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政治理论专题讲座
22148400000006

第6章 当代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自由竞争核垄断两大发展阶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二战”以后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形式。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社会化和资本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又不断地向国际范围扩展。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产生的新特点,也构成了当代资本主义变化的新形式。与此相适应,当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但无论资本主义怎样变化,最终必将被社会主义所代替,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资本主义发展经历了两个历史阶段,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的资本主义。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在19世纪60年代、70年代达到了它发展的顶点,此后逐步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到20时纪初,基本上完成了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垄断在全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所谓垄断,简单地说就是“独占”,指资本主义少数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联合起来独占生产和市场。

最初的垄断为私人垄断,由于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走向垄断。首先是当生产集中达到一定高度时,就具备了产生垄断的可能性,如果一个部门的生产和资本分散在成千上万的中小资本家手中,他们之间很难达成某种协议,即使一些企业形成某种联合,也难以左右整个部门的生产和流通。而在生产高度集中时,情况则大不一样。这时,一个部门的生产已经集中在少数大企业和大公司手里,它们之间就比较容易达成某种协议,通过联合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市场。其次是,生产的高度集中,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竞争的困难,从而导致垄断的趋势。因为当少数大企业控制了一个部门的生产和流通时,该部门的中小企业由于实力不济,难以与之竞争,而其他部门的资本也难以转移到这个部门,从而保持了大企业的独占地位。最后,生产的高度集中,也产生了垄断的必要性。如果一个部门中的少数大企业之间进行竞争,那么,由于实力相近可能造成两败俱伤。为了避免发生这种竞争,这些大企业之间就会谋求暂时的妥协,为共同控制生产和市场,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达成协议,从而形成了垄断。

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后,生产力的增长与生产社会化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资本社会化,使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成长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所谓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就是国家政权与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其实质是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以维护其垄断统治并保证获得稳定的高额垄断利润。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具体来说,二战后爆发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促使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程度空前提高,为了适应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就要求资本社会化得到相应的发展。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兴起,就是因为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这种资本社会化形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生产社会化的要求,因而资本家阶级不得不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次做出局部的调整。这些调整主要表现有:

第一,大规模建设所需要的巨额投资与私人垄断资本数量相对不足的矛盾。在战后科技革命条件下,一批新兴产业部门迅速形成和发展,如航空航天、生物工程、新材料等。此外,与新兴产业发展相适应,必须进行能源、供水、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同时,治理公害、开展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各项工程,也必须提上经济社会发展的日程。然而,高新产业、巨型企业、基础设施、以及环境工程的建设,都要求数额巨大的长期的投资。这就遇到私人垄断资本数量相对不足的限制,而国家垄断资本的积累和发展,能在相当程度上缓解这一矛盾。

第二,现代生产和现代科技的社会化发展,遇到了私人垄断资本单纯追求自身利益和眼前利益的矛盾。在当代条件下,有一些为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所必须的投资和经营,如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的投资、公共产品生产投资和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的投资等,由于周期长、赢利小(甚至亏本)、风险大,私人垄断资本无力承担,或者虽有力量进行但不愿承担,这只能由国家垄断资本来从事和承担。

第三,生产力社会化的高度发展,同私人垄断资本盲目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间的矛盾加剧。现代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的发展,使社会分工深化,国民经济部门不断增多,因而客观上要求有计划按比例地调节社会生产。这是各自为政、追求私利的私人垄断资本不可能做到的。而作为“总资本家”的国家垄断资本,就必须担负起对社会经济进行组织和调节的任务。

第四,生产力的迅速增长与人民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加深了。因为,战后,人民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以及由此决定的市场容量虽然也有增长,但由于垄断资本的剥削更深重了,这种需求却越来越相对落后于社会生产的扩大,从而导致商品资本、生产资本和货币资本的过剩现象日趋严重。为了缓和生产和消费的矛盾,缓和日趋严重的经济危机,需要作为“总资本家”的国家垄断资本开拓和扩大国内外市场。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形成的时期。这时,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国营的铁路、邮政、电话、道路和交通运输设施,国家举办储金局、专卖事业等。有的国家为了发动侵略战争,国家出资建立军火或军需品工厂,国家预算中增加军事采购,甚至对一些企业实行国有化。这些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早期形式。

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稳定发展、并带有特殊性的时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交战国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普遍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普遍建立了战时经济管理机构,对生产、分配、交换的各个领域实行国家监管和调节,把人力、物力、财力都置于国家控制之下,有的国家甚至采取了政府订货、给予补助和贷款,以及使工人服军事苦役等方式支持垄断组织,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了迅速发展。而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使得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又掀起新的高潮。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危机,纷纷放弃原来所奉行的“自由放任”政策,转而采取各种国家调节经济的手段,其中以美国所实施的罗斯福“新政”最具典型意义。1939-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生活的力度进一步得到加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又得到了新的发展。总之,在这段时期,由于战争和反危机的需要,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曾出现过三次高潮。但是,战争和危机一过去,各国又都纷纷取消经济的管制,减少对经济的干预,因而又出现了三个回潮。所以,这个时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特殊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到现在,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广泛高度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这样的特点:一是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社会化高度发展条件下的发展,因而具有经常性和稳定性的特点;二是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是适应社会化资本再生产的需要,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各个领域获得了普遍地发展,因而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的特点;三是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系统化、制度化的特点。国家直接参与社会再生产过程,全面干预和调节经济,成为整个经济运行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和实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国家和垄断资本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资本主义。因此,由于国家和垄断资本结合的情况不同,便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不同具体形式。

