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政治理论专题讲座
22148400000008

第8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过程。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由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一、毛泽东思想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

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共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而这两次世界大战均发生在20世纪前50年,都是帝国主义为争夺势力范围和重新瓜分世界而发动的侵略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于1914年—1918年,最后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这次世界大战,引发了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并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它一方面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帮助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另一方面,它使得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转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20世纪30年代,又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以轴心国的失败而告终。二战结束后,产生了东欧等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使社会主义力量空前壮大。毛泽东思想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社会基础。众所周知,中国经历了三千年的封建制度,曾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封建帝国。直到19世纪40年代,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使得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革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近代中国最大的、最基本的国情。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科学地分析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基本国情,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科学论断。可以说,毛泽东思想就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在分析和研究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逐步被中国共产党所掌握和运用,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思想理论基础。在近代中国,由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都遭到失败,其主要原因除了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里,只有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才能担负起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和社会解放的历史使命。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也只有学会运用马列主义理论,才能为中国革命指出真正的出路,才能带领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并进而转入社会主义,直至实现共产主义。1921年,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以马列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且,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理论创造中,把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不断地从马克思主义著作中汲取养料,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系统地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不断总结实践经验,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可以说,没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运用,就不可能有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理论基础和主要理论来源。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实践基础。在中国,如果只有马克思列宁主义,而没有党领导的中国人民的革命与建设的实践,还不能产生毛泽东思想。因为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指导实践,又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领导中国人民求翻身、求解放,经历了千辛万苦的奋斗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有成功的经验,又有失败的教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对这些经验和教训从理论上进行科学地总结和概括,从而逐步产生了和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又成功地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在这一实践中,毛泽东思想又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尤其是近代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遗产,也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提供了一定的历史条件。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马克思主义在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不能不对中国文化的变革产生重大影响。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实际上是一个紧密联系的过程。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不能不从中国文化的优秀遗产中吸取精华。毛泽东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和继承,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扬光大,也为中国人民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时期。

第一,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时期,这是毛泽东思想的萌芽时期。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便积极投身于革命实践,并开始注意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观点来观察和分析中国实际问题。这一时期,在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运动中,在第一次国共合作、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和北伐战争的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开始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初步结合起来,其成果主要表现为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些基本思想。这些基本思想可以集中表述为:无产阶级领导农民及其他小资产阶级,争取部分民族资产阶级,进行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军阀政权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大买办资产阶级和大地主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建立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国家,并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总形势之下,为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创造条件。这些思想集中地体现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历次代表大会和重要会议的文献中,体现在******、******、毛泽东、瞿秋白、邓中夏、周恩来等人的著作中。毛泽东于1925年12月发表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集中了当时全党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进行探讨的成果,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萌芽。

第二,从北伐战争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前期,这是毛泽东思想形成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党史和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一个极其艰难曲折而又十分重要的时期。我国革命经历了两次最严重的挫折,一是1927年大革命的失败,中国革命陷入低潮;二是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被迫进行战略大转移即长征。同时还经受了来自共产国际和党内“左”倾错误的严重干扰,也经受了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初创时期的种种磨难。但是,即使在这样的严峻形势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进程虽然受到阻碍,但并未中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韧不拔,在逆境中顽强探索,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提出了一系列中国革命的新观点,取得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突破性进展和成就,也使得毛泽东思想得以形成。

