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白话观无量寿经
22107000000007

第7章

【经文】

尔时世尊放眉间光,其光金色,遍照十方无量世界,还住佛顶,化为金台,如须弥山。十方诸佛净妙国土皆于中现。或有国土,七宝合成;复有国土,纯是莲华;复有国土,如自在天宫;复有国土,如玻璃镜。十方国土,皆于中现。有如是等无量诸佛国土,严显可观,令韦提希见。

时韦提希白佛言:“世尊,是诸佛土,虽复清净,皆有光明,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唯愿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尔时世尊即便微笑,有五色光从佛口出。一一光照频婆娑罗王顶。尔时大王虽在幽闭,心眼无障,遥见世尊,头面作礼,自然增进,成阿那含。

尔时世尊告韦提希:“汝今知不,阿弥陀佛去此不远?汝当系念,谛观彼国净业成者。我今为汝广说众譬,亦令未来世一切凡夫欲修净业者,得生西方极乐国土。

“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比三事,名为净业。”佛告韦提希“汝今知不?比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如来今者为未来世一切众生,为烦恼贼之所害者说清净业。善哉,韦提希,快问此事。”

“阿难,汝当受持,广为多众,宣说佛语。如来今者教韦提希及未来世一切众生,观于西方极乐世界。以佛力故,当得见彼清净国土,如执明镜自见面像。见彼国土极妙乐事,心欢喜故,应时即得无生法忍。”

佛告韦提希:“汝是凡夫,心想赢劣,未得天眼,不能远观。诸佛如来,有异方便,今汝得见。”

时韦提希白佛言:“世尊!如我今者,以佛力故,见彼国土;若佛灭后,诸众生等,浊恶不善、五苦所逼,云何当见,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注释】

十方无量世界:佛教名词。又称“十方无量无边世界”,略称“十方世界”。“十方”指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上、下。“世界”,“世”指时间,“界”指空间。《楞严经》卷四:“何名为众生世界?世为迁流,界为方位。汝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又称“世间”。此处所谓“十方无量世界”,是用以形容佛力无限,可普照无边无垠的世界。再如南朝梁沈约《齐禅林寺泥净秀行状》言“忽自见大光明遍于世界,山河树木,浩然无碍”。《无量寿经》卷下言:“佛告阿难,无量寿佛威神无极,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诸佛如来,莫不称叹。”

须弥山:梵文音译,亦译“修迷卢”、“须弥楼”、“苏迷卢”等,意译:“妙高”、“妙光”、“安明”、“善高”、“善积”等。本为印度神话中之山名,后为佛教所采用。在佛教中,此山指一小世界中心,四宝所成,处大海中,高336万里,外有九山八海,其外围名“铁围山”,须弥山顶为利天王帝释秘居,四大天王居半山腰。

按照古代印度的宇宙观,须弥山是世界的中心,所有山河大地星辰都是围绕它而环列的。此山高84000由旬,由金银、琉璃等众宝装成。山上有诸天神居住,山顶为帝释天,四面山腰则为四天王天。帝释天所在的天高42000由旬,其宫宇也是众宝镶嵌,壮丽非常。四天王天以外是七香海,七香海再往外则是七金山。七香海为内海。七金山之外是咸海,咸海外为铁围山环绕。咸海中则有四大部洲、八中洲和无数小洲。铁围山所环绕的范围内便是一世界区域。在此世界中,须弥山是最为高大的了。许多佛教造像和绘画都以此山为题材,还有的佛、菩萨以此山名命名,用以比喻形容佛的伟大。

国土:这里指佛土。即佛所住、所教的世界。佛教认为,一个佛土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简称大千世界。据《长阿含经》卷十八载:以须弥山为中心,以铁围山为外郭,同一日月所照的四天下为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为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一“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因“大千世界”有小、中、大三种“千世界”,故有三千大千世界之说。

七宝:佛教用语。据《翻译名义集·七宝》载:“凡有两种,一者七种珍宝,二才七种王宝。”何为七种珍宝?佛经中说法不一,如《法华经·受记品》以金、银、琉璃、砗磲(栖息在热带海中的一种名叫砗磲的软体动物的壳,据说此壳像白玉,上有一条一条的纹路,像车轮的渠,故有此称)、玛瑙、珍珠、玫瑰为七宝;《阿弥陀经》以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为七宝;《无量寿经》卷上以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磲、玛瑙为七宝;《恒水经》以白银、黄金、珊瑚、白珠、砗磲、明月珠、摩尼珠为七宝。

所谓七种王者之宝,据《轮王七宝经》载,它们是“轮宝、象宝、马宝、主藏臣宝、主兵臣宝、摩尼宝、女宝。如是七宝随王出现。”另外,我国崇信佛教的女皇武则天也有七种王者之宝,据《新唐书·后妃传上·则天武皇后》载:“太后又自加号金轮圣神皇帝,置七宝于廷:曰金轮宝、曰白象宝、曰女宝、曰马宝、曰珠宝、曰主兵臣宝、曰主藏臣宝,率大朝会则陈之。”

