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上消化道出血教程
22148300000012

第12章 部分相关疾病出血的处理原则

一、上消化道出血的共同处理原则

1.一般处理包括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卧床休息;必要时吸氧;饮食管理;镇静。

2.抢救休克补充血容量;预防心脑并发症;纠正酸碱平衡。

3.应用止血剂,抗纤溶剂包括口服、肌注或静脉滴注。

4.应用制酸剂。

5.必要时手术治疗。

二、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治疗

1.应用强有力的制酸剂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

2.胃内降温止血冰盐水洗胃。

3.内镜下止血。

三、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

1.应用降低门脉压力的药物垂体后叶素,生长抑素,特利加压素。

2.应用增加凝血因子的制剂维生素K1,立止血。

3.应用强有力的制酸剂。

4.去甲肾上腺素胃内灌注。

5.三腔管压迫止血。

6.选择性血管造影止血。

7.内镜下止血注射硬化剂,圈套套扎。

8.预防肝性脑病清除肠道积血;抗生素抑菌,乳果糖,纠正低血钾及代谢性碱中毒。

四、急性胃粘膜病变的治疗

1.强有力的制酸剂。

2.胃内降温止血冰盐水洗胃。

3.胃内灌注去甲肾上腺素或其它止血剂。

4.选择性动脉内药物灌注。

5.内镜下止血。

五、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的治疗

1.止吐、解痉、镇痛。

2.胃内灌注冰盐水或去甲肾上腺素。

3.选择性血管药物灌注。

4.内镜下止血。

5.外科手术治疗。

六、胆道出血的治疗

1.针对病因的治疗,抗菌素控制感染,镇痛解痉驱虫治疗。

2.肝动脉栓塞治疗。

3.外科手术治疗。

七、胃肠道血管畸形出血的治疗

1.静脉用垂体后叶素。

2.经动脉药物灌注或栓塞治疗。

3.手术切除病变肠段。

4.内镜下氩等离子凝固术。

八、Dieulafoy病的治疗

1.手术治疗。

2.内镜下电凝或注射硬化剂,氩等离子凝固术。

3.选择性动脉造影及栓塞治疗。

九、DIC引起的消化道出血的治疗

1.病因治疗。

2.应用肝素治疗。

3.抑制血小板凝集的药物。

4.补充凝血因子新鲜血或血浆。

5.肾上腺皮质激素。

6.纤溶药物或抗纤溶药物。

十、急性肾功能衰竭并消化道出血的治疗

1.急性肾衰并发DIC同DIC处理。

2.治疗原发病。

3.质子泵抑制剂。

十一、慢性肾衰消化道出血的治疗

1.补充新鲜凝血因子或血小板。

2.血透或腹透。

3.禁用影响血小板聚集的药物。

4.肝素或抗纤溶止血剂。

5.结合雌激素(0.6mg/kg,静滴,1次/d,4~5d。口服50mg/d,7d)。

十二、过敏性紫癜引起的消化道出血的治疗

1.病因治疗抗感染,驱虫。

2.抗组织胺药物。

3.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及脆性药物安络血、止血敏、路丁。

4.抗纤溶药物对羟基苄胺,止血环酸。

5.肾上腺皮质激素。

6.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或环磷酰胺。

十三、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引起的消化道出血的治疗

1.控制出血症状,经对卧床,防止严重出血。

2.肾上腺皮质激素。

3.输血或输血小板。

4.脾切除。

5.免疫抑制疗法。

6.促进血小板生成的药物辅酶A,三磷酸腺苷,肌苷,利血生、核苷酸。

7.中医中药治疗。

十四、血友病消化道出血的治疗

1.输注新鲜血浆。

2.人血浆冷沉淀剂。

3.因子VIII浓缩剂。

4.肾上腺皮质激素。

5.抗纤溶药物。

6.凝血酶原复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