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建筑师队伍人才济济,强手如林。然而,建筑风格独特,技艺高超,最负盛名的却是美国“少数民族”中的一员——华人贝聿铭。他被誉为“现代派设计大师”,“美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最优秀的建筑家”,他所设计的建筑物不仅遍布美国各大城市,而且巍然矗立在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菲律宾、伊朗、法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贝先生真是建筑设计界的“奇才”。
1917年4月26日,贝聿铭出生在广州一个银行家的家庭。他的童年是在香港度过的,1927年,贝老先生举家迁往上海,于是,10岁的贝聿铭进了上海的圣约翰小学,开始接受西式教育。周末和假期,他常随父母回苏州老家,在贝氏家族那片面积广大、景色优美的园林中尽情玩耍。在上海读书时,贝聿铭对那些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和琳琅满目的商品都不感兴趣,而只对一幢幢高楼大厦百看不厌,当时上海最高的建筑是国际饭店,这座屹立在上海滩的庞然大物,从楼上到楼下,从外表的布局到里面的摆设,贝聿铭不知琢磨过多少遍。渐渐地一个志向在他心中扎下了根,就是,将来当一名建筑师,让更多又高又漂亮的大厦屹立在祖国的大地上。
银行家父亲对自己聪颖勤奋的长子关怀备至,希望他日后成为一名医生,而贝聿铭却“见血就害怕”,于是,父亲只好顺从儿子的意愿,送他到美国去求学。
1935年夏,贝聿铭终于登上了驶往美国的远洋客轮。在美国,他进了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由于他厌倦这所学校的建筑系只重绘画技巧、忽视建筑知识的教学方法,所以,他又转到麻省理工学院读建筑工程系。以后,贝聿铭又进入哈佛大学,受教于一代建筑名师。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贝聿铭被迫改变初衷,遥望着在日本侵略者铁蹄下呻吟的祖国,他踌躇再三,决定在美国定居。1942年,他与在美国韦尔斯利学院留学的陆书华小姐结为秦晋之好。陆女士贤淑聪慧,深知贝先生的才华,结婚伊始,便放弃自己的专业,全心辅佐丈夫的事业。
1946年,当贝聿铭获得哈佛大学建筑系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时,他成了系里最年轻的助理教授。
1948年的一天,经人介绍,贝聿铭出现在美国地产大王柴肯道夫的面前。柴肯道夫把自己私人办公室的设计任务交给了贝聿铭。贝聿铭初出茅庐便身手不凡,建成办公室后,地产大王盛赞贝聿铭说:这位奇才不仅受过良好的教育,而且有着超人的智慧。随即,柴肯道夫放心地把丹佛、纽约几座20多层的大厦和加拿大一组建筑群的设计任务交给了他——这位才30岁出头的建筑师。
1955年贝聿铭在纽约开设了自己的建筑设计事务所,1958年他又成立了“贝聿铭设计公司”,这样,一颗新星就在美国建筑界的夜空升起来了。建筑设计公司开业后,先后承建了波士顿肯尼迪图书馆、加拿大蒙特利尔市的玛丽大商场、夏威夷大学的东西方中心、麻省理工学院的地球科学大楼、澳大利亚墨尔本市的科林斯广场、新加坡的莱佛士国际中心、伊朗德黑兰的工业贷款银行大楼等等。贝聿铭设计的建筑,名闻遐迩,往往成为游客必至、拍照留念的地方。
名气与日俱增,贝聿铭的顾客名单越来越长,社会层次也越来越高了。在他的社交圈中,既有音乐家、作家、艺术家,也有商业巨子。在国家美术馆东厅的设计中,他找到了最理想的主顾——保尔·麦伦。这位“大亨”为了扩建父亲投资兴建的国家美术馆,决心不惜血本。他交给贝聿铭的支票是可以随意填写数字的。他惟一的要求是:从图纸设计、安装技术,直到建筑材料、内部设施,一切都必须是最好的。
1978年,东厅工程终于竣工,贝聿铭不负众望,再一次显示出自己的才华。主厅的不同高度,不同几何图形的平台、楼梯、斜坡和廊柱交错相接。灿烂的阳光透过密如蛛网的天窗洒在墙壁上,幻化出美丽的图案。天窗上那些轻如鸿毛的挂饰,随气流缓缓飘动,恰似飞鸟轻舒双翼,使大厅增添了无限生气。
东厅开馆后,观者如云,好评如潮。仅50天中,那里就吸引了100万观众。诸如“东厅代表我们这个时代不可多得的一种品质”、“堪称当代最杰出的博物馆”的赞誉屡屡出现在有影响的报刊杂志上。这一项建筑的设计使贝聿铭进入了世界级建筑大师的行列。第二年,他获得了美国全国建筑学院金质奖章,这一年被美国建筑界称为“贝聿铭年”。
1981年,法国总统密特朗决定挑选一名优秀建筑师,修整矗立于拿破仑广场的卢浮宫。这一消息轰动世界建筑界,各国名师巨匠闻风而动,群起角逐,人人渴望获得这一殊荣。而当法国文化部向15家大博物馆征求意见,请他们帮助物色建筑师时,结果竟有14家都力荐贝聿铭。终于,贝聿铭这个东方人被密特朗总统选定,担当了为西方文化瑰宝增辉的重任。1989年7月,卢浮宫接待大厅正式竣工,当清波潋滟的水波簇拥着一座璀璨明耀的玻璃金字塔出现在广场时,人们始信密特朗总统独具慧眼,而声名显赫的建筑大师贝聿铭亦是当之无愧。
1983年,贝聿铭还欣然承诺为中国银行香港分行设计一幢新的办公大楼。6年过去了,在贝聿铭父亲曾经工作过的中国银行旧建筑的旁边,一幢70层的摩天大楼拔地而起。这座新建筑形态如竹,取节节升高之意,通体的玻璃钢结构,又使它像一枚光芒四射的大宝石,异常引人注目。据说,它是世界上除芝加哥和纽约之外最高的摩天大楼。
贝聿铭的成功,在于他“学贯中西”,深谙东西方文化的精髓,能够很自然地将各具特长的中外建筑艺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创造出西方人难以超越的杰作。
1982年,北京西郊的香山突然不同寻常地热闹起来,由贝聿铭主持设计的香山饭店就要交付使用了。出席交接仪式的有许多中外贵宾,一时间,笑语喧天,喜气洋洋。
一位中国记者举着录音话筒,挤到人群中的贝聿铭身边,大声问道:“贝先生,世界各地有许多重要项目等着您去设计,您为何偏偏选中香山饭店这个投资额并非特别大的项目呢?”