这一时期形成的主要思想有: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主干部分基本形成,即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及与此相关的其他重要观点已初步提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重要因子也基本形成,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方面的思想已初步提出。这些重要理论和思想,主要体现在毛泽东的一系列著作中,也体现在这一时期党的重要会议(如八七会议、党的六大)相关文献中,还体现在瞿秋白、周恩来、朱德、邓子恢等人的某些重要主张中。毛泽东于1930年1月发表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和同年5月发表的《反对本本主义》两篇文章集中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提出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地初步思想,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第三,从土地革命后期到抗日战争时期,这是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党史及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时期,毛泽东思想在这一时期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并在1945年党的七大上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思想之所以能在这一时期达到成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遵义会议毛泽东领导地位的确立,是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重要条件。中国革命两次胜利、两次失败的经历,为党正确认识中国革命客观规律提供了十分丰富的经验。这是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一个最基本的历史条件。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直至1945年党的七大期间开展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运动特别是延安整风运动,为全党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端正思想路线、肃清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影响,进而为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和被全党所接受,创造了重要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这一时期,毛泽东思想成熟的主要标志是形成了完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体系以及贯穿其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主要内容有: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哲学思想和军事思想等。这些重要思想主要体现在毛泽东的一系列重要著作以及毛泽东为党起草的文件中。1945年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第四,从解放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是毛泽东思想继续发展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主要表现在:进一步完善了新民主主义的理论体系,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以及党在新民主主义历史阶段的总路线和总政策;完整地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等。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主要表现在:提出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提出了一系列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民主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思想;提出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学说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提出了执政党建设的理论;此外,在“文化大革命”中还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作了如下界定: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把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主要内容概括为六个方面,即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和党的建设理论。除了这几个方面外,毛泽东思想体系中还有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毛泽东的哲学著作和其他许多饱含着哲学思想的著作,从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中,深刻地论述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辩证法和历史观。这些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宝贵精神财富。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中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包括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实事求是。毛泽东在1941年发表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第一次对实事求是的涵义作了科学的解释。毛泽东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01页,人民出版社,1991)通俗地讲,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深化对中国国情的认识,找出适合中国情况的革命和建设道路,从而指导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具体体现,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全部内容中的活的灵魂。

群众路线。在党的历史上,比较早的明确使用群众路线概念的是周恩来。1929年9月,在周恩来主持起草的《中共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即著名的“九月来信”)中,比较明确地提出了群众路线这一概念。1929年12月,毛泽东根据“九月来信”精神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中,也使用了群众路线这一概念。1943年6月,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这一重要著作中,系统地总结了党在领导方法问题上积累的丰富经验,把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去坚持下来这一基本领导方法,提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作出理论概括,科学地阐述了群众路线领导方法所包含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主要形式,分析了这一领导方法的各个环节、步骤及其全过程。

党的群众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就是一切从群众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出发点。一切依靠群众,就是把党领导的一切事业看作是人民群众的事业,相信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这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立足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党的基本领导方法。所谓从群众中来,就是把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把群众提出的要求和愿望,也就来自群众各方面的分散的不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分析和综合,化为领导的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形成符合实际情况的工作指示、方针、政策、计划和办法;所谓到群众中去,就是把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形成的领导的工作指示、方针、政策、计划和方法,再拿回到群众中去,化为群众的实际行动,并使之在群众的实践中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

独立自主,就是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就是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其基本内容有两点:一是立足本国实际,走自己的路;二是着眼于本国力量,依靠本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来进行革命和建设。在这个基础上积极争取外援,开展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学习外国一切对我们有益的先进事物。独立自主是我国革命和建设必须坚持的一条基本原则。

(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毛泽东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即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深刻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和极端重要性,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途径,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道路,为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毛泽东为实现这个任务进行了艰苦的探索,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深深地扎根、开花、结果。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形态,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所确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奋斗方向、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指导着党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推向前进。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新中国;找到了一条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在此基础上,毛泽东又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并取得了重要的理论成果,提出了许多很有启发性的论断。毛泽东思想中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论述,为我们正在进行的事业继续提供着十分宝贵的理论指导。毛泽东思想过去是中国革命的旗帜,今天依然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旗帜。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与我们今天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有很大的不同,但这丝毫没有降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历史十不能割断的,如果不了解毛泽东思想,就不能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深刻的认识。毛泽东思想包含的许多基本原理,原则和科学方法,具有普遍的得意义。毛泽东追求的倡导的中华民族重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远大理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奋斗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等等,依然是中国人民不断奋进的强大的精神动力,将长期激励和指导我们前进。