一是国有垄断资本,即国家作为垄断资本家的总代表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其中国家投资是形成国有垄断资本的主要途径,而国有企业是国有垄断资本的组织形式。二是国家和私人共有的垄断资本,即国有垄断资本和私人垄断资本在一个企业内部的结合。在这种形式中,国家以资本所有者的身份和作为资本所有者的垄断组织合作经营企业。其形式是股份公司。三是国家和私人密切联系的垄断资本,即国家垄断资本与私人垄断资本在社会范围内的结合。在这种形式中,私人垄断资本是资本运动的主体,私人垄断资本与国家垄断资本的结合,并不改变私人垄断资本的占有形式,改变的却是资本的运动形式,也就是说,私人垄断资本的独立运动变为其与国有垄断资本的结合运动。国家调节经济是其主要形式。这也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最主要、最重要的一种形式。

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中,资本主义国家还运用各种手段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干预、调节手段多样,其中最主要的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运用。具体说主要有以下几种手段:

第一,国家财政政策。国家调节经济的财政政策包括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运用税收政策调节经济,即通过增加或减少税收来调节经济,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是主要税种。收入调节主要是通过调整所得税率和税收优惠措施来实施。运用财政支出政策调节经济,就是通过增加或减少政府对商品、劳务的采购量,变动公共工程的开支以及其他开支来调节经济。在不同时期,政府采用不同的财政政策。经济衰退时,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以刺激总需求扩张,降低失业率。相反,在经济高涨时,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以抑制总需求,降低通货膨胀率。这样的选择,是为了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

第二,国家货币政策。国家利用掌握货币发行权和金融管理权的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调节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进而影响企业、个人的经济活动,达到调节经济的目的。国家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其中心是调节货币供应量。在不同时期,实施不同的货币政策,在经济衰退时,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息率,以刺激总需求。相反,在经济高涨时,则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息率,以抑制总需求。

第三,国家计划。国际制定和实施年度或中长期社会发展计划,调节主要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计划本身是预测性、指导性的,其主要作用在于向企业传递信息,借助经济杠杆和法律体系引导企业适应国家计划。

第四是社会福利政策。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福利补贴和社会救济。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福利政策,从经济上看,它使劳动力的再生产得到一定社会保障;从政治上看,缓和了社会矛盾,起到了维持社会安定、巩固资本主义统治的“社会安全网”的作用。

第五是立法、行政措施。这是直接采取立法、行政手段干预经济,例如,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反垄断法。国家作为资产阶级的总代表,为维护整个资本主义经济的正常运行和资产阶级的整体长远利益,会制定一些相关的法律,来限制某些垄断组织的过分膨胀,限制垄断对竞争的过度限制,限制对中小企业的过度损害等。

由于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传统道德观念不同,各国所采取的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的重点、手段、方式也会有差别,从而形成现代市场经济的不同管理模式。

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经济的调节目的在于缓和社会经济矛盾和阶级矛盾,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和流动资本的统治,维护资本主义经济秩序,从而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无论采取何种形式,其实质都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发展服务的手段,是私人垄断资本为了维护垄断统治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形式,是资产阶级国家在直接参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中,代表资产阶级总体利益并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之上,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形式。首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经济基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虽然以国家的面目出现,但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大部分生产资料仍掌握在私人垄断资本家手中,特别是极少数金融寡头手中。国家垄断条件下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仍然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其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实现了国家与垄断资本的融合,但它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根基,相反却加速了资本主义积累的进程和规模。国家垄断资本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干预,实际上是作为全社会总资本家的资本来运用和发挥作用的。第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代表垄断资产阶级整体利益的。资产阶级国家作为垄断资产阶级的总代表,理想的总资本家,与私人垄断组织的狭隘眼界不同,为了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它必然要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之上,在社会范围内积极干预和调节经济运行,以缓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各种矛盾,必要时它还会对私人垄断组织的某些垄断行为进行一定的限制,但其最终目的还是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生存与发展。

二、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的扩张

1、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扩张的基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社会化和资本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扩展的深度、广度也日益增强。国际分工、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是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扩张的基础。

国际分工是指社会分工越出国界而形成的国与国之间的分工。它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国际分工萌芽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前期。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和国际贸易的扩大,16世纪手工业向工场手工业的过渡和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展开,出现了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分工,为国际分工的形成创造了条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后,随着第一次产业革命的发生和机器大工业的建立,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工业国家和农业国家的分工。19世纪后半期发生的第二次科技革命,带来了交通运输工具的飞速发展和资本主义对外经济关系中资本输出手段的发展,推动了生产的国际化,加强了各国对国际分工的依赖性,从而促进了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的形成。

生产国际化是指资本活动越出国界,在国际范围不断运动的过程。以国际分工的发展为基础,生产的国际化和资本的国际化在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同时发展起来,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就已出现,真正的发展是在垄断资本形成以后,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生产社会化的进一步加强,改变了原有的国际分工格局,加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才大大促进了生产在各国之间的发展和资本在各国之间的流动。2O世纪后期以来高新技术的发展,在寻求国际合作方面的要求日益增强,一方面,高新技术所具有的综合性强、难度大、风险大的特点,使其开发和利用的巨大投资往往不是一国的企业或研究机构所能承担的,只有在多国合作之下才能取得新的进展;另一方面,高新技术的发展形成了许多新的部门、新的工艺和新的产品,改变了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任何国家难以在所有部门、所有生产工艺中占有优势,必然要求加强国际分工和协作。因此,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的动力。

资本国际化的主要表现是: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即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以独立化的资本向国际范围扩展,形成了三种表现形态:商业资本国际化、借贷资本国际化和产业资本国际化。商业资本国际化是指商品资本在国际市场上的活动与增殖,它采取的主要形式的国际贸易。借贷资本国际化是指资本以货币形态在国际范围内发生的借贷运动与增殖,它采取的主要形式是国际间接融资,即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进行股票、债券等交易。产业资本国际化是指资本跨越国界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它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他国兴建生产性企业实现的。产业资本国际化是在商业资本国际化和借贷资本国际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跨国公司的崛起,国外直接投资的急剧增长,产业资本国际化成为资本国际化的主要形式,它标志着资本国际化进人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资本输出、跨国公司是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扩张的主要形式。资本输出是指垄断资本和资本主义国家把它们手中掌握和控制的大量资本输往国外,攫取高额垄断利润或谋求经济、政治与军事利益。资本输出在形式上主要有两种,即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借贷资本输出是指由政府、私人银行或企业对别国政府、私人银行或企业提供的贷款。它又被称作间接投资,因为它以获取红利或利息为特点,投资者一般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活动,因而对企业没有控制权。生产资本输出是指政府或资本家在国外直接投资开办工厂、矿山、银行等企业。资本输出就输出主体而言主要有两类,即私人资本输出和国家资本输出。私人资本输出是指由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输出的资本。国家资本输出是指以政府为主体输出的资本。

