。如人与亲人在生死关头,可以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既如此,千金之璧,不如人道之所贵,拱壁不足以为贵,而贵者乃道也。驷马是为天子所乘,可算威严,然而不体之以“道”,不行之以德,百姓必感以厌恶,不悦而弃之。由此足证,天子之贵,三公之尊,拱壁驷马以先,都不如修道建德重要。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日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试考其上古之圣君,无不以此清静无为的自然之道治天下、统万民。既知如此,为什麽不日修此道呢?求道有什麽罪咎,可以不求免而自然会免掉。罪由何来,皆因失道离德,妄贪、妄为而自招。如日修此道,涤除妄念,摒除妄为,以恬淡素朴处之,罪咎自然消除。所以最珍贵的还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