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季康子向孔子问政治,孔子说:“政治就是正人,如果以正义作为表率,领导众人,谁敢不服从你呢?”
季康子听到孔子的这句话,不觉陷入了深思之中。孔子又接着说:“你如果使自身正义,你在从政的时候对你就很有利,你如果不能使自身正义,你能正人又怎么样?”
在孔子看来,如果人人都按他的社会地位去做应该做的事,那么就没有什么你争我夺,社会也就长治久安了。
季康仿佛一下子领悟到了,于是他脱口而出:“国君对臣子以礼相待,臣子就能用忠诚事俸国君。如果我们执政者都能按‘礼’办事,对老百姓的治理也就好办了。”
孔子点了点头,表示同意季康子的说法。
孔子在春秋末期“礼乐崩坏”的情况下来维护“礼”,他自然要随着这个时代的变迁,给“礼”注入某些新的意义。
春秋末期,天下大乱,奴隶和平民的暴动,奴隶的逃亡时有发生,情况极其严重,而且臣子杀自己的君主,儿子杀死自己的父亲这样的现象也很普遍。
据历史书上记载,这一时期,有36个君主被杀死,52个国家灭亡,各个诸侯也纷纷逃跑,丢弃他们应该保护的国家。看来,当时破坏“礼”制的并不仅仅是奴隶和平民,而往往是倡导礼的执政者们。
孔丘对此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终日反复考虑,怎样才能改变这种让人心痛的现状呢?
孔子想:以前我注重的只是礼的形式,并没有根据这个时代的状况,赋予礼以新的意义。这是我今后要思考的。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孔子把“礼”和“仁”联系在一起,他曾对弟子们说:“人如果没有‘仁’的品德,‘礼’又有什么用呢?”
他还对弟子们说:“我们不能把‘礼’只当成一种形式,如果有礼没有仁,就等于把礼和礼的作用相近的乐,变成了普通的玉帛和钟鼓之类的形式,失去了它真正的作用。”
关于用仁去解释礼的问题。有一次,子夏问孔子说:“有酒窝的脸笑得美呀,黑白分明的眼睛转得媚呀,洁白的底子上画着花卉呀。这几句诗是什么意思呢?”
孔子说:“先有白底子,然后画花。”
子夏说:“那么,是不是礼、乐的产生在仁义以后呢?”
孔子称赞子夏:“你真是启发我的人呀,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
这说明,孔子把“仁”看得比“礼”更根本,要用一种“仁”的精神来讲“礼”,这就是他所说:“克己复礼为仁。”
孔子把“礼”的范围限制在“仁”的范围之内。
这里面,“克己”是讲人要学会克制自己,要有自觉性。对于不符合礼的事物,不要去看,不要去听,不要去说,不要去动。
如果不是自觉地来实行“礼”,那是没有意义的,“礼”就仅仅是形式,是“玉帛”之类。
从此,孔子“礼”的思想深入人间,被人们看作是为人的准则。
整修古籍
孔子年青时,看到博大精神深的文化典籍正在遗失,他就立志要搜集整理。
如今,年近古稀的孔子,明白自己再也不被鲁公所重用,便把全部精力投入教育弟子,投入文献整理工作。
曾有人问孔子:“为何不从事政务?”
孔子回答说:“只要能对政治产生影响,便是政治。何必非要出仕为官呢?”
孔子创办教育,整理古籍,正是为了要使礼乐文化传之后代,要把儒家思想传下去,使自己无法实现的政治抱负交给以后的人去完成。因此,孔子把培养人才和整理古籍都看作是政治。
一天晚上,孔子召集子夏、子游等几个文学功底很棒的学生,向他们说明了自己在教书的同时,要抓紧时间整理古籍的打算。
孔子说:“我国古代的典籍浩如烟海,以《诗》、《书》、《礼》、《乐》、《易》、《春秋》最为重要,合称‘六艺’,被各诸侯国选作学堂的教材。但是,这些古籍目前散失,缺欠都极为严重,我要力争在有生之年完成修订‘六艺’的工作。”
在整理“六艺”之时,孔子以“仁”为核心,贯穿始终。以“礼”为形式,以“中庸”为方法。具体的做法是这样的:
1.是要尽量保持古籍中原来的内容和文辞,“述而不作”。
2.是要删去那些荒诞的无稽之谈,即“不语怪、力、乱、神”。
3.是要批判不正确的议论,排斥一切反对中庸之道的议论。
整理六艺要有一套治学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有恒心、毅力,吃得了辛苦,耐得住寂寞。
孔子极为勤奋,起早贪黑,废寝忘食,把心思都扑在了整理“六艺”之上。
一天,颜回因为要帮孔子整理资料,便没有回家就寝。半夜醒来,见孔子书房里依然灯火通明。他担心老师这么大的年纪还为此劳累,会累出病来。他轻声推门进去,想去替老师分担更多的工作。当他悄然走到老师身边时,老师却没有发觉,正在凝神工作。一会儿翻看资料,一会儿提笔写字,一会儿沉思。颜回实在不忍心打搅老师,又蹑手蹑脚地退了出去,给老师做了些稀饭。
当他再次推门进书房时,老师似乎一直没有挪动过身子,仍在那样聚精会神地翻看书简、写着、思索着。颜回把饭轻轻放到桌上,没想到老师突然抬起头来,放下书简,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回啊,是你吗?”颜回劝老师说:“老师累了,歇一会儿吧,趁热吃点吧!”
