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道德经释义
22148500000034

第34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能知人之德才、察物之体性正邪是非者,只能算做睿智。而只有了解自己德才体性过失的人,才算明白。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能胜过别人的人,不过是强壮有力。只有能主宰和控制住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知足者富。

体道返朴,方能澹泊自安,寡欲自守。只有知足知止,才能常感富裕满足。

强行者有志。

在正确的道路上,能坚持不懈,始终如一,逢千磨能自强不息,遇百难能顽强拼搏,这样才算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富贵是可居之地麽?否!“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财货是可止之所麽?否!“金玉满堂,莫之能守”。然则究竟何处是长久之地、应止之所?唯独虚无之妙道、天地之正气、人伦之大德也。

死而不亡者寿。

体道之士、正人君子以应天理为常德,以顺民情为心志。在心性上念念存诚而不妄,在言行上动止合义而不狂。为国效忠,於生灵有益,形体虽死,其功绩永不磨灭。如此可谓“死而不亡者寿。”

此章以自然之道,阐述了养生修炼过程的六步功法:

一、不可外露机智,追逐物情,而应时时检点素日的言行举止,是否违道失德,举心运念,是否有邪思妄为。

二、心地若动,一念不纯,持行敷衍,有一事不正,应立即改正,似同斩钢削铁。为降念定心、凝神入静的主要功法。

三、修炼者必须看淡世情,视功名货利为身外之物,知足知止,身虽贫困,但性体不亏。

四、千磨不退志,百折不回心。固守勿失,坚强不屈,至死方休,久持不懈。

五、天上地下唯道独尊,大寰宇内唯德最贵,唯有修道建德,复我本来的真本性才是应止之所,长居之地。

六、待成正果,与太虚同体,与造化同寿,与天地为一,形神俱妙,与道合真,形质虽化,性体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