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家风微阅读
22054000000005

第5章 明礼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礼”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也是人与人交往的礼节仪式。无论何种形态的礼,其核心要旨都在于表达对自我以外的他者的尊重,也都体现了人类自身的文明和觉醒。家庭之中,学礼、知礼、守礼,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家风,也有助于构建和谐美好的理想社会。

伊尹对于国家来说就像良药一样。

商的开国君主汤礼贤下士,待自己的臣民很有礼仪。他听说伊尹很有才能,就前去拜访。车夫说:“伊尹只不过是普通百姓,您召他到宫里来,就是对他天大的赏赐了,何必亲自拜访呢?”商汤说:“伊尹对于国家来说就像良药一样,对这样的贤人,我按照礼数是应该亲自去请的!”商汤说完便让车夫下车,自己驾着马车前去拜访伊尹。孔子评价说:“商汤真是懂礼法的君主,所以百姓拥护他啊!”

《周礼》有“怀子礼”,又称“胎教礼”。怀孕的女子,眼睛不看不好的颜色,耳朵不听不好的声音,不说不恭敬的言语,不做违背道义的事情,心里没有邪恶的想法,注意自己的饮食和走路时的仪态,经常去听美好的音乐和阅读古代圣贤的经典,空闲时尝试和孩子交流。

周公的儿子伯禽将往鲁国赴任,周公告诫道:“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算得上天下有身份的人。即使如此,我也常常停止沐浴或饮食来接待到访的贤士。我这么做是怕失去天下的贤人,你千万不可因为自己是国君而傲慢待人。”

西周周宣王的王后姜氏很懂礼法。她见宣王对政事有所懈怠,沉溺酒色,十分担忧。于是,她摘下象征王后的饰品,换上普通女子的装束,派人告诉宣王:“国家衰落,百姓受苦的罪责都在于我的失职,没能帮助君王以礼法治理国家,请求君王惩罚我的过失。”周宣王听后非常感动,改过自新,勤于政事,恢复了先王的礼乐教化,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在古代,孩子出生后,按各地的习俗,家人会聚集亲朋好友一起庆贺,给孩子举行命名礼。父亲先给孩子命名,接着认定孩子的生命来自天地、祖先、父母,为孩子指认天地,指认祖先牌位或先辈画像,指认长辈、父母。最后,亲朋好友为孩子送上祝福。

在西周礼乐盛行的时候,孩子八岁时进入学堂读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之礼,以及礼、乐、射、御、书、数等知识。等到十五岁的时候,成绩优秀的孩子会被选入大学,继续学习修身养性和治理国家的大道理。经过十几年的学习,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逐步成长为能够承担社会责任的成年人。礼乐代代相传,使得社会能够长期保持安定,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中国传统文化有入座之礼。聚会时秩序井然,座席亦有主次尊卑之分,尊者上坐,卑者末坐。如果坐错席位,不仅主人不快,自己事后也会为失礼之事追悔莫及。如果不能把握坐何种席次,最好的办法是听从主人安排。室内座次以东向为尊,即贵客坐西席上,主人一般在东席上作陪。年长者可安排在南向的位置,即北席。陪酒的晚辈一般在北向的位置,即南席。入座的规矩是,饮食时人体尽量靠近食案,非饮食时身体尽量靠后,所谓“虚坐尽后,食坐尽前”。有贵客光临,应该立刻起身致意。

自周代起,规定贵族女子在订婚(许嫁)以后出嫁之前行及笄礼。一般在十五岁时举行,如果一直待嫁,则年至二十岁时行及笄礼。行及笄礼时,女子改变幼年的发式,将头发绾成一个髻,然后用一块黑布将发髻包住,用簪插定发髻。主行及笄礼者为女性家长,由约请的女宾为少女加笄,表示女子成年可以结婚。贵族女子受笄后,一般要在宗室接受成人教育,学习“妇德、妇容、妇工、妇言”等,包括待人接物、侍奉长辈的品德礼貌,以及女红、劳作等本领技巧。

