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杂志故事会(2017年4月下)
21861000000016

第16章 经典传递

本期话题:丽水莲都善心人故事

刘东与留西

相传很早以前,丽水城内有户财主,姓留名西,为人忠厚老实。留西十四岁时,父亲给他买来一书童,姓刘名东。刘东虽然家境贫寒,但他勤劳好学,留西见了很喜爱,待他亲如兄弟,教他读书识字。

过了六年,留西父母病故,留西当家成了主人。他见刘东聪明忠诚,不忍长期留他为奴,就对刘东说:“你在我家待下去无出息,还是出门做生意吧,本钱我借你。”

刘东说:“主人待我如兄弟,我愿服侍你一生。”

留西摇头说:“不可这样,你明天就出门,我借你白银一百两,赚些钱以后成家立业。”

刘东见主人这样待他,心里十分感激。

第二天,留西就给了刘东一百两白银去做生意。可刘东才走了三天,银两就被骗子骗去了。他只得又回到留西家里,对留西说:“主人好心,可我太笨,一百两银子被骗子骗去了。现在旧债未清又添新债,真是雪上加霜。”

留西说:“贤弟莫愁,我再借给你二百两,你马上动身再去做生意就是。”

不料,刘东这次做生意没经验,结果又血本无归。他再次回到了留西家,羞愧地对留西说:“我再也无脸见父老乡亲了,就让我在主人家服侍主人到老吧!”

留西说:“你这样就真的让人看不起了,日月还有轮回,做生意总是有亏有盈的。不要灰心,你再拿一百两银子去,这次一定会赚到钱。”

刘东再一次出远门,这次他总结了经验教训,果然如愿赚了一笔钱。从此,刘东的生意越做越大。他赚了钱后,立即将留西给的银两本息全部还清。后来他认识了一位厦门的富商,富商见刘东聪明忠诚,做生意也有一套本领,就将女儿许给了他。因富商膝下无子只有独女,就招刘东为上门女婿。过了五六年,富商病故,家产全部由刘东继承。

过了十年,留西家因家丁打死人逃走,官府将这人命案强加在留西身上,弄得留西倾家荡产,加上连年灾荒,留西把田地产业统统卖光,还是无法度日,只得去投奔刘东。

留西找到刘东,诉说了天灾人祸原委。刘东把留西留在家里,热情招待,同时派人去丽水做生意,顺便送点银两给留家家人,并且暗地里用金银买通官府,将留家冤案平反,并将留家的产业全部赎回,还把留家的房屋整修一新。

刘东将留西留下住了半年,才让留西回家,并给留西五十两银子作路费。留西心里有些不快,但一回到家就惊呆了,问明缘由后才知刘东暗中为他安排好了一切,心中非常感激。

从此,“十年水流东,十年水流西”这句俗语就流传下来了。

(记录:梁礼隆;改编:陈宗光)

九代穷问卜

很久以前,丽水城外住着一个年轻男子,因他家九代都很穷,大家都叫他“九代穷”。

一天,九代穷听说南海八角仙师问卜很准,能知三百年前七百年后凶吉,九代穷暗下决心,要到八角仙师处问个究竟,他家几时才能脱贫变富。

他备足干粮动身去南海,在路上碰到一个姓张的伯伯,问九代穷到哪里去。九代穷如实回答了。

张伯伯忙说:“我也有件事请你帮我问一下,我家菜地里有桃梨杏各三棵,枝繁叶茂花开满树就是不结果子,这是何因?”九代穷牢记心头,继续赶路。

九代穷走了很久,又碰到了赵员外。赵员外得知他要去南海问卜,就说:“我也有件事请你帮我问一下,我家小女年方十八,貌美如花聪明伶俐,就是不说话,这是何因?”九代穷也牢记在心,继续赶路。

这天,九代穷终于走到了南海边,忽见水里钻出一条巨龙,对九代穷说:“我已修行五百年了,可总是上不了天,这是何因?我知道你要找八角仙师问卜,请你代我问一下。”

九代穷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可是这大海怎么过得去呢?他正发愁,巨龙又说:“你闭上眼睛,我背你过去。”九代穷伏在龙背上,一下就过了海。

下了龙背,九代穷顺着羊肠小道吃力地向上爬了好长时间,终于看见前面有座古寺,古寺前的大青石上坐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公公,九代穷上前很有礼貌地问:“老公公,请问您知道八角仙师住在哪里吗?”