如是:“如”,似,像;“是”,此。具体指上面经文所言之“十方诸佛净妙国土”。

阿弥陀佛:佛名。密教称甘露王,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梵文音译,意译“无量光”、“无量寿”,即光明、寿命无穷无尽,难以计量。据佛教宣称,所有佛的身体都有光明,此光有两种:一是常光,即每时每刻都发出的光;一是放光,此光因某种缘故才特地从身上各处放出。依《无量寿经》言,阿弥陀佛之光在十方世界中堪称第一,任何佛之光都无他的光照得远。其光可以无遮、无隔地普照十方世界,只照一个世界的日光、月光根本无法与之相提并论,这不仅因为光照的范围相去甚远,而且因为阿弥陀佛之光不会刺伤眼睛,不会让人觉得烦躁闷热,不管照多久,人都会觉得清爽舒服。除此而外,这种光还特别关爱念佛之人,像慈母一样照顾、保护他们。阿弥陀佛之所以有如此光能,都是因为其大慈大悲之心和所发之大心愿。据说,阿弥陀佛修行时曾发48个大愿,其中一愿即为:我将来成了佛,如我之光有限,不能遍照无边世界,就不愿成佛。他成佛后,果然如愿以偿(参见前面所解释的“无量寿佛”)。

所:指所在的地方。这里指西方极乐世界。

阿那含:梵文音译。意译“不还”、“不来”。小乘佛教修行的果位之一,有两种含义:1“不还果”,指通过修行完全断除欲界的修惑(即“思惑”,指修道所要破除的烦恼)而达到的果位,达到此位后,不再生还欲界,故名“不还果”。2“不还向”:正在最后断除欲界修惑并趋向“不还果”的修行者。经中所指为前者。

“阿那含”与“须陀洹”、“斯陀含”、“阿罗汉”为声闻(听闻佛陀言教及修习佛教真理——“四谛”的觉悟者)的四种果位。“须陀洹”,意译“入流”,指刚刚明白真正的道理,可进入圣人类。为四果位之初果;“斯陀含”,意译“一来”,言此果位之人死后升天做一世天上之人,再来世间做一世凡夫,方可摆脱生死轮回之苦。为四果位之第二果;第三果位为“阿那含”;“阿罗汉”,意译“无生”,指断灭一切烦恼,无生死。是声闻中最高果位。

譬:意为“比喻”、“比方”、“晓谕”、“通晓”。也就是佛经中常出现的“譬喻”。《法华文句》释之曰:“‘譬’者,‘比况’也,‘喻’者,‘晓训’也。托此比彼、寄浅训深。……动树训风,举扇喻月,故言‘譬喻’。”即以了知之法、显未了之法。佛经中常常用譬喻这种方法,以形象、生动、浅显的语言和故事,巧妙地阐述深奥的佛理。例如,《婆沙论》中,以“三兽渡河”的故事来譬喻说明悟道的深浅。兔、马、象三兽过河。兔足在水上,以譬喻声闻悟道最浅;马足在水中,以譬喻缘觉悟道稍深;象足到水底,以譬喻菩萨悟道最深。《优婆塞戒经》载:“如恒河水,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恒河水者,即是十二因缘河也。声闻渡时犹如彼兔、缘觉渡时如彼马,如来渡时犹如香象。声闻、缘觉虽断烦恼,不断习气。如来能拔一切烦恼、习气根源,故名为佛。”

佛教中有专门用譬喻解说佛法的经典,“十二部经”将之归为一类,即第七类“譬喻”。著名的有《百喻经》。此经收集100条(实为98条,所谓的100,是加上了卷首的引子和卷末的结偈)寓言故事,用譬喻的手法来解说佛教的基本教义,如因果报应说、布施持戒、修定、八正道等。据梁僧说,这些故事都是其作者古印度僧人僧伽斯那为了教导新学佛法的人,从其他佛经中摘选出来的。这些故事篇幅都不长,却形象生动、幽默有趣。例如,用《三重楼喻》这条寓言,告诫那些想证得涅解脱的佛弟子们,一定要努力修行,否则,就会像那个只打算直接建造第三层楼的富人一样愚蠢。除此而外,其他经典如《法华经》、《金刚经》、《观佛三昧海经》、《仁王经》、《般若经》、《维摩经》等,都有专门的譬喻内容。

为了更好地阐明佛理,佛典中运用了许多不同手法的譬喻,《涅经》介绍了8种:1顺喻。随顺世谛,依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来譬喻。例如,天降大雨,则小坑满;小坑满,所以大坑满;大坑满,乃至大海满。如来法雨也是这样:众生戒满,便达到解脱满;解脱满,所以才能涅满。2逆喻。逆于世谛,依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譬喻。大海本为大河,大河本为小河,乃至小沟本为大雨。这样推来,如来涅本为解脱,乃至持戒本为法雨。3现喻。用眼前的正在存在着的事物做譬喻。猴子习性善变,喜新厌旧,很像一般人的脾气,所以《涅经》云“众生心性,犹如猕猴”。4非喻。用并非现实存在的事物来譬喻。如佛告波斯匿王:“有大山自四方来,欲害人民,则王如何?”这里,以并不存在的“四山”譬喻生、老、病、死四大苦。5先喻。先设譬喻,然后引申。如说人们喜爱美丽的花朵,而采摘时,为水漂流;引申为众生如果贪爱五欲,也会被生死之水漂没。6后喻。先讲道理,然后用譬喻加以解释说明,例如,佛经上说,勿轻小罪以为无殃;水滴虽微小,也能积少成多,渐满大海。7先后喻。先后所说的,都是譬喻之意。如佛经载:譬如芭蕉,生果则死;愚人得养,也是如此——如骡怀妊,命不久全。8遍喻。从头至尾都是用譬喻来说明道理。