古代男子到了二十岁时,家人会挑选吉日由父亲或兄长在宗庙里主持冠礼。后人也将二十岁称作“弱冠”。冠礼当天,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冠礼的年轻人加冠三次,即依次戴上三顶帽子,首先戴上黑麻布材质做的缁布冠,表示从此有参政的资格,能担负起社会责任;接着再戴上用白鹿皮做的皮弁(军帽),表示从此要服兵役以保卫社稷疆土;最后戴上红中带黑的爵弁(古代通行的礼帽),表示从此可以参加祭祀大典。加冠后,由贵宾向冠者宣读祝词,并赐以“字”,使他成为受人尊敬的社会成员。

《礼记》里关于婚礼这样说:迎亲的时候,新郎到了女方家,先拜见过岳父,然后放下礼品,这才和新娘施礼相见,彰明男女之别。从女方家中出来,新郎亲自把登车的引绳交给新娘并亲自为新娘赶车,表示对新娘的疼爱。从女方家大门出来以后新郎就一直走在前面,新娘跟在后面,夫唱妇随由此开始。成亲的当晚,夫妇同吃一个碗里的菜,表明夫妻平等。成亲次日的早上,新娘拜见公婆,向公婆进献食品,表示履行孝养的义务。

春秋时期,卫国人高柴很守礼节,他的品行和操守都非常端正。他走路时不踩别人的影子,不攀折生长的草木。父母去世的时候,他遵从礼法,哭泣着守了三年丧事。后来他担任了卫国的狱官,判案公正又很有仁义之心,当时的老百姓都称赞他的美德。

公父文伯的母亲早上哭祭她的丈夫公父穆伯,晚上哭祭她的儿子文伯。孔子听说此事后说:“季氏家族的媳妇明白礼法啊,她爱丈夫也爱儿子,无所偏私,祭祀时前后时间的安排是有根据的。”

春秋时,子张、子夏陪同孔子前去拜访季康子。孔子进屋和季康子坐谈时,子张和子夏在外边辩论起来。子夏辞气很盛,脸色激动。子张说:“你听过先生辩论吧!和颜悦色,侃侃而谈,仪态庄重,先默听然后发言,得理能让,议论深刻,旁征博引,讲出道理。小人辩论的时候,往往自以为是,抓住别人的错误不放,两眼发红,说个不停。一旦侥幸得胜,便得意狂笑,言辞粗俗,礼仪扫地,君子是鄙视这样的辩论!”

孔子坐在鲁哀公御座前,哀公赏赐了一些桃子和黄米请孔子食用,孔子先尝黄米再尝桃子,左右大臣都掩口窃笑。哀公说:“这个黄米是用来擦拭桃毛的。”孔子说:“我知道,不过黄米属于五谷之首,祭祀先王时是上等祭品。果品有六种,桃居其下,祭祀时都不能进入宗庙。君子以贱物擦拭珍物。拿米擦桃毛,实在是有害于礼义之道!”

《论语·子张篇》中提到:“丧致乎哀而止,祭思敬,丧思哀。”强调内在自然的悲痛和哀思之情。“哀”与“敬”两个字代表着孔子在丧祭之礼上的基本观点。历史上一些学派曾以“破产厚葬”指责儒家,可事实上孔子是反对“厚葬”的,他主张应该根据各家的经济实力办理丧事,切不可片面追求丧礼的隆重,关键在于是否有一颗至真至切的心。

孔子年幼时热衷于学习礼仪,他与伙伴一起做游戏时,常常在桌上摆着坛罐之类的东西作为礼器,模仿大人有板有眼地演习礼仪。孔子也常常到太庙去观看祭祀礼仪,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主动向他人请教。在孔子看来,学习是件快乐的事情,不懂就问是“礼”的体现。孔子成年后依然孜孜不倦地学习礼仪,他曾向师襄学习乐礼,向老子请教礼法。孔子聪明过人,又善于向别人学习,最终成为一代圣人。