资本输出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首先,资本输出成为金融资本利用大量“过剩资本”到国外寻求投资场所,以获取巨额垄断利润的重要手段。垄断形成后,金融寡头获得了大量的垄断利润,积累和掌握了大量的货币资本。但由于国内有利可图的投资场所已被垄断组织所控制,大量“过剩资本”的产生需要到国外去寻找投资场所。其次,资本输出是金融资本剥削和掠夺经济落后国家的坚实基础。“过剩资本”的最佳投放场所是经济落后的国家,一方面因为落后国家的不少产品的生产成本如工资等较低,能获取很高的利润;另一方面落后国家也已卷入世界经济,具备了投资的基本条件。再次,资本输出是金融资本向外进行经济扩张、争夺世界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的有力手段。垄断的形成,生产规模急剧扩大,使商品销售和原料来源问题尖锐,各国之间围绕这一间题而展开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一方面资本输出可以越过对方的贸易和关税壁垒,在国外就地生产、就地销售,迅速占领和垄断市场;另一方面,通过资本输出,也可以在落后国家直接开发资源,保证廉价原料的稳定来源,加强和巩固金融资本的垄断地位。因此,在本质上,资本输出是垄断资本掠夺、剥削和奴役其他国家和人民,以攫取高额垄断利润为目的的重要手段,是各国垄断组织确立和巩固金融资本对世界统治、争夺经济霸权的重要工具,是国际垄断的基础。在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中,资本输出出现的新特点是:(l)资本流向从原来的主要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向经济落后国家输出,发展为多方向输出,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相互投资的大幅度增加;(2)在私人资本输出增长的同时,国家资本输出增长更快,一并日益成为占重要地位的资本输出形式;(3)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资本输出,多采取所谓“援助”的方式进行。跨国公司是一种国际性的企业,是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扩张的重要形式。跨国公司是以本国总公司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设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从事跨国生产、销售或金融等各种经营活动。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的垄断组织。跨国公司又称多国公司、国际公司。

2、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扩张的主要形式和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以及跨国公司是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扩展的主要形式。国际贸易的发展,商品输出规模的不断扩大,表明商业资本国际化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了更大的发展;资本输出的迅速增长,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通过股票、债券交易使借贷资本国际化进入新阶段,发展为金融资本国际化;跨国公司的发展,表明资本在直接生产领域走向国际化,意味着资本在国际范围生产和实现剩余价值。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的扩展,各国经济活动超出国界,形成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关系,最突出的是在生产和资本国际化基础上,经济走向全球化。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有着复杂多样的表现形式,但其本质都是按资本及其实力在经济上瓜分世界。这是由垄断资本无限追求垄断利润的本性决定的。二次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具有跳跃性,各国垄断资本及其国家的实力对比不断发生变化。资本力量增强的国家要求按照新的资本实力对比在经济上重新瓜分世界,而资本实力相对减弱的国家则要维护其既得利益,不甘心从已占有的势力范围中退让出去。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连绵不断的贸易战、投资战、货币战,就是这种矛盾斗争的表现。由于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相互依存性增大,因此它们之间的国际调节和合作也在发展。一方面斗争,另一方面协调,两者并存。但协调只是暂时的、不稳定的,而斗争是长期的。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实质上是以维护本国垄断资本利益为基本内容的既斗争又联合的关系,而实力是瓜分利润的依据。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战前的帝国主义宗主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关系发展而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民族解放运动的冲击下,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土崩瓦解,原先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纷纷取得政治独立,成为主权国家,走上了发展民族经济的道路。它们总体上仍然处于贫困落后状态,面临着改变二元经济结构加快经济发展的任务,它们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是发展中国家。目前,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仍处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在经济上对发达国家存在依附性。发达国家要维护其在世界经济中的既得利益和支配地位,改“政治兼并”为“经济兼并”,积极推行新殖民主义,用经济渗透来控制掠夺发展中国家。主要的手段有:通过直接投资从经济结构上保持对发达国家的依附;通过对技术转让的限制、世界市场上产品价格的垄断进行不等价交换,维护原有的依附关系;通过对国际货币和金融的垄断,并借助政府机构保持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金融的依附。所以,在当今世界经济体系中,发展中国家一方面作为独立主权国家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联系,不存在直接的从属关系;但另一方面,在历史形成的不合理的旧的国际分工格局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又是不平等的。它们之间是一种既依存又相矛盾的关系。

当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仍在扩大,迫切要求改变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做出了坚持不懈的努力。斗争实践表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互支持、协调与合作是十分重要的。同时,斗争从来就是实力的较量,发展中国家今天的经济实力在总体上远不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发展中国家为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斗争的长期性和曲折性。

3、经济全球化和当代资本主义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演进是国际经济关系出现了一系列的新特点。经济全球化对社会主义中国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经济全球化就是指在现代科技革命和生产力巨大发展的推动下,把世界的生产、贸易、金融等活动紧密地联系起来,使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关系逐步走向相互开放、相互依存的新阶段。这一过程始于20世纪50年代,80年代中期后步伐加快,使各国经济依存大大加强。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关系国际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新科技革命带来的生产高度社会化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物质基础。战后,国际分工的深化使全球生产联为一体,各国的生产活动相互依赖、相互交叉,形成一个完整的全球生产体系。物质产品的生产从食品服装到计算机和卫星,相当大的部分都是通过国际合作的方式最终完成。