三福:佛教用语。指求生净土者应当修行的三种福业。即世福、戒福和行福。此经文对它们的内容做了明确的说明。所谓“世福”,即“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戒福”即“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行福”即“发菩提心,坚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另外,《俱舍论》卷十八将三福界定为:1施类福,行布施,以感大富之福果;2戒类福,持性遮二戒,以感生天之福果;3修类福,修禅定,以感解脱之福果。

十善业:佛教用语。亦称“十善”,与“十恶”相对。是佛教的基本道德信条。它们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搬弄是非)、不恶口、不绮语(不说轻薄话)、不贪欲、不瞋恚、不邪见。前三条是身三善业,中四条为口四善业、后三条为意三善业。违反“十善业”,就是“十恶业”、“十不善业”。

《法界次第初门》卷上之下,将“十善业”分为止、行两种“十善有两种。一止,二行。止则但止前恶,不恼于他;行则修行胜德,利安一切。……善以顺理为义,息倒归真,故之顺理。止则息于重倒之恶,行则渐归胜道之善,故止行两种,皆名为善。或加以道名,以能通至乐果也。”

“十善业”实际上是“五戒”的扩充,不同的是:“五戒”作为居家佛教徒的戒律,只是规定信徒在行为上禁止做什么;而“十善业”作为道德信条,明确要求不应当想什么,不应该说什么、做什么。正如《奉法要》所云“五戒检形,十善防心”。

佛教宣称,修“十善业”者,可生天道(上品十善业)、人道(中品十善业)、阿修罗道(下品十善业);犯“十恶业”者,就生在畜生道(下品十恶业)、饿鬼道(中品十恶业)、地狱道(上品十恶业)。六道中人都无法摆脱生死轮回之苦。

三归:佛教用语。亦作“三皈”。“三”,即三宝——佛、法、僧,“皈”,归顺、依附。“三皈”指对佛、法、僧的归顺、依附。佛教徒在入教时必须先于师前受“三皈依”,即“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大乘义章》卷十释曰:“依佛为师,故曰归佛;凭法为药,故称归法;依僧为友,故名归僧。”

佛教各门各派不管其主张多么不同,但都主张“三皈”,崇奉“三宝”——佛、法、僧。“佛”指佛教的创始者、祖师释迦牟尼,也泛指一切佛。

“法”指佛陀在菩提树下所悟的道,即佛教教义。基本理论主要有“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三法印”等。所谓“四圣谛”指佛教关于人生社会的四种神圣的“真理”,它们是:1苦谛——世间一切皆苦,是佛教对社会人生及自然环境所作的价值判断。2集谛——造成痛苦的原因、根据。3灭谛——在明白集谛道理的基础上,灭绝世俗诸苦得以产生的原因,进入解脱的无苦境界。4道谛——指超脱“苦”、“集”的世间因果关系而达到出世间之涅境界的一切理论说教和修行方法。所谓“八正道”,又称“八圣道”,“八圣道分”、“八正道分”、“八支正道”,指八种通向涅解脱的正确方法或途径。它们是:1正见——对佛教真理(具体指“四谛”)的正确见解。2正思维——对“四谛”等佛教教义的正确思维。3正语——修四口业,不妄言、不绮语(绮语:花言巧语)、不两舌、不恶口,凡非佛理之语不言。4正业——除灭自身一切不正当之邪业使其清静。5正命——符合佛教戒律规定的正当合法的生活。6正精进——正确的努力,即勤勤恳恳修涅之道法。7正念——专心系念于“四谛”等佛教真理。8正定——修持禅定。注心于一境,观察、理喻“四谛”之理。佛教认为,依此修行可由“凡”入“圣”,从迷界(现实世界)此岸渡到悟界彼岸,故也喻之为“八船”、“八筏”。所谓“十二因缘”又称“十二支”,包括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无明——烦恼心、惑乱心、无知;行——前生由于无明而造成的善恶诸业,为“无明缘行”;识——由前生所造种种善恶诸业汇集为托胎投生的生命主体,为“行缘识”;名色——有了胎儿的生命主体,也就有了精神和肉体,为“识缘名色”;六处——有了精神、肉体,也就有了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官,为“名色缘六处”;触——婴儿出生后与外界的对象接触,从而发生感触和认识,为“六处缘触”;受——由接触外境引起苦、乐、爱、憎等感受,为“触缘受”;爱——由苦、乐、爱、憎等感受而产生的对事物的贪求和欲望,为“受缘爱”。取——既有对外界事物的贪爱和欲望,便会在行动中表现出对之的索取或占有,为“爱缘取”;有——在行动上有所索取就是造业,从而种下了来生果报之因,这就是“有”,为“取缘有”;生——既有今生之业的存在,必然导致来世之再生,为“有缘生”;老死——既有来世之生,必将老病而死,从而进入新的轮回。佛教认为,世上的一切(包括人)都是因缘而生,都处在因果联系之中,不存在什么永恒的东西,一切都转瞬即逝。所谓“三法印”,指三种印证是否为真正佛教的标准或者标帜。1诸行无常——世间万有变化无常;2诸法无我——一切现象皆因缘和合,没有独立的实体或主宰者;3涅寂静——超脱生死轮回,进入涅境界。有的佛经还加上“一切诸行苦”和“一切法空”(一切现象虚幻不实),合称“四法印”或“五法印”。

