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杂志故事会(2017年3月下)
21860800000011

第11章 3分钟典藏故事

记了二十年的恨

20年前,艾玛给一本小说杂志投稿,那里有两个编辑,海曼和凯利。艾玛不知道把稿子寄给谁好,就给两人各寄了一份。

一个月后,海曼打电话来冷冷地说:“以后不要给我寄稿子了。”再见也没说,就挂了电话。艾玛觉得委屈而愤怒,告诉家人,如果以后海曼来找她,就说自己搬家了。两个月后,艾玛的小说发表了,很受欢迎,编辑是凯利。艾玛更加自信,也更恨海曼了。

如今,艾玛成了名作家。一次坐轮船时,她旁边的男人看着她说:“你是艾玛吗?我见过你的照片。我叫海曼,你给我寄过稿子。”

艾玛从未忘记这个名字,但这突如其来的一切反倒让她有些手足无措,她假装惊诧、不以为意地问:“哦?我完全不记得了。”

海曼说:“你真是一个宽厚的人。或许你已经忘记了,我在20年前冒犯过你。当时我花了很久去编审你的稿子,错过了女儿的毕业典礼。但我觉得值得,因为我很喜欢那篇小说。可是等我上交时,上司说,凯利编辑已经交过这篇稿子,我的只能作废。那时我真的很生气,所以万分抱歉,我那次打你电话的态度实在不好。后来我又去找你,但他们说你搬家了。真遗憾,我直到今天才有机会说声对不起。”

艾玛释然而略感愧疚。有时,别人给你冷面孔,也许不是他有意冒犯你,而是他正承受着你无意间带给他的伤害。

(作者:李克红;推荐者:赫果子)

柔软的惩罚

唐朝徐商任河中节度使时,仆役刘安母亲患了病,他假借徐商的名义去药铺抓药,没有给钱,还对药铺老板出言不逊。老板将他告到徐商这里。

徐商将衙门里的仆役召集起来,宣读了药铺老板的状书。刘安吓得浑身颤栗。徐商严肃地对他说:“你仗势欺人,理当受罚。罚你到药铺干一个月的活儿,扣除本月的薪俸,如果表现好,可以回来,你愿意吗?”刘安不住地点头:“小人愿意。”

一个月后,刘安得到了老板的谅解,重新回到徐商身边。徐商当众宣布对刘安的惩罚结束,还拿出一个钱袋子交给刘安:“这是你两个月的薪俸,拿回去给母亲治病吧。”

刘安愕然:“大人,您上次不是说要罚俸一个月吗,为何又发我两个月的?”徐商笑着说:“你做错了事,但不能牵连你的老母,她没有错。我之所以发你两个月的薪俸,是因为你有错就改。你的薪俸不高,如果都罚光了,拿什么奉养老母?”

惩罚不是终极手段,在惩罚中注入人文关怀,促使人向善转变,这才是管理的最高境界。

(作者:郝金红;推荐者:潘烨)

脱鞋走路赢来的机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年轻时在麦肯锡咨询公司上班,当时她只是一名默默无闻的律师。

有一天,拉加德去见一个客户,争取跟对方签订长期合约。为此,她提前准备了一星期,几乎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但她仍然心怀忐忑,因为竞争对手实力强大。

拉加德走在大街上,突然下起了大雨。毫无防备的她急忙脱掉鞋子,赤脚赶路,唯恐淋湿了脚下的名牌皮鞋,因为客户就是这个品牌的拥有者。

那天的谈判异常顺利,拉加德几乎毫无悬念地击败了对手,签下了合同,她暗自庆幸自己准备充分。

就在拉加德打算离开时,客户却笑眯眯地说:“刚才下雨的时候,我就站在窗前看风景,正巧看到你拎着鞋子光脚走路。看到你这么珍惜我们公司的皮鞋,我没有理由不把这笔合同给你。”

拉加德没有想到,自己的无心之举居然赢来了职业生涯中最大的一笔合同。

有时候,机会格外青睐懂得尊重和珍惜的人,因为他们会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这样保持良性循环,一定会叩响成功的大门。

(作者:张军霞;推荐者:竹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