第二,国际贸易的高度发展,多边贸易体系的形成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现实基础。国际贸易作为联系世界各国经济的纽带,在20世纪得到迅速发展。在世界生产的价值中,越来越大的部分在世界市场上实现,这意味着各国经济的发展依赖于世界市场的程度在不断加强。随这国际贸易的发展,规范的进行国际间的贸易非常必要。国际经济组织和国际协调机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作用主要通过实施组织管理和制定规章制度两条渠道加以体现。在实施组织管理方面,国际经济组织做了大量工作,WTO(关贸总协定)通过其在过去半个多世纪中所进行的多个回合谈判及其结果,对国际贸易实行具体管理。

第三,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随着国际分工、国际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国际金融市场日渐扩展。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其速度之迅猛,影响之巨大,都是历史上无法比拟的。在1972-1995年间,世界生产(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了7倍,世界出口扩大了12倍,而国际金融市场则膨胀了43倍。国际金融市场的扩大,无疑促进了企业和国家的投资、筹资和融资。金融活动的全球化使整个世界的经济活动更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

第四,跨国公司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跨国公司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20世纪末,跨国公司无论就其数量、规模还是活动范围来讲,都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在国际生产、贸易、金融、投资等领域中占有越来越多的份额,对全球经济生活具有巨大的影响。近年来,世界各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迅速扩大,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使各国之间的经济关系更加密切,使各国经济相互交织,融为一体。世界各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中少数发达国家占绝大多数份额,而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是通过跨国公司进行的。据统计,目前跨国公司年生产总值已占全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25%,占工业国家总产值的40%。

目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说明:

第一是生产活动的全球化。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原来的传统国际分工演变成为新型的国际的分工。就分工内容上看,国际分工从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逐步发展成为以现代工艺、技术为基础的分工;从产业各部门间的分工发展到各个产业部门内部的分工和以产品专业化为基础的分工;从沿着产品界限进行的分工发展到沿着生产要素界限进行的分工;从生产领域分工向服务部门分工发展。就国际分工的形成机制上看,由市场自发力量决定的分工,转向由主要是通过跨国公司经营的分工和由地区经贸集团成员内组织的分工发展,出现了协议性分工。就分工的形式上看,水平型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其内容为产品型号的分工,产品零、部件的分工和产品工艺流程的分工。现在的国际分工已经了世界性的生产网络。世界性的国际分工使各国成为世界生产的一部分,成为商品价值链中的一个环节。它有利于世界各国充分发挥优势,节约社会劳动,使生产要素达到合理配置,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第二是形成了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对外贸易的分量越来越重,经济国际贸易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为适应快速发展的世界经济,建立稳定的多边贸易体制是十分必要的,在这种情况下世界贸易组织于1995年1月1日应运而生,世界贸易组织的诞生标志着世界贸易进一步规范化。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一个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囊括当今世界贸易诸多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大框架已经构筑起来。

第三是各国金融日益紧密的融合在一起。首先是金融国际化进程加快。跨国金融交易急剧增长。1980年全球资本交易量仅为5万亿美元,1992年急剧上升到35万亿美元。国际投资也迅速增长,其增长速度几乎比同期世界经济增长率高一个数量级。1995年,外汇交易额已上升为世界贸易额的60倍,全球外汇日交易额已超过12万亿美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国际信息的网络化,外汇市场的资金交易正以“光的速度”从一个市场转移到另一个市场。

第四是跨国公司作用进一步加强。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蓬勃发展。跨国公司的数目剧增。跨国公司开始结成新型的“战略联盟”。面对竞争压力、自由化浪潮和新投资领域的开放,越来越多的企业,包括发展中国家的企业采取各种办法参与全球化经济的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结成联盟。通过兼并与收购在国外建立自己的生产设施,以保护、巩固和增强自己的竞争能力。1988年到1995年间,全球跨国兼并与收购总额增加了一倍,达到2290亿美元。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的规模和重要性日益增加。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在其国家贸易中的比重提高。

第五,经贸文化、人才呈现出世界性。以全球化、高速化、个体化为特征的多媒体网络正在覆盖全球;出现了经济生活和贸易文化的全球性趋同现象。受过良好教育的优秀人才在世界范围内流动,参与世界经济的主体为了在经济竞争中取胜,有一技之长的人成为各个国家、各大公司的首选目标,招募世界各国的优秀人才为己所用已成为世界经济活动的一项重要决策。

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形成与特点可以看到,一方面全球化的趋势是现代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是生产社会化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的表现。另一方面,这一趋势归根到底是和资本主义在当代的发展密切相关的。由于经济全球化进程首先和主要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推动的。当代经济的全球化实质上是在当代资本主义主导下的全球化。因此,这一趋势不能不具有二重性。既有积极作用,也有负面效应。