“僧”指释迦牟尼建立的教团,泛指信奉、弘扬佛教义理的僧众。由于对佛陀教义的不同理解和社会的变迁,佛教教团组织亦有所不同,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4世纪中叶,是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及其弟子传承其教说的时期,称为原始佛教。公元前4世纪中叶后,佛教内部由于对教义和戒律的理解产生分歧,分裂为许多教派,先是上座部和大众部,后又分裂出十八部或二十部,这一时期的佛教被称为部派佛教。1世纪左右,印度政治、经济发生了很大的改观,一部分具有激进思想的佛教僧徒不满足于自我修养和解脱,主张普渡一切有情众生,从生死此岸到达涅彼岸,自称大乘佛教,贬称其他佛教教团为小乘。公元7世纪后,随着印度社会的不断分裂和印度教的崛起,佛教逐渐与婆罗门教渗透、结合,形成以民俗信仰和高度组织化的咒术为主要特征的密教教团。这是佛教在印度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佛教产生后逐渐向世界各地特别是亚洲各国传播,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与当地的民族特色相结合,形成了形形色色的佛教教团。

“佛”、“法”、“僧”包含了佛教的信仰目标、信仰理论、信仰徒众,是佛教的三大支柱,故称“三宝”,凡是佛教信徒,都必须首先“归依三宝”。“三宝”对佛教来说缺一不可,只有“三宝”具备,才构成完整的佛教。

具足众戒:意即按照佛法的戒律规定受持具足大戒。“具足戒”亦称“大戒”,指出家僧尼达到比丘、比丘尼阶位时所奉受的戒律。戒条数目说法不一。我国僧尼隋唐以后都依《四分律》受戒,比丘戒250条,比丘尼戒348条。因这些戒条与沙弥、沙弥尼所受十戒相比,戒品具足,故称“具足戒”。“具足”意即“圆满”。

出家人必须依戒法规定受持具足戒,才能取得正式的僧尼资格。具足戒对出家僧尼的宗教生活及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都做了细致、严格的规定,一般人难以做到。故佛门规定,不满20岁者不受此戒。《四分律》卷三十四载:“不应授年未满二十者具足戒。何以故?若年未满二十,不堪忍寒热饥渴、风雨蚊虻毒虫,及不忍恶言;若身有种种苦痛不堪忍,又不堪持戒及一食”。

菩提心:“菩提”梵文音译,意译“觉”、“智”等。佛教名词。指对佛教“真理”的觉悟。旧时曾借用老、庄之语,译为“道”,指通向佛教涅之路。《成唯识论述记》卷一“古云菩提道者,非也”。应“翻为觉,觉法性故”。广义说,凡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之“智慧”,通称为一“菩提”。《大智度论》卷四:“菩提,名诸佛道”。与佛教最高“智慧”含义相近。卷四十四鸠摩罗什注云:“菩提,秦言‘无上智慧’。”

由于“菩提”一词涉及对佛教根本义理的理解,各个宗派在运用上不尽相同。有以觉知“无相”之般若智慧为菩提的,《维摩诘经》僧肇注“道之极者,称曰菩提,……盖是正觉无相之真智乎”;有以先天具有的“佛性”为菩提的,《大乘起信论》以“觉”为“法界一相”、“如来平等法身”;另有一种“菩提”,只有佛才具有,全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译“如来正等正觉”、“无上正真道”等。简称“觉悟”、“道”等。

“菩提心”,即求菩提真道之心。按玄奘的解释,应为求正觉之心。《维摩经·佛国品》:“菩提心是菩萨净土”。《智度论》卷四十一:“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大日经疏》卷一:“菩提心即是白净信心义”。又曰:“菩提心名为一向求一切智智”。

一般认为,菩提心有两种:1缘事菩提心。这种菩提心以愿度、愿断、愿知、愿证四种誓愿为体:众生无边誓愿度——令一切众生悉有佛性而愿求度之,令入大般涅。是饶闪有情戒,恩德之心,此为缘因佛性,是应身菩提之因也;烦恼无边誓愿断——愿求自断无边之烦恼。是摄律仪戒,断德之心,此为正因佛性,是法身菩提之因也;法门无尽誓愿知——愿求觉知玄奥无尽的佛门真理。是摄善法戒,智德之心,此为了因佛性,是报身菩提之恩也;无上菩提誓愿证——愿求证得佛果菩提。如果前三个誓愿具足成就,即可证得三身(应身、法身、报身)圆满之菩提。证得此菩提后,更要广泛地利益一切众生。2缘理菩提心。佛教认为,一切诸法,本来寂静,如若能安住于这样的中道实相并能成就上求法理下化众生之愿心,就是最上之菩提心,谓为缘理菩提心。