曾子七十岁的时候,卧病在床。他的弟子乐正子春、儿子曾元以及一个仆人站在旁边服侍他。仆人突然说道:“您身下的席子华丽而洁净,这是大夫才能用的吧?”曾子回答道:“是啊,这是季孙氏赏赐给我的,我重病在身,逾越礼法竟然不知。快点扶我起来把席子换掉!”曾元心疼父亲说道:“您病得很严重,不能随便移动。”曾子斥责道:“你还不如仆人爱我。君子用德行表达敬爱,我现在年事已高,只不过希望能合乎礼仪地离世罢了。”众人听完后,换上了一张普通的席子,还没来得及扶曾子躺好,他就去世了。

子游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他坚持遵照师训,在管辖武城的时候以礼乐教化人民。孔子来到武城,只见街道宽广,处处有弦乐之声,微笑地问子游:“我教你礼乐是用来治理国家的,你却用来治理小地方,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了?”子游恭敬地回答道:“先生曾教导我们:官员要有仁爱之心,以礼乐教化民众,民风就会淳朴,百姓就能安居乐业。”孔子十分满意地说道:“你说得对,无论地方大小,礼乐教化民众都是有用啊!”

春秋时期,齐桓公听说一名叫稷的小官员很有才能,就去拜访,却一日三至不得见。桓公身边的人说:“您是一位大国君主,他是个小官员,您来了三次都没见到,可以停止了。”齐桓公说:“有才能的人轻视爵位、俸禄,也可能轻视他们的君王;我作为齐国的国君,为了齐国的利益,必须要重视人才,所以我一定要去拜访他。”这一天,齐桓公接连五次前去拜见,才得以见到稷。

春秋时期,有一年,宋国遭受了重大的水灾,鲁国国君派使臣去慰问。宋桓公对使者说:“因为我的不敬,所以上天降下了灾祸,又使得贵国的国君忧虑,我们觉得很抱歉。”他真诚地拜受了鲁国国君的慰问。鲁国大夫臧文仲评价说:“宋桓公的言语、行为都很符合礼节,宋国很快就要兴起了。”宋桓公在国内积极推行礼法教化,不久国力有了很大提升。

晋国人郤缺与妻子相互敬重,很讲礼仪。一次郤缺在田间除草,妻子将饭送到地里,十分恭敬地将饭端到丈夫面前,郤缺连忙接住,并表达谢意。夫妻俩相敬如宾,虽然只是粗茶淡饭,他们吃得依然津津有味。晋国大夫臼季刚巧路过,深深地被他们感动,回去后对晋文公说:“一个人能够恭敬,就必定有道德。有了道德,就一定能够治理百姓。请君侯任用他。”晋文公听从了臼季的建议,任命郤缺为官。后来他果然为晋国立下了许多功劳。

春秋时期,卫国贤人蘧瑗很懂礼法,大家都很敬重他。有一天晚上,卫灵公和夫人南子在宫中静坐时听到门外一辆马车由远及近而来,车到门口的时候不响了。南子说:“车上坐的人一定是蘧瑗。”卫灵公问:“你怎么知道呢?”南子说:“从礼节上讲,臣子经过君主宫殿门口时,一定要下车,表示对君主的尊敬。蘧瑗是君子,是不会因为没有人注意就放松对自己品行的要求的。”卫灵公派人去查看,果然是蘧瑗。

春秋末年,晋国的赵、魏、韩、智四大贵族互相争锋。赵襄子被其他三家困于都城襄阳,后用家臣张孟谈的离间计,终于解围。赵襄子奖赏五位家臣,没有实质性贡献的高赫却受到最高奖赏,其余四人都愤愤不平。赵襄子说:“我在重重包围中,处境很艰难,当时能够不失君臣之礼的只有高赫。你们虽有功劳,却都有骄纵之气。”后无人再失君臣之礼。

孟子在齐国的时候,有一次前去吊丧,在门口遇到了大臣王驩。王驩位高权重,周围的宾客都主动上去问好,只有孟子没有。王驩非常不高兴地说:“所有的大臣都主动和我打招呼,只有孟轲不同我说话,怠慢我!”孟子反驳道:“按照礼节,在朝廷中不应该跨过位次交谈,也不越过石阶作揖,我这样做没有错!”王驩自知理亏,也就不再追问了。