经济全球化就其作用的积极方面看,具有促进生产力提高和全球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具体说就是:第一,在全球化条件下,商品、服务、资本、人才、资源等各种要素流动的技术性和政策性障碍大幅减少,宽松的贸易环境,各国可望在全球经济密切交往中实现资源优势互补。第二,全球化促使各国参与国际合作与分工,促进了世界范围生产要素的转移和资源的配置,提高世界资源的利用效率。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贸易、就业和投资的增长。作为全球经济组成部分的各个国家,都可以发挥自己的特有的优势,在全球经济密切交往中实现互补。第三,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中许多重大的高科技项目,一国难以独立承担,需要国际合作。经济全球化使科技活动趋于全球化,科技研究和开发的国际合作大大加强,科技成果在全球的传播加快。第四,经济全球化为各个国家提供了发展经济的历史上少有的机遇。特别是当今世界为数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落后,在全球化条件下,它们有可能通过对外开放,加强与他国合作,扩大对外贸易,引进外资和国外先进技术,学习和借鉴他国的先进管理经验,从而有可能充分实现其“后发优势”,大大加快其经济发展速度,更快地改变落后面貌,实现现代化。第五,人类面临的共同性问题,如环境、资源、人口等等,通过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有可能得到解决,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有可能得到保证。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主要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因而它不可避免地带有资本主义的印记、局限性和弊端。市场经济除了具有优化资源配置和较高效率等优点外,还具有盲目性、自发性和滞后性等缺点,经济全球化中的矛盾和风险也是巨大的。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主要有:首先,经济全球化使市场经济的消极方面全球化了。1994年底,墨西哥金融危机震动了全世界,1997年7月由泰国引发的金融危机并未使发达国家幸免。其次,经济全球化过程使世界各国贫富差距拉大。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是最大的受益者,发展中国家的收益依然有限,在国际经济出现波动时,往往会受到很大冲击并付出沉重的代价。全球化确实使世界经济的“蛋糕”做大了,但分配却更不公平了。在发达国家尽享全球化‘红利’的同时,广大发展中国家却仍饱受贫穷落后之苦。发展资金匮乏、债务负担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以及技术水平的落后,使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第三是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受到冲击。经济全球化借以发展的信息技术基础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掌握了全球经济网络,世界金融中心集中在发达国家,全球经济活动使用的货币是美元等发达国家的货币,发达国家是全球经济自由化的主要推动者,制定经济全球化“游戏规则”的主要是发达国家。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大国利用经济全球化推行经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如向全球强制推行它们制定的国际经济法律和法规,在全球范围内实施资源的不公平分配和不平等的国际贸易,损害发展中国家的主权。经济全球化还为西方资产阶级推行其思想文化战略提供了便利条件。

三、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1、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及其新变化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是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相适应并为其服务的政治上层建筑,是为实现资产阶级专政而推行的种种统治方式的总和。它包括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政党制度、官吏制度、选举制度、法律制度、决策制度等,其中,国家制度是核心。

资本主义国家是在封建社会末期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需要,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而建立起来的。它随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与斗争的日益加剧而不断发展和完善。

国家是是阶级专政的工具。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是资产阶级的统治工具,是资产阶级压迫和剥削无产阶级及其他劳动人民的暴力机关。这首先是由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决定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之后,资产阶级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为维护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就必须有镇压和剥削无产阶级的政治工具。其次,是由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和主要矛盾决定的。在资本主义社会,尽管资产阶级内部存在着不同阶层、集团,他们为了各自的经济利益,相互之间不断地争夺政治权力,但在维护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和对付无产阶级方面,他们又是一致的。由资本主义的经济结构所造成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个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并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个领域。为了镇压无产阶级的反抗,维护资本的剥削与统治,资产阶级必然动用资本主义国家所固有的“特殊的公共权力”,来实现对整个社会的领导和管理,并强迫无产阶级服从于它的统治。

国家职能是国家本质的集中表现,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明显地表现在它的职能上。资本主义国家同其他任何剥削阶级国家一样,也有对内对外两种职能。

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职能,首先是镇压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反抗.巩固资产阶级在经济、政治、思想上的统治地位,维护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不受侵犯,这是它主要的基本的政治职能。实现这一政治职能,主要是运用暴力的和社会强制的手段,但也不排除和平的“牧师式欺骗”的手段,往往是两种手段交替使用,互为补充。

其次,资本主义国家还有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这是资本主义国家必要的基本社会职能。在干预社会经济生活方面,它采取“国有化”、“经济计划化”,财政、金融信贷税收以及其他行政、立法手段,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干预。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方面,表现为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和限度内组织生产,发展经济;发展科学文化教育事业;保护环境卫生,维护生态平衡;兴办社会福利,建设社会公用工程等。资本主义国家这一社会职能的进一步扩展和加强,是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内职能的一个突出变化。然而,这一变化虽然客观上有助于推动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也有利于劳动人民生存条件的改善,但是,它首先并始终是服从于资产阶级,特别是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因而不会根本改变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反而使资产阶级更有效地达到其阶级统治的目的。

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职能,主要表现在:一是保卫本国领土完整,防御外敌的侵略和颠覆,以保证本国资本主义生产的正常进行。这是资本主义国家首要的和固有的职能。二是致力于对外的侵略、扩张和掠夺,扩大对外商品和资本的输出,控制别的国家和地区,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对其他国家进行政治、经济、文化渗透。也包括对社会主义各国进行武装颠覆和和平演变,以保证资产阶级获得巨额利润,这是资本主义国家最重要的职能。

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也决定着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国家的国体,无一例外地是资产阶级专政,但是,由于各个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国情的差异性,使得资产阶级的政体.即资产阶级政权的构成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和法西斯制等。

君主立宪制的基本特征是,资产阶级通过制定宪法,来限制国家元首即君主的权力。国家元首不是由选举产生的,而是一个按血统原则世袭的君主。君主立宪制又可以分为两种,即议会制的君主立宪制和二元制的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是以议会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和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君主不直接支配国家政权的政体形式。二元君主制是指国家政权由君主和议会共同掌握但君主为国家权力中心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

民主共和制,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民主共和制是资本主义国家所能达到的最高形式,它的主要特征是议会民主,“三权分立”,其形式可分为议会共和制和总统共和制两种。议会制民主共和制,是以议会作为国家政治活动的中心,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议会选举产生并对议会负责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总统制共和制中,总统是国家元首兼政府首脑,由公民选举产生,不对议会负责。由于民主共和制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及其发展,同时又便于资产阶级愚弄人民,能巧妙地掩盖资产阶级专政的阶级实质,因而它已成为“资产阶级统治的正规形式”。

法西斯主义制度,是垄断资产阶级公开实行专制独裁和恐怖统治的专政形式。它的出现,是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某些国家资产阶级的力量已经削弱,资产阶级旧的国会制度和资产阶级民主的方法已不能维持其统治。只有用严酷的极权专政和恐怖手段才能保持政权。它的主要特征是:对内公开实行反动的独裁统治,取消资产阶级民主和自由,残暴镇压劳动人民,摧毁一切进步组织;对外推行沙文主义,发动侵略战争。第二次世界久战前夕和大战期间的意大利、德国就属此种政体。