另外,密教真言行者认为,菩提心有三种:1行愿菩提心:修行发愿,故名为行愿。愿者,意为:知晓一切众生都有如来藏性(即人人具有佛性),故不忍独自安住于无上菩提,而愿以大乘微妙之法普渡众生;行者,意为:为了实现上面的愿望而修四弘度之行。2胜义菩提心:止息劣法,观显佛教胜义。分为教门胜义和观门胜义两种。所谓教门胜义,凡能观夫外道二乘法相,三论天台华严之九种住心,按顺序舍劣取胜,使自己安住于究竟之秘密庄严心。此即依所住之教而云胜义;所谓观门胜义,凡能观诸法觉悟其无自性,止除一切妄惑,而认识受持真正的佛理,万德斯足。此即依所显之理而云胜义。3三摩地菩提心:“三摩地”即“三昧”,意译“定”、“等至”、“等持”、“等念”。指心专注于一境而不散乱的精神状态,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之一。平等地受持诸佛自行化地之万德,故名等持;遍入有情界,平等摄受和护念众生,故名等念;无所不至,故曰等至。认为,前二者(等持、等念)是所有佛教门派都具有的,只有第三“等至”为密教独具。《菩提心论》曰:“求菩提者,发菩提心修菩提行,既如是发菩提心已,须知菩提因之行相。其行相者,三门分别诸佛菩萨,昔在因位发是心已,胜义行愿三摩地为戒,乃至成佛无时暂妄”。

因果:佛教名词。“因”与“果”并称,或指因果律,或指因果报应,是佛教用以说明世界一切关系并支持其宗教体系的基本理论。所谓“因”指原因、因缘;“果”即结果、果报。《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所载:“己作不失,未作不得”,正是佛教因果论之特点,即任何思想行为,都必然导致相应的后果,“因”未得“果”之前,不会自行消失;反之,不做一定之业因,亦不会得相应之结果。并认为一因不能生果,任何果都必须至少有两个因才能产生,任何单独的因,若果得不到适当的外缘,就永远不能产生出果来。佛教因果说还认为,整个世界的事物是互为因果关系的一个整体。外界客观事物和众生主体内心,也是互为因缘、互相贯通的:由众生的无明,生起我见,我见引起了外界的客体,客体唤起众生的贪欲,贪欲引起恶行,恶行招引再生和痛苦,痛苦又加重无明……这一系列因果链条,互相联结,彼此既是因,又是果,互为因果。据此,佛教提出“十二因缘”和“三世因果”,认为,现世界人们的贫富穷达,是前生所造善恶诸业决定的结果;今生的善恶行为,亦必导致后生的罪福报应。在这个意义上“业报”亦称为“因果”。总而言之,在佛教看来,人、人类社会和整个世界,都是一个因果关系的整体系统。

佛教从宗教实践的基本立场出发,对因果做了具体的分类。小乘佛教立四缘、六因、五果的理论;大乘佛教则立四缘、十因、五果的学说。

同其他有关因果的理论相较,佛教因果论主要是注重于心理活动的分类,侧重于人的心理和行为方面,特别注意业(因)和业报(果)。其中心问题是要阐明两种相反的人生趋向:一是做恶业而引起不断流转,即不断地受生死轮回之苦;二是做善业而得解脱,不再在“六道”中轮回,而证得涅。佛教教导人们要做善业(善因),长期修持,以远离和超脱生死流转,追求和证悟涅解脱。这才是佛教因果论的落脚点。

三世诸佛:指过去世的燃灯佛(一说为迦叶佛),现在世的释迦牟尼佛,未来世的弥勒佛。此为“竖三世佛”。“横三世佛”指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佛,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此经中所指为前者。

谛听:“谛”意为详细、仔细、弄清楚。“谛听”即仔细地听。下面经文中还有“谛观”一词,意谓“仔细地、认真地观想”。另外,“谛”用于佛教义理,指所谓真实无谬的道理。常与“真”连用,成“真谛”。例如“四谛”,即指四种(苦谛、集谛、灭谛、道谛)颠扑不破的佛教真理。

