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美人无恨:宸妃传
21982100000032

第32章 也不单单爱它一种

父亲无法带着伤重的妻子和年仅五岁的她前行,便索性在当地安家落户。

后来,母亲虽捡回一条性命,终究体弱多病,在她十一岁的时候去世了。

沈婉儿的心目中,蔡金桂的父亲大约就是一个朦胧的慈父形象。他为见女儿最后一面,特意从县城赶进州府,白发与日俱增,人却日渐消瘦。这次乍闻这一话,倒不觉心头一动。大有暗室之中,明珠陡现之感。

她极想问一问蔡金桂,但蔡金桂似乎感觉到她要就此发问,眼神一动先是避开了:“都是我多言了。姐姐莫怪。”

沈婉儿心知她是不想她问,只好收拾起心中好奇,只笑道:“没有的事。”正要邀她去坐一坐,蔡金桂却径自转身,默默地走开了。

知她性子如此,沈婉儿也无意拗她,也回到自己屋中。

原来尹墨香到来之前,她就想趁着今日艳阳高照,把秋衣翻出来晒一晒。只待立秋一到,冷风一吹,便可换下夏衣。

前几日刚做好的一套秋衣较厚,可以再等个把月,便先将薄一些的从箱底翻出。衣裳翻出来,却一骨碌从怀里掉出一支青青竹笛,一端挂着一条鹅黄的吉祥绦,上扣一块绿玉蝴蝶。不是甚好东西,但沈婉儿却不由得停顿一下。笛子是父亲做的,吉祥绦是母亲打的,绿玉蝴蝶是哥哥用第一月的俸银买的。

父亲除了字写得好,还吹得一手好笛。小时候,她最爱的,就是缠着父亲吹笛与她听。

后来大了一些,父亲见她是真真爱笛子,便将全部本领都传授与她。她那时也是废寝忘食地练,练到口边都起了泡,十个指尖麻麻地痛。心疼得母亲连连嗔怪,说一个女孩子家,学这做什么,还是学些针指女红好。又去怪父亲,教她读诗读文也就罢了,连笛子也教,学这么多又能做什么?

父亲笑道,正是做不了许多,所以才要学。比如别人闷得只能在家做针指的时候,我们女儿却有诗书,有笛音,难道不是有趣多了?

说得母亲笑起来,认输道,反正我也说不过你。

从此以后,母亲再也没有抱怨过一句。这只笛子便也陪伴着她慢慢长大,一起进宫。

入宫后,因和众人一同住在崇光院里,不比在自己家中随意,已经好久不曾练了。难得今日天睛,人心两闲,不如就去前面观柳渡练一会儿。那里安静,也不怕惊扰了别人。

打定主意,沈婉儿便拾起竹笛,轻轻地将门闭锁,一个人向着观柳渡去了。

且说尹墨香匆匆地赶回丽景殿,老远就看见廊下多了一些人。尤其是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公公立在殿外,正与司琴笑着说些什么,便登时一惊——是高有忠。

就她出去的短短一会儿,皇帝竟然来了。

尹墨香便也不敢贸然走近,避着走到下面去了。觑便悄声问一个小姐妹:“陛下来多久了?”

“也才一盏茶的功夫。”

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了。想说什么话,也足够说出来了。

尹墨香又问:“陛下来的时候,脸色怎样?”

“你问我?”小姐妹唉地一笑,“陛下的脸色,惠妃娘娘都时常看不明白,何况我这小小的宫人呢?”瞄一眼尹墨香道,“你呀,也别想这么多了。咱们都是侍候人的,能不犯错就要谢天谢地了。”

尹墨香便也笑笑。

虽然嘴上不说,心里却还在想着,皇帝和惠妃两个都说些什么呢?

这些日子,皇帝虽说来得不少,却也不多。加之昨日才发生了御花园的小小风波,皇帝今日就来了,怎么说都巧了些。

想到这里,尹墨香忍不住偷偷地朝丽景殿望去。

此时,独孤元嘉正和苏冷月两人对面而坐,一人手边一盏清茶正飘出阵阵香气。两人之间横着一张棋盘,黑白琉璃的棋子错落有致,各自的行军布阵才见端倪。

苏冷月今日戴了一朵新摘的绯红色芙蓉,手上正是她的那双桂州金钏,金红相映,越发显得明丽耀眼、贵气逼人。举子敲落之时,那一只丰腻白润的手就像吸足了牛乳一般。

独孤元嘉望了一眼,便也笑着落下一子:“这芙蓉花还是你戴着,最好看。”

苏冷月笑了:“妾身还以为陛下只喜欢牡丹。”

独孤元嘉:“牡丹乃我朝国花,谁人不爱?只是朕,也不单单爱它一种罢了。”

苏冷月淡淡一笑:“陛下向来博采众长,心胸宽广。”

独孤元嘉勾起唇角,故意道:“今日还不曾喝酸梅汤,怎就冒出一股甜甜腻腻的酸味来。”

苏冷月:“陛下又戏弄人。还说是来探望妾身的。”

独孤元嘉:“朕当然是来探望的。昨日御花园里,月儿受惊不小。亏得有司琴在。”一时又说,“我看她手上裹得厚厚的,想来伤得不轻。该赏。”

苏冷月:“多谢陛下。妾身昨日赏过了。”

独孤元嘉:“你赏你的。朕也有赏,一会儿就吩咐有忠去办。”

苏冷月眼梢露出喜悦:“如此,妾身便先代司琴谢恩了。”

独孤元嘉:“周采女管制不严,也当受罚。”忽然一笑,“不过,这后宫的事统是由你们三妃商量,朕就不多事了。”

因后位悬空,后宫里的事又千头万绪,当然不能没人管。就是民间,还要讲究一个当家的女人。名义上是由三妃商量,其实都由惠妃苏冷月一人为主,丽妃王妙容、华妃卢芳仪但得参议而已。尤其华妃,性子一向冷淡,眼界又高,至今都不曾沾染过这些俗务呢。

苏冷月笑道:“陛下又说笑了。这天下都是陛下的,哪里有陛下‘多事’的时候。”再下一子,“周采女虽管制不严,但毕竟入宫日子浅。昨日,妾身罚她身边的宫人十五杖,小惩大戒也够了。”

独孤元嘉也笑起来:“好,小惩大戒。”

说话的工夫又下了几子。独孤元嘉看一眼全局,便又新落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