二战以后,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政治制度也在逐步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主要趋势突出地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公民权利逐步扩大的趋势。战后以来,西方国家的各种利益集团纷纷出现,公众和社会集团对直接参与国家重大决策的要求越来越高,民主化浪潮日益高涨。在这种形势迫使下,许多西方国家逐步调整自己的政策,修改自己的法律文件,采取具体措施,加强了公民在经济、民族、种族、性别等社会生活方面的平等权利,有的国家甚至还规定了环境权、健康权、空气权和日照权,强调社会公益性的重要地位,并产生了如公民投票、公民复决等“直接民主”、“半直接民主”等政治参与形式。这些形式的应用范围和作用虽然仍然十分有限,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西方民主发展的趋势。

第二,公民民主出现“泛化”的趋势。随着整个社会的进步,民主生活的领域逐步从政治民主逐步向经济民主、文化民主等方面扩展。总的来说,就是由政治领域向非政治领域延伸。其具体体现就是运用民主的方法和原则处理经济、社会领域中的矛盾关系、各种人际关系。如在经济领域里,推行所谓经济民主化,主要表现在职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参与企业管理乃至企业投资。资产阶级及其政府也打着所谓“管理民主化”、“资本多元化”等冠冕堂皇的旗号,缓和和化解阶级矛盾,抹煞资本家和工人阶级之间的界线,实现所谓“社会和谐”。

第三,民主政治出现多元化的趋势。政治多元化是西方民主制的重要标志。主要表现在各种政党和利益集团迅速发展、社会舆论监督增强等方面。二战后,西方出现了政党林立和竞争组合的趋势。各种利益集团更是层出不穷,它们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对政府政策的制定和法律的通过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在资本主义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常常提出一些主张和要求,并对议会议员和政府官员进行游说或施加压力。在这些利益集团的影响下,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逐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另外大众传媒被称为“第四种权力”,它不仅制约立法、行政、司法的行使,甚至凌驾于它们之上,也为大众广泛参与社会政治生活提供了机会,加强了社会对政府行为的监督。

上述现象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觉悟和斗争的加强,西方国家的民主体制有一定程度的改进,但是它没有也不可能突破资产阶级的狭隘利益的局限,总起来说,西方国家采用什么样的政治体制是以巩固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维护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为转移的。

2、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及其新变化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资本主义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它包括资产阶级的政治法律思想、经济思想、文学艺术思想、道德现、哲学世界观和宗教世界观等各种理论形式,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形成为错综复杂的巨大精神网络。要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上层建筑,不仅要了解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还必须进一步分析研究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是利已主义,利已主义是个人主义的极端表现形式。个人主义绝不象某些资产阶级思想家所宣扬的那样,是自古有之的人本性的反映。任何理论、思想意识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都有它赖以生长的土壤。个人主义就是生长在私有制的土壤之上,是私有制商品经济关系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

然而,在资本主义以前的阶级社会里,由于受奴隶制和封建制人身依附关系的制约,个人主义还不能以普遍的、充分的形式表现出来,它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于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专制主义思想,个人主义思想往往带上封建关系、宗法关系和宗教观念的色彩。只是到了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出于发展商品经济和雇佣劳动制的需要,必须斩断封建社会的人身依附关系,把劳动者变为表面上完全“独立”、“自由”的人,使他们有权自由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为了适应资本主义这一经济关系发展的要求,资产阶级思想家们愤怒地谴责禁欲主义,提出了“天赋人权”,“个性解放”以及“自由、平等、博爱”等口号,使得资产阶级用极端的、赤裸裸的个人主义取代了过去那种受封建主义、宗法关系和宗教观念制约的个人主义,从而把个人主义推向利已主义的极端表观形式。这充分地表明了资本主义制度是私有制最后的也是最完备的形态,因而个人主义在资产阶级身上发展到了顶峰。

资产阶级意识观念深深扎根于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的土壤之中。资本主义在经济上的本性便是索取和掠夺,这种本性决定了资产阶级的意识观念必然是利已主义。资产阶级利已主义认为,人的本性生来就是自私的。宣扬自我是至高无上的,强调个人利益高于社会利益,把个人幸福看作一切行动的目的。因而在资产阶级看来,只有自我是至高无上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合的各种形式只不过是实现个人利益的途径和手段,追求个人利益和满足私欲是衡量人们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哲学家爱尔维修所说的“利益是我们的唯一推动力,人们好像在牺牲,但是从来不为别人的丰福牺牲自己的幸福。河水是不向河源倒流的,人们也不会违抗他们的利益的激流”。这是对资产阶级利已主义形象的真实描绘。

作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核心的利已主义,其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粗陋的利已主义、公开的利已主义,合理的利已主义和功利主义等等。不同形式的利已主义是同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相适应的,因而都起过一定的历史进步作用。但是,利已主义毕竟是私有制的产物,它们都是资产阶级观念的表现。

资产阶级利已主义的突出表现是拜金主义。因为在资本义社会里,金钱主宰—切,金钱高于一切,个人的物质利益、社会地位都是建筑在金钱的基础之上,资产阶级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完全变成了赤裸裸的商品交易关系,变成了冷酷无情的金钱关系。赚钱发财成为资产阶级的天职和人生的最高追求,成为资产阶级衡量和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准则。这种以赚钱为目的的利已主义体现在资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以及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广泛地渗透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精神文化产品之中,支配着人们的社会心理,并且还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主义国家传播、渗透,对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具有极大的腐蚀作用。

以利已主义思想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除了有它产生的经济根源外,还有它的理论基础,这就是资产阶级人性论,即资产阶级人道主义。