贝聿铭略微沉思了一下,缓缓地答道:“我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中国,我在这里度过了吸收能力最强的少年时代,因此有一种‘中国气质’深深地留在我身上,无论如何也很难改变……”
是的,贝先生虽然长期生活在异域他乡,但对自己的祖国却一直拳拳情深,时至今日,他的家乡话还说得很纯熟。在贝先生的培养下,几个子女在中文方面也都有较好的修养。报效祖国,这是他从少年时代起就深藏心底的愿望!1978年,当他接受北京香山饭店的设计任务后,不禁激动地说:“离开祖国40多年了,祖国没有忘记我……”
几年中,贝聿铭风尘仆仆地来往于北京、纽约之间,多次到苏州、扬州考察园林,直接为饭店的设计、选料、建筑奔忙,还派出身边最精明强干的助手常驻北京,负责具体施工事务。助手们经常出入建筑工地,并不断把进度拍成照片寄回纽约,以便让贝聿铭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贝聿铭曾感叹道:“我设计过很多建筑,没有感到香山饭店这样具有挑战性的,我下的工夫比国外一些建筑高出10倍。”
设计香山饭店是贝聿铭建筑生涯中首次不以钢筋水泥玻璃为出发点,所采用的材料,是传统的砖瓦。饭店的整个设计中,始终贯彻了把自然环境美和建筑艺术美高度和谐统一的原则。贝聿铭凭着这个设计,夺得了年度美国建筑师学会的奖项。
香山饭店占地3万平方米,最高四层,建成后乍看起来貌不惊人。5座白墙青砖,错错落落的楼群嵌入山坳,或许还使人觉得有点怪。但如果你循山而上,穿过一个照壁洞门进入饭店的时候,就会立即进入一个迷人的天地。
饭店内有一个主庭院。园中有一个14印平方米的人工湖,两株800年的雌雄白果树伫立在湖的两岸。除主庭园外,还有“古木清风”、“晴云映日”、“冠云落影”等11个小庭院。在这依山傍水,千姿百态,各有特色的庭院中漫步,确有身在画中行之感。
5座楼房依凭山势,错落相连,犹如5颗镶嵌在红叶丛中的明珠。客房的设备是现代化的,世界一流的,然而客房的格调又是中式的,它不仅摆设典雅、舒适,而且还采用了传统的中式窗户。每当客人卷起竹帘,远山近树,微风拂面,从哪一个窗户眺望,外面都是一幅山水画、一首田园诗。这座拥有322间房,500个床位的现代化饭店,可以说是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之大成,绝妙地表现出了园中有园,景中有景的美学效果。香山饭店的设计,是贝聿铭这位海外赤子献给祖国的最珍贵的礼物。
最近一些年来,贝聿铭多次回到巨变中的祖国参观访问,他关心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并应聘为北京市城市建设规划委员会委员。贝聿铭还利用他1983年获得的10万美元普里茨克建筑学奖金成立一个奖学金基金会,帮助中国建筑师、学者和学生到美国进修、讲学和参观访问,吸收美国有益的建筑技术和经验。
贝聿铭能在竞争激烈的美国建筑界脱颖而出,除了才华超群外,还有赖于他温文尔雅、忠厚谦和、吃苦耐劳、热情坦诚的品质。1948年,威廉姆·蔡肯多夫邀请贝聿铭进入他的开发公司工作。在当时,建筑大师们大多不屑与开发者合作,而贝聿铭却欣然接受。他们成功地合作了12年之久,从未发生龃龉。
熟悉贝聿铭的美国人都称他为“真正的中国君子”,他的风度和气质赢得了众多客户,使他能够迅速发迹。1964年,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夫人杰奎琳计划在波士顿建立一座肯尼迪纪念图书馆,美国享有盛誉的建筑师纷纷应征,贝聿铭是角逐者中最年轻的一个。杰奎琳对候选人极为挑剔,要求建筑师必须具有高雅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个人修养,并亲自登门造访每一位应征者。当杰奎琳走进贝聿铭事务所的通道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桌上一大瓶怒放的鲜花,在灯光的辉映下,它显得格外流光溢彩,灿烂明丽。而办公室简洁的陈设,主人优雅的风度,又给这位富甲一方的女委托人以安详可信之感,于是她当场拍板定案。15年后,在波士顿城郊的海岸上,一座素雅别致的图书馆如清日出岭,令世人瞩目。
贝聿铭的外表不像他的建筑那样出类拔萃,显得十分平常。然而,这位平常的东方老人却又具有一种特别的风度和魅力:方正的脸盘上戴一幅圆圆的黑边眼镜,给人以老成稳重之感;透过镜片可以看到平和的目光,他的神态在细心得体中透出一点悠然与自信来,他给人的印象就是位不卑不亢的成功者。就是这个形象,使美国的所有华人都感到光彩,而每一个炎黄同胞见到他,都会对他产生由衷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