战国时期,齐国有个采桑女脖子上长了个大瘤,人们称她为宿瘤女。齐湣王到当地游玩的时候,人们都前来围观,只有宿瘤女采桑依然。湣王觉得奇怪就召见了她,宿瘤女应对很有礼节。湣王觉得她很有贤德,非常喜欢她,想要将她带回皇宫。宿瘤女说:“如果我没有得到父母的命令就跟着您去,我不就成了私奔吗?这样不符合礼制。”齐湣王听了非常惭愧,称她为圣女,并将她立为皇后。在宿瘤女的帮助下,齐湣王把国家治理得很好,各国诸侯都来朝见齐王。

西汉时,汉高祖刘邦委托叔孙通制定礼仪,规范群臣的行为。叔孙通在沿袭前朝礼仪的基础上,征召三十多名儒生共同拟定朝堂仪式,并进行了反复演练。在朝岁大典进行的时候,司仪官引导文武百官进入大殿,按照秩序依次站立,等到皇帝上朝,所有官员毕恭毕敬地向皇帝施礼道贺。从朝见到宴会结束,整个大殿肃穆庄重,秩序严谨,各安其位。刘邦夸赞叔孙通道:“先生说得对,礼法是能够教化人啊!”

汉朝人鲍宣年轻时拜桓少君的父亲为师,桓父对他非常欣赏,决定将女儿少君嫁给他,并准备了丰厚的嫁妆。鲍宣知道后对少君说:“你是富家小姐,而我却是穷书生,我怎么能配得上你呢?”桓少君听了之后,为向鲍宣表明心志,就将嫁妆中的绸衣换成了粗布衣。结婚当天,桓少君与鲍宣一起推着小车进了丈夫的家里。过门之后,少君对婆婆和丈夫很敬重,家中所有的杂务都由她一人承担。同乡里的人都称赞她很懂礼节。

汉朝有个隐士梁鸿,他和妻子孟光的感情很深,相互敬重。梁鸿每天从外面回到家里,孟光端出饭菜时都会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表示对丈夫的恭敬。梁鸿吃饭的时候,孟光总是低着头,不去看他。当时的人都感慨道:“孟光真是非常敬重她的丈夫!”

汉朝人仇览很懂得礼仪。他在蒲县当亭长的时候,劝导百姓们完成农事以后要多读书,对一些品行不好的人,就安排他们服役或耕田。他的妻子有了过失,他会脱去自己的冠帽,责备自己的失职。在仇览的教育下,他的几个儿子也很懂礼法,同乡的人都称赞他们。

东汉人杨元琮的母亲刘氏,性情平和、通晓礼仪。她的丈夫很早就去世了,一个人将四个儿子抚养成人。杨元琮是家中长子,时常到外面去喝酒,很晚才回家。刘氏非常生气,很多天都不允许儿子们来拜见她。杨元琮带着三个弟弟,到母亲面前去谢罪。刘氏责备他说:“你要明白喝酒应该有节制,不沉溺在酒里才合礼法。现在你醉醺醺地回家,真正是荒唐之极,你自己首先破坏了礼法,怎么教导这些弟弟呢?”杨元琮听后很惭愧,最终改掉了酗酒的习惯。

汉朝人陈省的妻子礼珪很懂礼仪。礼珪的两个儿媳妇都出自富贵人家,她亲自带领她们从事劳苦的工作,让她们学会勤俭持家。礼珪的一个侄子不懂礼仪,她就断绝了与这个侄子的往来。最终,这个侄子幡然醒悟,悔过自新。后来,她的家乡遭遇了战事,在流亡途中,有人想要拜访她,她换上了庄重的服饰才出去与客人见面。礼珪在祭祀祖先的时候总是很虔诚恭敬,她常说:“祭祀是礼法里面很重要的内容!”