资产阶级人性论或人道主义是资产阶级在反封建专制制度的斗争中逐步形成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部萌芽,新兴资产阶级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针对教会宣扬“神性”、“神权”、“神道”,维护并神化封建制度,以禁欲主义和经院哲学束缚资产阶级活动的情况,资产阶级的思想家们高举反封建专制仁义大旗,以人性论、人道主义为武器,揭露封建统治者、教会的荒淫无耻,斥责他们是人间—切灾难和不幸的祸根,提出以人为本,反对神权统治;倡导个性解放,反对封建束缚;树立理性权威。反对蒙昧主义和神秘主义,形成了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观念,是人类精神的一次大解放。然而资产阶级人性论或人道主义所讲的人和人性是抽象的,即离开人的社会关系和历史发展,把人的本质归结为某种生物属性或某种精神本性,如饮食男女,趋乐避苦。自由、幸福、利己等。他们不但用这种抽象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人性论来解释一切社会现象,而且还由此引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国家、法律、道德的理论,形成为资产阶级的思想理论体系,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是“天赋人权论”。这一理论认为,只有符合人的天性、人的自然本性的社会和国家才是合理的,否则就是不合理的;自由、平等、博爱、利已等等是人永恒不变的自然本性;财产权、自由权、生存权、幸福权等是人与生俱来的,不可剥夺的自然权利;—个合理的社会或政府就是这样—些自然权利得到充分保障的“理想王国”。

资产阶级人性论及其整个意识形态由于把人仅仅看作自然存在物,抹煞人的社会性、阶级性,从抽象的人出发论证人的普遍本性,实际上是把资产阶级的人性及其发展要求,泛化为人的普遍的、永恒的自然本性和要求,这不仅在理论上是极端错误的,而且在实践中则带有极大的阶级欺骗性。这是因为“天赋人权论”表面上标榜人人部有天赋的自然权利,但实际上它只是代表资产阶级的要求。资产阶级在取得政权以后的大量事实表明,这些权利只能为资本家所享有,而广大的劳动人民不可能享有这些权利。资产阶级所要求的“自由”,只是资产阶级生产、买卖、竞争的自由,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对于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来说,他们只有出卖劳动力的自由,只有受剥削的自由。而无不受剥削的自由。资产阶级所要实现的“平等”,对无产阶级来说,也只是没有经济手段可以实现的虚伪的形式上的平等。资产阶级所提倡的“博爱”,只能成为掩盖对雇佣劳动者的残酷压榨的遮羞布。—句话,资产阶级提出“天赋人权论”不是为了维护全人类的普遍利益,而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特殊的经济政治利益,其目的就是为了建立一个资产阶级的民主的共和国。?冷战时期,资本主义国家主要利用各种现代化新闻媒介传播意识形态,冷战结束后,资本主义国家则借助互联网的发展进一步传播意识形态。今天,“街头政治”成为资本主义国家传播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手段。

所谓街头政治,是指美国鼓动和支持一国的反对派发动民众走上街头,向当局施压,直至和平夺权,改变政权性质。由于街头政治比使用军事手段代价小得多,而效果又好得多,因而这一手段将会被作为传播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手段推而广之。最近几年,格鲁吉亚、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先后爆发“颜色革命”,形成了继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剧变之后的第二个“美国化”浪潮,就是以开展“街头政治”为特点的。

资本主义国家利用街头政治传播意识形态的特点主要在于:第一,利用活动范围涉及文化教育、卫生保健、生态保护、宗教慈善等方面的非政府组织,为反政府游行做好心理上和舆论上的准备。第二,以各种培训方式培养传播“民主”价值观、搞街头政治的骨干力量。第三,注意培养确保街头政治成功的不同层次的代言人。第四,通过多种渠道搜集有关国家情报,撰写研究报告,等等。

综上可见,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我们不能失去警觉。在当代世界走向全球化的时代,我们一定要在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广泛吸收资本主义国家科学文化优秀成果的同时,坚决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捍卫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阵地。

四、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必然性

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不断深化

资本主义经济的物质基础是社会化大生产,生产的社会化包括以下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一是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即生产资料从单个劳动者分散使用变为大批人共同使用。二是生产过程的社会化,表现是最终产品由分属不同部门的若干企业连续加工的结果。三是产品的社会化,产品的销售区域越来越广泛,市场不断扩大。

生产社会化要求各国乃至在世界的范围内协调生产,以保证社会生产按比例地顺利进行,不致发生严重的过剩或短缺之类的失衡。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在私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下,生产经营决策的主体是掌握大量资本的私有者。他们是以私人能否获得利润或能获得多少利润作为决策依据和行为目的。这种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具体表现,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矛盾。而这一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经济不可避免、不能自我克服、本质上对抗性的矛盾。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主要表现是资本主义各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狭小之间的矛盾。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既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动力,又是其内部各种具体矛盾、冲突的根原,并由此决定了资本主义的未来演变。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垄断资本主义或帝国主义阶段。列宁全面深刻地考察了帝国主义的本质,揭示了它的基本特征,其中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垄断。资本主义的生产集中造成了垄断统治,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在各种社会经济关系中占据统治地位是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其他的特征都是派生的。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不仅没有消除资本主义固有的经济和政治矛盾,特别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而且使这些矛盾进一步加剧,紧张到极点。因此列宁得出结论说:帝国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是寄生和腐朽的资本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帝国主义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夜,是社会主义的入口。

当今的资本主义虽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它的基本矛盾并没有能够克服,相反是一步步在加深。“二战”以来,世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虽然没有出现战前的那种大萧条,但是大大小小的危机和衰退从未停止过。经济危机仍然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伴侣,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的深化集中表现在其危机的因素和源泉不仅没有消除,反而在增多;不仅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所揭示的传统性的周期式的生产过剩经济危机仍然广泛存在,而且还出现了波及面更广、更难预测和防范、更加危险的股市泡沫、金融投机和诈骗以及诸如结构性危机、部门性危机等新的经济危机表现形式。在政治上,虽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于维护统治的考虑随着经济发展,推行了所谓的“福利政策”,这些国家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有所缓和,但是矛盾和斗争并没有消除,仍然是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政治矛盾。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的变化,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阶级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因而其社会政治矛盾也更加多样化、复杂化,主要表现为:贫富差距在拉大;失业者在增多;贫困、饥饿现象更加严重;社会矛盾和斗争更加复杂。另外,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中也表现得非常突出。