孔子端起饭来,有滋有味地吃了起来,“真有点饿了呢,好吃!”
此时,雄鸡报晓,东方微白,天快要亮了,又过了一个不眠之夜。颜回走过去吹灭了油灯,推开向阳的窗子。灿烂的阳光照进这屋子,也温暖了师徒二人。晨风习习,吹进来,又吹得师徒二人神清气爽。
颜回吃过早饭再次回到书房,帮助老师收拾屋子。看到堆在房里的竹简一捆捆,一堆堆,其中有文学、天文历法、医药、农桑、工艺、民歌、神话、历史等等文献资料的各种书籍。
颜回非常感慨:这么多堆积如山的文献资料还不足以作证,看起来整理六艺,谈何容易?这是多么浩大的工程啊!除了夫子,当今天下恐怕绝对无人再能肩负如此重任!
孔子最早动手整理的是《诗经》。
诗原只是人们的口头歌唱。有了文字以后,人们把它记录下来,有的还配上音乐,到了周代,天子组织了乐队,专门演唱诗。为了满足祭祀等盛典的需要,太师必须经常去征集,编写和整理一些歌词,这样,渐渐积累下来就形成《诗经》。
但是,由于各国的方言迥异,要相互传抄和整理时,难免会有缺漏和差错。孔子一向极为重视《诗经》,所以从青年时代起,便开始搜集《诗经》的各式抄本。即使在周游列国,忙于政务之时也不忘此项工作。因此,到他晚年整理《诗经》之时,他已抄录了3000多首诗。
孔子让子夏帮助整理《诗经》。子夏以对问题理解、分析的深度成为孔子的得力助手。一天,子夏问孔子:
“老师,弟子以为《诗》中有爱情之作,似嫌太多,要不要酌为删减?”
孔子听了子夏的话,失声笑了起来,说:“真的多吗?不多呀!吾道的核心即是仁,仁就是爱人,泛爱众和亲仁。禽兽还尚有雄雌之爱,何况万物灵长的人呢?男女青年应当享受爱情。”
说着,他打开《诗经》,轻声唱了起来: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梦寐求之。
求之不得,梦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孔子唱完说:“这首诗讲述的是一个青年倾心于一个美丽女子,相思难眠,辗转反侧。其内容乐而不浮。我认为此诗感情纯真、热烈,应当把它列为《诗经》之首。”
子夏领悟到老师的意思,接着说:“有一首诗:‘巧笑倩兮,美国盼兮,素以为约……’也并非单纯描写女性之美。以弟子之见,素隐喻仁;绚,隐喻礼,‘素以为约’含有礼在仁之后的意思。”
孔子满心欢喜地夸奖子夏说:“后生可畏,焉知未来之不去今也。”
《诗经》,又叫“诗三百”,是孔子从收集的许多首诗中选的305篇精品,配以乐曲达到了完美境界。
愤著《春秋》
孔子71岁那年,鲁国正是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时期。
鲁哀公率领满朝文武官员出曲阜城围猎。那个时候,国君的狩猎被视为国家的盛典。出猎规模之大,人员之众多,胜过以往。放眼这支壮大的队伍,剑刀映辉,旌旗飘飘,仪仗盛大。到了大野山下,君臣换上了战马,兵分几路飞进山林里。猎犬在前边带路,走卒在四处呐喊,整个山野一片喧闹。
经过一场激烈的追逐射击,还不到两个时辰,等各路人马重新聚拢到山脚下时,大家都有了自己的收获。看着被此收获的兔、狐、山鸡、野猪等,大家谈论着、夸耀着、说笑着。
一会儿,叔孙大夫的人马回来了,只见两个壮汉抬着一头似小牛般大小的野兽,气喘吁吁地紧随在叔孙大夫后面,见了鲁哀公,叔荆氏说:“臣获得一只怪兽,特来献于主公。”
哀公仔细看着,那兽身子像獐,尾巴像牛,额像狼,四蹄像马,身高大约二丈,身上有彩纹,腹下呈黄色。大家都纷纷议论道:“怪哉,怪哉!非牛非马,非驴非鹿,四不像也……。”他望着周围的大臣问道:“众位爱卿,有人认识这种怪兽吗?”