汉明帝刘庄做太子时,博士桓荣是他的老师,刘庄对桓荣非常尊敬。他做了皇帝以后,依然经常到桓荣的家里去聆听教诲。桓荣生病的时候,汉明帝亲自登门探望桓荣,车还没到桓荣家门口,他就下车步行前往。进门后,拉着老师枯瘦的手,默默垂泪,很久都不愿意离去。桓荣去世的时候,明帝穿着庄重的衣服,亲自为他送丧,并厚待他的子女家人。

东汉时期,曲阜人孔融很懂礼仪。孔融四岁的时候,很多客人到他家里来参加一个聚会,孔融的母亲叫他把桌子上的一盘香梨切开分给大家食用。孔融就按长幼次序将梨分给大家,唯独将最小的一份留给自己。父亲奇怪地问他:“你把大的梨分给别人,把最小的留给自己,为什么呢?”孔融回答道:“树木有高低之别,人有老幼之分,尊敬老人是懂道理的表现!”听到孔融的回答,父亲很是高兴,宾客们也都赞赏他懂礼仪。

北魏的长孙庆明为人正直,很有操守。皇帝非常敬重他,任命他做了都督,统帅很多的军队。当时荆州地方有个很不好的习惯——小辈的人不去侍奉长辈。长孙庆明耐心地用礼仪去教化他们:“做儿子的要孝顺父母,做弟弟的要敬重哥哥。”后来,荆州的风俗慢慢变好了,当地的人都很感激他。

隋朝人梁彦光在相州做刺史的时候,用礼乐去教化当地民众。他请来乡里品行端正的读书人,开办学校,传播圣贤的礼法。一段时间以后,相州地方的风俗有了很大转变,人人都变得刻苦勤勉。当地人都感慨:“梁太守将我们培养成为品行善良、懂得礼仪的人,我们要好好地感谢他!”

楚媛是唐朝时的一位大家闺秀,为人知书达礼。楚媛小的时候,父亲得了疾病,楚媛忧愁得连饭也吃不下去,日夜陪伴在父亲身边。楚媛长大以后,嫁给裴仲将做妻子。她待公婆和丈夫很恭敬,与乡里人关系和睦。有人问楚媛:“人活在世界上开心就好,你何必这样辛苦?”楚媛回答道:“我从小就喜欢学习礼法,长大以后也按照礼法约束自己的行为。我只希望自己的行为是符合礼法的就心满意足了。”大家听后都很佩服她。

宋朝时,辽国驸马萧陶苏斡有一位女儿叫萧意辛。有一天,她和姐妹们一起讨论取得丈夫宠爱的方法。很多人都说应该用邪法。萧意辛说:“用邪法比不上用礼法。”大家就问萧意辛怎样叫合乎礼法。萧意辛说:“自己的行为要谨慎,侍奉长辈们要恭敬,待丈夫要温柔和顺,对待小辈要宽宏大量,这样就叫作礼法。这四种样样做到了,那么丈夫自然不敢看轻了。”大家听了萧意辛的话,都觉得又惭愧、又佩服。

宋代吕希哲的母亲被封为申国夫人。她一直教育儿子做事要懂礼仪、讲规矩,要求他拜见长辈的时候必须穿戴整齐,并注重自己的言行。即使在家里也不能因为没有人注意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吕希哲从小到大没有听过不正当的言论,没有读过不正经的书籍。后来,吕希哲在德行和事业上都有很大的成就。人们都说,这与申国夫人“以礼教子”是分不开的。

宋朝人杨时学问很好。他考中进士后放弃了做官的机会,拜著名儒者程颢为师,继续研习学问。杨时对老师很恭敬,老师也非常欣赏他。程颢去世后,杨时又拜他的弟弟程颐为师,并且对老师愈加恭敬。有一天,程颐在家中闭目休息,突然天降大雪,杨时在程颐旁边侍立着,一直不肯离开。等到程颐醒了,门外的雪已经有一尺多厚了。

