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展厅里,陈列着一方玉,通体晶莹润泽。印面为正方形,边长2.8厘米,上面阴刻“皇后之玺”四个篆字;高2.8厘米,重33克。印上部为螭虎纽,虎形呈伏卧状,头尾微向左边蜷曲,怒目张口,造型生动。玉印四周有线雕云纹。经考证,印的主人是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雉。吕雉(公元前241~前180年)是山东单父县人,后来一家迁居江苏沛县。其父吕文和沛县县令是好朋友,吕文看中了沛县泗水亭长刘邦,将女儿吕雉许配给刘邦为妻。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时,发生战争,刘邦出征在外,吕雉留在家乡,项羽把刘邦父亲和吕雉俘虏,成了人质。公元前203年,楚汉停战谈判,以鸿沟划界,刘邦父亲与吕雉被释放。后来刘邦战胜项羽,建立大汉并称帝,封吕雉为皇后,史称“吕后”。
这方玉印的发现创造了两项全国之最:一是我国最早发现的皇后印玺;二是玉玺的主人是年代最早的皇后。故历史、艺术价值很高,被列为国家级文物。
1968年9月的一天傍晚,咸阳市区东北30多公里的韩家湾公社韩家湾小学的14岁学生孔忠良放学回家。他沿着渭惠渠边的路走到狼家沟,无意中看见渠南边的土坎上有个东西在夕阳斜照下闪闪发光。开始他以为是只躲在草丛中的小兔子在偷看他,就好奇地走近一看,却什么也没有发现,只是那亮光仍在闪烁。于是他放下书包,用手刨挖起来。由于土质松疏,他很快便把这东西刨了出来。他擦去上面的泥土,发现是一块光亮的玉石,玉石的上部趴着一个动物,下面四四方方的,好像刻着字,可是他一个字也认不出来,于是把它带回了家。
到家后便把玉石给哥哥看,两人研究半天,觉得可能是颗印章,准备把上面的字磨掉,刻上自己的名字留着玩。可是这玉石特别坚硬,上面的字怎么也磨不掉。过了几天他们的父亲孔祥发要到西安给生产队办事,孔忠良就把印章拿出来让父亲带到西安,找家刻字铺把印上的字磨平后刻上自己的名字。
孔祥发向小儿子仔细问明印章的来由,端详着印章的造型、质地、文字,尽管他也认不出是什么字,但总觉得这东西非寻常之物。他想到印章出土之地在刘邦陵园之内,自己在担任大队干部期间,同到这里来的文物工作者打过多次交道,有一些文物知识,再联系到这一带常有人挖出古代陶盆、瓦罐、瓦当、麻钱之类的古物,意识到这颗印章可能是文物。
第二天他到西安后,直接找到省博物馆,请他们对这方印章进行鉴定。博物馆的人一看印章上的动物造型和印面上的“皇后之玺”四个篆字,当即认定它是珍贵文物。孔祥发详细介绍了出土地点和发现经过,并表示愿意将这方玉印上交博物馆收藏。博物馆给予了奖励。
据《汉官旧仪》上记载:“皇后玉玺,文与帝同。皇后之玺,金螭虎纽。”而韩家湾发现的“皇后之玺”在吕后与刘邦合葬的封土之西约一公里的陵园之内,其形制、式样、印文内容及字数均与《汉官旧仪》所载相符,当为吕后之印玺无疑了。有些专家还认为,它可能原来是放置在吕后墓旁的便殿中供祭祀之物,后来便殿被毁,玉玺遗落土中,被水冲到狼家沟,遭泥沙覆盖而致湮没2000余年至今。
吕雉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凶残专横、篡权窃国的阴谋家、野心家,并一度掌握了国家最高权力。江青却对此人十分欣赏,也妄想有朝一日登基当“女皇”。她大肆吹捧“吕后也了不起,她对汉高祖刘邦的事业起了很大作用。”借以宣传自己。
1974年此时江青野心膨胀,做“女皇”梦正酣。她听说“皇后之玺”是吕雉之物,欣喜若狂,连忙追问玉玺的下落。当她得知吕后玉玺收藏在陕西省博物馆时,便迫不及待地打电话给当时正在西安出差的一位女领导,要她速将此玉玺找到带回北京。这位领导干部不敢怠慢,立即到陕西省博物馆向其负责人传达江青的话,要他找出玉玺。负责人当即领她到“秦汉文物陈列室”看实物。当她看到文物标签上并未标明是吕后之物时,有些不解。陪同的有关专家解释,对此方玉玺学术界尚有不同意见,因此未明确标注。这位领导同志说:江青同志说是的,那就是的嘛!随后命陕西省博物馆派人将玉玺护送去京,江青见之如获至宝,迟迟不还。直到粉碎“四人帮”之后,这方“皇后之玺”才得返还陕西省博物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