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有一个怎样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关系到怎样看待党和国家过去几十年奋斗的成就,关系到党的团结、国家的安定,也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发展前途,不仅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认识问题上,存在过两种错误倾向:一种认为凡是毛泽东作出的一切决策、指示,都必须坚决维护、始终遵循;另一种是借口毛泽东晚年犯了严重错误,全面否定毛泽东的历史地位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和指导作用。这两种态度都是没有把经过长期历史考验形成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区别开来。邓小平在领导全党拨乱反正中,用极大的精力来解决如何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问题。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作出了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评价。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由于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崭新的实践,人们对如何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缺少规律性认识,加上当时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的影响,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发生了曲折。毛泽东晚年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的确犯有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的错误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所犯的错误。将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同经过长期考验形成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区别开来,为我们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指明了方向。我们应该珍视这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所形成的科学理论成果,并在实践中运用和发展。

二、邓小平理论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科技革命和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形势和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动,时代的主题逐步由战争与革命转向和平与发展。邓小平正是站在时代的高度,以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做出了当今时代主题的新的判断,并基于这个判断,提出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发展科技和教育,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等重要思想。

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依据。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基本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同时,就开始了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并在探索过程中形成和提出了许多正确的或比较正确的理论和观点,为后来的探索提供了一个基础。但是,由于1957年反右扩大化以后党在指导思想上发生了“左”的错误,这一探索后来不仅未能坚持下去,而且造成了长达20年之久的曲折。由于“左”的错误的冲击,党和毛泽东最初提出的以发展经济、进行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为主要内容的革命,被“以阶级斗争为纲”为主要内容的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所代替。“文化大革命”则使党和毛泽东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的探索历经曲折被彻底打断,给党、国家和人民造成了严重的灾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认真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在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深入探索中,从本质上把握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是彻底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开展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二是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新时期最大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中国的改革开放经历了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到政治、科技、教育等各方面的波澜壮阔的历史发展过程。改革开放使我们摆脱了思想上和体制上的禁锢,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三是巩固和发展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我们党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排除一切可能导致中国发生混乱甚至动乱的因素,维护了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证。

新的实践呼唤着新的理论。亿万人民的伟大的、生动活泼的社会主义实践,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提供了现实的实践基础。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在总结新时期人民群众的成果经验中,也从总结工作中的某些失误中,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把经验上升为理论,从而产生了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邓小平理论。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及其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理论基础。邓小平指出:“我们搞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也没有丢毛泽东。老祖宗不能丢啊!问题是把什么是社会主义搞清楚,把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搞清楚。”(《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69页,人民出版社,1993)“老祖宗不能丢”,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结合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实践经验和时代要求,用新的观点发展马克思主义。邓小平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继承、坚持同发展、创新辩证地统一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进入了新境界,达到了新高度。因此完全可以说,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伟大成果。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第一,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这是邓小平理论的主要观点形成时期。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领导了拨乱反正,支持和领导真理标准的大讨论。1978年12月,他在中央工作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强调全党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随后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做出了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由此开创了我国历史发展的新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领导人民在各条战线上拨乱反正,有步骤地解决建国以来遗留的很多历史问题;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地阐述了许多从实践中提出来的有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政策。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

第二,党的十二大以后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这是邓小平理论形成轮廓的时期。党的十二大以后,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全面开展,邓小平紧紧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思考,提出了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重要的新论断。1987年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概括了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过程中,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发挥和发展的一系列科学理论观点。这些观点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轮廓。

第三,党的十三大以后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这是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体系时期。党的十三大以后,全党和全国人民经受住了国内政治风波和苏东剧变的严峻挑战,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沿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正确方向不断发展。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了新阶段。同年十月,党的十四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概括,指出这个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为了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1997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科学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郑重地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确定为党在一切工作中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1999年又载入宪法。

