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颜渊篇中记载: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仲弓问孔子如何处世才能合乎仁道?孔子回答道:“一个人待人接物要严肃认真对待,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不论在朝在野都不要去发牢骚。”仲弓感谢道:“我虽迟钝,但一定要牢记先生的话。”
千百年来,这成为人们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原则,自己所不喜欢不愿意的事物,以己及他,既然连自己都不能接受的东西,就更不能强加给别人了。这种换位思考的方式,成了君子之间的默契,维护着人们相处的方式。有时,它像是一条隐形的红线,折射出一个人品性的优劣。
然而,事实上孔老夫子在那个时候宽恕仁义的情怀,他是有其政治环境的,尽管时过境迁,其中一些精华的思想还在福泽后世。可谓君王以一部《论语》而治天下,市民以一部《论语》而警醒言行,儒家的思想构成了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但对其中一些精华,我们也可站在对立的角度去换位思考一下,会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实,那些被我们在口边背诵烂熟并屡屡运用的语言,其实正反都是辩证有效的。比如己所欲与己所不欲的问题,窃以为,己所欲亦勿施于人。因为你想要的并非就是别人想要的。
比如一些吃剩下的食物,你认为自己不需要了,就勿施于人,可是对于一个饥饿的乞丐,这些东西对于他无疑是雪中送炭。再如,你喜欢吃鱼头,在吃饭时就把鱼头捐给别人食,你认为的好东西,也许对于别人并非就是好东西。所以,己所欲与己所不欲,在很多时候,它只是个相对的问题,得看看当时的环境。即使你认为是别人所需要的,也得采取一种别人能接受的态度。施舍,有时也是一门学问。玫瑰如果送错了地方,留下的不会是余香,而只会满手被刺的鲜血。
如此看来,己所欲与己所不欲,我们首先得关注这种行为产生的后果,重点在于对方是否需要。是雪中送炭,是给人添花还是添堵,抑或是添乱,甚至让人心生厌恶,让好事变坏事,全在于心中对世界对人性理解的一种度的把握上。