众生:亦称“有情众生”,音译“萨”。佛教名词,是佛教对人和一切有情识生物的通称。《大日经疏》卷十七:“有情者,梵音索哆,是着义,又名萨,是有情义。”《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本:“梵云萨,此言有情,有情识故。今谈众生,有此情识,故名有情”。反之,草木、山河、大地、土石等无情识的东西称为“非情”或“无情”。佛教对有情众生的分类、生成和生命特点都有详细的论述。关于众生的分类,佛教认为由于众生所造之业千差万别,故由千差万别的业也就形成了千差万别的众生,即众生的种类也是无限的。但为了方便起见,分为几大类。通常的分类法有3种:1五趣或六趣,亦称五道或六道。指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五道取掉“阿修罗”)。佛教认为修十善业者生在前三道,犯十恶业者生在后三道。2七识住。指七种心识能存在之处。它们是身异想也异处,包括欲界的阿修罗、人和天,以及不在劫初时的色界初禅诸天。身异想一处,包括劫初时的初禅诸天。身一想异处,指第二禅诸天。身一想一处,即第三禅诸天。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最后三处相当于无色界的低级三天。至于地狱、饿鬼、畜生三恶趣和第四禅诸天以及无色界的第四天,都不能使心识存住,不属于识住类。3九有情居。又称“九众生居”“九居”。指七识住、第四禅诸天、无色界第四天。佛教认为,此九处适宜有情众生居住,有情众生也乐于居住。在这三种分法中,以第1种为最常见。

另外,近代的黄智海居士认为:除佛以外的任何人都可以叫做“众生”,分菩萨、缘觉、声闻、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九等。佛教认为,世界一切皆苦,人生无事不苦,可谓苦海无边。苦的原因是人自身的“惑”和“业”。“惑”指一切烦恼;“业”意为选做,泛指一切身心活动,人的一思、一言、一行皆是做业。认为由于人们认识上的愚痴无知,从而产生贪欲,贪欲导致行动,这就是造业,造业好比播种,必然生根、开花、结果。做业有善恶,果报也随之不同,但无论果报如何,都必须重新进入新的生命过程以便领受,即进入生死轮回,这样人们仍然摆脱不了苦。为了摆脱苦,就必须以佛教的主张进行修行,但由于人的悟性、品德、忍性等各方面的不同,修行也有高低之分:1修“六度”万行的为菩萨。所谓“六度”指布施——分两种:法施,即以佛法劝化人;财施,以财物周济人。持戒——守住佛之禁戒,不造各种恶业。忍辱——忍耐一切苦痛、冤屈。精进——立志行善止恶。禅定——不以杂念扰心,惟有佛法在心中。智慧——能“自觉”和“觉他”。2修“十二因缘”的为缘觉(觉悟了十二种因缘),又叫辟支佛。3修“四谛”为声闻(听闻佛陀言教的觉悟者),分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四果位。4修“十善业”者将生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犯“十恶业”者生在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

佛力:佛教用语。指诸佛以佛法救济众生的功力。南朝梁武帝《以李胤之得牙像赦诏》:“宜承佛力,弘慈宽大”。元何中《照武西塔上报恩寺》诗“知佛力宏,能使地灵现”。明李贽《史纲评要·南宋纪·高宗》“潜善这等有福,佛力耶?”

无生法忍:“无生”或“无生法”是佛教对世界的一种看法。佛教认为,世间一切现象之生灭变化,都是世间众生虚妄分别的产物。万事万物之本质在于“无生”,“无生”也就“无灭”,这才是诸法的“实相”、“真如”(本来的面目,真正的本质)。达到了对“无生”的认识,称为“无生忍”或“无生法忍”。《大智度论》卷五十“无生法忍者,于无生灭诸法实相中信受、通达、无碍、不退,是名‘无生忍’”。

“忍”,为梵文“羼提”的意译,有“忍受”“认可”等意思。《成唯识论》卷九载“忍有三种,谓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即把安于受苦受害而无怨恨情绪及能认可佛教真如的信仰当作“忍”的内容。另外,据《显扬圣教论》卷三载“忍波罗蜜多:谓或忍受他不饶益不恚性,或因安受诸苦不乱性,或因审察诸法正慧性”,“忍”当为对于其他一切事物之信受认可,属于智的一种。但作为佛教普遍宣传的一种美德,“忍”的重点不在对佛教真如信仰的信受认可,而在要求众生安于苦难和耻辱,故有“忍辱”之说,并以之为菩萨修行的“六度”之一。《六度集经》第三章载:“忍不可忍者,万福之原”。

佛教认为,认识了“无生”或“无生法”即得到了“无生法忍”,也就达到了佛教全部修习所要达到的最高理想——涅。达到了涅,心念永远系住于“真如实相”,再也不会受外界的干扰、迷惑,也就不可能再回头退转到凡夫俗子的拙见中去了,所以,佛教中也称“无生法忍”为“阿跋致”(意译“无退转”、“无回头”),即具备“无生法忍”者,在极乐世界中,只有一直慢慢修上去,没有半途而废退转下来的。之所以这样,佛教认为原因很多,大致有以下5个方面:1缘于阿弥陀佛之愿心。阿弥陀佛曾发大愿心者:我若成佛,凡念我名号、依我法修行之人,都只有一直修上去而无退转。2缘于阿弥陀佛之无量光。凡念佛之人,阿弥陀佛就放出光来保佑、接引他们,有此佛力相助,自然不会退转回头。3西方极乐世界的树木、网络、鸟语、风声皆会说法,往生到此地之人,有这般种种法音常萦于耳,自然会生出念佛、念法、念僧之心,哪儿还会退转下来呢?4生活在极乐世界的都是声闻、菩萨。由阿弥陀佛接引到此的人,常常与他们为友,并可目睹佛之仪容、耳听佛说法,自然不会退转回去。5俗世之人大多由于“财”、“色”而起邪念、造恶业。但在极乐世界,要吃有吃、要穿有穿,又无家室拖累,钱在此已失去意义,压根无用。故无“贪财”之说。再则,往生净土之人,都是经莲花再生的,无淫欲之心,无女身,也就无“色”。在那儿,也无邪教魔鬼来引诱人们走上邪路,所以不会退转。