(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邓小平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在邓小平理论中,贯穿于各个理论观点的基本线索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提供了思想前提,也为新时期党的政治路线的制定和贯彻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邓小平理论有一个一以贯之的研究和论证的主题,这就是关于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社会主义的问题;它还有一个以一贯制的研究问题的着眼点和突破口,这就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互相联系的基本观点,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引我们党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些基本观点的真理性已被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所证明。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其中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的四大基本理论。此外,邓小平理论体系中还包括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统一战线、军队和国防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祖国统一、党的建设等理论。总之,邓小平理论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各个方面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的科学体系。

(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它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它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的特征和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做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邓小平理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理论指引我们进行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逐步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到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一系列重大转变,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之所以能实现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都上了一个大台阶,使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从根本上说,靠的就是邓小平理论的指导。邓小平理论提高了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

邓小平理论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尽管国内外形势比起当年有很多新的变化,但是邓小平理论为我们确立的基本思想依然有着现实的和长远的指导意义。今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仍然要继续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紧紧抓住和深入领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断推进思想的解放;抓住和深入领会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贯彻执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紧紧抓住和深入领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基本方针,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等等。这些根本性的指针,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运和前途,不能有任何动摇。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当今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一是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二是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冷战结束会,世界由两级走向多极,国际局势总体趋向缓和。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成为时代的潮流。但在世界多极化发展过程中,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都没有解决,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又有新的表现,恐怖主义危害上升,一些地区的冲突和争端此起彼伏,世界还很不安宁。世界政治格局的这种新变化,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验。同时,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给许多国家特别是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的大国带来空前的机遇,也带来严峻的考验。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我们要保持经济发展的持续增长,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安全,任务更加艰巨。三是科技革命和信息化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以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国际经济、政治关系,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更为激烈。面对新的历史条件,我们如何利用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信息化带来的机遇,同时如何防止和消除资本主义腐朽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对我国产生的不良影响,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重大课题。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东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我们在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前两步目标以后,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生产力水平大幅度跃升,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改革开放取得丰硕成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社会主义中国充满活力。与此同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面临新的巨大困难和压力。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格局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加入世贸组织,给我国经济社会带来深刻影响。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仍然是21世纪伟大而艰巨的三大历史任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对当代中国发展变化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中国共产党自身状况的新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江泽民指出,经过80多年的发展,我们党的队伍,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肩负的任务,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一个在受到外部封锁的状态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同时,就中国共产党内部来讲,随着党的事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党的队伍发生了重大变化。新党员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干部队伍新老交替不断进行,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既给党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也提出了新的挑战。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是党必须解决好的两大历史性课题。这就要求党要从新的实际出发,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自身的建设。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经历了一个过程。1989年,邓小平对江泽民和新的中央其他领导做出了“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的“政治交代”。面对在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关系到党和国家命运的重大现实问题,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进行了艰苦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

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时,第一次提出“三个代表”的要求。他指出,只要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同年5月,江泽东在江苏、浙江、上海党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又强调指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2001年7月,江泽民在纪念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正确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问题,提出了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任务,使“三个代表”要求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的建党纲领。

2002年5月,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行班毕业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着重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联系,强调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同年11月,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精神实质和指导意义以及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要求。同时,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2004年又写进宪法。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紧密结合新的实践,把治党和治国、执政和为民结合起来,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科学体系。其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我们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我们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我们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发展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前提;发展先进文化,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保证;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人民群众则是创造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紧密结合新的实践,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关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关于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思想;关于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关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关于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思想;关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思想;关于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的思想;关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思想等等。这些思想、观点和论断构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在即将进入21世纪的时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提出了推进理论创新的新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前进最终是由生产力发展决定的,同时是由先进文化引导的,由人民群众推动的等基本原理,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同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相互促进的进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表明党对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理论高度。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的根本指针。我们在实现这个宏伟目标的征程中,将长期面对着如何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如何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如何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等重大课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重大课题提供了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赋予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和任务以丰富的时代内容,确定了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紧紧围绕新时期党的建设所面临的两大历史性课题,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这样,党就能在世界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领导核心。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目的、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等重要思想,对我们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长期的指导意义。