众大臣面面相觑,最后都低下了脑袋。
季康子眼睛一亮,提醒鲁哀公说:“何不请孔老夫子来认认?”哀公于是命请夫子。
孔子年迈衰弱,又忙着整理六艺,本不想随同前来,无奈身为大夫,只好前来。
孔子仔细辩认了一会儿,对鲁哀公说:“此兽为叫麒麟。这是‘仁兽’,只有太平盛世才会出现……”
孔子刚说到这里,季康子超前一步,躬身行一礼,向鲁哀公说道:“恭贺主公大喜,天降仁兽。”
王公大臣们也仿效相国,纷纷跪在地上,齐声祝贺起来。鲁哀公自然也非常欣喜,说:“多依仗各位大臣辛劳,感动了上苍。”
在众人争相贺喜之时,孔子却退了回去,几位弟子立刻随之下去。走到寂静的地方,孔子坐在山石上,禁不住掩面痛哭起来:
“麒麟为什么要来啊!如今真是太平盛世吗?”
弟子问老师:
“仁兽出现,是吉祥之兆,为什么要如此伤心?”
孔子叹了一口气说:“从前天下如有圣人受命,必有好的预兆,有时是凤凰出现,有时是麒麟出现。麒麟是太平之兽,属圣人之类,而现在这个圣兽被人抓到了,这是不祥的预兆,天在告知我,吾道将穷矣!”
孔子一副挺悲伤的样子。一会儿,叹着气说:“难道,就没有人知道我?”
子贡在旁边听了,觉得惊讶,就问:“老师,怎么说无人知道您?”
孔子说:“不,其实也没什么,我不受用于世,但不怨天,也不尤人。只是我认为天总会知道我的。”
孔子自觉得年老体弱,余年所剩不多,已没有什么行道的机会,所以说:“我死后,吾道也不行啦!我如何把吾道传于后世呢?”
孔子伤心极了。
在这种悲愤的心情下,他决意作《春秋》,为后世留下时代的烙印。
《春秋》,这里指《鲁春秋》,就是鲁国的历史,是鲁国史官依照时间先后逐年逐月逐日记载下来的大事记。积累时间长了,便成了一部编年史。
孔子要整理鲁国的《春秋》,需要许多的参考书。除了本国的资料外,他还需要查看周天子的及其他诸侯国的史书来充实其内容,考证其真伪,纠正其误差,才能编成一部前所未有的史料翔实的新《春秋》。
孔子派子夏等14人到周天子的藏书库去借阅图书,子夏一行不远千里到了洛邑,诚心感动了那儿的官员,终于借得了《百二十国宝书》。这些宝书名为鲁文,实际上是诸侯各国的综合编年史,涉及各个诸侯国的各种人物和事件。这在当时条件下,完全凭借个人的力量,在短短几年的功夫里编修而成,实在不容易。
为了编纂此书,孔子一直工作在书房,吃喝在书房,困了乏了,又“曲肱而枕”地睡在书房。冬天,寒气逼人,书房里滴水成冰,冻得又红又肿的手,握笔困难,也依旧坚持写书。夏天,天气闷热难耐,孔子堆满书简的屋子,更是透不进风。到了晚上,还有蚊虫叮咬。
虽然孔子的几个弟子要求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但孔子仍坚持按自己的想法自己写,拒绝弟子们提意见,动手写一个字,硬是坚持独立完成。
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2月11日,一颗巨星陨落,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人类历史上的文化巨人孔夫子与世长辞,终年73岁。
孔子的葬礼由他的学生们操办。按照孔子的遗训,丧礼简朴节约,但是规模之大,规格之高却大大超过了任何一个诸侯。陪灵的、吊丧的、送殡的,有上大夫,有王公贵族,有各国使者,也有平民百姓,还有生前的好友。鲁哀公也前来吊唁,并在葬礼上宣读了悼词。
孔子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尤其是他的思想历程,可以用下面这句话来概括: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