“不退转”有3种类型:1位不退——升位至圣人贤人后,不再退转做凡夫。2行不退——专门修学大乘菩萨行后,不会再退到小乘的声闻、缘觉中。3念不退——心思总是同佛的智慧相吻合,不再起别的念头。

天眼:佛教名词。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之一,又称“天趣眼”。为天人禅定所见,能透视六道、远近、上下、前后、内外及未来等。《大智度论》卷:“于眼,得色界四大造清净色,是名天眼,天眼所见,自地及下地六道中众生诸物,若近、若远、若粗、若细,诸色无不能照”。另外,“天眼”亦指天神之眼,经中“天眼”即指称“天神之眼”,称“天眼通”。“天眼通”为“六通”(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尽通)之一,可透视无碍,具无所不见的神通。隋智《法界次第初门》中之上:“修天眼者,若于深禅定中,发得色界四大清静造色住,眼根中即能见六道众生死此生彼,及见一切世间种种形色,是为天眼通”。宋张商英《护法论》“唯其具天眼通,则一瞬遍周于沙界。”

“天眼”根据其来源之不同分为2种:生于色界,自然得此净眼者,称为报得或生得之天眼;个人依靠禅定力在肉眼的基础上修得净眼者,称为学所行之天眼。

佛灭:“灭”即逝世、圆寂。“佛灭”指释迦牟尼佛圆寂。佛教认为,释迦牟尼佛圆寂后,佛法将日渐衰微。分为正、像、末三法时期,又称“三时”。正法时代:此时,佛虽去世,而法仪未改,佛法正确无误,包括教说(“教”)、修行(“行”)和证悟(“证”)三个方面;像法时代:佛法相似正法,只有“教”、“行”,而无“证”;末法时代;佛法将灭,只有“教”,而无修行和证悟。唐窥基《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六:“佛灭度后,法有三时,谓正、像、末。具教行、证三,名为正法;但有教、行,名为像法;有教无馀,名为末法。”嘉祥《法华义疏》卷五:“佛虽去世,法仪未改,谓正法时。佛去世久,道化讹替,谓像法时。转复微末,谓末法时”。《法华玄赞》卷五:“若佛正法,教行证三,皆具足有;若佛像法,唯有教行,无证果者;若佛末法,唯有教在,行证并无。”

关于三法的时限,说法不一,一般如《南岳思大禅师立誓愿文》和《安乐集》卷下等,认为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而《释净土群疑论》卷三引《大悲经》则言:正法千年、像法千年、末法万年。

正因为佛灭后,佛法日渐衰微,所以,与佛同时代的人就更加以能亲耳聆听佛语而深感万幸,对佛圆寂后的世界感到恐惧。这才有经中韦提希夫人“若佛灭后,诸众生等,浊恶不善、五苦所逼,云何当见,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之语。

五苦:“苦”,梵文“豆法”之意译。据《佛地经》解:“逼恼身心名苦”。“苦”与“惑”、“业”相连,由惑起业、由业感苦。佛教认为,我们居住的这个娑婆世界,众生因“不明”生惑起业,所以处处充满了苦,生活其中的人不管富、贵、贫、贱,都免不了受这些苦。关于“苦”的种类很多,有二苦、三苦、四苦、五苦、八苦、十苦、一百一十苦等等。二苦指内苦和外苦。内苦包括身体生理病痛和感情、意志、思想等自相矛盾的心理活动;外苦指来自外界的各种灾难祸殃。三苦指:1苦苦——遭受到苦事而感觉痛苦,如受饥渴寒热等逼迫而产生的苦。2坏苦——遇到乐事变迁,如众生由富贵变为贫贱而产生的苦恼。3行苦——“行”意谓迁流。“行苦”指众生由于事物迁流变化无常而引起的痛苦。四苦即指生、老、病、死。最常见的“八苦”即生、老、病、死这四苦、怨憎会苦(互相埋怨、憎恨者本求远离,但又往往聚集一处所带来的痛苦)、爱别离苦(互相友爱者生离生别带来的痛苦)、求不得苦(想得到但又偏偏得不到所带来的痛苦)、五取蕴苦(又称五蕴炽感,是前七苦之苦根。佛教认为,构成人的成分不外乎五种,即“五蕴”:色——肉体、受——感情和感受、想——理性及意念活动、行——意志活动、识——统一前几种活动的意识。这“五蕴”与一种固执的欲望即“取”联结在一起,就会产生种种贪欲。因此,人一旦有了“五蕴”,就会产生苦)。经中所谓的五苦是将生、老、病、死这四苦合为一苦,再加上“八苦”的其余四苦,合为五苦。当然,佛教也不否认,人在一生中也有欲望实现而享受快乐的时候,但诸行无常,一切都在变化之中,一时之乐无非是过眼云烟,到头来终成空幻,依然是苦。