四、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目前最大的也是最基本的国情。生产力水平较低,生产关系不成熟,上层建筑不完善,是这个阶段的基本特点。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求我们必须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认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提高想问题、办事情决不可脱离实际的自觉性。

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现实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在其不同的发展时期也会呈现不同的特征。只有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才能正确判断我国社会发展的主流和方向,从而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仍有相当数量,统筹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以上这些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它表明,我国已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的攻坚时期和社会矛盾的凸现时期。我国发展既具有巨大潜力和广阔空间,也承受着来自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巨大压力;我国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要适应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就必须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以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推进现代化建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的道路。

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加快经济增长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成就。但是,由于一些国家在社会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弊端,由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不重视社会发展,不解决社会公平问题,忽视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致使世界发展遇到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有的国家走了一条先发展、后治理的路子,为解决生态环境严重恶化问题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有的国家由于经济结构失衡、社会发展滞后,导致发展质量不高、后劲不足;有的国家则出现了贫富悬殊、失业增加、社会腐败、政治动荡等问题。事实证明,马克思主义关于各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根本规律和基本动力的思想,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同时,世界各国的发展实践也表明,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增长,而应该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世界上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要完成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任务,面临着促进经济发展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这就决定了我国不能重复其他国家走过的老路,而必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正是在深刻总结世界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它顺应了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吸收了当今世界各国在发展的认识和实践上取得的积极成果。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经历了一个在实践中逐步丰富和发展的过程。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2006年3月,全国人大十届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十一五”时期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关键是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他强调,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了党章。

(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范畴,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社会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经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要更加有效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同时,以人为本全面回答了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即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的成果如何分配等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是指各个方面都发展;协调,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可持续,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这就要求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互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要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兼顾是我们在中国这样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治国理政的重要历史经验,也是我们处理各方面矛盾和问题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方针。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出要军民兼顾、公私兼顾。新中国成立后,又把统筹兼顾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条重要指导方针,强调“我们的方针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进一步强调“必须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来调节各种利益的相互关系”。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同志强调“我们所有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都应该正确反映并有利于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都应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科学的理论内含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方法支撑科学的理论。从方法论意义上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根本的是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切实做到统筹兼顾,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的思想,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党的十七大报告在“五个统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要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这些方面的统筹,拓展了统筹兼顾方针的内涵、对象和范围,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从而成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切入点和重要现实途径。

(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必须通过革命和改革,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必须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带领我们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对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提出了要根据国情走自己的道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十大关系,坚持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等重要方针原则。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实施“三步走”战略,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统筹两个大局等一系列重要思想。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在领导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提出了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等一系列重要思想。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来源。科学发展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在发展问题上就是发展观。科学的发展观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基础上的,是我们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说明和解决中国发展问题的最新思想成果。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前提,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的观点。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发展的主体和基本力量,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主体的观点。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之间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强调要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总之,科学发展观坚持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看成联系的整体,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适应,社会生产各个部类、各个地域、各个方面相互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当代与后代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过程,全面体现并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对发展问题的认识。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体现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它针对我国发展过程中一些领域和方面出现的发展不平衡问题,着眼于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提出了解决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的思路,进一步指明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出发,着眼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求我们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因而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2007年党的十七大对改革开放3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作出最新概括,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毫无疑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这一理论体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创造性地运用它们分析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实际,作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概括;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根植于人民的政治立场,贯彻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对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进行了理论上的总结和升华;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这充分表明,这一理论体系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深化,这个理论体系还将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并在实践中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更加焕发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

(马振江梅倩影新乡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