宋朝大思想家朱熹为人端庄稳重,很懂礼仪。他平常在家天还没亮就起床,很正式地穿戴衣帽,然后到家庙里和先圣神位前去跪拜。去书房读书的时候,书桌和各种书籍都摆放得非常整齐,有时候看书疲倦了,他就闭着眼睛端正地坐着休息。朱熹曾这样教育孩子:走路要从容、规范,不要手舞足蹈,更不要慌慌忙忙,要稳稳当当。即使在家里,也要注意走路的仪态,只有在长辈喊你的时候才能跑着过去。朱熹的孩子们长大以后都很懂得礼仪,得到时人的称赞。当时有许多人跟着朱熹学习礼仪。

南宋人蔡廓,言行处处都恪守礼法。他的母亲死后他守了三年的丧。蔡廓侍奉他的哥哥蔡轨就像待父亲一样的恭敬。家里一切大小事物都一定要告知哥哥后才去做;做官得来的俸禄和皇上的赏赐也都交给哥哥。后来蔡廓做了豫章的太守,在家乡造了两座房子,把先造好的房子给哥哥居住。蔡廓去世后,他的儿子蔡兴宗深受父亲影响,侍奉伯父蔡轨颐养天年。

明朝人朱诠銶的妻子王氏是个很有德行的人。她勤俭持家,对丈夫很有礼节。丈夫去世后,王氏整日穿着丧服,粗茶淡饭,在家里为丈夫守丧,谢绝宾客来往。她时常教育孩子们要懂得礼仪,后来她写了一本书,名叫《女范》,在当时社会上很受欢迎。

明朝人颜从仕的母亲游氏性情端庄,为人诚实恭敬,勤俭持家。她亲自监督几个儿子读书,日复一日毫不懈怠。游氏用礼法教导媳妇们,要求她们在家里要穿着得体,尊敬长辈,不能有丝毫的怠慢。颜家有好几百人,平时却非常安静,当地人都把颜家当作榜样。

明朝人白圭的妻子孟氏生性端庄幽静,很懂礼节。她随丈夫居住在外,时常为自己不能时刻侍奉家里的老人感到担忧,有好的东西总是先寄回家里。孟氏常对自己的儿子说:“如果做母亲的袒护自己儿子的不好的行为,会害了自己儿子的,所以我不会袒护你的错误。”孟氏对自己的媳妇也很讲礼法,平日对待她们很客气,还带领她们一起养蚕缫丝。孟氏说:“我的几个媳妇都来自富贵人家,我要让她们知道生活的不容易,她们就能学会勤俭持家了。”

明清之际的大思想家王夫之待人谦和有礼。有一次,一位朋友来看他,两人畅谈十分投机。等到天色已晚,朋友告辞回家,王夫之虽然体弱多病,仍然起身将友人送到门口,说道:“君自保重,我心送你三十里。”友人依依惜别,在走出十五里后发现忘记带伞,转身返回。他到门口的时候发现王夫之仍然站在原地,“心送”朋友走完三十里。

清代汉军旗人李雨苍,很有个性,曾经以普通士人的身份拜访曾国藩。恰巧曾国藩不在家,曾公子接待了他。曾公子看到李雨苍衣服破旧而又风尘满面,露出轻慢之色。李雨苍冲上前去就动手教训说:“你父亲以礼贤下士名闻天下,你怎么敢如此轻慢读书人!”曾公子道了歉,这才罢休。曾国藩回来后对他另眼相看,留在身边,让他带兵,一直推荐他做到参赞大臣。

南京国民政府以蒋介石的名义请马寅初赴宴,派人奉上名片。马寅初对来人说:“委员长是军事长官,我是文职,文职不去拜见军方!再说,我给委员长讲过课,他是我的学生。学生不来拜见老师,倒叫老师去拜见学生,岂有此理!他如真有话要说,叫他来找我!”

京剧大师梅兰芳曾经拜画家齐白石为师,时刻恪行弟子之礼。有一天,齐白石与梅兰芳一起参加一个宴席,白石老人先到,但穿着略显寒酸,不被在场的人所关注。等梅兰芳到的时候,主人和宾客都笑脸相迎,争先恐后地与他寒暄。梅兰芳看到被冷落在一旁的白石老人,撇下众人,向恩师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礼,叫了一声“老师”,并致意问安。在座的人见状都感到非常惊讶,齐白石深受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