老公公说:“你找他有什么事?”九代穷说出问卜详情。

老公公道:“我正是八角仙师,你有事尽管问,但条件是问一不问二,问别人不问自己,问自己不问别人。”

九代穷想,这怎么行呢?光别人就有三件事托我代问,如果我问了自己的事,那人家三件事不就问不了了吗?我还年轻,下次再来问也不迟。

于是,九代穷把张伯伯家的事说了一遍,八角仙师道:“桃树下有三缸金,梨树下有三缸银,杏树下有三缸铜,取出金银铜,桃梨杏就能结果了。”

九代穷又说:“仙师,我还有一件事要问。”

八角仙师道:“我不是说过,问一不问二吗?”

九代穷恳求道:“这是别人的事,求仙师好心让我再问一回吧!”

八角仙师点头答应了,九代穷就把赵员外的事说了一遍。

八角仙师说:“赵员外的女儿只要见到状元星,就会开口的。”

接着,九代穷又恳求道:“仙师,我还有一件人家的事要问你,请你再开下恩吧!”

八角仙师看他为人诚实心眼好,还是答应了。

九代穷把巨龙的事说了一遍,八角仙师听后道:“那条龙头重身轻,上不了天,如要上天,只有把头上的龙珠碰掉两颗。”九代穷牢记在心,谢过仙师,高兴地返程赶路。

九代穷来到海边,把八角仙师的话转告给巨龙,巨龙对准石头猛地撞去,结果碰掉了两颗龙珠,一抬头就上天了。九代穷拾起龙珠,继续赶路。

当他经过赵员外的家门口,正好看到赵员外的女儿在门前晒衣裳,赵员外的女儿看到九代穷就说:“九代穷哥,你回来了!”

赵员外听见女儿开口说话,高兴地把九代穷接回家,叫家里人备好酒菜,请九代穷吃饭,并说:“九代穷,你有福气,我女儿十八年不会说话,见到你就开口,如不嫌弃的话,我就将小女嫁给你吧。”赵员外留下了九代穷,当夜完婚。

第二天,九代穷谢过丈人丈母娘,带着妻子回程赶路。当他们走到张伯伯家时,九代穷把八角仙师的话转告给张伯伯,张伯伯拿着锄头同九代穷一道去菜园挖掘,果然在桃树梨树杏树下面挖出三缸金银铜。张伯伯说:“我看这些金银铜都是你的财宝,不信你就叫叫看。”

九代穷说:“我家九代都很穷,哪有这么多的金银铜?这些是你的财宝,请快拿回去吧!”

张伯伯说:“你叫一下也没关系,如不是你的,我再拿也不迟。”

于是,九代穷对着金银铜大叫三声:“金神银神铜神,如是我的财宝,就飞到我家吧!”话音刚落,金银铜就变成黄蜂一拥而去。

九代穷和妻子回家后,看见满屋的金银铜,高兴得说不出话来。往后夫妻俩男耕女织,日子过得甚好。

不久,九代穷向皇上献出龙珠,因献宝有功,皇帝下旨封他为“献宝状元”。

(记录:黄开权;改编:林宜进)

传说,很早很早以前,莲都的峰源乡库坑村住着兄弟俩,哥哥叫陈生,弟弟叫陈良,兄弟俩感情很好,省吃俭用,日子倒也过得开心,直到哥哥娶来个嫂嫂。

库坑水帘洞

俗话说,嫂娘嫂娘,好嫂亲如娘,坏嫂凶如狼。陈良一心盼嫂嫂,来了嫂嫂却遭殃。嫂嫂成天说话指桑骂槐,家里从此不得安宁。

一天,嫂嫂对陈生说:“陈生,你身强力壮,就是脑袋少主张。”陈生问:“少什么主张呢?”

嫂嫂说:“我理家,你耕种,夫勤妻俭生活香,插个小叔多碍眼,快点分家才舒畅!”

陈生心疼弟弟,说什么也不肯分家,夫妻俩吵得脸红脖子粗。弟弟陈良心地十分善良,他宁愿自己受委屈,也不想让兄嫂夫妻俩失和,便含泪说:“哥,分吧!”

兄弟俩含泪分了家,兄嫂留在老屋住,陈良背着条破被进了山里,住在破寮房。陈良每天早出晚归勤耕种,种出的番薯甜又香,种出的南瓜金灿灿。

一天清早,一位鹤发童颜的老人来到陈良家讨茶喝,他边喝茶边指着桌下那只大南瓜问道:“小弟,这南瓜是你种的?卖给我吧!”

陈良说:“自己种的南瓜哪能卖铜板,公公若喜欢,陈良送给公公尝!”