但佛教认为,有一种“苦”另当别论,那就是为了修行而甘愿吃苦。比如,为了修成罗汉,就得经历11种苦法:1阿练苦。2乞食。3一处坐。4一时食。5正中食。6不择家食。7守三衣。8坐树下。9露坐闲静处。10著补衲衣。11在冢间。如果有人在11年中连续不断地学此“11苦法”,就可以成阿罗汉。

【译文】

说话间,世尊双眉之间放出金色的光芒,其光普照十方无边无垠的世界,然后折射返回,罩定在世尊佛的头顶上,化为一座金台,如须弥山一样高大。十方诸佛的净妙国土,全都在此金台中显现:有些佛国净土是由七宝合成的;有些纯粹是由莲花构成的;还有的如同自在天王的宫殿;再有的晶莹剔透,如同水晶镜一般。十方世界所有的净妙佛土都在此金台中显现着种种奇异。像这样数不胜数的佛国净土庄严之相,凭肉眼便能看得一清二楚。佛都让韦提希夫人一一亲眼得见。

在佛力的协助下,韦提希夫人亲眼见到如此圣景,感激不已。但她有自己的想法,就恭敬地对佛说:“世尊,这些数不胜数的各种佛国净土,虽然光明照耀、清净妙洁,但我现在只希望往生阿弥陀佛为教主的西方极乐世界。愿佛祖教我往生极乐世界的观想思维及入定之法,我将用心领受。”

闻听此言,世尊开颜微笑,口出五色光芒,每一缕光芒都照耀在频婆娑罗王的头顶上。这时,频婆娑罗王虽被儿子阿世禁闭于七重密室中,但“心眼”无所蒙蔽,所以远远地看见世尊,即行五体投地大礼,自然之中,道行增进,成就了断尽欲界烦恼,不再生还欲界受轮回之苦的阿那含果位。

这时,世尊对韦提希说:“你现在知不知道,阿弥陀佛离此地不远。你应当专心系念、仔细地观想那西方极乐世界中修行净土法门的得成就者。现在,我详细地向你演讲各种譬喻,使你通晓其中的道理,也让未来世的一切凡夫俗子中愿修持净土法门的人们,都可以像你一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应当修习三种福德:第一种,孝敬供养父母,尊重服侍师长,心怀慈悲之念,不屠杀生灵,修行十种善业。第二种,皈依佛、法、僧三宝,受持各种戒规,不管什么情况下,都不失持戒人之威严仪态。第三种,生发菩提道心,对因果报应深信不疑,诵读大乘经典,劝勉修行人奋进不已。上述三件事,便是净土法门的净业缘”。释迦牟尼对韦提希强调说:“你现在明白了吗?以上三方面的业缘就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修得净土的真正的主要的原因。”

释迦牟尼接着对韦提希说:“仔细听着,仔仔细细地听着!好好用心体会!现在,我要为你和未来世的一切众生、为被烦恼所束缚着的人们,宣讲演说皈依净土的法门。好吧,韦提希,快就这件事情提问吧!”

佛又对阿难说:“阿难,你应当好好地领会熟记,以便为更多的众生转述演说我所讲之法。现在,我教导韦提希及未来世一切众生观想那西方极乐世界。因为佛力相助的缘故,你们还将亲眼看见这西方极乐世界的清静美妙国土,就同手执明镜从中看自己的相貌一样清晰。又因为你们看到了西方极乐世界种种妙洁快乐的事相,心中产生无限欢喜。由于这个缘故,你们将会随顺悟到诸法的本来面目、真正本质——无生无灭,得无生法忍。”

佛又告诉韦提希夫人说:“你是凡夫,内心领悟、认识和知见佛法的能力都很弱,没有得到天眼神通,不能看到远方的境界。诸佛如来有奇异的方便法门,由于有他们的帮助,你现在才能见到西方极乐世界的种种美妙景象。”

听见释迦牟尼这样说,韦提希夫人急忙提问道:“世尊啊!像我这样的凡夫俗子,因借助佛力的帮助才得以见到西方极乐世界。如果佛涅之后,诸众生们生活在这浊恶不善的世界中,被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取蕴等苦难所煎逼,又凭借什么才能见到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呢?”

【说明】

此节经文为别序的第四段,叙述世尊佛应韦提希夫人意愿,向其显现“十方诸佛净妙国土”的圣景,并对其演说往生净土应当修行的“三福”。最后,由韦提希夫人向佛询问:佛涅后,如何才能往生西方极乐净土?从而结束序分,引出下面的正文——正宗分。

佛教认为,世福(孝亲、敬师、修十善业)、戒福(受持三皈、众戒,并持威仪)、行福(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诵大乘经并劝他行)这三种福业,是净业正因,为往生西方净土的基本条件。只有修持三福,才有基础去修持、思考其他往生净土的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