总之,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事实表明,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并没有消除,而是在逐步深化。

2、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封建社会后期,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以及世界市场的形成,社会生产力有了新的发展。这时,旧的封建制生产关系已经成为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在封建社会内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开始孕育、成长起来一种新的生产关系,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14、15世纪时欧洲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国家,以及同一时期的中国明清之际,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通过小商品生产者的不断分化而出现的。如果单靠这样一个途径来发展,就需要经过漫长的岁月。随着当时地理大发现和世界市场对商品需求的扩大,资本的原始积累采取的是野蛮的暴力手段,用掠夺的方法来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扩张。早期的这种扩张是从两个方向进行的:在国内,用暴力把农民从土地上驱赶出去(如发生在英国的“圈地运动”),使大批农民背井离乡,流落到城市做工。在国外,对非洲、美洲和亚洲人民进行血腥的殖民掠夺。

所谓资本的原始积累,就是资本者用暴力手段使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的历史过程,就是资产者在国内对劳动人民进行暴力剥夺、在国外进行罪恶的殖民掠夺的过程。所以,资本主义史,绝不是一首首田园诗式的发家史,而是一部充满侵略、征服、残杀和奴役的血腥历史。?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力必然要冲破旧的封建制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束缚。发生在14—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是代表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文化运动,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起了先导作用和舆论准备。

资产阶级革命最早发生在荷兰,而第一个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是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继英国之后,美国和法国先后在18世纪后半期,也取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德国、俄国和日本等国,也经过各种形式的资产阶级革命,进入了资本主义的历史阶段。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标志着欧洲从封建主义时代进入了新的资本主义时代。18世纪末,一场更为复杂和深刻的以反封建为主题的法国革命动摇了整个欧洲封建统治的基础,把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推向新的高潮。

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宣告了新的社会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诞生,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通过反封建斗争所建立起来的资产阶级国家,取消了封建专制制度和等级制度,废除了封建贵族的许多特权,提出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规定了公民在法律上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等自由权利。它说明资本主义制度同封建制度相比,具有历史的进步性。

在资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的一段时间内,新的生产关系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从18世纪中叶起,在欧美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发生了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以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的重大变革。这就是资本主义的产业革命(也称工业革命)。

产业革命的完成和生产力的解放,显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上升时期的“非常革命的作用”。产业革命不仅是一场生产技术上的巨大变革,同时还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技术革命形成新的社会生产力,社会变革则形成新的社会生产关系。产业革命开始后,机器被应用到生产领域,分散劳动的状态被迅速改变。而机器的广泛采用,使大批小生产者遭到破产,他们同那些在“圈地运动”中丧失土地的农民一起,被赶进工厂,成为雇佣工人。这些破产的农民和小手工业者,就成为近代史上最早的产业无产阶级。

机器的使用不仅把大批农民,手工业者和帮工、学徒卷进了工厂,也把工人家庭的全体成员都抛到劳动市场上去,大批工资低廉的童工和女工被卷进工厂的大门。

产业革命创造了一个现代资本家阶级,同时也创造了一个人数远远超过前者的现代产业无产阶级。它把居民间的一切差别化为无产者和资产者之间的对立,整个社会日益分裂并简单化为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两大基本阶级。

经过了资本主义工业化,各个先进工业国还凭借着壮大起来的经济实力,加紧对外侵略和殖民掠夺,为机器大工业寻求更为广阔的国外市场和原料产地。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过程,是一个剥削雇佣工人,使本国农民破产,以及掠夺其他国家特别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过程。

总之,资本主义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一方面,它适应当时生产力的发展,在反对封建生产关系中代表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一个历史的进步;另一方面,它出世时就表现出极度的贪婪和掠夺本性,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包含着自身不可克服的矛盾。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制度被更高级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

3、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长期性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性质规律的客观要求。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要求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与此同时,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向社会主义转变准备了必要条件:第一,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社会化、资本社会化的全面发展,管理过程和管理机构也日益社会化,从而为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和组织社会化生产准备了的物质条件。第二,无产阶级力量随着生产向社会化发展而不断壮大,为制度的变革准备了社会力量。第三,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社会建立后管理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提供了组织形式和可借鉴的经验。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历史过程。这首先是因为一种社会制度退出历史舞台,必须是它的生产关系再也不能容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当前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调整,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只有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部再也找不到缓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的时候,资本主义才会灭亡。其次,新的社会制度彻底战胜旧的社会制度,要求新制度创造出比旧制度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这是新制度优越性最本质的体现。社会主义只有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力才能最终取得彻底胜利,这也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第三,当出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以后,世界上就形成了两大社会制度并存的格局。资本主义同样在吸取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些成功经验。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的现实,迫使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某些调整,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并缓和社会和阶级的矛盾。如增加工人的收入,改善工人的生活等。在不触动根本制度和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作局部调整。以及资产阶级国家以“社会代表”的身份、采取某些经济政策和民主措施,对工人阶级做出某些让步,对个别资本家集团给以某种限制,也会延缓阶级矛盾。最后,在当今世界格局中,存在着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庞大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处在科技发展、经济相对稳定繁荣的时期,它们在世界上拥有明显的科技、经济、军事等方面的优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联系与合作空前增强,以跨国公司、跨国财团为代表的国际垄断资本势力不断扩大,大批发展中国家不同程度地依赖于西方国家和国际垄断资本。这种世界格局发生根本变化是必然的,但又是需要一个长期过程,这也决定了社会主义最终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郭勇新乡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