老人听了很感动,连连点头谢陈良:“小弟,你真是勤劳又善良,善良的人必有重赏,今夜金鸡唱,你到水帘洞,南瓜当秤锤,秤钩钩洞口,嘴里唤三遍:山神门开开,洞里珍宝由你拣。”话刚说完,忽然红光一闪,老人不见了。

这夜,陈良捧着南瓜来到水帘洞,按照老人的指点,在瀑布后面用秤钩钩着洞门,南瓜当秤锤。陈良叫道:“山神门开开,陈良要进洞!”一声唤,风呼呼;二声唤,水淙淙;三声唤,“喀喇喇”一声响,石门大开现宝洞。

陈良走进洞里,哎哟哟,眼睛也看花啦,金银宝贝,珍珠玛瑙,堆成光灿灿的小山。陈良拿了一个金元宝,心满意足地跑回家。

而哥哥陈生呢?自兄弟分家后,不久就添了个孩子,嫂嫂是懒婆娘,里里外外全是陈生一人做,日子一日难一日,眼看家里连稀汤也喝不上了,嫂嫂说:“陈生,听说你兄弟发财了,快去借点吧!”

陈生说:“过去你撵他,如今又求他,有脸面吗?我不去!”

嫂嫂骂道:“嫁了窝囊汉,真是受尽气,呸!你不去,我去!”

嫂嫂来到山里,只见一座瓦房好宽敞,陈良正在门口搭着葡萄棚。嫂嫂“嘿嘿”笑道:“哎呀呀!小叔半年没走动,人发福来家变样,生财之道从何来?快跟嫂嫂说详细。”陈良人老实,就把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嫂嫂。

嫂嫂一听贪心起,又借南瓜又搬秤,连忙跑到水帘洞,按照口诀叫三番,果然门开现宝洞。嫂嫂进了宝洞,拿这样,拿那样,双手怎么拿得光?只好回去挑箩筐。待到挑来大箩筐,洞门却已早关上,南瓜和秤留里面,从此不能再开洞,嫂嫂气得泪汪汪。

(记录:潜艇;改编:陈宗光)

结发夫妻有感情

从前,丽水保定村有个名叫吕智敏的人父母早年去世,只有单身一人,常年做生意,日子过得不错。因无人给他说婚事,一直拖到二十八九岁还未成亲。

这年,有人给他介绍了一个名叫叶仙娇的女子为妻。婚后,俩人感情甜似蜜糖。没过多久,吕智敏要外出经商,临行前告诉妻子,早则半年,迟则一年,一定回家。

然而,半年过去了,叶仙娇不见丈夫回来;一年过去了,仍未见丈夫回来;不知不觉三年过去了,丈夫仍毫无音信,村里人都说吕智敏一定是死了。叶仙娇家中只有支出,却没有收入,日子难熬,有人给她出主意,介绍了一个名叫张祥的男人入赘到她家。张祥还请了道士诵经念佛,超度她前夫的亡灵,又请近亲和族长吃了二婚酒。

不知不觉又是三年,有一天,吕智敏突然回家了。面对着两个丈夫,叶仙娇左思右想想不出一个法子,只有哭泣一言不发。有人去请括苍知县主持公道,知县升堂听完众人说辞后,忽生一计,说:“今日审判暂告结束,明日继续审判,叶仙娇留在衙门,吕张二人回去,明日辰时再来衙门大堂候审。”

第二天辰时,知县升堂,对着大堂候审的吕智敏和张祥说:“昨日我把叶仙娇留在衙门,单独询问她,究竟你二人谁是她的丈夫,原本以为她会对我道出缘由,谁知叶仙娇哭了又哭,不肯回答,当晚竟想不开,在我家的后花园自缢而死。人既已死,无法挽回,她和你们俩各做过几年恩爱夫妻,自然都有点感情,你们快去准备银两买副棺木,以免暴尸给人议论。”

张祥听罢,立刻说道:“其实我和叶氏只是半路夫妻,她又死在大老爷的花园里,请大老爷发点善心拨点库银把她埋葬了吧。”说罢,脸上毫无悲伤表情,径自走出县衙。

而吕智敏听完知县老爷的话后,流着泪对知县说:“叶氏是我结发妻子,虽然人已死,但我不忍让她的尸体暴露野外,更不能让大老爷您来埋葬我的妻子,我现在没有银子,可我就算去讨饭,也要讨些钱来买口棺材,把妻子的灵柩送回去,埋在家乡的泥土里。”

知县老爷听罢吕智敏的一番话,深受感动,认为吕智敏有情有义,还是结发夫妻有感情。他告诉吕智敏,这是他想的一个计谋,以此考验吕智敏和张祥对叶氏的感情,其实叶氏并没有死。说完,他立即叫出叶仙娇,判她继续和吕智敏做夫妻。于是,吕智敏和叶仙娇高兴地回家去了。

这个故事在保定村一直流传至今,只要村里有夫妻争吵闹离婚的,年纪大的人总是用“还是结发夫妻有感情”的话来告诫他们。

(口述:陈绍表;记录:魏纪彬、吕以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